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杰:在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的濰院學子
——記濰坊學院畢業生王亞杰
張克剛 王素青
畢業生檔案:王亞杰,女,1989年畢業于濰坊學院,現在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10年前,一本《哈佛女孩劉亦婷》,在讓劉亦婷成為全國名人的同時,也讓哈佛大學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更加突出。2005年初,一名濰院女校友,以自己一串閃光的足跡,躋身“哈佛女博士后”,她就是濰坊學院1989屆校友----王亞杰。
一路放歌入哈佛
讓我們先看一下王亞杰的簡歷吧:
王亞杰,山東膠南人,1987-1989,濰坊學院化學系學習; 1993-1996,北京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1996-1999,北京理工大學工作;1999-2004,荷蘭萊頓大學博士;2005.1--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類杰出人才,目前持美國綠卡。
這是一份讓人眼熱的簡歷,也是一份讓人肅然起敬的簡歷。從1987年考入濰坊學院到2005年,近20年如一日,在知識的海洋里,在科研的征途中,王亞杰少了多少花前月下,多了多少燈下苦讀;少了多少兒女情長,多了多少實驗室夜戰……
馬克思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作為一個女性,從專科到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從中國到荷蘭、美國,她不僅書寫了作為一個濰院學子的光榮和驕傲,而且書寫了一個中國人的光榮和驕傲。
博士起點是專科
王亞杰,濰坊學院西校區化學系化學專業87級學生。
博士后不是一種學歷,博士后前邊的學歷是博士。對于王亞杰來說,這博士后是從專科開始的。萬丈高樓平地起,沙漠里建不成高樓大廈,無源之水流不長,無本之木長不高。這份王亞杰本人從哈佛大學發回的學習、工作簡歷,是從濰坊學院寫起的。
濰坊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院長王林同告訴記者:“濰坊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的前身是昌濰師專化學系,建系于1971年。長期以來,化學化工學院堅持厚基礎、寬口徑的教學要求,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培養出的本、專科畢業生理論知識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為學生今后知識層次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亞杰的成功,和她在濰坊學院良好的基礎學習,密不可分。”
在濰坊學院檔案館,記者有幸看到了王亞杰當年的學籍檔案:第一學期:一等獎學金、無機化學單科獎;第二學期:三好學生、二等獎學金、數學單科獎;第三學期:三等獎學金……幾行簡單的檔案記錄,傾注了王亞杰當年多少心血。
夫妻比翼科研路
當得知記者在采訪一位女校友,化學化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王春霞特別興奮:“目前高校在校女同學逐漸增多,呈現出陰盛陽衰之勢。但是20年前,女大學生很少。作為一個女性,王亞杰取得如此成就,付出的自然很多。”
毛振華,王亞杰當年同級2班團支部書記,現任壽光一中化學高級教師。毛老師說:“當年,王亞杰在1班,我和他丈夫邵磊是2班,那時王亞杰和邵磊都是出了名的能學的同學。當時學校不準學生談戀愛,她們兩人相互愛慕,但為了不影響學業都沒有表露出來,直到畢業后兩人才正式確立了戀愛關系。”
王亞杰的丈夫邵磊,同是濰坊學院的畢業生,科研成就非常突出。可以說,王亞杰、邵磊夫婦比翼齊飛,夫妻雙雙在科學研究上都獲得巨大成功。這對“先立業后成家”的夫婦,2010年剛剛喜得貴子,在大洋彼岸享受她們事業和家庭的豐收喜悅。
讓我們以邵磊的工作簡歷,又一份濰院學子令人光榮和驕傲的簡歷,作為本文的結尾吧:
1987-1989,濰坊學院化學系專科學習;1989-1991,曲阜師范大學本科畢業;1994-1997,北京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1997-2002,國防科工委新技術研究所工作;2002-2008,挪威科技大學博士;2008-2011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今,在SABIC公司工作,公司首席科學家。
(編輯:新聞中心)
新聞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歡迎投稿!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