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29日,由濰坊學院宣傳部、美術學院、科研處承辦的“畫說黨史 百年輝煌——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濰坊年畫展”開幕式在濰坊學院美術館舉行。校長馮濱魯出席開幕式,副校長趙光強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王永健副研究員代表嘉賓發言,策展人董小慧介紹展覽情況,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安麗哲副研究員,濰坊市文聯原副主席、濰坊市美術家協會原主席趙修道等省內外專家,美術學院師生近百人參加開幕式。本次展覽作品由濰坊木版年畫和新年畫兩部分構成,共120余幅。以紅色歷程、偉大成就、英雄人物、時代新貌為主要內容,以濰坊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木版年畫、新年畫為表現形式,謳歌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展現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同時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濰坊年畫的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開幕式后舉行了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畫家就建黨百年重大歷史題材年畫創作、濰坊新年畫創作,濰坊年畫的傳承、創新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山東年畫、濰坊年畫基地建設議題進行了研討。宣傳部、科研處、美術學院有關同志參加活動。(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董小慧/華德臣)
發布時間:2021-06-30本網訊 6月28日,學校第20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總結表彰大會暨2021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在聞韶樓報告廳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學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單振濤出席儀式,學生工作處、教師工作部、教務處負責同志參加。各二級學院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團總支負責人、受表彰集體和個人代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及志愿者代表參加本次活動。團委相關同志主持會議。會上,學生工作處負責同志宣讀第20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表彰決定。與會領導為第20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優秀組織、優秀組織個人代表、第16屆“我心中的好老師”、山東省第7屆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師生代表和2020年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成果獎勵的學生代表頒獎。王清明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授旗,經濟管理學院團總支副書記于敏作為團總支代表、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服務隊成員劉藺萱同學作為社會實踐學生代表分別作表態發言。王清明在講話中指出,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我校建校70周年,這些重要的歷史契機,廣大青年學子恰逢其時,是迎著時代浪潮再創佳績、再立新功的大好時機。王清明代表學校黨委提出三點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堅定信念,不懈奮斗,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級團組織要繼續做好大學生第二課堂培養的相關工作,特別是要繼續把共青團對青年的思想引領貫穿到各項工作的每一個環節,著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青年,教育引導青年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引導青年到實踐中增長才干,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二是加強學習,守正出奇,在實學實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學生的本職就是學習,要努力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老師學、向朋輩學,通過第一課堂的專業學習、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通過投身基層的社會實踐,不斷學習新知識、拓展新視野、掌握新本領。三是深入實踐,知行合一,把學習黨史轉化為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動力和成效。要緊緊圍繞今年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緊扣活動重點,扎根基層,深入群眾,真正俯下身子、放下面子、拿出干勁兒,虛心向實踐地區人民群眾學習;要創新服務內容和形式,切合基層實際和需要,切忌走馬觀花、變相旅游。各級團組織要嚴格管理,守住安全底線,始終把師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實踐過程中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飽滿的熱情,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以實際行動為建黨百年貢獻青春力量。據了解,第20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以“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團支部合唱比賽、青春心向黨 逐夢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學生招貼設計大賽、第十六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活動、“青春紅心向黨 禮贊建黨百年”第四屆民俗藝術景觀小品設計大賽等99項活動。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以“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結合“學黨史 強信念 跟黨走”學習教育,主要圍繞黨史學習、理論宣講、國情觀察、鄉村振興、民族團結5大實踐主題展開。同時,結合共青團今年的重點工作,繼續開展好“返家鄉”社會實踐、“青鳥計劃”實習實踐、“希望小屋”關愛幫扶、紅色尋訪、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創新創業6類專題。采取重點組隊、專項申報、崗位實習等多種方式,將“三下鄉”社會實踐作為學校助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和具體舉措,聚焦基層實際需求,在符合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下,充分激活基層團支部活力,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投身社會實踐,擴大活動覆蓋面,切實發揮好實踐育人作用。(編輯:新聞中心 文:朱軍羽 耿怡嫻)
