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28日,學校第20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總結表彰大會暨2021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在聞韶樓報告廳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學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單振濤出席儀式,學生工作處、教師工作部、教務處負責同志參加。各二級學院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團總支負責人、受表彰集體和個人代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及志愿者代表參加本次活動。團委相關同志主持會議。
會上,學生工作處負責同志宣讀第20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表彰決定。與會領導為第20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優秀組織、優秀組織個人代表、第16屆“我心中的好老師”、山東省第7屆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師生代表和2020年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成果獎勵的學生代表頒獎。王清明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授旗,經濟管理學院團總支副書記于敏作為團總支代表、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服務隊成員劉藺萱同學作為社會實踐學生代表分別作表態發言。
王清明在講話中指出,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我校建校70周年,這些重要的歷史契機,廣大青年學子恰逢其時,是迎著時代浪潮再創佳績、再立新功的大好時機。王清明代表學校黨委提出三點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堅定信念,不懈奮斗,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級團組織要繼續做好大學生第二課堂培養的相關工作,特別是要繼續把共青團對青年的思想引領貫穿到各項工作的每一個環節,著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青年,教育引導青年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引導青年到實踐中增長才干,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二是加強學習,守正出奇,在實學實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學生的本職就是學習,要努力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老師學、向朋輩學,通過第一課堂的專業學習、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通過投身基層的社會實踐,不斷學習新知識、拓展新視野、掌握新本領。三是深入實踐,知行合一,把學習黨史轉化為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動力和成效。要緊緊圍繞今年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緊扣活動重點,扎根基層,深入群眾,真正俯下身子、放下面子、拿出干勁兒,虛心向實踐地區人民群眾學習;要創新服務內容和形式,切合基層實際和需要,切忌走馬觀花、變相旅游。各級團組織要嚴格管理,守住安全底線,始終把師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實踐過程中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飽滿的熱情,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以實際行動為建黨百年貢獻青春力量。
據了解,第20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以“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團支部合唱比賽、青春心向黨 逐夢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學生招貼設計大賽、第十六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活動、“青春紅心向黨 禮贊建黨百年”第四屆民俗藝術景觀小品設計大賽等99項活動。
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以“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結合“學黨史 強信念 跟黨走”學習教育,主要圍繞黨史學習、理論宣講、國情觀察、鄉村振興、民族團結5大實踐主題展開。同時,結合共青團今年的重點工作,繼續開展好“返家鄉”社會實踐、“青鳥計劃”實習實踐、“希望小屋”關愛幫扶、紅色尋訪、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創新創業6類專題。采取重點組隊、專項申報、崗位實習等多種方式,將“三下鄉”社會實踐作為學校助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和具體舉措,聚焦基層實際需求,在符合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下,充分激活基層團支部活力,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投身社會實踐,擴大活動覆蓋面,切實發揮好實踐育人作用。
(編輯:新聞中心 文:朱軍羽 耿怡嫻)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