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15日--16日,法學院組織全體學生觀看全國大學生思政大課第三堂課---“同上改革開放史思政大課”。你眼中的中國是什么樣的?提到“英雄”“復興”“創新”“信念”,你想到什么?思政大課從當代大學生對上述問題的思考講起,隨后,閆方潔、肖廣文、王向明三位老師分別講述改革開放史第一篇大幕拉開---《歷史關頭的抉擇:為何要走改革開放之路》、第二篇輝煌畫卷---《依靠創新謀發展:改革開放之路如何走》、第三篇長風破浪---《世界歷史的中國答卷: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和歷史啟示》,帶領全體同學共同回顧了改變中國面貌、中華民族面貌、中國人民面貌、中國共產黨面貌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的一次偉大覺醒,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共產黨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通過本次思政大課,學生們對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對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生們紛紛表示定會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銘記歷史,接續奮斗。(編輯:新聞中心 文:李小杰)
發布時間:2021-05-17
本網訊 5月12日上午,我校離退休教職工黨委與濰坊市奎文區東上虞社區黨委開展了融合共建活動。離退休黨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成員高延華為社區黨員干部群眾上了一堂題為《學黨史談信仰》的黨課,離退休第三黨支部部分老黨員和離退休工作處黨支部黨員參加了活動。我校離退休教職工黨委與東上虞社區黨委自2014年共建和融黨支部,至今已歷時7年。在此基礎上,2019年雙方又共建“濰坊學院老干部和融之家”。通過開展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 實現了資源共享,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不忘初心使命,發揮政治理論水平較高的優勢,走進社區、服務群眾,積極參與社區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打造融合共享式站點,共建美好家園。今年以來,我校離退休教職工黨委按照省委老干部局實施“強組織、強機制、強陣地、強融合、強服務”工程的要求,主動對接社區黨史學習教育需求,組織高延華、張大鳴等老同志深入社區開展黨史宣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進一步推動黨建工作向基層社區延伸。 (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緒鳳)
發布時間:2021-05-14
本網訊 5月10日晚8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體同學觀看“同上一堂‘新中國史’思政大課”。解讀新中國史,旨在推動同學們對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偉大斗爭的探索史、奮斗史、創業史、發展史的理解,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認同,主動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思政大課上,天津師范大學王雪超、上海師范大學張志丹、復旦大學肖存良三位老師分別以《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新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新中國國家建設的歷程和偉大成就》為主題,帶領全國大學生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創造的輝煌成就,解讀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內核。2019級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曹麗君說:“通過觀看新中國史思政大課,我深刻認識到學習新中國史的重要意義,我們要感受革命先輩不懈奮斗的勇氣、決心和意志,感悟崇高精神境界和優良作風,不斷增強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的本領。時代呼喚擔當,使命引領作為。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勇于改革創新、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為黨史、新中國史著墨添彩。”2020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楊若潔說:“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行則國家行。青年人有遠大理想、有擔當,國家才有希望。青年人肩負著國家、人民以及歷史的重任。青年人一代應帶著年輕的姿態,滿懷理想,銳意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編輯:新聞中心 文:趙靜)
發布時間:2021-05-14
本網訊 5月9日,美術學院組織學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課第二堂課——同上新中國史思政大課,掀起學習“四史”熱潮。本次課程由天津師范大學王雪超副教授、上海師范大學張志丹教授、復旦大學肖存良副教授主講。三位教授講述了從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到新中國經濟發展奇跡,再到國家制度建設歷程和偉大成就。課程內容生動豐富、引人深思。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通過這次思政大課的學習,同學們增強了愛國意識、擔當意識、責任意識,一致表示要學習先輩們不懼艱難困苦的意志,在學習中錘煉自己,追尋先輩的步伐,堅定自己的愛國信念。2018級環境設計專業韓久星同學說:“百年前在國家危難之際,‘新青年’挑起了時代的重擔;百年后的今天,我們理應從先輩手中接過時代接力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2020級美術學專業鄭君玥同學表示,通過學習新中國史思政大課,我很慶幸出生在中國,出生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國家、日益富強的國家。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我們要以黨的光輝奮斗史不斷激勵自己,不忘初心,艱苦奮斗,勇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恒)
發布時間:2021-05-11
