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25日,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運在市政府秘書長宋均圻、市政府辦公室一級調研員閆宗子、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志海、市教育局局長杜全平陪同下,來學校調研安保維穩工作。校領導李東、馮濱魯、王清明、丁子信、王旭升出席活動。校黨委書記李東從意識形態、學生管理、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實驗室安全、網絡信息安全與輿情管理、疫苗接種等方面匯報了學校安全維穩工作的具體情況。劉運對學校各項安保維穩工作表示肯定。他說,確保校園各項工作平安穩定是當前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必須確保萬無一失。辦公室負責同志,馬克思主義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法學院教師代表參加了調研座談會。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馬楠)
發布時間:2021-06-25本網訊 6月23日,為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推進實施“教研產三個一融合工程”,校長馮濱魯帶領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到濰坊康華生物醫藥產業園考察座談,并與山東康華生物醫療科技股份公司簽訂校企戰略合作協議。濰坊市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國家農業綜試區推進辦公室主任喬日升、山東康華集團董事長楊致亭陪同考察并參加座談和簽約儀式。學校發展規劃處、國際合作交流處、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的負責人參加了考察。馮濱魯一行實地參觀考察了康華生物醫藥產業園的醫療器械生產車間、生物醫藥產品開發與生產流水線,詳細了解產業園科技創新、產品開發、生產經營和人才需求情況。座談會上,楊致亭介紹了公司和產業園發展規劃,提出了聯合進行項目開發、培養企業所需人才、合作培養留學生等方面的愿望。喬日升對濰坊學院支持經濟區企業發展表示感謝,介紹了經濟區以及國家農業綜試區的產業發展規劃,希望在更廣泛的領域與濰坊學院展開合作。會上,馮濱魯與楊致亭代表雙方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馮濱魯指出,濰坊學院一直致力于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促進學校發展的基本路徑,山東康華生物醫療科技股份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搭建了全方位的生物醫療研發體系,與濰坊學院化學化工、生物工程、制藥工程等學科專業有密切聯系,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今后雙方要進一步對接,細化合作項目,推進校企合作,為濰坊學院服務濰坊經濟區企業做出表率。(編輯:新聞中心 文字:曲振國)
發布時間:2021-06-25本網訊 6月22日,副校長王旭升到建筑工程學院給聯系班級2018級建筑學1班上了一堂題為《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形勢政策課,進一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細走實。王旭升以張伯苓先生著名的“愛國三問”為開場白,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三個問題是歷史之問,更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要一代一代問下去、答下去!”“愛國三問”實質是在追問教育要培養什么人這一首要問題。王旭升強調,我們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澆花澆根,育人育心。育人德為先,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系黨的事業后繼有人,關系國家前途命運,不管什么時候,我們為黨育人的初心不能忘,為國育才的立場不能改。要著力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信心,更好地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王旭升希望廣大同學們要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生逢盛世、肩負重任。要愛國愛民,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城奉獻的堅定理想。要錘煉意志和品格,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奮斗之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書寫人生華章。“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必須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只有源源不斷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華民族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開創明天、贏得未來。(編輯:新聞中心 文:馬繼武)
發布時間:2021-06-24本網訊 為深入落實山東省百校教研產“三個一”融合工程實施方案,6月22日,濰坊學院、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壽光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舉行。副校長趙光強,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黨組書記、主任付樂啟出席簽約儀式。科研處、教務處、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活動。座談會上,趙光強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指出雙方在技術研發、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師資培訓、教學實踐、管理咨詢、科研平臺建設、共建產業學院等方面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并希望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教研產融合,匯聚雙方力量和資源,提升科技創新整體效能,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雙方的建設水平和創新能力。簽約儀式前,趙光強一行還參觀了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 (編輯:新聞中心 文:趙文亮)