發布時間:2021-06-29本網訊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由學生工作處主辦、法學院承辦、山東求是和信律師事務所協辦的“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成就展于6月28日在圖書館展廳隆重開展。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濰坊市司法局二級調研員李清環,濰坊市律師協會會長、山東求是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馬東寧,濰坊市律師協會秘書長、山東國宗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國增,山東求是和信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黨支部副書記劉世偉,以及學生工作處、法學院負責同志,部分教師、學生參加展出活動。展覽通過豐富而詳實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以歷次黨代會的召開為時間軸,結合我國法治建設進程中的重要會議、重要事件、重要法律等,全面回顧了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法治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及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的歷史脈絡。首展活動中,法學院院長苗金春向出席本次展覽的領導和嘉賓以展板為載體,生動介紹了我國的法治建設進程。本次活動將持續至7月8日。(編輯:新聞中心 文:李小杰)
發布時間:2021-06-29本網訊 6月28日下午,校長馮濱魯同國際交流合作處全體人員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留學生們的回信,就學習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的留學生們的回信精神作出部署。馮濱魯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內涵豐富深刻,為我們進一步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做好留學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們必須進一步開展對總書記回信精神的學習、領會和宣傳,扎實做好留學生各項工作,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并把其所見所聞及親身感受和體會介紹給更多的人,使之真正成為知華友華的文化交流使者,為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發揮積極作用。會上,國際交流合作處相關負責同志、輔導員代表分別談了學習體會和工作打算,馮濱魯還就做好留學生的假期管理工作提出要求。(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李建民/徐安娜)
發布時間:2021-06-29本網訊 6月28日晚,“永遠跟黨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在學校體育館舉行。學校黨委領導班子成員與師生代表共聚一堂,一同回望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唱支山歌給黨聽……”穿云裂石一般的清脆童聲,將師生的目光聚焦在舞臺,由音樂學院師生共同打造的開場節目《唱支山歌給黨聽》,在如海的歡呼聲中為文藝演出拉開序幕。音樂學院劉繼鵬教授和三位教師創作的歌曲《永恒的光芒》,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深刻關聯,歌頌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信仰,贊美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一舞《紅船》,讓全體觀眾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在嘉興南湖上的驚心動魄;一曲《追尋》,追憶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歲月與風雨里歷久彌堅的初心;鏗鏘有力的朗誦《宣言》,讀盡了黨對人民矢志不移的堅守與使命,讀盡了青年向黨的熱血與追隨;演出在合唱《共筑中國夢》中落下帷幕。整場演出反響熱烈,師生們用舞蹈、演唱、朗誦等多種形式表達出對祖國、對黨的無限熱愛與祝福,也傳遞出了濰院人牢記初心使命、奮發圖強的氣魄和志向。本場演出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了現場直播,累計4萬余人次觀看。(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朱軍羽 王雅鑫/曹宇)
發布時間:2021-06-29本網訊 6月25日,“加強黨史學習,推進思政研究”專題研討會在學校舉辦。山東省德育中心主任、山東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姚昌出席會議并作專題報告。報告會前,學校黨委書記李東與姚昌進行了會談交流。研討會上,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魏曉笛等與會人員圍繞“加強黨史學習,推進思政研究”會議主題做了交流發言,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專題研討。發言緊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論述,分別結合思政研究和工作實踐、中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經驗、黨史中思政教育資源的挖掘等方面內容,暢談了黨史學習體會,分享了研究成果和工作經驗,凸顯了黨史學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姚昌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推進思政研究、提升思政實效主題作了專題報告。他指出,思政工作者要當好黨史學習教育的排頭兵、急先鋒。加強黨史學習,推進思政研究,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思政實效。要從黨史學習中汲取智慧力量,把握時代特點,強化責任使命,更好地把握青年學生特點,將政治方向、價值取向、文化走向、問題導向、職業志向作為干好工作的“五向”指導,培養合格的時代新人,不負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學生工作處負責同志在總結時說,黨史學習教育既要強化課堂認知,又要重視實踐認知,黨史學習教育是提高思政工作隊伍政治站位、提升育人成效的重要機遇,因此思政工作者需要學會“驚濤拍岸”和“潤物無聲”兩種工作方法的綜合運用,確保工作實效,以實際行動投入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實踐中去。本次研討會是由學生處和弘德書院主辦,濰坊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承辦,對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學生處、弘德書院等部門負責人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全體成員參加了會議。(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葛紅麗/徐安娜 葛紅麗)
