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期,我校山東省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技術創新團隊在量子信息、量子調控與應用及量子光學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8篇高水平論文的形式分別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A,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Optics Expres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國際著名期刊上。
在量子信息領域,團隊成功實現了具有兩個未知單量子比特幺正操作的塊對角形式的非局域光子-光子操作,為未知非局域光子-光子對角塊門的實現提供了新方法,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等分布式量子信息處理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首次在驅動耗散光子網絡中實現了對遠程糾纏與調控的非互易操控,為量子網絡中的資源分配、單向信息傳輸和安全通信開辟了新思路;首次將非互易性引入量子電池網絡,為高效量子能量存儲提供了新路徑,深化了對非平衡量子系統中能量傳輸機制的理解,對集成化量子能量器件的開發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相關成果分別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A,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等期刊上。

在量子調控與應用領域,團隊提出由正交納米狹縫對組成的雙環超表面,通過控制正交狹縫對的取向并調整入射光的偏振態,實現了高階龐加萊球球面上任意點矢量光束的產生,對矢量光束在精密計量、光學微操控和量子信息等不同領域的應用意義重大;針對金薄膜上的雙納米孔徑天線,在可見光波段實現了寬波段自發輻射增強,為高靈敏度光學檢測與應用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對相關量子器件的設計與優化具有重要價值;將絕緣體的電荷態與其非常規性相聯系,提出了一個緊束縛模型,展示了強共價作用如何自然地賦予絕緣體BOAIs的特性,豐富了BOAIs家族,建立了絕緣體電荷態與非常規相之間的聯系,激發了量子材料領域的廣泛興趣。相關成果發表在Optics Expres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期刊上。

此外,在量子光學領域,團隊針對單頻光纖激光器多性能互斥與皮秒激光光束能量分布不均兩大難題,分別提出創新解決方案,通過量子調控與量子材料的交叉融合,為量子通信提供了高穩定光源,為工業精密加工提供了實用化高能光束,推動了激光器件的量子化設計,相關成果分別發表在PLOS One和Frontiers in Physics等期刊上。

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技術創新團隊以發展量子材料與量子技術新質生產力為要領,通過量子技術相關多學科理論、技術和方法的融合與創新,致力于實現低維量子材料體系的性質和光學性能調控和器件關鍵參數的優化,實現量子計算的應用以及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突破。目前,團隊已在量子糾纏、光場調控以及量子材料與器件等研究領域形成研究特色并取得可觀的研究進展。
(文/圖:蔡月梅 編輯:李玉強 審核:李慶軍 終審:王珍)
_Weiyuan news
2025-10-31
2025-10-30
2025-10-29
2025-10-29
2025-10-27
2025-10-24
2025-10-24
2025-10-24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