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建筑工程學院在致遠樓廣場開展“美麗建工,有吾相伴”課間啦啦操活動,學院同學自覺加入其中,在《快樂崇拜》的音樂律動中盡情舒展身軀,舞出了自信和青春氣息,也舞出了建工學院的風采,吸引了眾多來往同學觀看。此次活動是建筑工程學院增強大學生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的重要方式,也是學院打造“三走”校園文化品牌和“美麗建工”建設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活動將按照十九大報告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要求長期開展,積極吸引教師參與其中,讓師生在學習工作之余強身健體、放松身心。 (編輯:新聞中心 文:江浩浩)
發布時間:2018-11-29本網訊 11月28日上午,體育學院召開報告會,邀請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魏晨明教授做“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爭做新時代好老師”的報告。魏晨明從全國教育大會的背景與特點,充分認識全國教育大會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扎實推進加快教育現代化重點任務,爭做新時代的好老師等五個方面詳細解讀了全國教育大會的精神及意義,最后落實到如何做一位新時代的好老師,新時代好老師的素養要求等做了深入的探討。報告會后,趙健院長要求大家繼續深入學習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多讀幾遍總書記報告原文,深刻理解國家在新時期的教育方針與要求,在提高教師素養方面多下功夫,爭做新時代的好老師。 (編輯:新聞中心 文:代寶剛)
發布時間:2018-11-29本網訊 11月27日下午,學校在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三樓多功能廳舉行2017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結項審核答辯會,31個中期審核合格的2017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負責人及其團隊成員參加此次結項答辯。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姜廉毅、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臺夕市、經濟管理學院周志剛博士、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團總支書記尚志杰、學生工作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中心主任韓桂紅擔任答辯評委。各立項項目負責人分別就項目產品服務的市場定位、商業模式、項目運行狀況及取得的主要成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和匯報。參加此次結項審核答辯會的國創立項項目有:基于AutoCAD基本功能的開發與研究(建工)、同步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研究(化學)、視障人群用戶體驗APP的交互設計研究—基于山東省部分地區的調查(特幼教)、一步法制備硫代焦磷酸酯的新工藝研究(化學)、負載型金基雙金屬Au-M@MOF納米催化劑的制備及催化性能研究(化學)、PM2.5源解析對顆粒污染物治理的意義(化學)、基于隨機森林的SNP關聯性分析系統(計算機)、綠色環保新型隔斷墻研究(建工)、英語專業學生通過志愿翻譯活動提高專業能力的研究——以濰坊高校大學生為例(外國語)、濰縣集中營史實挖機和舊址保護利用研究(外國語)、韓國形象設計理念研究(外國語)、室內自動滅火裝置(物電)、霧霾車用紅外成像及超聲測距預警系統(物電)、三線擺法測量物體轉動慣量實驗儀器的改進(物電)、基于新型控制技術的智能家居掃地機器人(信控)、銅離子近紅外熒光探針的設計、合成及細胞成像研究成(化學)、新型特殊幼兒園--醫院高校聯合辦學(特幼教)、腳踏式助殘鼠標設計(信控)、驕子廚房(計算機)、跨文化交際視域下的楊家埠木版年畫傳播研究——以吉祥木版年畫為例(外國語)、易學教育平臺(物電)、大學生風箏推廣中心(外國語)、家教服務中心(外國語)、關于法語網站francophones的創立(外國語)、農品匯(歷史)、綠牧行動(計算機)、濰坊4255文化有限公司(建工)、不同生育階段水分虧缺對番茄產量品質的影響(生物)、電商花卉產業及苗木工程網絡營銷(教師教育)、電車出租(機電)、淘兼職APP(建工)。為深化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動立項項目取得成效,自2016年起,我校對成功獲批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并順利、及時結項的項目給予資金扶持。(編輯:新聞中心 文:韓桂紅)
發布時間:2018-11-28本網訊 11月24日至25日,教師教育學院黨總支、學校辦公室黨支部以“走革命之路,立政德之心”為主題,共同組織黨員赴棗莊、濟寧兩地開展黨性教育活動。在棗莊臺兒莊大戰紀念館,黨員同志們仔細察看館中陳列的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實物,認真聆聽了工作人員的細致講解,集體觀看了有關影像資料,無不被抗戰將士保家衛國、英勇無畏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所折服,普遍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和洗禮。在曲阜全國廉政教育基地、濟寧干部政德教育基地,黨員同志們跟隨基地講師深入孔廟、孔府、孔林,一路穿越萬仞宮墻、坐聽杏壇心語、駐足孔氏家廟、凝視戒貪照壁……循著歷史的足跡,深刻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儒家思想的精髓要義,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更加堅定了涵養高尚師德、矢志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24日下午,兩個黨組織共同為第四季度入黨的10名同志過政治生日,并贈送學習書籍《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10名同志逐一重讀入黨志愿,集體面向黨旗莊嚴重溫了入黨誓詞。儀式結束后,以支部為單位,組織黨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本次黨性教育活動,對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學習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情況進行了交流討論。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王鋒/苗乃祥)