發布時間:2021-06-28本網訊 為加強我校實驗室危險廢物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確保校園安全、穩定,6月25日,學校在至善樓舉行了實驗室危險廢液泄漏事故安全應急演練。演練模擬了危險廢物在儲存過程中發生意外泄漏事故,管理人員緊急啟動危險廢物泄漏事故應急預案,根據規范流程,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經過應急報告、現場警戒、傷員救治、實地勘察、集中收集處置泄漏物、恢復現場等作業,泄漏的危險廢物得到了控制和清除,確保了實驗室人員、財產和環境安全,避免了人員傷亡和環境污染。演練鍛煉了參演人員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檢驗了各有關部門快速反應程度和組織、協調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為科學、高效、有序應對突發事件積累了實戰經驗。活動由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組織,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與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聯合舉行,保衛處和相關學院師生員工參加了活動。(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張波/張丹琳)
發布時間:2021-06-28本網訊 6月25日下午,黨委書記李東主持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黨委副書記王清明,黨委委員丁子信、馬茜華、朱猷武、趙光強、王旭升、王建新、李連成、單振濤出席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聽取了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建設工作情況匯報,決定成立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濰坊學院加強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會議認為,近年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認真落實上級有關精神,思政課建設成效明顯,在省示范馬院、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師工作室建設中,在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課程評選中,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要正視并下大氣力加以解決,不斷提升思政課建設質量水平。會議指出,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政治領導。學校黨委要認真履行主體責任,把馬院和思政課建設擺在學校工作重要位置,圍繞“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加強馬院黨的建設,嚴把思政課建設方向,發揮思政課育人作用,為黨和國家培養有用人才。會議要求,要堅持“八個相統一”要求,圍繞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往哪改、改什么、怎樣改”的問題,持續深入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加強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的新舉措和新方法,努力在加強思政課親和力、針對性上有新的突破,引導教師更加關注學生思想動態,關心學生理論困惑,進一步提升思政課的“抬頭率”,切實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會議強調,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六個要求”,引導思政課教師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涵養家國情懷,培養高尚人格,弘揚科學精神,為思政課教師搭建學術研究和交流搭建廣闊平臺,努力建設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要落實好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崗位津貼等方面的政策待遇,充分調動和發揮思政課教師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會議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要切實加強對思政課建設的組織領導,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形成協同效應,提升專業課程育人功能。要不斷加大對馬院和思政課建設的支持力度,構建形成主渠道、主陣地、專業課、職能部門多維一線、合力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編輯:新聞中心 文字:王鋒)
發布時間:2021-06-28本網訊 6月25日,我校“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王盡美精神研討會”在聞韶樓報告廳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出席會議并致辭。王清明在致辭中強調,廣大教職工要站穩立場、為黨立言,把黨史學習教育全面融入教書育人、學術研究、為人師表中,要持續、深入解讀王盡美精神的思想內涵、學術價值和當代意義。同時指出,同學們要以黨史為“燈塔”,走好人生路。在學術交流環節,楚愛麗、呂學山、馬光川、張淑珍、溫洪玉等教師緊扣會議主題分別作了主旨發言。研討會由學校黨委宣傳部、科研處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承辦,來自科研處、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部門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共計130余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編輯:新聞中心 文:侯國亮)
