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7日,學校在知新樓舉辦青年教師發展與成長專題報告會。濟南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張曉霞應邀主講。學校黨委書記徐梅會見客人。報告會由副校長苗金春主持。報告會上,張曉霞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廣大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及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她說,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高校青年教師,要充分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育環境,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選擇性承擔一些新課程、難課程的教學工作。她建議,青年教師要努力了解把握學生如何進行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設計框架,積累足夠多的有效教學活動,并在真實的課堂里使用教學活動。苗金春在總結時指出,青年教師發展與成長專題報告,使青年教師對有效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希望大家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積極探索教學策略,掌握教學技巧,實現有效教學,不斷提高課堂吸引力和育人效果,為學校加快建成國內一流應用型大學貢獻力量。會前,苗金春和張曉霞為“濰坊學院教師工作坊”揭牌。各學院青年骨干教師及近三年入職的青年教師參加活動。(文/圖:柳皓月/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8本網訊 6月7日,學校在齊賢樓舉行儀式,聘請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徐斌為我校特聘教授。學校黨委書記徐梅為徐斌教授頒發聘書。學校全體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法學專業部分學生參加儀式。儀式后,徐斌教授作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品格及現實力量》的專題報告。徐斌從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馬克思主義的現實力量三個方面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和當代價值進行了深刻闡釋。整場報告精彩紛呈,為在場師生提供了一場學術盛宴。徐斌,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宣部“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宣講專家,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馬克思主義制度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教材研究)研究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人民至上與唯物史觀的新發展研究”首席專家,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主要成員。有關著作獲中組部第四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創新教材、中宣部重點出版物、中國政府出版獎圖書獎,共同榮獲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北京市第15、16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文/圖:王志平/張光波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8本網訊 6月7日,學校舉辦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培訓會,山東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劉冰應邀在線作報告。學校副校長王成端主持會議并講話。會上,劉冰以《系統謀劃 有效推進 持續提升》為題,結合山東科技大學評估情況和其他高校審核評估的實踐經驗,分析了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新趨勢和變化,分享了其他高校先進的工作經驗和做法,并解答了學校目前在迎評促建方面遇到的問題。王成端對評估工作提出要求,要增強緊迫意識,學校將于今年下半年迎接正式評估,希望大家承繼前期篤定務實的工作精神,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下一步的工作中;要注重整改工作,充分發揮各學院評建領導小組作用,嚴格按照審核評估指標體系,注重支撐材料規范性,不斷提升教學管理質量;要完善審核機制,二級學院要對評估材料形成多層有效審核機制,嚴把材料質量關,補齊短板,牽頭職能部門要按照階段性工作目標按時完成節點任務,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完成。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各二級學院院長、分管教學工作負責同志,各二級學院審核評估工作骨干成員、審核評估專班人員參加會議。(文/圖:常志隆/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8本網訊 6月4日至7日,臺灣修平科技大學黃茂榮教授、臺灣臺東大學吳勝儒教授一行4人來校訪問交流。學校黨委書記徐梅、副校長苗金春會見客人。徐梅為黃茂榮、吳勝儒頒發客座教授聘書。訪問期間,黃茂榮、吳勝儒分別為學校教師教育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師生作題為《學前教育 家庭教育新發展與專業建設》《中華兒女攜手 共攀特教高峰》的學術報告,并與特殊教育、學前教育骨干教師及博士教師座談,研討優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建設。