發布時間:2018-11-28本網訊 11月27日上午,傳媒學院在7103室召開黨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專題學習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會議由黨總支書記盧運山主持,院長尹建民、副書記劉先學、副院長宗緒鋒出席。通過學習,大家明確了《意見》從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師德修養、師德失范受理機制等方面,對高校教師履職履責行為提出了明確要求。對違反教師師德失范行為采取的零容忍態度,實行師德失范行為“一票否決”。這對加強和促進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十項準則》劃出了教師職業行為準則的底線和紅線,這是對廣大教師的警示提醒和嚴管厚愛,是造就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關鍵之舉。《黨支部工作條例》是為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既貫徹黨章要求,又體現基層創造的新做法新經驗,從遵循原則、組織設置、基本任務、工作機制、組織生活、委員會建設和領導保障等方面,對黨支部工作進行了規范,是新時代黨支部建設和工作開展的基本遵循。大家一致表示,要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升立德樹人本領。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提升黨支部的政治功能,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師生員工以昂揚的斗志和扎實的舉措,推進傳媒學院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編輯:新聞中心 文:宋作玲)
發布時間:2018-11-28本網訊 11月18日,美術學院學生黨支部與“七色花”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在濰城區城關街道芙蓉街社區聯合開展了以“新時代文明實踐——老濰縣的街道”為主題的公益墻繪活動。在濰城區城關街道芙蓉街社區街巷的墻體,同學們繪制了12幅以濰縣傳統文化為主要表現內容的墻繪作品。墻繪全長約60米,其中有淡逸勁爽、筆酣墨飽的水墨畫,也有惟妙惟肖、大膽夸張的年畫,每一幅都特色鮮明,富有創意。一繪一精神,一筆一世界,精美的作品隨著畫筆的揮舞躍然墻上,為枯燥單調的石墻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學生黨員陳羽帆在墻繪結束后說:“此次墻繪活動不僅服務了社區群眾,為構建老濰縣文化長廊貢獻了一份力量,而且使我們在實踐中挖掘了創作藝術靈感,做到了歷練品格、提升能力、增長才干。” (編輯:新聞中心 來源:美術學院)
發布時間:2018-11-28本網訊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11月22日下午,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全體學生黨員前往東上虞社區(四季青養老服務中心)舉行“改革開放四十載,接力奮斗新時代”主題黨日活動。學生黨員們共同演唱了歌曲《東方紅》《我們走在大路上》《我的中國心》,養老院的老人們也跟隨一起齊聲合唱,慷慨激昂地演唱抒發了大家的愛國情懷。之后,學生黨員們與老人們一齊觀看紀錄片《榜樣3》,共同學習、體會革命者的豐功偉績。通過觀看電影勾起了老人們對過去的回憶,憶起了他們自己當年的情景,老人們還給學生黨員講述了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發生的變化。學生黨員們將親手疊做的千紙鶴串在一起送給老人們,祝福他們一生平安喜樂、幸福安康。全體學生黨員紛紛表示,要增強黨員意識,不僅在組織上要入黨,行動上更要體現黨員身份,真正做到“一個黨員帶動一個宿舍,一個宿舍帶動一個班級,一個班級帶動一個學生整體”,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編輯:新聞中心 來源:數學院)
發布時間:2018-11-27本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黨員黨性修養,豐富黨內組織生活,11月23日,學生工作處黨總支組織黨員干部赴諸城王盡美故居、王盡美烈士紀念館、名人館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學生工作處一行懷著對革命先烈崇敬的心情,先后參觀了參觀了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故居和王盡美烈士紀念館等,通過講解員的講解,觀看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塵封的展品,詳細了解了老一輩共產黨人和革命先輩們前赴后繼的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使大家受到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本次活動使大家既提高了認識,增強了黨性,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心靈洗禮,一致表示要向王盡美革命先烈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勤奮工作,以更加積極的工作狀態,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學校和國家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編輯:新聞中心 文:華德臣)
