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2月4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邀請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沈漢教授給教師申報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進行指導。在與教師提問交流后,明確應特別注意七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把握國內外研究動向,梳理好學術史;二是申報自己比較熟悉、有一定前期研究成果的項目;三是列出針對申報課題的參考文獻和書目;四是論證說明申報課題的預期期望值;五是確定采取什么樣的研究方法論;六是確定選題要大小適度;七是要組織好隊伍,搭建好課題組。沈漢教授的指導讓老師們提高了信心,堅定了決心,深受啟發,受益匪淺。這對于我院申報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打下了堅實基礎。(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曲愛娣)
發布時間:2019-12-05
本網訊 12月4日上午,在8407會議室,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召開處級領導班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民主生活會。會議由院黨總支書記于云漢主持,院長任懷國、黨總支副書記李曉靜、副院長秦瑞鴻參加會議。院學工辦、綜合辦、團總支、實訓中心相關同志列席會議。會上班子成員緊扣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這一主線,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目標,圍繞信念是否堅定、宗旨是否牢固、初心是否缺失、使命感是否強烈、擔當是否有力等方面,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堅持把自已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分別對照黨章、《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緊扣中央提出的“18個是否”具體要求,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通過自己檢視、相互咬耳扯袖、提醒警醒等方式,認真對照檢查,查擺剖析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大家一致認為,此次專題民主生活會議的召開,對院領導班子成員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強化責任起到了很好地促進作用,有效提升了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大家紛紛表示平時生活中一定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勵,將力爭保持開拓進取、勇創一流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校的工作中去。(編輯:新聞中心 文:姚靈忠)
發布時間:2019-12-05
今年國家憲法日的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校以第六個國家憲法日為契機,集中開展了系列憲法宣傳活動,普及憲法知識,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增強了全體師生的法治意識。用教育向國旗敬禮 用誦讀向憲法致敬 12月4日,伴隨著東升的第一縷陽光,我校升國旗暨“憲法晨讀”活動在行政樓前廣場國旗下舉行。升旗儀式在雄壯嘹亮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隨著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全體師生莊嚴肅穆,行注目禮。學生代表、老師代表先后作國旗下講話,為同學們講解了國家憲法日設立的由來和意義,并對廣大同學提出自覺學習憲法、領悟憲法內涵的倡議。同時,強調同學們應從實踐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與憲法為友,養成良好文明習慣,共同營造“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的良好氛圍。五星紅旗在微風中飄揚,全體師生愛國熱情在心中沸騰,隨即我校組織開展了“憲法晨讀”活動,選擇憲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適當章節、條款,各院系學生代表集體朗讀,現場同學認真傾聽,營造了積極濃厚的憲法學習宣傳氛圍。用筆書寫憲法精神 用腳丈量憲法長度12月4日早上,我校師生于二餐前布置了“學憲法講憲法”展板,組織開展了“弘揚憲法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橫幅簽名活動。我校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張增森與同學們一起在橫幅上簽名,同學們表示“愿做一名知憲法、守憲法的共和國公民,踐行社會主義法治”,普法簽名活動積極推動了校園普法進程。同時,由濰坊市政府主辦的國家憲法日萬人徒步活動也在本日舉行,我校部分老師與學生代表參與此次活動,本次徒步活動起點設在濰坊市人民廣場,終點為風箏廣場,全程約9公里,沿途法學院師生充分發揮了專業優勢積極向廣大市民群眾宣講憲法精神和普及法律法規知識,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憲法精神。用專家普及憲法知識 用學術武裝憲法力量12月4日下午,我校特邀憲法學教師李琳在人合樓模擬法庭做《新中國憲法發展歷程》專題報告,李琳全面講述了新中國新成立后我國憲法的發展歷程,表明憲法的發展與完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她指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我們應把握憲法宣傳的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將憲法宣傳周活動與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憲法精神深入人心,以憲法精神凝心聚力。在場同學表示受益匪淺,將身體力行宣傳憲法精神,為建設法治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除在國家憲法日開展各類活動外,我校注重將工作做在平時,采用線上、線下兩種宣傳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網站、宣傳板等途徑進行宣傳。線上利用“法益校園”公眾號開展線上答題并組織開展中國普法網答題活動,參賽內容涉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憲法及憲法相關知識,黨章和黨內法規,2019年頒布、修訂、施行的法律法規,及與人民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法律法規等。通過以上多種形式,宣傳憲法精神,促進了憲法意識和憲法權威的樹立,提高了學生學憲法、知憲法、懂憲法、守憲法、護憲法的自覺性,進一步營造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圍,為普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編輯:新聞中心 文:周翊)