黃茂榮一行參觀了學校工業設計專業2024屆畢業生設計作品展、校史館、名人館、教師幼兒園,以及濰坊盲童學校、濰坊聾啞學校。教師教育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尹訓寶/莊夢琦 趙彥斌 唐囡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7本網訊 6月6日,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田艷玲一行3人來我校訪問交流。學校黨委書記徐梅會見客人。副校長苗金春出席座談會。座談會上,雙方圍繞黨建工作、師資隊伍建設、畢業生就業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苗金春表示,此次交流對學校退休教師發揮余熱繼續奉獻社會、應屆畢業生就業等方面有積極推動作用,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雙方加強溝通交流,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實現互惠雙贏、協同發展。會后,田艷玲一行參觀了學校校史館、濰坊文化名人館、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離退休工作處、學生工作處、人事處(人才工作辦公室)負責同志,部分教師代表參加活動。(文/圖:王佃娟/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6本網訊 6月5日,學校召開《濰坊學院綜合改革系列文件》解讀會。學校校長來逢波出席并講話,會議由副校長苗金春主持。會上,有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分別就人才、教學、科研、學科建設、黨建、學團工作、高水平貢獻和創收等系列文件進行詳細解讀,系統介紹綜合改革文件的精神實質與實施策略,以確保各項改革落到實處。來逢波指出,綜合改革是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釋放辦學活力、增強辦學效率、提升管理質效和能力作風的重大舉措。他要求,一是凝聚力量,認真解讀。各學院要有效傳達文件精神,結合學院自身特點和優勢,在系統分析綜合改革系列文件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二是明確責任,細化任務。改革的重點是人、財、物的放權,各職能部門要發揮監督保障機制,落實首問負責制,有效幫扶,及時跟進,確保每項改革措施都得到有效執行。三是動態調整,及時修正。各單位要及時捕捉綜合改革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動態調整,以高質量改革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四是狠抓落實,務求實效。堅持上下協同聯動,激活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廣大教職工的凝聚力、創新力,更好地抓改革、解難題,謀發展。各二級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文:劉爽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6本網訊 6月5日,濰坊市政協委員、香港山東社團總會副會長、香港山東青年會會長李庭輝一行,在濰坊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主任田世華陪同下,來校訪問并座談。副校長趙衛紅出席座談會。趙衛紅在致辭時簡要介紹了學校概況。她指出,要充分利用青年會和人才集團聯系面廣、號召力大的優勢,積極促進香港與濰坊學院的人才引培、教育交流、科研合作,密切雙方關系,共同促進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李庭輝介紹了香港山東青年會的情況以及優勢。田世華對進一步加強香港交流合作提出希望。會后,李庭輝一行參觀了濰坊文化名人館、校史館。統戰部、教務處和繼續教育學院有關人員參加活動。(文/圖:李正仁 /張蒙蒙 編輯:張丹琳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6本網訊 6月6日,澳真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張評一行2人來校訪問。學校黨委書記徐梅、校長來逢波、副校長王成端會見客人。徐梅代表學校對張評一行來訪表示歡迎,并就學校發展歷程、師生規模、科研優勢及服務地方等方面進行介紹。她表示,下一步學校將積極探索合作辦學、師生交流互訪、海外人才引進及聯合建立國際實驗室等多元化合作途徑,進一步加大與國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張評表示,將致力于推動濰坊與昆士蘭州城市間的交流合作,實現兩地產業、科研、地域資源的優勢互補,推動濰坊學院與昆士蘭州高水平高校建立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會后,張評一行參觀了學校工業設計專業2024屆畢業生設計作品展、校史館、濰坊文化名人館。國際交流合作處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楊雪/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6本網訊 6月4日,學校召開內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討論審議內部控制建設提升行動等有關文件,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校黨委書記、內控領導小組組長徐梅主持會議并講話,副校長、內控領導小組副組長苗金春、趙衛紅出席會議。徐梅指出,內部控制建設是高校內部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是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關鍵環節,開展內部控制建設提升專項行動是學校主動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深化依法治校和依法辦學、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舉措。她要求,一要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各單位廣泛參與,上下貫通、左右協同、一體推進的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內控建設專項行動有序高效開展。