本網訊 5月10日,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落實好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達成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目標,機關黨委決定在各黨支部和全體黨員中開展“七個一”活動。通過制定一份個人自學計劃、作出一份個人承諾、舉辦一次讀書交流會、觀看一部電影、組織一次黨章黨史知識測試、為群眾做一件實事好事身邊事、撰寫一篇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激勵全體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砥礪政治信仰,凝聚精神力量,鼓舞干勁斗志,明確行動方向,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編輯:新聞中心 文:李琦)
發布時間:2021-05-11
本網訊 5月8日,濰坊市財政局資產管理科劉禹科長一行五人,來我校就資產管理工作進行考察交流。國有資產管理處負責人及相關科室人員參加了座談交流。座談會上,國有資產管理處負責人對市財政局工作人員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介紹了學校和處室基本情況。劉禹代表市財政局對全市固定資產管理現狀作了介紹。國有資產管理處有關人員現場展示了我校的資產地圖以及資產管理系統運行情況。雙方圍繞資源共享、資產上劃、資產管理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交流。(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辛萬峰/金永輝)
發布時間:2021-05-08
本網訊 4月30日,濰坊市政協在機關大樓召開了全市政協信息工作會議暨主題理論研討會,會議通報表揚了信息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通過2021年度信息工作表揚通報辦法,審議了濰坊市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研究會年度工作報告。會上,我校黨外代表人士、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魏建平應邀參會并被聘為濰坊市政協“特邀信息員”。(編輯:新聞中心文:馬榮舟)
發布時間:2021-05-08
本網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把美術成果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要增強文化自信,以美為媒,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美術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在美術界引起熱烈反響。5月6日,美術學院召開濰坊市美術工作者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華大學關于美術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濰坊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濰坊市美術工作者、美術學院教師代表等1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美術學院副院長、濰坊市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王勇首先帶領大家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華大學關于美術工作重要講話精神,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讓每一位美術家、美術教育工作者備受鼓舞。這次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又對美術界提出了新的課題,要求美術界發揮美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地方、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把美術成果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濰坊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王居明表示,濰坊市美術家協會一定要在省和國家美協的指導引領下,整合各個縣市區的一切美術資源,尤其是實用美術資源,將美術引入行業、引入生活的各個領域,加大濰坊的美育力度,讓美術可以很好的服務社會、服務地方。參加座談的美術工作者紛紛表示,要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把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落到實處,創作更多精品佳作。(編輯:新聞中心 文:陳隸靜)
發布時間:2021-05-08
本網訊 5月4日,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各支部組織學生共同觀看線上“學黨史 強信念 跟黨走”主題云團課。學院全體同學共1490余人通過微信、釘釘等平臺,以宿舍、小組等形式以進行了觀看。全體學生共同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華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記錄,認真聆聽了江蘇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張學武、中央團校黨委書記倪邦文、清華大學國慶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等嘉賓的講話,圍繞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等重大問題,運用黨史微課、主題團日、實地探訪、青年典型展示、文化文藝節目等多種形式,呈現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發掘蘊含其中的精神養分,陪伴團員青年共度五四青年節。通過此次的主題云團課,使全體學子接受了一次既生動又深刻的思想教育和革命洗禮,深化了對同學們的思想政治引領,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學生代表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團員,更應該知道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要懂得感恩,堅定跟黨走的決心,把個人夢想與祖國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廣大學生中發揮思想引領和先鋒模范作用;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編輯:新聞中心 文:仉新剛 馬俊原)
發布時間:2021-05-08