發布時間:2021-06-28本網訊 6月25日下午,黨委書記李東主持召開黨委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給北京大學的留學生們的回信,研究貫徹落實意見。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黨委副書記王清明,黨委委員丁子信、馬茜華、朱猷武、趙光強、王旭升、王建新、李連成、單振濤出席會議。國際交流合作處、外國語學院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國際傳播守正創新取得的重大成就,就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略傳播體系、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作出重要部署,為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指明了方向,為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外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會議指出,高校是文化傳播和對外交流的前沿重鎮,肩負國際交流合作重要使命。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真學習領會、扎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貫穿其中的戰略主張和戰略要求,用好學校自身優勢和資源,積極服務國家外宣總體戰略,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中展現高校應有作為、作出高校應有貢獻。會議要求,要堅持開放發展戰略,進一步厘清應用型本科高校國際化辦學的標準定位和核心要素,編制實施好國際交流與合作“十四五”專項規劃,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完善合作體系、拓展合作領域、深化項目合作,不斷提高學校國際交流合作能力水平。會議強調,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大力加強學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確保學校意識形態領域絕對安全,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內外部環境。會議強調,要切實加強對國際傳播和外宣工作的組織領導,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大力加強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教育培訓,發揮語言文字等學科優勢,積極開展跨國文化交流和人文互通,不斷提升學校國際傳播能力和水平。會議要求,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的留學生們的回信精神,通過組織留學生學習中國文化、深入中國企業、走進中國社會等多種途徑,引導和幫助留學生了解真正的中國,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編輯:新聞中心 文字:王鋒)
發布時間:2021-06-28本網訊 6月26日,濰坊農業農村現代化研究院、濰坊鄉村振興學院成立大會在我校舉行。濰坊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馬清民,青島農業大學副校長趙金山,學校黨委書記李東出席大會并致辭。馬清民和李東為“濰坊農業農村現代化研究院”揭牌,趙金山和山東省鄉村振興聯盟秘書長、山東潤德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海強為“濰坊鄉村振興學院”揭牌。大會由校長馮濱魯主持。李東在大會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他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戰略”之一,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近些年來,濰坊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要求,不斷深化、拓展、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緊緊圍繞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統籌推進“五個振興”,發布省內首個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標體系,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三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濰坊學院扎根濰坊,合校升本20年來,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以服務地方為己任,主動對接地方政府、研究機構、企業行業,深入開展服務濰坊行動,緊緊圍繞地方需求,大力推進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大力培育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綜合辦學水平不斷提升,成為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A類單位、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單位。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征程。在濰坊錨定“GDP過萬億、進軍國內二線城市、沖刺全國大中城市綜合實力前30強”奮斗目標的關鍵時刻,由濰坊市委、市政府協調推進,濰坊學院主動聯系青島農業大學、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北京凱德現代農業科技研究院、山東省泰山教育創新研究院、山東潤德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濰坊種子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高校、企業和研究機構,聯合開展鄉村振興濰坊模式研究、涉農學科專業建設、農業科技開發和鄉村振興服務,主動與濰坊市改革發展研究中心、濰坊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濰坊市教育局、濰坊市農業農村局、濰坊市鄉村振興局、濰坊市農業科學院等部門對接,籌劃合作共建濰坊農業農村現代化研究院、濰坊鄉村振興學院,這對于深化政校研企合作,服務區域鄉村振興,創新濰坊“三個模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共同繁榮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再創佳績、再立新功。一是堅持創新引領。不斷深化服務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服務組織模式,積極探索建立政校研企合作新模式、新路徑。二是堅持深度合作。合作方共同制定章程,成立理事會、學術委員會。成立專門功能的研究中心、成果轉化中心、培訓中心等,深化教研產融合。三是堅持開放發展。進一步促進各方的深度合作與開放共享,形成促進鄉村振興工作合力,推動濰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趙金山在致辭時代表青島農業大學向揭牌儀式的成功舉行表示祝賀。