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9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到機械與自動化學院(濰柴產業學院)學生黨支部為學生黨員講思政課,宣講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并參加“校城融合促發展 挺膺擔當譜新篇”主題黨日活動。李英德在宣講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時指出,大會報告對學校未來一個階段的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是宣言書也是任務書。他鼓勵師生要緊緊圍繞報告中提出的“三步走”戰略和“一二三四五”發展思路,積極開拓創新,勇于擔當作為,增強愛濰愛校熱情,做深做實“四融文章”,為早日建成國內一流應用型大學努力奮斗。主題黨日活動在濰坊市城市規劃藝術館舉行。濰坊城市規劃藝術館是濰坊歷史文化與未來規劃展示的“城市會客廳”,內含歷史底蘊,外展城市未來。通過參觀,師生詳細了解濰坊歷史文化、城市規劃、功能定位等情況,感受城市建設的滄桑巨變,提高了城市榮譽感。大家紛紛表示要努力工作,刻苦學習,為建設更好濰坊貢獻力量。機械與自動化學院黨總支有關同志參加活動。(圖文:孫毓廷/鄒昆晏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5本網訊 近日,山東交通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劉世杰,黨委委員、副校長曲同軍一行來我校考察交流。校黨委書記徐梅,黨委副書記、校長來逢波會見來訪客人。黨委委員、副校長苗金春,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武玉杰出席相關活動。徐梅代表學校對劉世杰一行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學校第四次黨代會有關情況以及提出的“三步走”戰略和“一二三四五”發展思路,希望兩校今后進一步加強交流,大力拓展合作領域和合作深度。來逢波介紹了學校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與辦學特色、師資隊伍、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有關情況。苗金春、武玉杰陪同客人參觀了校園及科教產融合創新中心,并就分管領域的工作進行了詳細交流。劉世杰、曲同軍一行對學校扎根濰坊、服務濰坊的鮮明辦學特色,突出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理念以及全校上下展現出來的干事創業、勇于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表示贊賞。希望兩校進一步加強交流,探索建立實時動態溝通合作的長效機制,在應用型高校建設方面共同探索新路徑,塑造新模式。山東交通學院資產管理處、后勤管理處、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心等部門負責人與我校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機關,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合作發展處,后勤服務處,網絡信息中心等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會。(文/圖:孫玉敏/莊夢琦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4本網訊 11月13日,濰坊科技學院院長魏華中、黨委書記趙光強一行來校交流,校黨委書記徐梅,黨委副書記、校長來逢波,黨委副書記王守全會見了客人。徐梅對魏華中、趙光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簡要介紹了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有關情況,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魏華中介紹了濰坊科技學院近年來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希望兩校積極加強交流,推動雙方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魏華中、趙光強一行參觀考察了科教產融合創新中心。黨委(校長)辦公室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4本網訊 11月13日,濰坊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孫煒一行2人來校交流,校黨委書記徐梅,黨委副書記王守全,黨委委員、副校長苗金春會見了客人。座談會上,徐梅代表學校對孫煒一行來校交流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有關情況,希望能與市檢察院進一步加強合作,促進檢察實務與法學教育雙向交流、高質量發展,實現雙方共贏。孫煒介紹了市檢察院情況,表達了與學校加深合作的愿景。雙方就校地合作、就業實習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黨委(校長)辦公室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4本網訊 近日,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CO2捕獲與催化轉化研究”創新團隊在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上發表了題為“Advanced 3D Ordered Electrodes for PEMFC Applications: From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o the Controllable Design of Catalyst Layers”的學術論文。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是環境與能源及工程技術等領域的重要期刊,影響因子13.3,為中科院1區Top期刊。團隊負責人姜在勇教授為通訊作者、團隊成員王開麗老師為第一作者。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技術是一項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手段,該論文基于目前PEMFC電極的研究現狀,深入討論了超低Pt負載的PEMFCs電極設計動機,總結了三維有序電極設計的最新進展,以滿足超低Pt負載目標,為開發高性能低Pt負載的PEMFC電極體系奠定基礎。近年來,“CO2捕獲與催化轉化研究”創新團隊一直致力于綠色低碳領域的探索研究,2023年該團隊在Chem Catalysis 、Angew. Chem. Int. Ed. 等國內外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16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獲批縱橫向科研項目經費230萬元。