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0月28日,山東省教育廳《戰線聯播》欄目,對學校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構建師德長效機制、聚焦師資提質培優、完善發展保障機制等舉措,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做法進行了推介。
濰坊學院:“四個著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領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濰坊學院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學校事業發展的突出位置,緊扣“四個著力”,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全力打造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教育強國、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一、注重黨建引領成效,著力提升教師隊伍政治素養
學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為鑄魂者鑄魂、為引路人引路,切實擔負起立德樹人職責使命。一是壓實主體責任,做好頂層設計。牢牢掌握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權,統籌做好教師隊伍建設頂層設計和制度謀劃,構建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機制,確保教師隊伍建設方向正確。二是強化黨建引領,筑牢發展根基。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學校4個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支部獲評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省級層面獲評4個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2個全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三是抓牢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教師素養。完善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工作機制,面向教師有組織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每年制定實施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計劃,定期編發政治理論學習參考資料,結合校內巡察等開展常態化督導。
二、嚴守師德第一標準,著力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學校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突出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一是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充分發揮教師工作委員會、黨委教師工作部作用,印發《關于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等規范性文件,把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要求融入辦學治校的整體制度設計和具體操作環節。二是發揮典型示范作用。構建教師榮譽體系,通過開展“師德標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等優秀教師評選、舉辦教師節慶祝大會、新進教師入職儀式、教職工榮休儀式等,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近年來,學校涌現出1個“全國首批教育世家”、3支“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教師典型。三是健全監督考評體系。堅持將師德師風第一標準貫穿到“招聘引進、考核評價、選樹典型、違規懲處”教師管理各環節和全過程,定期開展師德失范警示教育,編發師德學習資料引導教師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
三、聚焦師資提質培優,著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學校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全面推進新時代人才強校戰略,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一是扎實做好人才引培工作。緊密對接學科發展、人才培養需求,積極拓寬招才引才渠道。近三年,共引培博士205人,引進國家級人才6人、省級人才10人,培育省級以上人才6人;二是打造高能級平臺和高水平團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區域產業發展,整合校地校企優勢資源和力量,共建高能級科研平臺,培養高水平科創團隊。2024年以來,學校獲批2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和2個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新增5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三是注重教師教育能力培養。深入實施教學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搭建校院兩級教師教學發展平臺,圍繞教師教學能力素質專題培訓、教學改革、研究交流、咨詢服務等工作,全面提升教師育人能力水平。
四、完善發展保障機制,著力激發教師干事創業活力
學校堅持以教師發展為中心理念,注重保障教師合法權益,為教師安心、精心、舒心地從教提供堅強保障。一是構建立體培養體系。深入實施“濰院學者”人才工程和“雙師型”教師實踐計劃,構建以成長型人才梯隊為目標的立體培養體系。開展“海外研修專項計劃”,重點資助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赴國外高水平學校開展合作研究。二是完善政策激勵機制。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出臺教學研究類業績評價辦法(試行)等17項綜合改革文件,樹立向教學科研一線、關鍵崗位績效傾斜的分配導向。堅持“立新標”與“破五唯”相結合,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近三年,12位教師通過代表性成果以“直聘”途徑晉升高級崗位。三是加強教師權益保障。實施資源要素整合匯聚工程,不斷豐富辦學資源,持續提升師生生活、學習環境。注重加強人文關懷,不斷健全“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和“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落實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人才制度,幫助教師解決后顧之憂。
(文:趙鵬俊 編輯:桑國粹 審核:趙鵬俊 終審:王珍)
_Weiyuan news
2025-11-04
2025-11-02
2025-11-01
2025-10-31
2025-10-30
2025-10-27
2025-10-24
2025-10-24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