他簡要介紹了該校在聚焦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發展方面的做法,表示將珍惜此次共建機會,聯合開展科技攻關,聯合培養高水平農業農村人才。馬清民在講話時代表市委市政府對研究院、學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說,此舉是濰坊創新提升“三個模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濰坊是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三個模式”的誕生地。“全國鄉村振興看山東,山東鄉村振興看濰坊”是新時代賦予濰坊的新使命。市委市政府今年確立的“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中,明確提出將現代農業作為突出抓好的兩大主業之一,將鄉村振興作為主攻的五大戰場之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濰坊學院作為我市綜合性大學,這些年在推進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次牽頭聯合青島農業大學、北大農研院、北京凱德現代農業科技研究院等大學院所,匯聚政校研企高端資源,共建高端平臺,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可以說是應運而生、使命光榮。市委市政府對研究院、學院的成立建設寄予厚望。希望研究院、學院圍繞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積極投入到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宏大實踐中,積極助推《濰坊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標體系》和“五化一融”目標的踐行,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努力成為黨委、政府決策的“智囊團”、鄉村產業發展的“催化劑”、鄉村人才培養的“孵化器”、鄉村建設與治理的“助推器”,充分發揮作用。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立足各自職能,全力支持研究院、學院發展,齊心協力把研究院、學院建設好、發展好。馮濱魯在總結時指出,在濰坊市委、市政府的指導支持下,我們將共同攜手,充分發揮各自在人才、資源等方面的優勢,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原則,深入開展合作,培養造就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合力建設好濰坊農業農村現代化研究院、濰坊鄉村振興學院,真正辦出特色、辦響品牌。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辦公室主任劉雨,東亞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北京東亞匯智經濟咨詢中心主任、北京凱德現代農業科技研究院院長李繼凱,山東省泰山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王清林,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副總經理、濰坊種子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月娟等合作方領導和代表;濰坊市委副秘書長李宏德、濰坊市改革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波,濰坊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劉春強,濰坊市農科院黨委書記、理事長陶金先,濰坊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王煥之、濰坊市畜牧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守兵等市委、市政府合作部門領導;學校黨委委員丁子信、朱猷武、趙光強、李連成、單振濤出席大會。濰坊學院主要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負責同志等參加大會。(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金永輝)
發布時間:2021-06-26本網訊 盛夏的濰院,萬物并秀,草木蔥蘢。6月25日,我校2021屆畢業生帶著老師的殷殷囑托,開啟人生新征程。上午8點,學校體育館內氣氛莊嚴熱烈,2021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校黨委書記李東,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馮濱魯,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副校長馬茜華、朱猷武、趙光強、王旭升,紀委書記、省監委駐濰坊學院監察專員王建新,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李連成,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單振濤出席典禮。副校長丁子信主持典禮。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全體成員,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特邀校友代表在主席臺就座。典禮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王清明宣讀表彰2021屆優秀畢業生的決定,趙光強宣讀學校準予2021屆本科畢業生畢業、授予學士學位的決定。主席臺領導為畢業生代表授予學位證書并撥穗合影。馮濱魯在講話中向圓滿完成學業的6300余名畢業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立德樹人、無私奉獻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他以“逐夢新時代 奮斗新征程”為題,勉勵畢業生走出恬靜安寧的“象牙塔”,到社會“大熔爐”中去經風沐雨、摔打磨練,努力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大有作為。他講到,這既是時代賦予同學們的光榮使命、母校給予的殷切期望,也是同學們對自我價值的追求與向往。他贈言畢業生同學要胸懷理想,在誘惑面前正確選擇,涵養家國情懷,守住底線本心,既要“仰望星空”,更要恪守“心中的道德律”,努力做到慎獨、慎微、慎初,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要善待自我,在困難面前學會堅強,磨礪堅強意志,保持積極心態,學會善待他人;要通過學習、奮斗練就高超本領,在責任面前勇于擔當,有足夠能力去開拓屬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以平凡角色寫就不凡文章,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與偉大祖國一起譜寫最壯美的時代華章。典禮上,學校領導為優秀畢業生代表、西部計劃志愿者進行了頒獎。畢業生代表向教師代表獻花,以表達全體畢業生對老師們的敬意和感謝。教師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楚愛麗老師、優秀校友代表數學與信息科學院學院2004屆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生、濰坊一中副校長董國森、畢業生代表音樂學院舞蹈學專業許鑫浩同學和在校生代表傳媒學院2018級播音主持專業盧瑋琪同學分別作了感情真摯的發言。2021屆全體畢業生同學參加畢業典禮。(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徐安娜\徐安娜、張蒙蒙)
