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的勝利召開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在學校廣大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圍繞如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師生們展開熱議。
黨委書記來逢波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十四五”規劃收官、開啟“十五五”新征程的關鍵會議,是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的重要會議?。學校黨委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質量做好學校“十五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創新探索“四融驅動、三方協同、雙向賦能、歸一育人”的應用型辦學之路,奮力開辟應用型高校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濰院力量、展現濰院擔當。
“全會為‘十五五’時期國家發展擘畫宏偉藍圖,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遵循,也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宋廣景表示,要全面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學校發展目標,對標國家戰略需求,高質量推進學校“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加強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為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新時代交通領域發展劃定了‘路線圖’。”土木與交通學院黨委書記劉金表示,學院黨委將切實抓好全會精神的學習宣傳,把對全會精神的學習領會轉化為教書育人、科研創新的實際行動,既要夯實土木工程的“硬基礎”,更要鍛造交通智能化的“軟實力”,為建設交通強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濰院力量。
“全會聚焦‘十五五’規劃制定,擘畫未來五年發展藍圖,彰顯大國擔當,振奮人心。”外國語學院院長張學祥表示,學院將把握新文科建設的時代契機,深化文理學科交叉融合,錨定“教學評”全鏈條智能化升級,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與創新能力,培養面向數字化、國際化的復合型人才,在中國話語國際傳播中展現外語學科的時代擔當。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闡述了‘十五五’時期12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其中有7個方面涉及經濟領域,我們深感振奮與責任重大。”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偉表示,將立足經濟管理學科特色,緊密圍繞“十五五”規劃中關于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要求,優化專業設置,加強與企業的緊密合作,培養更多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全會對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的戰略部署,讓一線青年科研工作者倍感振奮,也深感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機械與自動化學院青年博士教師孟昊表示,將深耕零碳動力與清潔燃燒技術研究領域,把汗水揮灑在科研一線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努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美麗中國貢獻青春力量。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為高水平教育開放與服務地方發展錨定方向,令人振奮。”北海國際學院輔導員、留學生管理辦公室主任李建民表示,將聯合地方特色園區與非遺工坊,打造“產業研學+文化實踐”雙軌課程,對接有“出海”需求的本地企業,既為企業提供國際人才支撐,也讓國際學生成為地方產業故事的海外傳播者,切實推動國際教育與地方發展同頻共振。
“全會提出堅持人民至上,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這些都深深地觸動著我,讓我對黨的執政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山東省“青馬工程”培訓班學員、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張新婕表示,將以實際行動學習宣傳貫徹會議精神,以“學”促“行”,用青馬人的擔當和學生骨干的務實,扎實為同學服務,努力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為強國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文: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終審:王珍)
_Weiyuan news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