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28日,“乘著歌聲的翅膀”學術報告會在學校舉辦。著名作曲家戚建波、詞作家李昌明、詞作家李維福、作曲家修駿、作曲家李仲黨、指揮家黃立杰、作曲家蔡先民等7位音樂家應邀來校作學術報告。校黨委書記徐梅,黨委副書記、校長來逢波會見音樂家,黨委委員、副校長任立春出席活動。報告會前,徐梅、來逢波為7位音樂家頒發濰坊學院客座教授聘書。徐梅簡要介紹學校基本情況、辦學特色及第四次黨代會目標任務,闡述“一三七一一”年度工作思路。她指出,近年來學校在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希望各位音樂家對學校,特別是對音樂與舞蹈學院的發展給予支持。報告會由黃立杰主持。報告中,各位音樂家圍繞各自代表作品的創作思路、創作手法與心路歷程,與師生們展開互動,并為音樂與舞蹈學院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音樂與舞蹈學院教師郭秋燕、劉繼鵬、朱筱、施洋分別上臺演唱戚建波老師作曲的歌曲。戚建波老師給予充分肯定與指導,并深情地為師生們演唱了代表作《父親》。學術報告會在全體師生合唱由李維福老師作詞的歌曲《走向復興》的歌聲中結束。音樂與舞蹈學院全體教師,音樂與舞蹈學院、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學生代表聆聽了報告。(文/圖:馬新濤/郭然 趙成通、王政博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9本網訊 3月28日,濰坊學院第五屆學術委員會選舉大會舉行,選舉產生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并召開第五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黨委書記徐梅,黨委副書記、校長來逢波,黨委副書記王守全,黨委委員王成端、苗金春、任立春、趙加強、張曉靜出席大會。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主持大會。選舉大會上,與會人員審議通過了《濰坊學院第五屆學術委員會選舉辦法》,按規定程序選舉產生了學校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共計37名委員。新當選的學術委員會委員審議通過了《濰坊學院學術委員會章程》修訂條款,《濰坊學院第五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秘書長選舉辦法》,并進行投票選舉。來逢波教授當選為學校第五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成端、李英德、苗金春、李梅霞教授當選為副主任委員,李慶軍教授當選為秘書長。來逢波代表學校感謝歷屆學術委員會為推動學校“教授治學”和學術發展所作出的積極貢獻。他對新當選委員表示祝賀,并提出希望。一是要完善機制,健全制度,在進一步規范管理的基礎上開展工作,推動學校學術工作向更高水平邁進。二是要心存敬畏,公正嚴謹,堅持以學術為基礎,以真理為基礎,做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范的典范和維護學術道德的楷模。三是要加強學習,提高水平,不斷更新拓寬知識結構,為學校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更好地服務學校學術發展。四是要明確職責,勇擔重任,要認真扎實做好委員會各項工作,加強與外部學術團體間的交流聯系,更好地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學校有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部分正高級職稱人員,博士代表參加了大會。(文/圖:肖玉芳/魏霄 編輯:魏霄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9本網訊 3月27日,學校與奎文區人民政府舉行校地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校黨委書記徐梅,濰坊市副市長、奎文區委書記周俊致辭。校黨委副書記、校長來逢波,黨委副書記王守全,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任立春,奎文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建安,奎文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李光明,奎文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王麗君,奎文區委常委、副區長劉強,奎文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統戰部部長陳國璽,奎文區政府副區長袁燕等出席活動。徐梅在致辭中表示,奎文區區位優越,城市創新活力涌現,城市品質持續提升,內外經貿活力穩步增強,教育資源、文體事業繁榮發展,是濰坊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長期以來,雙方在人才引育、教育培訓、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務實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她希望,校地雙方能夠優勢互補,同向同行,努力實現融合發展、合作共贏。學校將進一步加大與奎文區人民政府的共建力度,精準匹配科研、教育、文化等資源,全方位服務奎文區經濟社會發展,為建設“更好的奎文”貢獻濰院力量。周俊向學校長期以來對奎文區的支持表示感謝。他介紹了奎文區近年來各項事業發展情況,奎文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在做大做強中心城區中走在前、作表率”的定位和要求,深入實施城市更新戰略,著力做大做強新興制造業、高端服務業“兩大引擎”,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他指出,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標志著校地雙方的合作站在了新起點、邁上了新臺階。奎文將以最真誠的態度、最務實的舉措、最良好的環境、最優質的服務,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竭誠為學校師生提供支持和服務,實現雙向奔赴、雙向賦能、雙向提升,共同為建設“更好濰坊”作出更大貢獻。儀式上,來逢波與劉建安代表校地雙方簽署校地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任立春與東關街道黨工委書記馬建濤簽署濰坊學院體育學院與東關街道全民健身合作共建協議,與奎文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吳茵政簽署濰坊學院學生處與奎文區人社局共建就業賦能中心合作協議。學校黨委(校長)辦公室、學生工作處、教務處、科研處、合作發展處、體育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臧威/魏霄 編輯:魏霄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8本網訊 3月26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帶隊赴中科院廣州能源所、華南農業大學生物質工程研究院考察交流。