本網訊 為深化校地融合發展,構建實踐育人創新體系,2月18日,學校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治平、曲振國率隊到濰坊市工人文化宮考察調研,與市總工會相關領導共商校地合作新路徑,聚力構建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創新平臺。濰坊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女職委主任戴艷芹參加座談。會上,郭治平系統介紹了研究院在學科建設、社會服務等領域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重點展示了心理學交叉學科團隊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科研優勢,并期待與市總工會共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將高校智力資源精準對接地方發展需求。市工人文化宮專職副書記、副主任高秀清詳細闡述了市總工會的職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特別介紹了新落成的職工心理健康促進中心。該中心占地1500平方米,配備動態心理學史長廊、腦機接口體驗區等先進設施。雙方就共建實訓基地、聯合課題攻關、專業人才共育等達成戰略合作意向,擬通過“高校智庫+工會平臺”的協同創新模式,打造全省職工心理健康服務示范標桿。會前,調研組實地考察了職工心理健康促進中心的動態心理學史長廊、腦機接口體驗區等特色功能區,現場體驗了相關設施。(文/圖:高超 編輯:王慧婷 審核:郭治平)
發布時間:2025-02-21
本網訊 2月18日,傳媒學院舉辦“動作捕捉系統行業應用”專題講座。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韓殿元參加活動。上海青瞳視覺科技有限公司售前技術總監付長青以“技術驅動下的數字內容生產革新”為題,為動畫專業百余名師生帶來一場聚焦專業發展的技術盛宴。他從光學、慣性等動作捕捉原理入手,深入闡釋青瞳MC系列光學動捕系統通過亞毫米級定位精度實現骨骼數據精準采集的技術路徑,并對比分析了不同動捕方案的優劣勢,為師生揭開動作捕捉技術的神秘面紗。他重點介紹了青瞳視覺與高校共建的“三維動畫動捕實訓”課程模塊,展示如何將影視級動作數據采集、清洗、綁定等全流程融入高校教學,并分享數字文化遺產動作庫等特色教學案例,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韓殿元表示,本次講座不僅為學生帶來前沿的技術理念,也為學院的學科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作為新學期的專業教育第一課,有效搭建了行業與學院的溝通橋梁。學院將加強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機會。據悉,傳媒學院正與青瞳視覺探討動作捕捉聯合實驗室建設計劃,未來將推動技術資源深度融入教學實踐,為培養高素質的數字創作人才提供有力支持。(文:馬偉超 編輯:莊夢琦 審核:鄧建波)
發布時間:2025-02-20
本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與在校生之間的溝通,增進民族團結,營造和諧校園氛圍,2月17日,學校舉辦少數民族學生午餐會。黨委統戰部副部長張增森與2024級少數民族學生代表共進午餐,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學生的學習生活,始終尊重各民族學生的風俗習慣,致力于為各民族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安心學習、健康成長。學生代表感謝學校的關心與關愛,紛紛表示,將繼續努力學習,積極參與校園活動,為促進民族團結和校園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學校統戰部、后勤服務處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鄭麗華 編輯:桑國粹 審核: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5-02-20
本網訊 近日,“超燃!更好濰坊”2024濰坊城市IP設計征集活動落幕。學校師生作品榮獲多項大獎,學校獲優秀組織獎。自活動開啟,學校美術學院積極組織專業教師團隊深入研討,經過近半年的精心準備和反復修改,《濰小鳶》《糕趣無限》《花小濰》等20余幅作品入圍并獲獎。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學生對濰坊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視角,也體現了美術學院在藝術創作和人才培養方面的顯著成效。未來,美術學院將繼續秉承“三全育人”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培養更多優秀的藝術人才作出更大貢獻。(文:王銳 編輯:莊夢琦 審核:邊洪燕)
發布時間:2025-02-18
本網訊 近日,學校收到來自濰坊仲裁委員會的感謝信,信中感謝學校對濰坊仲裁事業發展的支持與幫助,這是對學校過去一年在法學教育與社會服務領域所做工作的高度認可。學校法學院長期以來與濰坊仲裁委員會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組織學生實習、開展學術研究、參與仲裁實踐等方式,為濰坊仲裁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法學院師生積極參與仲裁案件的調解、研討和文書起草等工作,為提升仲裁工作的專業性和公信力作出貢獻。學校將進一步加強法學專業建設,優化課程設置,提升教學質量,培養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法律專業人才。同時,也將鼓勵師生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推動濰坊法治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發展貢獻力量。(文:李興鵬 編輯:莊夢琦 審核:王秀慧)
發布時間:2025-02-17
本網訊 2月16日,土木與交通學院舉辦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培訓會。學院黨委副書記盧永波、全體輔導員參加會議。“新時代的大學生,尤其是學生干部,應站在時代前沿,積極擁抱新技術,學習新知識,努力提升自身科技文化素養。”盧永波鼓勵大家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深入學習人工智能技術,將所學所得轉化為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的實際動力。培訓環節,馬俊原老師具體實際案例,講解AI軟件的基礎學習、如何將AI融入學生工作等方面的知識。學生干部積極參與互動,不僅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還激發了對新技術的濃厚興趣和學習熱情。此次人工智能培訓會的成功舉辦,是土木與交通學院加強學生科技素養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它不僅為學生干部提供了一個學習新技術、提升自我能力的平臺,更為推動學院的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文/圖:楊永武 編輯:桑國粹 審核:盧永波)