發布時間:2018-11-27本網訊 11月24日下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理事、中國盲人協會主席李慶忠一行來我院調研指導工作。院長梁紀恒、副院長王波陪同調研。梁紀恒介紹了學院基本情況,重點匯報了我院特殊教育的辦學歷史,近年來在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和服務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績新進展以及近期的思路打算。李慶忠對我院特殊教育辦學取得的成績和工作思路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和專業建設等方面給予了悉心指導。李慶忠希望學院抓住當前機遇,緊密結合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切實加強與基層特殊教育學校及康復機構的溝通與聯系,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特殊教育應用型人才,為殘疾人教育與康復做出更大的貢獻。李慶忠一行還實地考察了學院多感官互動室、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評估室、運動功能與康復訓練室等實驗實訓場所。考察過程中,李慶忠認真聽取有關同志對實訓場所建設和設備使用等情況介紹,要求進一步加強社會服務工作,深化與特教學校及康復機構資源共享,實現優質資源效益的最大化。省內部分盲校負責人參加了調研活動。(編輯:新聞中心 文:楊青山)
發布時間:2018-11-26本網訊 11月24日,我校2018-2019學年“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第二場專家報告會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本次報告會特邀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博士單國杰作專題報告。學校團委書記張曉靜主持會議。學校各學院參訓學員共478人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上,單國杰作了題為《學生團干部如何做好團的工作》的專題報告。報告從“大視野、大本事、大格局、大作為”四個方面展開論述,單院長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從畢業之初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勵志故事。隨后,就當代大學生如何培養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這一問題,向廣大學生團干部提出倡導。一要有了解歷史和未來的視野,工作要有厚度,做事要有眼界;二要樹立服務意識,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活動,注重團結發揮集體的力量;三要善于發現人才,并把人才放到合適的位置,有格局容納自己的錯誤;四要把小事做精致,通過做事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勇于嘗試沒有做過的事。張曉靜在總結時對參訓學員提出兩點希望。一是,希望廣大的團員青年要開闊視野、練就本領、提升格局、務實擔當。二是,希望參訓學員能夠真正從單院長的精彩報告中獲得前行的動力,當好一名團干部,走好一段青春路。(編輯:新聞中心 文:王亞菲 徐超)
發布時間:2018-11-26本網訊 11月22日,我校2018-2019學年“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開班暨首場報告會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本次活動特邀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勇擔任主講嘉賓。活動由團委書記張曉靜主持。報告會上,劉院長結合他多年來的教學科研工作經驗為大家作了題為《做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 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的主題報告。報告以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講話和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切入主題,從五千年華夏文明、百年中國近現代史和五百年世界社會主義史3個歷史維度娓娓道來,接著又從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正確政治方向和牢固樹立專業思想兩個層面展開論述,引導并激勵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成才報國。報告視野宏闊、內涵豐富,對剛入校的大一學生如何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走好青春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開班儀式上,張曉靜簡要介紹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基本情況。本期青馬培訓參訓學員均為2018級優秀團員,共計478人,他們都是經過各學院團總支層層遴選推薦、學校團委審核后確定的培養對象。本期培訓歷時兩周,將集中開展理論學習、專家講座、愛國主義教育、微團課、實踐體驗、團支部活力提升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學習。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自2007年實施以來,一直是共青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在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列為了十大項目的第一個。長期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將其列為我校立德樹人、引領青年的重要工作。團委根據校黨委的要求,每學年定期舉辦“青馬工程”培訓班。近三年來,校級層面累計培訓2500余人次。(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王辰羽\郭然)
