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0月8日,濰坊學院莫言研究中心舉行“創意寫作導師”座談會,誠聘著名作家穆陶先生、牛鐘順先生為濰坊學院“創意寫作導師”。下午五點十分,會議于致遠樓三樓黨員活動中心舉辦,出席本次會議的有穆陶先生、文學院李紅梅副院長、王萬順博士、部分任課教師以及部分說文文學社成員。
會議開始,王萬順博士為穆陶先生頒發聘任證書。穆陶先生為表示答謝,為莫言研究中心捐贈自己的部分著作,由王萬順博士接受捐贈。
會上穆陶先生分享了自己的文學創作經驗,用幽默的話語與參會師生親切交談,提出“文學沒有技巧,創作需要用心靈去感受”的觀點,鼓勵多讀書,多思考,但不要因為過度沉迷小說而影響正常生活。希望大家深入生活,關心社會,關注政治,提升心靈追求。
接下來的文學對話交流時間里,與會人員暢所欲言,提出文學創作中的疑惑,積極與穆陶先生交流,會議氣氛輕松愉悅,大家都收獲良多。
針對會上王老師向穆陶先生提出的“歷史小說怎么寫出新意”的問題,穆陶先生表示,過去的記載有很大不確定性,會存在一些問題,因此不能完全按照歷史記載去寫作。自己多加思考,另起爐灶,寫作要有明確的依據。以他本人為例,創作《戊戌變法》時,前期深入思考,反復查閱資料,后期寫作只用了一年。
穆陶先生還表示,寫作的新意就反映在作者獨到的觀點上。評價歷史人物,要根據他在社會上產生的影響,找到能立的住的角度。探索小說深度的過程很艱苦,但這個過程是對自身文學素養一個大的提高。
交流中穆陶先生還提出,文學批評不能千篇一律,百家爭鳴時期,連孔孟都接受過批判,“爭鳴”,正是雙方提升自我,開闊眼界的好途徑。
會上穆陶先生還向大家推薦了雨果以及莎士比亞等大文豪的著作,鼓勵創作,更鼓勵大家向優秀的名人名作學習。
文學院副院長李紅梅發表示,雖然講座時間短,但自己受益很深。年近八旬的穆陶先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敏捷的批判思維。也提醒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培養批判性精神,提高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穆陶先生,曾任濰坊市作家協會主席,現為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戊戌變法》《林則徐》《落日》《孽海情》《紅顏怨》《屈原》等力作,其作品榮獲多類獎項。
牛鐘順先生,曾任濰醫黨辦主任、濱醫副校長、濰坊學院黨委副書記、研究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社會科學專家庫成員,文字見諸于《人民日報》《山東文學》《時代文學》《鴨綠江》等報刊媒體,著有文學評論集《半畝方塘》及《當代新聞事業》等,發表和出版作品逾百萬字。

(編輯:新聞中心 文:賈曉鳳)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