(文:蔡月梅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4本網訊 11月10日,紀委召開傳達學習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座談會。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武玉杰出席會議并講話,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機關負責人主持會議。會上,以“第一議題”形式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和習近平談加強作風建設的有效方法重要文章;武玉杰宣講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并就監督落實提出要求;紀委委員、中層單位紀檢委員、特約監察員代表分別作交流發言。武玉杰指出,當前,全校上下正在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紀委委員、中層單位紀檢委員、特約監察員是紀檢監察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學校健康穩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不僅要在學習宣傳、貫徹落實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還要在監督保障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落地落實上發揮重要作用。就做好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工作,武玉杰提出三點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領會,充分認識監督好第四次黨代會精神落地落實的重要意義。做好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具體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的監督,加強干部隊伍作風的監督和違規違紀行為的監督,為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落地落實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二要明確職責定位,強化使命擔當,切實增強當好監督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紀委委員、紀檢委員、特約監察員是學校監督的主體力量,處于紀檢監察監督的前沿,要發揮近距離、全天候、常態化的監督優勢,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和發展大局,明其責、履其職、盡其能,及時發現、報告問題,真正發揮好“探頭”作用,打通監督的“最后一公里”。三要加強能力建設,主動做好服務,為實現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貢獻力量。要熟悉紀檢監察工作的主要任務,明確紀檢監察干部應具有的素養,發揮帶頭作用,做正風肅紀的“執劍者”、清正廉潔的“維護者”、優良作風的“保衛者”、教育引導的“組織者”,推動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落地落實。武玉杰強調,全體紀檢監察干部要忠誠履職,從自身嚴起,做到自身正、自身凈、自身硬、自身廉,敢抓敢管、銳意進取、勇于擔當,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全力打造風清氣正、清正廉潔的良好政治生態。為實現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實現做好堅強保障。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機關負責人要求,專兼職紀檢監察干部要緊密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樹牢“想干事”的初心,增強“能干事”的本領,堅定“干成事”的信念,守牢“不出事”的底線。堅持監督首責,發揮好模范帶頭、組織領導、橋梁紐帶作用,把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學習宣傳好,貫徹落實好。校紀委委員、中層單位紀檢委員、特約監察員和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機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文圖:徐安娜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3本網訊 11月9日上午,繼續教育學院黨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七個一”廉潔教育啟動暨現場教學活動。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趙衛紅出席,工會、繼續教育學院負責同志及該院黨總支委員參加活動。本次活動,大家實地參觀了鄭板橋紀念館和濰縣戰役主題展館。在鄭板橋紀念館,大家詳細了解鄭板橋的生平、文學藝術成就,被他為官清正、勤政廉政、親民愛民的精神所感動。在濰縣戰役主題展館,大家參觀了“歷史的轉折點”等各個展區,認真聆聽了濰縣戰役中革命先輩們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為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英雄事跡,面對鮮紅的黨旗,舉行了莊嚴的重溫入黨誓詞儀式。趙衛紅指出,革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實現了“把勝利紅旗插上濰縣城頭”,詮釋和淬煉了濰縣戰役精神,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當前我們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她要求,繼續教育學院領導班子要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和全體教職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確立的發展愿景和總體目標,深入實施“三步走”戰略和“一二三四五”發展思路,發揚“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精神,以實際行動賡續紅色基因,凝心聚力,挺膺擔當,開拓進取,為建設國內一流應用型大學貢獻力量。本次活動,大家備受鼓舞,紛紛表示增強了黨性意識,堅定了理想信念,進一步提高了踐行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的信心和決心。