在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李英德一行與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城鄉礦山集成技術研究室副主任王亞琢就共建研究機構進行深入交流。在華南農業大學,李英德一行與王亞琢及華南農業大學生物質工程研究院研發部部長魏國強進行座談。座談會上,李英德介紹了學校近期工作情況。他希望與中科院廣州能源所、華南農業大學生物質工程研究院在本科生、研究生接續培養、新型研發機構共建等方面深入合作,打造中科院研究所與地方本科高校深度合作的樣板。王亞琢、魏國強陪同參觀考察了能源所科技展館、科普教育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及華南農業大學生物質工程研究院,詳細介紹了廣州能源所和生物質工程研究院的發展歷程、人才隊伍、科研平臺等方面的情況,表達了合作意愿。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高祥 編輯:王慧婷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8本網訊 3月26日,濟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查玉喜一行13人來校訪問交流。學校黨委書記徐梅,黨委副書記、校長來逢波,黨委副書記王守全會見客人。徐梅對查玉喜一行來訪表示熱烈歡迎,她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辦學特色以及第四次黨代會目標任務,闡述了“一三七一一”年度工作思路。她指出,近年來,兩校在各自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就,希望雙方通過此次交流,進一步加深了解,推動深入合作,實現互促共進。查玉喜對學校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對學校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他強調,濟南大學此次來訪旨在學習濰坊學院的典型做法。高等教育發展已進入新階段,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希望兩校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擔當起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重任,推動雙方高質量發展。會談結束后,查玉喜一行與學校業務對口部門和相關學院進行了一對一交流,就具體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此次訪問交流活動不僅加深了兩校之間的友誼,也為雙方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人事處(人才工作辦公室)、科研處、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處、工會、文史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相關人員參加座談交流。(文/圖:張菲菲/魏霄 編輯:魏霄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8本網訊 3月27日上午,全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在我校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市委書記劉運講話;學校黨委書記徐梅,黨委副書記、校長來逢波,黨委副書記王守全,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張曉靜出席;副市長狄波主持。會前,劉運先后來到濰坊學院岳鎮海瀆研究院、古籍館,仔細閱覽文獻資料、館藏作品,詳細了解文化遺產研究、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等情況。在岳鎮海瀆研究院,劉運閱覽了研究院收藏的鎮山碑刻拓本文獻,了解了研究院的團隊建設、科研方向及相關科研成果,希望研究院充分發揮人才、科研優勢,保護傳承好岳鎮海瀆這一具有獨特價值的人類珍貴遺產。在古籍館,劉運聽取了館藏現狀以及圖書館正在開展的古籍修復保護、古籍進課堂情況匯報,查看了館藏清代刻本《佩文韻府》《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等珍貴古籍,詢問了圖書館古籍與地方文獻資料的整理及保護工作,并鼓勵古籍館發揮特色優勢,助力文化濰坊建設。會上,徐梅從“融、實、深、新、研”五個方面匯報了我校近年來立足地域文化,整合學科、平臺、人才等資源優勢,在保護和傳承濰坊優秀傳統文化遺產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她表示,學校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以實施文化涵養潤心工程為抓手,加強與濰坊市委宣傳部、文旅局等合作,不斷開創濰坊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新局面,在建設“更好濰坊”新征程上貢獻濰院力量。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圖書館,臨朐縣委黨史研究中心、縣文旅局主要負責同志,圍繞沂山文化挖掘、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建設、古籍保護等工作進行匯報,其他與會人員作了交流發言。劉運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指出,濰坊作為文化大市、文物大市、非遺大市,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責任重大。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決策和省委部署,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堅定文化自信,做好“兩個結合”,持續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力塑造文化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劉運強調,我市歷史文化遺產豐富,要系統構建保護體系,高標準開展文物普查,做好文物修復和古籍保護、收集、整理工作,大力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全力構建文化遺產“大保護”格局。要深入做好研究闡釋,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技術和力量,加強考古研究,梳理演進脈絡,總結提煉內涵,做好融合文章,讓大眾更加直觀感受濰坊文化的獨特魅力。要積極創新活態傳承,突出以文化人、以旅彰文、以業興文,深入推進文化“兩創”,推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廣受群眾喜愛的文創產品、非遺尚品,讓文化遺產煥發新的時代風采。要廣泛開展傳播交流,持續釋放世界風箏都、國際和平城市等文化名片品牌效應,建強建優對外傳播矩陣,全方位、多形式、常態化推動優秀文化傳播交流。