發布時間:2025-02-17
本網訊 2月16日,學校召開2025年學生工作動員部署會。學生工作處班子成員以及各二級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全體專職輔導員參加會議。會上,學生工作處處長曹興波對2024年學生工作進行全面回顧與總結,梳理過去一年學生工作的成績與亮點,剖析存在的問題,為新一年的工作提供有效借鑒。曹興波圍繞打造領航學工、平安學工、“效能”學工、數字學工和活力學工的“五型”學工目標,全面規劃并安排2025年的學生工作,圍繞學風建設、公寓管理以及輔導員崗位職責等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并提出要求。2025年,學生工作處著力破解制約學生工作發展的重點與難點問題,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與服務,全面提升學生工作質量與水平,推動學校學生工作再上新臺階。學生工作處各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文/圖:肖欽杰/呂俊慧 呂佳慧 編輯:桑國粹 審核:葛紅麗)
發布時間:2025-02-17
本網訊 2月12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龍舞耀新程,更好濰坊譜華章”——2025年“我們的節日”民俗文藝展演活動在濰坊市人民廣場舉行。本次展演由濰坊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體育局和市體育總會主辦,濰坊學院大學生武術協會舞獅隊受邀參加。活動在氣勢磅礴的鑼鼓表演《龍騰獅躍鬧元宵》中拉開序幕。威風凜凜的雄獅靈動起舞,不僅展現出濰坊人民堅韌團結的精神風貌,更寄托了祈福納祥、風調雨順的美好愿景,點燃現場熱烈喜慶的氛圍。此次活動不僅是體育學院積極踐行學校“在濰坊、知濰坊、愛濰坊”理念的切實行動,也是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增強社會實踐能力的生動實踐,為濰坊市民俗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注入濰院力量。(文/圖:秦志華 編輯:桑國粹 審核:魏星)
發布時間:2025-02-17
本網訊 為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探討人才培養新模式,穩固推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2月11日,歌爾科技產業學院特邀青州德威動力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志政一行來校開展校企合作與就業實習洽談。會議由學院院長谷善茂主持,學院黨委副書記高連宏、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本科教研室主任等參加。谷善茂詳細介紹了學院的師資力量、教科研成果以及學生工作的相關情況。他表示,學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始終秉持著“強化組織領導、優化觀念引導、深化校企合作”的工作理念,近兩年通過與企業的緊密合作,更好地實現了教育內容與產業需求的有效銜接。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養與就業指導的新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實習就業機會,為企業輸送更多高質量的專業人才。顧志政詳細介紹了該公司的發展歷程、企業規模、企業文化、產業優勢、技術架構等方面的情況。該公司技術總監潘洪軍介紹了行業發展前沿、產業發展優勢、公司基本運營情況。他們對學院的教學設施和專業設置給予高度評價,并表示愿意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和就業機會,將通過講座、工作坊等形式積極參與學院的教學活動,助力學生更好地了解行業、融入職場。雙方圍繞如何更好地結合教育與產業發展、優化課程設計、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就未來的合作方向和具體實施計劃進行了深入探討。(文/圖:李靜/王進 編輯:王慧婷 審核:高連宏)
發布時間:2025-02-14
本網訊 2月10日,學校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新時代美麗鄉村農民畫展”新春走基層活動暨“守藝鄉土——農民畫、年畫傳承創新展”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開展。石林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朱丹琪主持開幕式并致辭。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建明,石林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畢曉紅分別致辭。項目負責人董小慧介紹了展覽情況。展覽以農民畫和年畫為主要內容,展現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文化風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及其創新,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增進民族文化交流,賦能鄉村文化振興。當天下午,“年畫、農民畫創作、傳承與創新,藝術鄉建與鄉村振興,彝族文化發展”主題座談會召開。董小慧主持并介紹項目進展情況。黃建明、云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沐曉熔、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鄒洲、云南師范大學副教授蘇泉等與會專家分別發言并進行深入討論。此次活動為農民畫與年畫的展示提供了平臺,也為民間藝術賦能鄉村振興探索了新路徑。通過展覽與座談,與會人員和觀眾深刻感受到傳統藝術的魅力與價值,進一步激發了社會各界對鄉土文化保護與發展的關注與支持,為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貢獻了力量。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9日。(文/圖:王夢琪/劉見學 編輯:莊夢琦 審核:邊洪燕)
發布時間:2025-02-14
本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拓寬學生就業渠道,搭建就業供需對接平臺,2月11日,音樂與舞蹈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江虹與學工辦、團委相關負責同志及部分輔導員,到諸城市天使之翼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走訪交流,開展訪企拓崗工作。 走訪中,培訓學校負責人介紹了該企業的發展歷程、組織架構、職能部門及學生培養目標等相關信息,走訪團隊圍繞學院的辦學特色、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畢業生供需等方面向企業作了詳細介紹。雙方就人才需求、崗位設置以及學院畢業生的就業意向和能力特點進行了探討。在加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資源共享、推進學生社會實踐、創設實訓基地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劉江虹為天使之翼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頒授“就業實習基地”牌匾。 本次訪企拓崗活動,旨在深化產教融合,建立實踐基地,為學院學生提供精準化、高質量的實習機會,為企業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實現校企雙方的合作共贏。(文:李丹 編輯:桑國粹 審核:劉江虹)