發布時間:2019-12-05
本網訊 為弘揚憲法精神,幫助同學們深入地認識憲法,形成法治思維,12月2日晚,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在明正樓舉辦“學憲法講憲法”活動。活動中,2019級輔導員安然老師與同學們一同觀看了憲法宣傳片,帶領大家走進憲法的世界。安然從憲法的起源、憲法的地位、憲法的修訂、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違憲案例等方面為同學們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宣講過程中還穿插有現場提問,精彩而又全面的講解、熱情的參與以及積極的互動使得現場氣氛高漲、掌聲不斷。參加活動的同學表示,將會認真扎實地學習憲法知識,學會運用法律思維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做忠于憲法、維護憲法的守法公民。(編輯:新聞中心 文:徐文君)
發布時間:2019-12-05
本網訊 12月3日,外國語學院黨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在五樓黨員活動室開展集中學習,外國語學院院長韓澤亭主持,理論學習中心組全體成員參加。本次學習圍繞“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重要意義和精神實質”“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切實加強對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組織領導”三個議題展開。韓澤亭希望各支部新一屆支部書記充分發揮“雙帶頭人”作用,支部成員要將理論學習與業務進步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影響帶動其他黨員同志和廣大群眾教師,形成良好的學風、教風,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隨后,與會黨員同志結合自身經歷和教學、科研實際,圍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展開討論。(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王婷/李巖)
發布時間:2019-12-05
本網訊 12月4日,省教育工委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宣講團成員、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呂學山,在致遠樓為文學院師生黨員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報告精神。本次宣講以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為主題,從充分認識全會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準確把握全會的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抓好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四個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和深入解讀。整場報告會主題鮮明、內涵豐富、脈絡清晰,既有理論層面的闡述,又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充滿了理論自信與制度自信,展現了人民教師的責任感,贏得了參會教師及學生的熱烈掌聲。兩個小時的學習過程中,各位教師黨員、學生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仔細傾聽并認真記錄。會后,文學院黨總支書記郭順敏表示,這場案例鮮活、邏輯清晰、意義深刻的思想政治課使與會人員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更深入的了解、更深刻的把握,我們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充滿信心,對中國光明的未來充滿信心。(編輯:新聞中心 文:管國勤 馬萍萍 李靜)
發布時間:2019-12-05
本網訊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為加強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對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學習,法學院學生黨支部開展學生黨員微黨課展示活動,讓學生黨員在“講中學,學中講”。本學期的微黨課展示活動于11月28日下午在人合樓8321模擬法庭舉行,學生黨支部全體成員及部分入黨積極分子參加。活動過程中,六位優秀學生作為代表,進行微黨課展示。他們分別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井岡山精神”“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弘揚長征精神”“學黨史,知黨情,強黨性”“中國共產黨誕生”為主題,從不同的歷史視角,尋找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表達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深刻理解與認識。中國共產黨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成立的?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怎樣做……學生黨員們積極備課,挖掘黨史中的豐富資料,從新文化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到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紅色革命精神的形成,從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中共黨史就是共產黨人無畏艱難,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不懈奮斗的歷史。微黨課展示完畢后,參與授課的學生黨員孫昊說:“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被深深地感動并震撼著,我為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而驕傲”。本次法學院學生黨支部微黨課展示活動的順利舉行,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先進的思想教育機會,奠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思想基礎,而且營造了法學院愛黨愛國的向上氛圍。法學院將繼續秉持“厚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和“尚法濟世明德篤行”的院訓,為培養學生成為新時代有信仰、有力量的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編輯:新聞中心 文:李小杰)