(文/圖:曹寒青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3本網訊 為進一步促進校企合作,11月11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帶領機械與自動化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的11名博士、專家,赴濰坊富源增壓器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座談會上,李英德簡單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概況,重點介紹了學校近年來服務地方、服務企業的成效。他表示,學校將堅持立足濰坊、扎根濰坊、服務濰坊,進一步深耕服務地方工作,積極推動與企業對接,為深入推進校企合作保駕護航。公司董事長陳良高度評價學校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做法,并表示與學校開展合作是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希望能夠通過校企間合作,獲取更多人才、智力資源,提升企業的研發能力和產品創新水平。雙方圍繞服務能力、教師發展、科技研發、產學研合作及人才培養等方面交換意見,就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等合作事項進行深入磋商,并達成一系列合作意向。(圖文:崔秀玲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3本網訊 11月9日,濰坊學院2023年西藏南木林縣工會工作者半島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濰坊泛海大酒店舉行。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趙衛紅,濰坊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徐連奎出席儀式并致辭。學校工會、繼續教育學院、市總工會保障部負責同志,南木林縣20名工會工作者參加活動。開班儀式上,趙衛紅在致辭中對遠道而來的西藏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她簡要介紹了山東省、濰坊市及學校的基本情況,要求繼續教育學院認真做好培訓班的服務工作,希望學員不斷提升工作能力,持續推進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助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為社會進步作出更大貢獻。徐連奎介紹了濰坊概況及濰坊市總工會對口支援南木林縣的基本情況。繼續教育學院負責同志對本次培訓班的學習要求與紀律規定作了強調。本次培訓班為期8天,將圍繞新時代基層工會工作,采取專家授課、現場教學、專題討論等形式進行。(文/圖:王建軍/王慧婷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3本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決策部署,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11月10日上午,“職引未來—2023年全國大中城市巡回招聘‘濰坊站(濰坊學院)’”專場招聘活動在我校體育場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起,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我校和濰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承辦。山東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人力資源市場服務處副處長于東鵬,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任立春、濰坊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王金升出席本次活動。啟動儀式上,任立春致辭,希望今后校企雙方更加緊密合作,為畢業生創造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為企業輸送更多優秀的畢業生。于東鵬指出,希望企業拓寬招聘渠道,強化人才儲備機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要求濰坊市人社部門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加強就業服務指導,持續釋放政策紅利,多渠道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王金升致辭,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高效搭建校地企合作平臺,為企業輸送更多優秀畢業生,讓更多的畢業生成功在濰坊實現就業夢想。本次招聘會共吸引全國近400家企事業用人單位參會,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江蘇、河南、河北、廣東等外省市參會單位20余家。山東省內各地市用人單位均有參會,其中濰坊市參會單位160余家,其他地市參會單位近200家。本次招聘會涉及機械制造、醫藥化工、生物工程、教育、金融、土木工程、電子信息等多個領域,提供招聘崗位1200多個,崗位需求人數近1.3萬。此次招聘活動還采用“現場招聘+直播探崗”多樣化服務模式,山東教育電視臺現場開展“職面未來”直播探崗活動,據統計,活動觀看量達6.8萬人次,極大提升了招聘效果和宣傳力度。活動當天有近4000名學生現場求職,達成初步意向1600余人次,本次活動為廣大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搭建交流平臺,服務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招聘活動啟動后,膠東經濟圈高校畢業生精準就業座談會在我校體育館會議室召開,省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青島大學、煙臺大學等20所就業部門負責同志、40余家重點用人單位代表參加會議。會上,大家圍繞促進校企雙方在高校畢業生招聘就業、實習見習擴展、滿足畢業生需求等方面展開討論,全力推動駐濰院校就業工作向前延伸,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下一步,學校將繼續深化校企供需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立足崗位職責,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人才精準對接服務,積極開拓就業新空間,做有溫度的就業服務,全力促進我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文/圖:謝麗/郭然、彭越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0本網訊 近日,2023年第十七屆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比賽圓滿落幕,我校建筑工程學院推薦的參賽項目《革舊‘涂’新——智能化建筑防水領域的開拓者》、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推薦的《潛移“膜”化,潤農萬家——智慧擇光膜,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榮獲省賽三等獎,這是我校首次參加該項賽事且獲得獎項。