發布時間:2025-02-13
本網訊 為深挖企業資源,拓寬就業渠道,搭建更加廣闊的實習實踐平臺,探索“校地企”合作新模式,2月10日,教務處處長兼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侯金奎、計算機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任秀潔帶隊赴濰坊軟件園服務中心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調研交流活動。濰坊軟件園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吳海亮、副書記王艷紅出席活動。座談會上,侯金奎對園區在學院教學實踐工作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對培養應用型人才至關重要,期待今后雙方攜手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任秀潔介紹了學院近年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產學研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吳海亮介紹了濰坊軟件園的發展歷程與運營模式,他表示將立足園區特色產業,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與學校和企業深度合作、協同育人,搭建人才供需平臺,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高質量的就業渠道。雙方表示今后在教師科研成果轉化、學生產業認知強化、就業競爭力提升等方面開啟更多元化、更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計算機工程學院歷來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當前是2025屆畢業生求職就業關鍵時期,此次走訪調研,進一步加強了學院與濰坊軟件園的聯系與合作,為進一步做好學生實習工作、人才培養、畢業生就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文/圖:賀夢凡 編輯:李玉強 審核:朱萬山)
發布時間:2025-02-13
本網訊 2月7日,濰坊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王洪海、四科科長張正晟,濰坊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冬梅一行三人,到濰坊學院教育發展研究院調研。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治平、曲振國等參加座談。雙方圍繞心理危機干預、社會工作協同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郭治平簡要介紹了教育發展研究院的基本情況,以及成立大半年來立足自身優勢圍繞服務地方所開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他圍繞地方社會工作需求,就如何發揮綜合性大學專家資源優勢,深化校地聯系提出了雙方合作的愿景,重點闡釋“心理守門人”項目設計規劃,該項目依托學校心理學交叉學科團隊力量,發揮危機干預博士團隊專業特長,服務濰坊市社會工作,構建基層心理服務體系,助力黨建引領下的社會治理創新,推動地方社會工作事業更好發展。王洪海對近年來學校及教育發展研究院為服務地方所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濰坊學院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師資力量雄厚,教育資源豐富,學術氛圍濃厚,雙方應進一步加強日常溝通、工作對接,建立合作機制,共同推動濰坊市“心理守門人”項目落地;同時,雙方還應立足各自優勢,尋求更多合作契合點,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濰坊社會工作事業發展。張正晟、曹冬梅、曲振國等分別結合工作實際,從社工課題研究、社工培訓體系建設、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完善及校地協同創新發展等方面,探討和展望了雙方合作的領域與前景。雙方初步達成合作意向,接下來雙方將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深入交流合作內容與方式,加速推進合作協議簽署與項目落地,共筑心理服務新格局,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共同書寫“心理護航·治理增效”的新篇章。(文:高超 編輯:王慧婷 審核:郭治平)
發布時間:2025-02-10
本網訊 為進一步深化合作與交流,1月23日,計算機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任秀潔帶隊赴工信國際濰坊中心考察交流。工信國際濰坊中心主任于延東、副主任趙耀出席活動。座談會上,任秀潔詳細介紹了計算機工程學院科教研研究院所的設置、博士人才梯隊、技術服務平臺,以及學院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她表示,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技術改造方面的潛力巨大,希望通過數促中心平臺,與企業攜手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速項目落地實施,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新領域,開創多方共贏的新局面。于延東介紹了工信國際濰坊中心的建設歷程及在推動企業專精特新梯度培育、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的成果。雙方就“數促中心+行業中心+數智專員”三級體系建設展開了深入討論,旨在實現中心“聚能+賦能”的定位和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服務企業“數轉智改”模式的目標。此外,雙方還就校企人員互動交流、學生成長等工作進行了交流。此次交流深化了計算機工程學院與工信國際濰坊中心的合作關系,也為濰坊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雙方將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濰坊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文/圖:韓立軍/翟玉玲 編輯:李玉強 審核:任秀潔)
發布時間:2025-01-27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