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4月25日,我校輔導員雙周學習培訓第三次活動在聞韶樓報告廳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學生工作處、各二級學院書院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全體專兼職輔導員參加了本次學習培訓。本次活動由學生工作處主辦,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承辦。
本次輔導員學習培訓以“學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構建”為主題,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團總支副書記馬永生做了題為“‘學在化院’學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的經驗分享,耿啟金教授做了題為“充分發揮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環境工程專業學業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的專題報告。
馬永生從背景、舉措、成效、思考4個方面匯報了“學在化院”學風建設的情況。化院學風起于引導、重在督促、終于自覺,著力加強學生日常管理,強化學風養成教育。他重點介紹了“學在化院”學風建設的舉措:抓平時、抓關鍵、抓結合、抓內涵。以學風狀態排行榜為抓手抓好平時,抓好學風建設動員、考研動員、學風建設表彰、考研教室管理、考研復試指導、考研光榮榜等關鍵節點,把學風建設工作與日常工作有機結合、注意凝煉“學在化院”學風建設的內涵。隨著“學在化院”學風建設的扎實推進,頑強拼搏勤奮向上這一“學在化院”精神內核已經深深植根于化院人的心中;奮斗是“學在化院”學風建設的主旋律,“天道酬勤”是“學在化院”的指導思想,也逐漸成為化院人的共識。隨著“學在化院”學風建設的扎實推進,縱向比較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較大提升,考研錄取率已經連續三年超過30%,學風建設還有力促進了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越來越多用人單位認可。最后他說應該看到“學在化院”學風建設仍然處于比較基礎的層面,還不夠深入,如何激發學生的內生動力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耿啟金結合環境工程專業團隊在以“學在化院”為核心的學風建設中自己的身體力行、經驗與做法,從學風的內涵、學風建設的意義、學風建設的措施、教師的職責與使命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學業導師制在學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報告中,耿教授引經據典,首先論述了學風的發展歷史與內涵,從行為表現與思想認知兩個層面闡述了學風的內涵,指出解決學風問題的核心是解決學生的學習動力問題。以自己對學風建設的認知與總結,用“傳承、烙印、內涵、外延”四個詞概括了對學風建設意義全新理解,從兩個維度分析了傳承與烙印、內涵與外延的內在關系。分享了環境工程專業團隊本科生導師制、團隊建設、思政課程與專業知識融合、科研促教學、全面管理代替學習管理、對應輔導幫助學生找出路、課題驅動促進學生探索能力、研究學生學習動機以解決學生學習方法和動力問題、走出校園體驗工作九個方面的內容。期間展示了許多實踐案例,包括學生的培養思路、輔導學生考研、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動力、課程內容的思政化、科研項目促教學實例等,精彩紛呈,引起大家的強烈共鳴。最后以他平時踐行的“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樂于助人,以德示人”作為報告的結束語,充分展現了我校教師的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贏得了廣大輔導員認可與贊同,贏得了全場熱烈掌聲與喝彩。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馬永生/夏彩蝶)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