要加快推進沂山申遺工作,深入開展交流互鑒,進一步提升濰坊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劉運強調,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扎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市委宣傳部要抓好統籌協調,市文旅局要認真履職盡責,相關部門要加強制度供給、資源支持和責任落實,形成系統性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機制。要建立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積極向上爭取資源,加大文物保護人才引育力度,強化工作人員技能培訓,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供堅實的資金和人才保障。學校相關單位、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 /圖:付凱 劉福文 郭然/王曉光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7本網訊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活動評選結果。我校傳媒學院教師董佳佳作品《竹石》入選“紅色家園”視頻展覽遴選名單,傳媒學院教師紀紅梅作品《郎出新面貌》入選“非遺學園”技藝比拼遴選名單。據悉,2023年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辦,教育部宣傳教育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光明日報社聯合承辦,以“根植文化沃土 匯聚奮進力量”為主題,面向全國高校開展作品征集和評選。本次評選中,山東省有2部作品入選的高校共有4所,我校位列其中。一直以來,學校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主動融入文化強國和文化強省戰略,積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大學文化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重要作用,讓師生在良好的文化浸潤中不斷塑造精神品格,堅定文化自信。下一步,學校將持續推動大學文化建設提質增效,實施大學文化涵養潤心工程,積極推動文化“兩創”,努力打造具有濰院特質、體現時代特征的濰院文化,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文:李璐璐 編輯:張丹琳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7本網訊 3月26日上午,學校召開2024年財經委員會工作會議,審議2023年經費收支預算執行情況和2024年經費收支預算編制情況,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校黨委書記、財經委員會主任徐梅主持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校長、校財經委員會主任來逢波出席并講話。黨委副書記、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王守全,黨委委員、副校長、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王成端、苗金春、任立春和委員會委員出席。會議指出,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良好,收入規模穩步增長,重點領域保障力度顯著增強,有力推動了學校事業發展。2024年,面對依然嚴峻的外部形勢和日趨強烈的發展需求,預算安排要按照“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的總體思路,做到“有保有壓,統籌兼顧”,對剛性支出“盡力而為、應保盡保”,對合理需求“量力而行、統籌保障”。會議強調,當前財務工作的外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學校各項事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改革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未來幾年財務壓力依然存在,學校有限的資金與事業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要進一步謀劃如何調整優化資源配置,節約辦學成本。各單位要進一步凝聚共識,主動擔當作為,在聚財、理財、管財、用財方面持續下功夫,做到聚財有方、理財有法、管財有規、用財有效,以更高水平的謀劃、更有效率的協同、更大力度的推動,實現“事、錢、效、責”一體化管理,共同推動學校事業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會議要求,要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提升資金配置效率。始終把績效目標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印在心上,做實績效運行監控和績效評價,強化結果應用,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出效益。要深挖收入增長潛力,增強財力保障能力。做好內部資源挖潛,大力拓展辦學資源,做到以服務求財、以能力聚財、以聲譽引財,多渠道拓寬收入來源。要持續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任務落實。以校為家常態化過“緊日子”,努力做到“花小錢辦大事、少花錢多辦事”,堅持全校一盤棋工作思路,集中財力辦大事,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用到關鍵處。要嚴肅紀律防范風險,促進事業平穩運行。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嚴守財經紀律,按規矩辦事,按規則行事,充分考慮風險,不越紅線,遠離高壓線,守牢安全底線。(文/圖:倫宗健/王慧婷 編輯:王慧婷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7本網訊 3月26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來逢波帶隊赴安丘市青云雙語學校和安丘市第一中學看望2021級教育實習師范生并進行調研。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安丘市委副書記、市長喬日升,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劉鑫,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教體局黨組書記陳學輝出席活動。座談會上,喬日升介紹安丘市產業、教育等情況,希望與學校達成更廣闊、更深入的合作,實現校地共建、合作共贏。陳學輝表示安丘市教體局與濰坊學院一直保持暢通、良好的合作關系,實習學生為安丘市師資隊伍帶來新的教育理念,注入青春活力。青云雙語學校校長徐軍民和安丘第一中學校長王華杰對我校實習學生在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積極學習教育教學技能、敢于擔當勇挑重任方面給予高度贊賞,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意向。