發布時間:2021-06-25本網訊 為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校建校70周年,6月24日,學校黨委宣傳部、工會共同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建校70周年“永遠跟黨走,建功新時代”教職工歌詠比賽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學校黨委全體成員與師生代表一起觀看比賽。本次比賽以分工會為單位組織報名,經過一個多月的認真準備,共形成24支代表隊參加比賽。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斗志昂揚,共產黨領導革命隊伍,披荊斬棘奔向前方……”比賽在《我們走在大路上》的嘹亮歌聲中拉開序幕。《東方紅》《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祖國不會忘記》《走向復興》一首首耳熟能詳、激昂奮進的紅歌,經過各個代表隊精心編排,搭配領唱、朗誦、伴舞、劇情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把比賽推上一個又一個高潮。此次參賽作品主要以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人民為主題,展現團結奮進、昂揚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為主旋律,引領全校廣大教職員工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展現濰坊學院教職工良好精神風貌,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學校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新征程。比賽最后,學校黨委全體成員登臺站在最后一支參賽隊伍中,與全體觀眾一起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比賽在鏗鏘有力的歌聲中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機關一、機關二分會等4個代表隊獲一等獎,教師教育學院、安順校區管理辦公室等8個代表隊獲二等獎,傳媒學院等12個代表隊獲三等獎,另外有10名指揮獲優秀指揮獎。學校黨委成員為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獎并合影留念。(編輯:新聞中心 文:郭然)
發布時間:2021-06-25本網訊 6月23日下午,濰坊學院喜迎建黨100周年“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在行政樓705室舉行。學校黨委書記李東,校長馮濱魯,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副校長馬茜華,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李連成出席會議。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的老黨員代表及離退休工作處負責人參加了會議。黨委副書記王清明主持會議。儀式上,馮濱魯宣布了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的71名黨員名單,并對他們表示了熱烈的祝賀。馬茜華現場講解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的內涵和意義。李東和馮濱魯分別為“光榮在黨50年”榮譽獲得者代表頒發了紀念章和慰問金。老黨員們手捧紀念章,心潮澎湃,感激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李東作了講話。他首先代表學校黨委向獲得紀念章的老黨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熱烈的祝賀,并對老黨員們長期以來對黨的事業和學校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中央決定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老黨員的關懷和激勵,是對老黨員歷史功績的充分肯定,是全黨同志對老黨員的集中禮敬,對于增強黨員的榮譽感、歸屬感、使命感,匯聚全黨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持續奮斗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希望,在當前全黨上下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廣大老黨員牢記初心使命,退休不褪色,發揮所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黨的聲音,以實際行動支持黨的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保持昂揚奮斗意志和良好工作作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在學校高質量快速發展中再立新功。同時,李東介紹了學校目前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有關情況,要求學校全體黨員干部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深入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科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高水平人才師資隊伍建設、開放辦學等工作,更好統籌教育教學、疫情防控和安全穩定,積極推進省市共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加快建設優勢特色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不懈奮斗。李東指出,老黨員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學校未來發展離不開老黨員的熱情支持和鼎力幫助,希望老黨員繼續發揮政治優勢和社會威望,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與學校各項工作相向而行,進一步為學校的發展獻言獻策,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快速發展。最后,學校領導和與會的老黨員合影留念,儀式在莊重簡樸的氛圍中圓滿結束。會后,學校黨委成員分頭到未出席紀念章頒發儀式的老黨員家中進行了走訪,送上了紀念章和慰問金。(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緒鳳)
發布時間:2021-06-25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