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月17日上午8時許(當地時間),挪威社會學家、和平與沖突研究學科的主要創始人、“和平學之父”約翰·加爾通(Johan Vincent Galtung)教授在貝魯姆病逝,享年93歲。連日來,我校和平學院研究院通過多種方式緬懷加爾通教授,傳承其和平學思想。
2月19日,和平學研究院以“傳承·創新·和平”為主題,舉辦專題研討會,深切緬懷“和平學之父”約翰·加爾通教授對世界和平事業的巨大貢獻。
會上,外國語學院院長、和平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張學祥回顧了加爾通教授的學術生涯和思想成果,對其和平概念框架、結構暴力和文化暴力理論等對和平學科學體系構建的重要性、對當今和平研究與實踐的重要指導意義及后世學者的深遠影響作了闡述。他說,加爾通教授將和平問題提升至尋求平等相互關系的規范高度,為我們審視當今國際關系提供了新的分析視角,為和平學研究拓寬了研究范圍、提供了持續深耕的動力。
音樂與舞蹈學院副院長馬新濤從音樂藝術與和平發展的互動維度,概述加爾通教授的和平學理論對音樂藝術發展的重要影響,倡議用更多生動有趣的音樂藝術創作講述濰坊和平故事。文史學院謝金勇博士建議不同國家和地區通過對和平問題的解讀與實踐,啟發對和諧社會建構的共同思考,由此彰顯加爾通教授和平學理論的應用價值與實踐進展。
在2月23日舉行的主題黨日活動中,聚焦如何將和平理念融入教學、科研和學團工作中,黨員教師展開熱烈討論,以此向約翰·加爾通教授致敬。
2月26日,和平學研究院名譽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學教席、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劉成,在中國新聞社發表了題為《“和平學之父”約翰·加爾通對世界及中國和平學影響深遠》的文章,以此緬懷約翰·加爾通教授。
未來,和平學研究院將加強與境內外和平學研究機構的交流合作,組織高水平專家學者進行講座指導,健全校地協同發展機制,為政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構建和平學科研協同發展機制,提升在和平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以打造高端智庫為目標,凝練研究方向,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學術成果的交叉融合和創新突破。以文體活動、社區服務等活動為載體,將和平理念融入師生日常生活與工作學習中,實現和平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為構建更加和平、公正的社會環境,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文:高萍 王珍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_Weiyuan news
2024-07-31
2024-10-01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29
2024-09-28
2024-09-27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