本網訊 4月28日下午,由濰坊學院學生工作處(武裝部)主辦、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承辦的第四屆“曬福·未來之星”獎學金終評答辯會在大學生創業中心三樓多功能廳舉行。濰坊學院“曬福·未來之星”獎學金由學校優秀校友、山東濰坊鑫源金店有限公司董事長曲金民先生捐資設立,旨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專業學習水平,發展“五力”綜合能力,發揮優秀學子的示范效應,培育優良學風氛圍。經過前期的二級學院初評及學校審核,共有43名優秀學生進入校級終評。校級終評包括兩個環節:網絡投票和演講答辯,其中,網絡投票成績按10%計入總分。演講答辯環節,每位同學限時3分鐘,通過PPT現場演講來展示個人基本情況、思想品德、學習情況、社會工作情況、社會實踐、文體特長、公益活動等。參評同學依次上臺演講,用精心制作的PPT以及流利的答辯,讓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贊嘆不已。評委們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則,對各位答辯選手進行嚴格篩選打分,現場答辯成績加投票成績為參評選手最終成績。最終獲獎結果屆時將通過濰院曬福公眾號發布。 (編輯:新聞中心 文:安然)
發布時間:2021-04-29
本網訊 4月28日上午,濰坊市委、市政府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在市級機關綜合辦公大樓二樓第一會議室召開,隆重表彰、表揚了獲得全國、全省和全市工會系統榮譽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我校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蔡建生教授榮獲2021年濰坊市五一勞動獎章,參加了頒獎典禮并接受表彰。 (編輯:新聞中心 文:王文杰)
發布時間:2021-04-29
本網訊 為引導學生更好學習黨史,4月27日,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組織2020級全體學生集體觀看了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聯合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課”第一堂課視頻回放,2020級輔導員老師參加了本次集體觀看。2019、2018、2017級學生分散進行了收看。黨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在第一堂“同上‘四史’思政大課”上,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趙朝峰教授、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盧勇副教授、南京航天航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何畏教授分別以“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與傳承的百年歷程”為題,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清晰梳理了百年黨史發展歷程的脈絡,回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中華兒女進行的艱辛探索,再現了黨的百年偉大歷史,生動展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轉變,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生動而震撼的精神盛宴。觀看結束后,同學們久久不能平靜,振奮不已。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奉獻的堅定理想,為實現民族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收看“同上黨史思政大課”活動讓學生們更加懂得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讓學生從歷史中汲取了前進的力量,在學院立德樹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接下來,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將積極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探討,組織寫作觀后感等,讓這堂特殊的思政大課取得更加廣泛和深入的學習效果。(編輯:新聞中心 文:韓靖雯)
發布時間:2021-04-28
本網訊 為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貫徹落實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在全省實施黨支部建設規范提升行動方案的要求,加強對黨支部的業務指導,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學校黨委組織部編印了《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實用手冊》,近日已發放至全校127個黨支部。《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實用手冊》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黨內法規,以及省市制定有關高校黨支部建設的各項制度,結合我校黨建工作實際編印的。該手冊運用程序圖解、落實規范等展示形式,結合黨支部常用材料、工作模板等實用內容,對黨支部從組織設置及任務職責、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黨支部委員會換屆選舉、發展黨員工作、黨員教育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群眾工作、黨支部常用文書、有關文件等方面進行規范指導,提高了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可操作性,推動全校黨支部政治功能更加凸顯、組織力更加強化、戰斗堡壘作用更加突出。(編輯:新聞中心 文字:劉效磊)
發布時間:2021-04-26
本網訊 4月23日,外國語學院濰縣樂道院集中營研究所成員王智玲、張華、張新瑩一行三人遠赴貴陽拜訪了1945年8月參與解救濰縣集中營西方僑民的王成漢老人。97歲高齡的王成漢老人作為濰縣集中營解救小組的唯一健在成員,見證了當年解救濰縣集中營的全過程。他思維清晰、精神矍鑠詳細講述了濰縣集中營解救、被關押西方僑民撤離以及后來與被解救難友通信交往的經歷,為豐富濰坊和平城市內涵、深化濰縣集中營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口述歷史史料。近年來,外國語學院利用其多語種語言優勢,從服務地方和文化傳承出發,通過多種渠道搜集整理濰縣樂道院集中營相關文獻資料,不斷豐富深化濰縣集中營研究。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張新瑩)
發布時間:2021-04-26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