發布時間:2019-12-05
本網訊 12月2日下午,物電學生學生黨支部成員到濰坊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進行觀摩學習。物電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賀志波及部分教師、學生黨員參加。參觀中,研究院工作人員帶領師生黨員觀看了相關視頻,了解到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在院士和杰出科研人才組織帶領下,致力于多個光電領域的研究,產生巨大的專業發展潛力。隨后師生黨員共同參觀了研究院展廳,各式各樣的科研成果映入眼簾,賀志波鼓勵學生黨員:“這一行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作為黨員,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為將來讀研、讀博,就業,打好專業基礎。”參觀人員還體驗了研究所最前沿的光電產品,對自身的專業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濰坊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是中科院半導體所和濰坊市聯合創辦的,以光/電子芯片研發及應用為主的產業技術研究院,以打造光/電子芯片的“中國芯”為己任,推動濰坊市、山東省乃至中國的半導體芯片產業發展,以研發平臺建設、技術轉化與產業孵化、人才培養為主要任務,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貢獻力量。與曲阜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10所高校達成人才聯合培育計劃,實現強強聯合,共同培養博士、碩士生。(編輯:新聞中心 文:趙小倩)
發布時間:2019-12-04
本網訊 為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美術學院黨總支將主題教育與“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工作有機結合,將“加強黨建陣地文化建設”確定為領導班子即知即改問題清單,注重融合互促,凸顯美育素養,強化輿論引領,堅持成果轉化,筑牢長效機制,著力打造具有“美院氣質”的走廊文化,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不斷推進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學院堅持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班子成員、輔導員、專業教師、“盡美文創”團隊成員、優秀自主創業畢業生黨員和在校學生黨員全員參與,發揮集體智慧,在廣泛學習調研、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學科背景和專業特點,確定建設方案,精選建設內容,精心規劃設計,反復研究修改,將黨性教育、思想引領、師德師風、三會一課、黨員承諾、工作職責、品牌展示等內容,從形式到效果,用藝術語言和美學思想立體展示出來。11月底,順利完成問題整改,走廊文化全部上墻,美術學院煥然一新,學院師生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陳菲菲/華德臣)
發布時間:2019-12-04
本網訊 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濰坊職工服務中心主辦,我校工會、婦委會承辦的“浪漫之旅”——濰坊學院與濰坊大型企業聯誼活動在我校教職工之家舉行。我校單身教職工與來自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歌爾集團有限公司、國網濰坊供電公司的200余名男女嘉賓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分為兩場舉辦。活動伊始,女嘉賓們的入場受到了男嘉賓們的熱烈歡迎,現場掌聲陣陣、氣氛活躍。經過“偶遇”、“拋繡球”、“追尋”、“校園行”等活動環節,男女嘉賓從起初的約束、拘謹漸漸變得熱情、大方。通過面對面交流,大家增進了了解、建立了聯系。整個聯誼活動內容豐富,參與者倍感親切溫馨。據統計,經過兩個半天的活動參與,最終有20對年輕人牽手成功并在舞臺上分享了邂逅經歷。在校黨委、行政的關懷關愛下,學校工會已連續舉辦兩期單身教職工聯誼會,此次聯誼活動是我校與濰坊大型企業首次聯合開展的單身青年婚戀聯誼活動,為廣大單身教職工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交流感情、締結友誼、尋覓知音的平臺。活動受到了校內外廣大職工的一致好評。(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邢方圓/張朔威)
發布時間:2019-12-03
本網訊 寒冬問暖,服務基層群眾,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11月30日,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18名教工、學生黨員在黨總支書記張華、副書記孫玉鳳的帶領下走進“雙報到”社區——高新北海社區所轄清荷園小區開展入戶訪民溫暖活動。入冬以來,供暖問題是居民們最關心的問題,同樣也是社區居委會最關注的民生大事。活動伊始,社區工作人員講解了本次活動的任務與具體措施,黨員們兩人一組,深入居民家中,查看供暖狀況,排查社區供暖死角,記錄個別居民樓的暖氣不熱、暖氣間停等一系列問題。在入戶過程中,詳細登記居民房屋基本情況、供熱情況、室內溫度以及對目前供熱的滿意度,對走訪中居民反映室內溫度較低的住戶進行另外登記,同時還查看了居民樓內的供熱管道,征求了居民對供暖情況的意見和建議,服務活動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本次上門走訪活動,黨員們面對面地了解群眾需求,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想,切實履行了黨員應盡的責任,拉近了黨群距離,積累了進一步做好基層群眾服務的經驗。(編輯:新聞中心 文:傅思源)
發布時間:2019-12-03