發布時間:2018-11-23本網訊 為進一步營造安定良好的校園環境,提高同學們的安全防范意識。11月20日,美術學院召開了“安全月”學生校園安全教育主題班會。班會由各年級輔導員主持召開,美術學院全體同學參會。輔導員老師在會上要求同學們,堅決杜絕酒、煙、打火機、卷發棒、電熱毯等違禁物品的出現,禁止夜不歸宿、禁止未經批準去校外租房。同學們要全面展開自查自檢,要切實杜絕安全隱患。老師還針對最近發生的校園案件,向同學們講述了校園貸、校園暴力、宿舍沖突嚴重等現象引發的安全問題。教育同學們防詐騙、防火災、防交通事故、防意外傷害、防不良貸款等,要求同學們做高素質、有修養、有內涵的大學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用理智去解決問題矛盾,要通過正當途徑表達合理訴求,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編輯:新聞中心 來源:美術學院)
發布時間:2018-11-23本網訊 11月20日,機電學院召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活動總結大會。機電學院院長劉永勝參加會議,副院長王長春主持。 根據前期開展的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活動安排及我院教學檢查情況,郭姍姍和解福祥兩位主要負責的老師就活動開展情況,針對聽課過程中青年教師的整體狀況從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智慧課堂等方面進行了總結、分析和說明,并就需要加強和改進的地方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王長春解讀了學校教務處下發的《關于選拔山東省第六屆“超星杯”高校教師教學比賽參賽選手的通知》和《關于開展2019年在線課程立項建設工作的通知》文件內容,就教學檢查和教學能力提升對青年教師提出了三點意見:一是青年教師要注重個人能力的提升;二是要在課程內容設計上下真功夫;三是要在課堂的把握上更加合理有效。聽取了活動開展的情況后,劉永勝對于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活動的開展給予了肯定,對于青年教師未來的發展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要著重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不斷提升,而不僅僅使局限于教學檢查和活動開展中。二是青年教師對于教學能力的提升要有“永遠在路上”這樣一個深刻的認識。教學能力是一名教師的基本功,更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只有明確了這種認識,教師才能夠自覺地、主動地提高個人的教學能力。三是要注重現代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應用。他結合 “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進一步指出青年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加大混合式課堂、智慧課堂、在線課程建設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從而適應新時代情況下的本科教學改革發展。 (編輯:新聞中心 文:尚志杰)
發布時間:2018-11-23本網訊 11月17日,特殊教育、學前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專家論證會在特教大樓九樓會議室舉行。濟南特殊教育中心、青島晨星實驗學校、濰坊文華教育集團早幼教中心、歌爾教育集團幼兒園等10所一線知名特殊教育學校和幼兒園的行業專家應邀參加討論。論證會由副院長王波主持,院長梁紀恒致歡迎詞,黨總支書記李天思、副書記趙樹江,特殊教育、學前教育專業相關教研室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師參加了論證會。梁紀恒簡要匯報了學院基本情況、辦學定位,以及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背景,懇請與會專家暢所欲言,對我院特殊教育、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建設把脈會診、建言獻策,以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切實解決當前人才培養不能完全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現實問題。王波就本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指導思想、依據與要求等進行了說明,強調了人才培養方案要符合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要求,要契合“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專業認證理念,要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在聽取了兩個專業負責人對2017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匯報后,展開了分組論證。分組論證過程中,各位行業專家認真審閱、討論現行人才培養方案,緊緊圍繞專業培養要求、用人單位需求、人才培養過程等多個角度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討論,就現行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規格要求、課程體系設置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中肯地提出了進一步修改的指導性建議,并對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如何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梁紀恒代表學院對與會專家的大力支持和誠懇指導表示感謝,并表示將組織專門人員,認真整理吸納專家意見,以上級文件精神為指導,立足學院實際,結合行業需求,進一步修改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編輯:新聞中心 文:楊清山)
發布時間:2018-11-19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