發布時間:2021-06-24本網訊 6月23日,濰坊學院與濰坊高新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高新區管委會舉行。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赤鋒,區領導李濤、賈延慶,學校黨委書記李東,校長馮濱魯,副校長丁子信、趙光強出席儀式。濰坊學院與濰坊高新區戰略合作簽約是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推動濰坊學院與濰坊高新區深入開展校地合作,切實發揮雙方在人才、智力、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方面的優勢,整合資源、協同創新、互利共贏,共同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嶄新起點。簽約儀式上,雙方圍繞校地深度合作、校城融合發展等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宋赤鋒表示,濰坊高新區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濰坊學院,離不開濰坊學院的高層次人才。高新區將全力支持濰坊學院發展,積極協調轄區內企業加強跟濰坊學院的校企合作。李東簡要介紹了學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師資隊伍、學科專業等情況。他指出,學校伴隨著高新區的成長而成長,學校的發展得益于高新區的全面支持。目前,學校面對新形勢新需求,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學校認真落實“十四五”發展規劃,堅持高水平綜合性應用型辦學定位,不斷提升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和高水平科研與服務地方能力,著力培育和打造人才師資隊伍、區域資源整合、現代大學制度“三大優勢”,著力形成鮮明的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校城融合、大學文化“四大特色”,聚焦適應區域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科研創新與服務地方機制、應用型師資隊伍和現代大學治理能力“五大重點任務”。學校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更好地服務高新區。學校近期開展了百名博士對接百家企業活動,更好地服務行業企業;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現代產業學院,創新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高新區科技局、光電園、生物園、軟件園及教育分局的負責人,學校辦公室、教務處、人事處、科研處及發展規劃處的負責人參加了活動。(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畢廷延/金永輝)
發布時間:2021-06-24本網訊 白浪河畔花似錦,鳶都新城不夜天;夏日晚風送爽怡,歡歌笑語滿校園。6月22日晚,安順校區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晚會在校區廣場舉行。校長馮濱魯,副校長丁子信,黨委委員、組織部長李連成,黨委委員、宣傳部長單振濤及特邀嘉賓、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安順校區師生代表共同觀看了晚會。晚會現場燈光璀璨,氣氛熱烈,安順校區的師生們把一曲曲美妙的歌聲、一段段動人的舞蹈化作內心深深的祝福,謳歌黨的豐功偉績,詮釋黨的初心使命,慶祝黨的百年華誕。晚會在深情的《唱支山歌給黨聽》合唱聲中拉開帷幕,群舞《站在草原望北京》熱烈奔放,表達了草原兒女熱愛祖國的情懷;歌舞《紅軍哥哥你慢慢走》情深意長,演繹了濃濃的軍民魚水情;舞臺劇《建黨百年》壯懷激烈,歌頌了共產黨人堅貞不渝的理想信念;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大氣恢宏,描繪了祖國的大美盛世畫卷;一首鏗鏘有力、飽含深情的《黨旗高揚》把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晚會在所有人員戀戀不舍的目光中、在師生對黨無限熱愛的深情表達中落下帷幕。安順校區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即將到來之際,安順校區舉辦這臺晚會,主題鮮明,意義深遠,充分激發了安順校區廣大師生愛黨愛國愛校熱情,校區全體師生感黨恩、頌黨情,決心以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的精神風貌,以昂揚的斗志、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管和平 韓自俊/張丹琳)
發布時間:2021-06-23本網訊 6月21日,學校召開2021年學位評定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會議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馮濱魯主持,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黨委副書記王清明,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丁子信、趙光強、王旭升和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參加會議。 會議以舉手表決的形式一致同意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辦公室有關2021屆普通全日制本專科畢業生學位資格初審情況的匯報,以無計名投票的方式對2021屆普通全日制本專科畢業生不授予(緩授)學位的情況進行了終審確認。會上,校長馮濱魯對我校學位工作提出了高度重視、多措并舉、功在日常、規范和加強的工作要求,要求各學位分委員會要充分發揮作用,確保我校學位工作質量不斷提升。(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梁志成/張丹琳)
發布時間:2021-06-23本網訊 為進一步提升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促進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6月23日,學校組織處級以上干部和全體輔導員觀看《迷失初心必自毀》《檢徽下的交易》《法袍下的雙面人生》三部警示教育片。活動由學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王建新主持。警示教育片以山東省近年來典型違紀違法案例為題材,重點梳理了陳先運、鞏盛昌、李勇典型違紀違法案例,從多個角度深刻剖析了他們走向腐敗墮落的原因,以及對黨和社會帶來的重大危害。警示教育片以案說法、以案明紀、以案為戒,發揮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教育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做到敬畏紀律、遵紀守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劉書強/王珍)