來逢波介紹學校師范教育情況,對安丘市委市政府、市教體局及實習學校對我校學生的周到安排表示感謝。他指出,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教師教育是強師的第一要素。學校歷來高度重視師范生教育實習工作,教育實習對提升師范生課堂教學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教材教法研究能力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相信在安丘市委市政府、市教體局、各實習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的師范生培養會更上一層樓,濰坊學院也會繼續以服務地方為己任,持續地、持久地、優質地為濰坊基礎教育服務。實習學生對安丘市教體局周密安排、實習學校的周到照顧、指導教師的熱心引領表示衷心感謝,在接下來的實習中,牢記學校領導和老師的囑托,謙虛謹慎,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敢于實踐、樂于反思,在實踐中鍛煉、提升自己。會后,來逢波一行參觀考察青云雙語學校和安丘第一中學。教務處、教師教育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臧日霞/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7本網訊 3月26日,學校召開黨校校務委員會會議。黨委書記、黨校校長徐梅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黨校副校長王守全主持會議,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黨校副校長趙加強,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張曉靜出席會議,委員會全體委員參加會議。徐梅在講話中對黨校近年來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她指出,當前學校正處在全面貫徹第四次黨代會精神,推進“十四五”目標任務完成的關鍵階段,全校要圍繞“一三七一一”總體思路,高標準抓好各項工作落實。黨校要按照黨委要求,進一步完善各層次、各類別人員培訓安排,以抓好基本培訓為重要抓手,持續提升教學水平,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徐梅要求,黨校要堅持政治建校,準確把握辦學治校正確方向,聚焦主題主線,堅持工作原則,踐行黨校初心。要抓好基本培訓,科學制定落實工作規劃,推進教學資源整合優化,不斷提升教育培訓工作質量。要強化作風建設,堅持從嚴治校,規范教風學風,抓好跟蹤問效,持續營造風清氣正學習環境。王守全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學習,開展調查研究,細化工作方案,著力提升學習培訓效果,讓黨校工作在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局中開拓新思路、展現新作為。會議學習了新修訂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和《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傳達學習了全國、全省黨校(行政學院)校長(院長)會議精神,研究部署了2024年學校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文/圖:王鵬/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7本報訊 3月21日至22日,根據學校黨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部署,黨委巡察組分別向傳媒學院黨委、土木與交通學院黨委、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歌爾科技產業學院黨委反饋巡察意見。會上,巡察辦負責同志向被巡察單位黨委傳達了學校黨委書記徐梅在聽取第三輪校內巡察綜合情況報告時的講話精神,各巡察組組長反饋了巡察情況,被巡察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作了表態發言。巡察組指出,被巡察黨組織能夠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深化。但個別被巡察黨組織仍存在班子成員整體素質和擔當作為本領有待提高、“一崗雙責”壓力傳導不夠到位、黨建與業務融合成效不明顯等問題。巡察組要求,被巡察黨組織要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改的態度”、加大“改的力度”,堅決扛起整改主體責任。學院黨委書記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班子成員要落實“一崗雙責”,認真對照巡察反饋意見,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較真碰硬推進整改,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各被巡察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一致表態,誠懇接受巡察反饋意見,照單全收并堅決整改,認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細化措施,扎扎實實做好整改工作,補齊短板不足,不斷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文:郭泰山 編輯:張丹琳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7本網訊 3月26日上午,學校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學習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安排部署相關工作。黨委書記徐梅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校長來逢波主持會議,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苗金春、任立春,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張曉靜出席會議,領導小組成員參加會議。會議傳達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聽取學校信息化工作情況,討論通過有關事項,并就下一步信息化工作進行了部署。徐梅在講話中指出,要深入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以數字化轉型、智慧校園建設助力學校內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服務學校教育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各方面工作,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一要提高站位、統一思想,深刻把握數字化轉型、建設智慧校園面臨的形勢任務;二要統籌謀劃、穩步實施,強化頂層設計,落實系統推進,堅持應用為王,注重服務至上,爭創示范品牌,扎實推進系列舉措落地落實;三要完善體制、強化保障,建立健全組織架構和管理制度,廣泛爭取社會資源支持,強化安全防護和監督檢查,不斷提高信息化建設的質量效益。