二要狠抓重點任務,緊緊圍繞12項重點業務,針對重點領域多發、高發、易發問題和突出矛盾,分類別、分階段精準施策,推動內控提質增效。三要堅持常抓不懈,突出問題導向,結合目前正在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堅持從制度層面上理順和規范人、財、物、權等之間的權力運用與制衡關系,有效防范潛在風險,做到標本兼治,施之長遠。趙衛紅在講話中要求,要以內控建設為抓手,健全學校經濟和業務活動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業務流程,規范經濟和業務活動有序運行,改進內控工作薄弱環節,加強執行監管和督查督辦,完善內控評價與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內控在加強財會監督、防范內外部風險、規范權力運行、提高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持續推進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內控領導小組成員參加會議,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機關,國際交流合作處,合作發展處,團委,繼續教育學院,網絡信息中心負責人列席會議。(文/圖:馬田/王慧婷 編輯:王慧婷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5本網訊 6月4日,學校召開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會議由校長、第五屆學術委員會主任來逢波主持。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成端、李英德、苗金春、李梅霞,秘書長李慶軍出席會議。會上,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匯報了專門委員會、二級學院學術委員會組建情況。經與會委員充分討論、舉手表決,選舉產生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專業建設與教學、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教師發展與評價、學術倫理與教師權益4個專門委員會。審核通過各二級學院學術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審議通過修訂的《濰坊學院科研誠信建設與管理辦法》。來逢波指出,四個專門委員會和各二級學院學術委員會的成立,進一步完善了學校學術治理體系,對于加快推進高水平綜合性應用型大學建設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他要求,各專門委員會和二級學院學術委員會要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積極承擔相關學術職責和處理相關學術事務,不斷探索教授治學的有效途徑,促進學校學術事業更好更快發展。學校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和秘書處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文/圖:肖玉芳/安強 編輯:魏霄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5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法學院黨委按照學校工作部署,指導各支部將黨紀學習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打通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最后一公里”。法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結合學生黨員特點,以“三融入三結合”為抓手,在做好“六度”上下功夫,通過多樣化形式引導青年黨員主動參與黨紀學習,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見行見效。將黨紀學習教育融入樣板支部建設,拓寬工作維度。法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于2022年7月被評為省級樣板支部,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結合樣板支部建設要求,制定《法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學黨紀黨規,強黨風黨性”黨紀學習教育方案》,通過組織個人自學、集體學習,引導廣大黨員同志逐章逐條、逐字逐句學習《條例》,將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的日常習慣和行動自覺。注重豐富學習形式,通過專題培訓、案情討論、黨紀知識測試、現場教學等,將黨紀學習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與黨風廉政建設相結合,提高黨組織紀律性和規范性,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將黨紀學習教育融入全環境育人,增強知識厚度。法學院黨委嚴格落實學校全環境立德樹人要求,指導學生第一黨支部與教師黨支部結對共建,發揮“教師+學生”作用,選拔一批優秀黨員教師擔任班級導師,拓展師生交流互動的渠道,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傳道授業的思想引領作用和干事創業的模范榜樣作用,在理論宣講、創新創業、學科競賽、文體活動、就業擇業等領域為學生提供指導,實現教學相長。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三不腐”一體推進方針方略,圍繞紀法貫通、法法銜接,充分發揮法學專業教師的專業優勢,在法學課堂授課、案例教學、畢業論文指導中融入黨紀學習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在專業學習中學會如何運用紀律和法律“兩把尺子”,學深學透黨紀國法,切實增強學生紀法雙施雙守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法學作為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院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專業素養,學院尚德志愿服務隊深入社區,通過普法宣傳、模擬庭審、法律情景劇、辯論賽等形式宣傳法律知識,提升群眾法律意識和守法用法能力。