本網訊 為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11月28日下午,經管學院黨總支以各支部為單位組織黨員學習,觀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李曉安教授的輔導報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堅定不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李曉安教授的報告主要以經濟建設和發展為視角,從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的顯著優勢、正確認識目前國家治理面臨的困難、準確把握國家治理內涵及治理要求、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路徑等四大方面,深入解讀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剖析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優勢,認清國家治理中存在的問題,明確未來工作的方向及提高國家治理水平的途徑等。輔導報告對于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編輯:新聞中心 文:鄧建波)
發布時間:2019-12-03
本網訊 11月30日,學校舉辦2019年“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班。本次培訓班由學生工作處、團委和學生會聯合主辦,大智教育集團支持。30日上午,開班儀式在雄壯的國歌中拉開帷幕。團委書記張曉靜主持開班儀式,學生工作處處長李學軍為大智教育集團蔡小帥、常廣成、孫玲玲頒發團校講師聘書。值此開班,濰坊學院與大智教育集團合作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團委副書記徐加金和大智教育集團濰坊區域奎文分校校長張成斌共同為實踐基地揭牌。李學軍在講話中指出了開展“青馬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對此次培訓班學員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二是希望同學們要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三是希望同學們珍惜寶貴機會,刻苦認真學習。開班儀式后,呂學山教授作為山東省教育工委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宣講團成員,以“準確把握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為主題為學員作首場報告會。呂學山從“充分認識《全會》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準確把握《全會》的總體要求和總體目標,抓好《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做新時代奮斗者”四個方面進行講解。報告主題鮮明,重點突出,視野開闊,脈絡清晰,解讀分析問題透徹,聯系實際緊密,對我們提高政治思想站位、促進工作學習起到重要推動作用。蔡小帥以“活動組織與策劃;團隊管理與協作”為題作專題報告。他結合自身經歷,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在活動組織和團隊協作方面為青年學生骨干提供了指導和幫助,使學生干部在今后的活動組織與策劃中做到以特色活動為載體,更好地引導青年、服務青年。常廣成以“公文寫作”為題作專題報告,他用生動的表達、鮮活的事例凸顯出公文寫作在日常學生工作及未來工作中的重要性,他從公文寫作特點和公文種類等方面詳細講解了公文寫作的方法技能,強調了公文寫作的法定權威性、格式規范性、執行時效性。孫玲玲作了《學生干部能力培養》專題報告,通過興趣、態度、管理、作風四個角度詮釋主題,促進學生干部提升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報告中,她還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引導學生骨干要培養良好工作作風,錘煉過硬的工作技能,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提高學生干部的基本業務素質與工作能力,建設新時代高效協作型的學生干部隊伍。結業儀式上,新生團支部班、大骨班、社團骨干班、學工骨干班的學員代表張傳薪、張鑫、王宇欣、陳建馨分別作了發言。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張增森,大智教育集團張成斌,團校講師、大智教育集團蔡小帥、常廣成、孫玲玲,團委副書記徐加金出席結業儀式并為優秀學員代表頒發了結業證書。培訓班在激勵奮進的團歌中圓滿結束。據了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自2007年實施以來,學校黨委都高度重視,將其列為我校立德樹人、引領青年的重要工作。團委根據校黨委的要求,每年定期舉辦“青馬工程”培訓班。今年的培訓班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也是我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面向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截止目前,我校“青馬工程”培養人次已達4000余人,“青馬工程”已成為我校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不斷拓展大學生實踐鍛煉的重要渠道,是竭誠服務大學生成長發展需求的重要內容。2019級班級團支部書記、校學生會等校級學生組織、校級學生社團負責人等學生骨干460人參加了培訓。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張沛霖、蘇怡/李暢 季文浩 張齊)
發布時間:2019-12-02
本網訊 為落實我校產學研合作促進大會精神,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11月20至22日,我校參加在安徽省滁州市舉辦的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第二屆)華東專場暨長三角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高峰論壇大會。本次成果交易會是以“促進產學深度融合 攜手創新共贏發展”為主題,由國家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和滁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43所國內知名高校和宏立城集團、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0家企業,圍繞華東地區近1500項技術需求和高校發布的866項科技成果進行深度對接。我校“降膜式光催化治理化工污染廢水技術與裝備” “姜苗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與功能產品開發” “余熱超導高效回收節能裝置”等10項最新科技成果應邀參會。會議期間,我校參會代表一行五人分別對安徽康佳同創電器有限公司等3家當地高新科技企業進行了考察、訪問。(編輯:新聞中心 文:尹中強)
發布時間:2019-11-29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