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發表了重要講話。我校師生高度關注,積極學習領會講話精神。廣大師生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將牢記總書記囑托,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學校黨委書記李東深有感觸地說:“昨天,習總書記到清華大學考察座談,圍繞建設一流大學、培養一流人才、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完善大學創新體系、增強文化自信、深度服務社會、堅持開放合作作出深刻論述,對廣大教師、青年學生更好擔負時代重任提出殷切希望,為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座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密圍繞高等學校五大基本職能和學校教育教學中心工作,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他進一步表示,要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完善德、智、體、美、勞“五位一體”育人體系,努力培養社會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要優化學科專業體系,推進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加快推進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單位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應用研究能力,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要深入實施服務地方行動,發揮學校人才科技優勢,全方位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全面提升服務地方能力水平。要堅定文化自信,打造地方文化高地,積極承擔地方文化傳承創新重大工程,傳承弘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帶動示范提升城市文化品質。要堅持開放辦學,吸收借鑒國(境)外教育成功經驗,搭建中外友好交往合作平臺,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教務處姜軍生表示,追求一流是一個永無止境、不斷超越的過程,要明確方向、突出重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的話語鞭策著我們,作為地方院校,我們距離一流大學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們還是要抓住歷史機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強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重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強化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大力推進產教融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緊缺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到清華大學考察,在參觀了美術學院校慶特別展后指出:“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并高度概括了藝術在服務社會建設、奠定民族文化地位的重要作用,總書記的這段講話對于藝術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啟發意義。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校友,我校美術學院副院長王勇對自己從事的專業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王勇表示,我們美術學院不僅擔負著為地方培養美術教育工作者和設計師的任務,同時還是校園美育的主要承擔者,加強美育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創新發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加突出德育與美育、教學與思政的結合,引導學生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文化自信感和民族自豪感,遵循綠色發展觀和生態美學思想,創作出更多承載中華文明和體現時代精神的藝術精品。
建筑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馬繼武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要做到“三要”:要成為大先生、要研究真問題、要堅定信念;作為濰院的老師,我們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立場,從黨史學習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力爭做到“四有好老師”、做好“四個引路人”、堅持“四個相統一”,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真抓實干、埋頭苦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學校的高質量發展中貢獻我們的力量。
“聆聽了總書記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考察時的講話,我深受鼓舞,深受感動,也深刻體會到黨和國家對科學技術和優秀人才的迫切需要,對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殷切期望。” 計算機工程學院通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張彭說,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時刻用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創新應用型人才,以學院獲批的山東省智能物聯與大數據工程實驗室為平臺,積極推進科研創新與成果轉換,助推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深入踐行“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的神圣職責。
在新中國成立后,正是清華大學于1953年最早建立政治輔導員制度,從那以后,輔導員隊伍就成為了高校實現立德樹人總目標的重要依托,成為了對大學生進行價值引領的骨干力量。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專職輔導員韓靖雯說:“國家對我們輔導員隊伍寄予厚望,我們也深感使命光榮。我們要與新時代同向同行,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青年學生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清華大學,不僅是對青年人的關心與肯定,更強調了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我校學生也深受鼓舞。
2020級教師教育學院崔鴻茹同學說,正如《后浪》中所說,“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中的年輕人”。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對青年學生提出的殷切期望,正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我們新時代中國青年更應該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極投身時代的浪潮,奔涌、噴薄。2020級經濟管理學院王雅鑫同學說,我們青年學生要錘煉品德,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加強道德修養,明辨是非曲直,增強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實學實干,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孜孜不倦、如饑似渴,在攀登知識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在真刀真槍的實干中成就一番事業。
(編輯:新聞中心 文:王珍)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