法學院團總支拍攝的“零欺凌”普法情景劇被學校推薦參加2024年山東省大學生校園藝術節合唱戲劇專項展示活動。將黨紀學習教育融入新媒體建設,拓展覆蓋廣度。發揮“WFXY法苑先鋒”公眾號,以及法學院官網、公眾號作用,開設黨紀學習專欄,每日推送黨紀知識,當好黨規黨紀與黨的創新理論的“領學者”,確保師生黨員及時準確獲取最新的黨紀學習信息資料。通過公眾號進行黨紀知識小測試,增加黨紀學習教育的趣味性,組織線上黨紀知識競賽,激發黨員學習黨紀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黨紀學習教育與學生專業特長相結合,提升學習效度。注重發揮黨員學生專業特長,指導學生黨員做黨紀學習教育的“主講人”,從學校紀委的“清廉濰院”公眾號發布的“每周一案”推送中選取典型案例進行演繹分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法學專業知識分析案情,講黨紀、說法理。通過以案說法、以案說紀,進一步調動了學生黨紀學習的主動性,也提高了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黨紀學習教育更加生動和具體,讓學生更加明白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將黨的紀律作為自身行動的根本準則,對于提升黨紀學習效果,培養合格的黨員和構建清廉的黨內政治生態具有積極作用。將黨紀學習教育與思政課建設相結合,增強理論深度。注重將思政課建設與黨紀學習教育相結合,將黨的創新理論、黨章黨規黨紀融入思政教學實踐,持續強化思想引領,培養德才兼備的新時代青年人才。5月11日,法學院舉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設置40周年”座談會,邀請山東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長、山東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學研究會會長鄭敬斌教授等校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學院思政課師生參加座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同討論如何以黨的創新理論為引領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將黨紀學習教育與黨建共建相結合,提高參與力度。學生第一黨支部與山東瀛魯律師事務所黨支部于2023年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合作拍攝的普法宣傳系列短片上線濰坊廣電融媒濰坊法治頻道,取得良好社會反響。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注重將黨紀相關知識融入情景劇內容,讓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通過“身臨其境”的演出過程,對黨紀紅線和問責底線有深切感受。情景劇的播出,也為黨紀學習教育提供更多元的宣傳渠道,進一步推進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各級黨組織要堅持黨管青年工作原則,加強對青年工作的領導,關心青年成長,支持廣大青年建功立業。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初心更是使命。學生黨支部將繼續按照學校黨委要求,在學院黨委指導下,以黨紀國法為標尺,推動黨紀教育常學常新、走深走實、入腦入心,教育廣大青年黨員正心、正行、正身,引導廣大青年自查、自省、自糾,培育青年學生清正廉潔的政治品格,讓清廉與青春同向同行,為清廉之風貢獻青春力量。(文:李小杰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5本網訊 6月4日上午,學校黨委書記徐梅、副校長苗金春陪同臺灣修平科技大學黃茂榮教授一行到學校美術館參觀機械與自動化學院(天瑞磁懸浮產業學院、濰柴產業學院)工業設計專業2024屆畢業生畢業設計展。工業設計專業負責同志匯報了畢業展相關情況和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及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成績。臺灣客人對我校工業設計專業在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新創業、文化創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高度評價。徐梅在參觀時表示,要堅持以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加快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本次工業設計專業2024屆畢業設計展于6月3日開展,以“開物·融合”為主題,設計課題涉及工業裝備、交通工具、智能產品、文創設計等領域。運用實物樣機、展板、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示了機械與自動化學院工業設計專業2024屆45名學生四年來的學習成果。黨委(校長)辦公室負責同志,教師教育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學院班子成員參加活動。(文/圖:李峻峰/莊夢琦 編輯:魏霄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4本網訊 近日,學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體系優勢,主動上好“四門課”,不斷提升思政育人內涵,《中國青年報》對相關工作經驗進行專題報道。濰坊學院:主動上好“四門課” 打造“青春思政”新模式近日,山東省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濰坊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院長唐魁在濰坊學院圖書館報告廳,以《青春當何為?不負新時代》為題,通過“青年”“新時代”“作為”3個關鍵詞,解答新時代何為青年、青年何為。濰坊學院團委發揮組織體系優勢,圍繞校內、校外,教育、實踐,主動上好“四門課”,讓青年學子在“大思政課”里找到“青春模樣”、堅定“青春信仰”、踐行“青春誓言”。