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已經放假,教師依然忙碌。7月22日,記者來到5號教學樓,發現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不少老師正充分利用假期其它工作較少,時間相對充裕的難得時機,積極申報課題和進行科研攻關,開展教學改革和服務地方等工作,為新學期站在更高起點、取得更大成績積蓄力量。
科研的路從來沒有坦途,漫長而且布滿荊棘。它要求科研者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天寒地凍,都要耐住寂寞,靜下心來,甘坐冷板凳,一次又一次地探索研究。放假以來,曹連振老師與量子信息技術科研創新團隊的其他成員,每天在辦公室與實驗室之間往返,馬不停蹄地查閱文獻資料、精做科學實驗,圍繞“基于新型非線性晶體多比特糾纏源的制備與干涉度量” ”噪聲環境下弱值探測”和“多比特量子計算實驗系統構建”等課題內容開展實驗研究。曹連振老師說:“如今正是量子信息科技發展新的戰略機遇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刻認識推進量子科技發展重大意義,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因此進一步展開量子科技相關工作是刻不容緩的。”
光電技術及應用團隊在王春艷教授帶領下,正在進行與濰坊醫學院、中醫院、人民醫院合作的血清熒光光譜實驗,同時開展的還有毒品藥品的實驗研究,以及時間分辨熒光光譜技術的實驗研究。“暑假里有相對比較集中的時間進行實驗、數據分析以及文章專利的撰寫,同時針對發現的各種新問題能充分與團隊成員進行討論。”王春艷說,希望能更多的加強和加深與各領域科研團隊,如醫療醫藥、環境監測、食品檢測、生物檢測等團隊的合作,通過學科交叉和學科融合有創新和突破。
在學校的多功能錄播室里,高娟娟、張魯筠和李秀圣等6位老師正利用暑假時間對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物理光學、微電子封裝技術等6門校級一流在線開放課程錄制視頻和撰寫教案等。”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美麗。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水,灑遍了犧牲的細雨。“高娟娟談起一流在線課程錄制時深有感觸地說,要在有限的幾十分鐘里把課程講得好、講得透,讓學生聽有所獲、學有所悟,需要老師們對專業知識有深入的研究,并與專業前沿接軌,假期時間充裕,可以對課程進行細致地打磨。
在教研室一角,記者意外發現一個小女孩正埋頭寫作業。“這是我的女兒,今年11歲,讀小學5年級。由于沒人照顧,為了能在假期里多干點工作 就把她帶過來了。” 李瑞梅老師說,8月中旬,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將在青島舉行,此次比賽時間緊任務重,學院的6名指導老師與12名參賽學生犧牲暑假休息時間,正全力以赴,進行緊張備戰。山東省物理教學技能大賽、山東省“挑戰杯”科技創新競賽和山東省物理創新大賽等學科競賽的準備工作也在有序進行。
在3樓和5樓的教研室、創新實驗室里,老師們正在集中備課,為下個學期的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新引進的教師也正加緊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劉進忠博士團隊則利用校企共建的山東省三晶智慧研究院,積極開展應用型橫向課題項目各項研究工作,聯合企業力量,開展技術攻關和產品應用前的中試工作。
物電學院院長李英德表示,學院將在抓好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狠抓科研創新和技術突破,力爭出現更多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科研成果。假期里,學院繼續加強與行業和地方的聯系,拜訪相關單位和部門,爭取更多合作機會,為我校早日建成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貢獻力量。
(文/圖:王珍 編輯:王珍 編審:張克剛 終審:韓永忠)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