發布時間:2021-06-23本網訊 6月22日,副校長丁子信到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濰坊學院關于加強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草案)的修訂,與一線思政課教師進行了座談。座談會上,教師們踴躍發言,積極為《方案》的修訂獻計獻策。在充分聽取了教師們的建議后,丁子信就《方案》的進一步修訂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語言表述要更加合理;二是《方案》的制定和修訂要有充分的依據;三是部分內容要進一步補充完善。教務處和人事處的負責同志陪同調研。(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劉思婷)
發布時間:2021-06-23本網訊 6月16日至20日,為深入落實中央統戰部有關通知要求,貫徹學校黨委會決定,學校組織黨外代表人士和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負責人開展了“學黨史、跟黨走”主題教育培訓,培訓由黨委副書記、統戰部長王清明帶隊,赴河南通過講課輔導、現場教學和體驗教學學習了“紅旗渠精神”“扁擔精神”“谷文昌精神”“焦裕祿精神”和“史來賀精神”。講課輔導邀請了林州市委黨校教授以“紅旗渠精神及其時代價值”為題,全面解讀了紅旗渠精神的實質和要義。現場教學和體驗教學在紅旗渠紀念館、扁擔精神紀念館、谷文昌事跡展館、史來賀同志紀念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實地進行。紅旗渠是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戰天斗地,歷經十年,30萬人參加,81人犧牲,靠一錘一釬一雙手,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通了211個隧洞,架設了152架渡槽,在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修建的1500公里長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被譽為“世界奇跡、中國水長城、人工天河、地球的藍色飄帶”。在建設過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扁擔精神是在晉冀豫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間,在綿延千里的紅旗渠流域之中,林州市石板巖供銷社靠一根扁擔創家業,肩挑貨物繞山轉,一心為民,永不言苦,形成了“艱苦創業,勤儉辦社,一心為民,開闊創新”的精神,成為聞名遐邇的全國農村商業戰線的一面旗幟。谷文昌是河南林縣人,作為南下干部,在福建省東山縣擔任縣委書記10年,帶領群眾艱苦奮斗,改變了東山的面貌,受到廣大群眾的敬仰,形成了“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的崇高精神,當地老百姓逢年過節都要 “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焦裕祿是山東淄博市人,來到內澇、風沙、鹽堿“三害”肆虐的蘭考擔任縣委書記,帶領全縣人民戰沙斗堿,奮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成為我黨的一面旗幟,習近平總書記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角度對“焦裕祿精神”作了四個方面的概括,即“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凡事探求就理、“吃別人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叫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2014年8月,又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三股勁”,即要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對群眾的那股親勁、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干事業的那股拼勁。史來賀是河南省新鄉市劉莊村原黨委書記,他始終“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把一個昔日“方圓十里鄉,最窮數劉莊”的“長工村”,建設成為享譽全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與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錢學森并列,被中共中央組織部譽為“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在培訓過程中,參訓人員討論道:這里的每一種精神都令人肅然起敬,每一種精神都讓人熱血沸騰;每一種精神背后都是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感人至深的事跡,每一種精神背后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的人間奇跡;它讓人深切感受到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它讓人深切感受到共產黨員越是困難越向前的堅強意志;它充分彰顯了共產黨人敢想、敢干、敢拼搏、善創新的特質。他們不僅是共產黨員學習的楷模,也是我們黨外人士敬仰、學習的榜樣。參加培訓人員一致表示,學習歸來,要積極投身“學黨史、跟黨走”的實踐中去,緊緊圍繞學校黨委工作要求,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形成合力,為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優勢特色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努力奮斗。(編輯:新聞中心 文:馬榮舟)