抓住根本、守正創新,用“信仰公開課”凝心鑄魂濰坊學院團委邀請該校領導、專家學者、優秀校友、文藝團體開講信仰公開課,以宣講、歌舞、小品、視頻等方式講深真理原理、講透理想信念、講活黨的理論。濰坊學院副校長任立春表示,該校將常態化開展信仰公開課,不斷拓展課程形式、豐富課程內容,通過舉辦方向正確、健康向上、格調高雅、形式多樣的思政教育活動,為學生打造喜聞樂見、生動深刻的大思政課堂。目前,濰坊學院緊緊圍繞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引領這一育人主線,已開展主題團課、沙龍研討、專家輔導、朋輩共研、經典研讀、紅色話劇等多種方式的思政教育,并利用新技術、新手段,開展“微宣講”“微課堂”,讓學生在不一樣的思政課中接受教育、增進認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青春一堂課”感悟時代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學校“大思政”格局中的關鍵一環。該校系統性開設“青春一堂課·社團指導教師公開課”第二課堂課程,以“點單式課堂”精準服務青年成長成才,同時為該校思政類學生社團配齊馬克思主義專業指導教師,用“專業性人才”打造校園思政育人共同體。該校始終堅持“紅色底色、青春本色、濰坊特色”,今年以來,已舉辦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廣場周周演、孔子學堂等品牌活動78場,直接參與人次達3萬余人,進一步將社團文化融入學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用黨的創新理論感召學生、教育學生、凝聚學生。走出校園、發揮優勢,用“行走思政課”指導實踐自2023年4月“百萬大學生進社區”社會實踐活動啟動以來,該校19個團總支已與濰坊市48個社區結對共建,累計開展實踐活動290余場,1.4萬余名大學生參與其中,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2.8萬小時。據該校團委創新實踐部張亞萍老師介紹,該校整合校內校外資源,搭建教學實踐相銜接的合作平臺,聚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以“三下鄉”“返家鄉”“青鳥計劃”“西部計劃”等重點工作為抓手,引導團員青年走出學校、走進社會、走進企業社區、走進廣袤山河。同時,該校創新開設“志愿服務第一課”,深化拓展“五為”志愿服務,完成第十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鄉村振興專項)、黃河流域文化生態保護區發展論壇、濰坊市發展大會等大型活動的志愿服務,以“思政小課堂”貫通“社會大課堂”,推動團員青年在實踐中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更高標準、更高要求,用“專題培訓課”建強隊伍據該校黨委書記徐梅介紹,該校將2024年定為“改革創新突破年”“管理質效提升年”“能力作風建設年”,持續開展大討論、大學習、大培訓、大練兵、大提升,著力打造堪當時代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當前,該校已建立“濰坊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研中心”,著力發揮高校師生的龍頭牽引作用,凝聚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合力。同時,該校還系統設置“青馬培訓”、團校培訓、團干部專題培訓等課程,構建“導學、講學、研學、比學、踐學、督學”六位一體的學習體系,組建一支由專家教授、專職團干部、思政課教師、專職輔導員、心理健康教師、學生骨干等群體構成的“青年宣講團”,以小事例、小切口講明大道理、大成就,讓青年宣傳青年、青年帶動青年、青年影響青年。(文:韓金伶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4本網訊 5月31日,我校與壽光市公安局舉行“警校共建合作單位”暨“教學實踐基地”簽約及揭牌儀式。學校副校長苗金春,壽光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周吉亮,壽光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姬洪剛出席并講話。壽光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政委隋華偉主持儀式。苗金春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沿革、學科設置、教學特色與優勢。他表示,此次教學實踐基地和警校共建合作單位的建立,是雙向提高教學研究和偵查實務水平、促進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交流融合的重要方式,是服務濰坊地方建設的重要環節體現。希望以此次活動為起點,加強雙方溝通交流,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協同發展,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實用人才,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姬洪剛表示,警校共建是促進法學教育與司法實踐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也是提升公安機關法治素養、提高執法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交流,能夠實現公安機關與高等院校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創警校共建新局面,激發警校合作新動能。壽光市公安局將本著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的原則,與濰坊學院并肩同行,凝心聚力,為法學教育提供豐富的源頭活水,不斷深化合作領域,推動法治公安建設再上新臺階。會后,苗金春一行參觀了壽光市公安局智慧警務中心、黨性教育中心、一站式速裁中心。學校法學院和壽光市公安局相關警種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張建明/楊衛華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6-04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