她強調,要充分認識數字化轉型、智慧校園建設及信息化工作對學校改革發展建設的重要意義,跟上數字中國、數字社會、數字教育發展浪潮,提升信息化發展水平,開創智慧校園建設新局面,為學校國內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提供堅強保障。來逢波在主持會議時指出,在學校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各主要部門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協同推進。要嚴格落實信息化建設分工責任,遵守相關要求,扎實推動智慧教學、系統建設、數據整合、網絡安全等重點任務取得實實在在成效。要建立健全符合信息化建設要求的制度機制,不斷深化拓展信息化建設成效。(文/圖:詹勝利/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7“2024年是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是落實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數學與統計學院將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緊扣學校‘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以學校放權賦能改革為契機,以建強學院為目標,對標一流,積極構建黨建責任體系、科研組織體系、學生工作體系、優化教育體系等四個體系,建立健全全員參與、高質高效工作運行體系,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國內一流應用型大學貢獻力量。”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李梅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健全黨建責任體系,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發展,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黨建引領,促進黨建業務融合發展。健全責任運行體系,明確班子成員、各科室的職責分工,組織落實好學院黨委會、黨政聯席會、工作例會,強化執行監督落實,形成“閉環”推動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升組織力、戰斗力、引領力,做好“黨建+”品牌建設。學院推出“師生有想法、學院想辦法”工作措施,通過征求意見等多種形式,廣泛凝聚師生共識,積極構建上下貫通、高效運行的工作體系。嚴格落實學院黨委主體、書記第一責任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等責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工作等,制定出臺責任制落實辦法。健全科研工作體系,有組織推動落實高質量科研。牢固樹立“有組織科研”的理念,健全科研組織體系,以高效組織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實現高質量科研。以國家和社會需求為導向,整合研究方向,組建不同學科、不同方向交叉融合的科研團隊和創新平臺。設立“數苑大講堂”,加強學術交流,提升科研素養和能力,多出高水平成果。力爭獲得省級科研平臺和科研創新團隊的新突破。在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和社科基金以及省部級以上科研獲獎方面取得新進展。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橫向合作,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聯合企業申報省部級以上科研大項目和大平臺。健全學生工作體系,構建高質量學生工作大格局。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學生高質量培養和成長成才,構建學生工作大格局。改革完善輔導員帶班辦法,由按年級改為按專業帶班,并且建立相應的班主任、專業負責人、專任教師等相互配合、共同指導、多元評價的全過程全員一體化學生日常管理培養體系。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目標引領、指導教育、激勵獎懲等多種措施,注重習慣養成,提升能力素養,狠抓學風建設。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全過程就業指導體系,強化“就業季”工作落實,推動高質量就業。健全優化教育體系,全面促進人才更高質量培養。牢固樹立“OBE”教育理念,堅持成果導向教育、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和需求導向教育,以生為本,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高質量教育教學,全面促進人才高質量培養。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努力引進高層次學科帶頭人和高水平博士。加強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數學與應用數學教師團隊”建設,力爭獲批國家級教師團隊。對標一流建設標準,不斷深化專業和課程建設,強化課程思政育人。注重將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相結合,貫穿運用于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科學素養。對標對表審核評估要求,優化人才培養過程,高質量完成審核評估。(文:張丹琳 編輯:張丹琳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7本網訊 近日,中共濰坊市委組織部公布2023年度濰坊市“過硬黨支部”名單,我校機械與自動化學院(天瑞磁懸浮產業學院、濰柴產業學院)教師第二黨支部成功入選。機械與自動化學院(天瑞磁懸浮產業學院、濰柴產業學院)教師第二黨支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重點,建強支部班子,加強黨員教育,突出作用發揮,積極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2019年3月入選首批“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2023年9月順利通過驗收,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被濰坊市委教育工委評定為五星級“先鋒”黨支部。下一步,學校黨委將持續推進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深化黨支部評星定級管理,嚴格做到“七個有力”,推動黨支部全面規范、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加快建設國內一流應用型大學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文:翟超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27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