發布時間:2021-06-22本網訊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6月22日,學校黨委書記李東,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黨委副書記王清明,黨委委員丁子信、馬茜華、朱猷武、趙光強、王旭升、李連成、單振濤及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其他成員,赴盡美干部學院開展現場教學,并舉行學校黨性教育基地揭牌儀式。諸城市領導張建偉、王愛民陪同。活動中,李東與張建偉共同為濰坊學院黨性教育基地揭牌。在王盡美同志漢白玉雕像前,李東帶領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錚錚誓言響徹于耳,追憶入黨初心,堅定信仰信念,永葆政治本色。在黨性教育主題展館和王盡美烈士故居,中心組成員認真聽講解、觀圖片、看實物、悟初心,一件件珍貴的物品、一幅幅感人的圖片、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再現了先輩的革命足跡,大家對革命先輩憂國憂民、以身許黨、鞠躬盡瘁、堅守初心的意志品質和堅持真理、勇于擔當、信念堅定、不懈奮斗的精神肅然起敬。通過學習,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黨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深刻感受了革命先烈艱苦樸素的革命作風、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參觀結束后,大家一致表示,要繼承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立足本職作貢獻,不負使命勇擔當,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創學校改革發展新局面,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編輯:新聞中心 文:王珍)
發布時間:2021-06-22本網訊 為促進山東省陽光玫瑰葡萄智能化、標準化管理,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6月20日,由我校、山東省葡萄研究院、山東省葡萄與葡萄酒協會共同主辦的2021年山東省葡萄園智能化管理暨鄉村振興科技支撐型齊魯樣板模式產業研討會在官莊鎮長生源生態農場舉行。學校副校長趙光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我校及山東省葡萄研究院、山東省葡萄與葡萄酒協會、山東農業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四川大學、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20余人,中化集團有限公司、雅苒國際有限公司、納安丹吉(中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名企業人員參加了本次會議。會上,專家學者就葡萄園智能化與標準化管理、鮮食葡萄品牌打造與市場運營、基于葡萄產業的鄉村振興科技支持型齊魯樣板實現路徑、共建科研成果轉化平臺進行了研討。為促學校與研究院所、協會深入合作,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更好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我校與山東省葡萄研究院、山東省葡萄與葡萄酒協會簽訂三方合作協議,與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將多方合作交流機制常態化,提升科技創新效能,通過專業人才培養、科研項目合作等形式支撐引領產業發展,帶動山東產區葡萄行業整體效益提升,探索基于葡萄產業的科技支撐型齊魯樣板新模式,為鄉村振興戰略做出貢獻。科研處、發展規劃處、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相關同志參加活動。(編輯:新聞中心 文:姜雪蓮)
發布時間:2021-06-22本網訊 6月21日,我校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2000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校友、濰坊一中副校長董國森回母校訪問交流。副校長丁子信會見了董國森一行。招生就業處、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負責人參加了座談。座談中,丁子信介紹了學校的事業發展情況以及校友工作開展情況,對各位校友長期關注、支持母校發展表示感謝,并邀請董國森回校參加2021屆畢業生畢業典禮。董國森對母校的培養和關心表示感謝,介紹了自己目前工作學習等情況,表示學校的快速發展令人感到自豪,自己會繼續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母校爭光添彩,為學校事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座談會上,丁子信與董國森圍繞學校70周年校慶等相關事宜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董國森,男,山東高密人,中共黨員。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在濰坊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學習。畢業后,到濰坊二中任教;200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濰坊中學任教,先后擔任班主任、年級主任。2018年8月起,擔任濰坊一中副校長。從教過程中,先后被評為市直教育系統優秀黨員、市政府教學成果獎、濰坊市教學能手、濰坊市立德樹人標兵、全國數學優質課一等獎,多次被評為學生最喜愛的老師。(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黃強/張丹琳)
發布時間:2021-06-21本網訊 6月21日,學校召開中層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的會議,傳達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精心部署學校的疫苗接種工作。校長馮濱魯在會上要求全校上下高度重視疫苗接種工作,落實責任,精心組織,確保完成任務目標。黨委副書記王清明主持會議。會上,校醫院負責同志傳達了6月20日全省疫苗接種工作緊急視頻會議、濰坊分會場會議精神。王清明對全校師生疫苗接種情況進行了梳理,對下一步接種工作作出具體安排。他要求各單位和部門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建立好全校師生的疫苗接種檔案,應種盡種,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完成疫苗接種工作。馮濱魯在講話時指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身體健康,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前期學校有關部門和人員齊心協力,疫苗接種卓有成效。按照上級和學校的要求,接下來要繼續做好相關工作。第一,要高度重視。正確認識疫苗接種對阻斷疫情擴散的重要性、必要性,思想上要認識到位。第二,要落實責任。厘清疫苗接種各環節的責任鏈,明確到人。第三,做好思想、組織和溝通工作。深入細致、有條不紊地進行宣傳教育、及時溝通、高效組織,多方聯動,切實把疫苗接種工作做得更扎實、更有成效。各單位和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負起責任,確保完成接種任務目標。(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金永輝)
發布時間:2021-06-21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