據悉,iCAN大賽于2010年列入教育部質量工程項目,2023年入選《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分析報告》競賽項目,是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International Contest of Applications in Network of Things,簡稱iCAN)的中國選拔賽,是面向大學生創新的年度科技競賽,始于2007年,旨在推動科技創新為社會服務,引領和激勵高校學生勇于創新,發現和培養一批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促進和加強物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的產學研結合,搭建科技人才創新生態平臺。(文:董林濤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0本網訊 11月3日至6日, 2023年語文微格教學論壇暨第十二屆“華文”高校語文師范生教學技能測試與交流展示活動在江西師范大學舉行。我校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4名參賽選手喜獲教學設計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教學技能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華文”高校語文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學技能測試與交流展示活動是基于當前師范生培養現實需求,提升師范生專業能力、促進師范生交流成長的全國性活動,也是目前國內教育專業規模最大、參與高校最多、影響最廣的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94所高校近500名選手參與,經過教學設計、說課、有生講課及現場答辯四個環節的激烈角逐,我校吳儀婷、周群、葉子慧三位同學獲得教學設計一等獎和教學技能一等獎,黃怡菲同學獲得教學設計二等獎和教學技能二等獎。7月20日收到大賽通知后,文史學院積極組織初賽、復賽、決賽。經過層層選拔,4位選手脫穎而出,在鐘希高、尹海燕、王愛紅三位教師的指導下,最終取得了優異成績。賽場上,4位參賽選手表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較強的專業素養,她們精彩的表現獲得了評委老師們的一致好評。經組委會推薦,吳儀婷同學在大賽閉幕式上進行了現場展示。 在本次活動中,文史學院鐘希高老師還應邀主持了學術沙龍——教學設計案例研討,并在閉幕式上對本次大賽所有參賽選手們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技能測試進行了深入精彩地點評,贏得了參會領導和師生的高度贊揚,展示了我校教師的深厚學養及奕奕風采,提升了我校社會美譽度。(文:葉子慧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0本網訊 近日,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聯盟公布了2023年度優秀案例名單,我校建筑工程學院唐魁老師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課程結構搭建》獲得一等獎;生物與海洋學院張淑芝老師的《理實結合、多軌并行、雙向提升——新農科背景下的遺傳學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獲得二等獎;經濟管理學院黃雷老師的《以價值塑造為本的“五重構”混合式教學創新探索》、種子與設施農業工程學院劉彩云老師的《多措并舉煥新“農學”課堂,傳承創新培育“三農”人才》、教師教育學院韓秋菊老師的《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普通話與教師語言藝術>混合式教學創新與實踐》獲得三等獎,獲獎等級和數量在全省同類高校位居前列。據悉,本次優秀案例評選由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指導,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聯盟聯合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組織開展,主要面向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中的典型案例,包括線上類、線下類、線上線下混合類、社會實踐類和虛擬仿真類。共收到全省58所高校推薦的261個案例,經學校推薦、專家評審等環節,評選出管理類優秀案例35 項、教學類優秀案例163 項。序號案例名稱負責人案例類型成員獲獎等級1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課程結構搭建唐魁線上線下混合類潘國剛、高琦、劉娟、韓升升一等獎2理實結合、多軌并行、雙向提升——新農科背景下的遺傳學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張淑芝線上線下混合類封佳麗、劉春香、高明剛、高秀清二等獎3以價值塑造為本的“五重構”混合式教學創新探索黃雷線上線下混合類徐向榮、郎豐瑋、劉為巖、石蘊婧三等獎4多措并舉煥新“農學”課堂,傳承創新培育“三農”人才劉彩云線上線下混合類趙靜、王龍三等獎5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普通話與教師語言藝術》混合式教學創新與實踐韓秋菊線上線下混合類付金花、魏麗杰三等獎(文:張舒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0本網訊 11月8日上午,學校召開學生工作專題會議,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任立春出席并講話。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張曉靜出席。會上,張曉靜就近期網絡輿情等相關工作作了部署。團委相關負責同志就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社團文化節、團員發展、文明停車、學生骨干秋季培訓和工作品牌推進等近期團學工作作了部署。安全保衛處相關負責同志通報近期學生安全等相關工作。學生工作處相關負責同志就獎學金、公寓管理及建設、家庭經濟困難認定、就業、心理、生涯規劃大賽、網絡文化節和輔導員隊伍建設等近期相關學生工作作了部署。任立春講話時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工作負責人帶頭作用,調動輔導員工作積極性,建立各項學生工作的把關審核管理制度;要提高標準、加強約束,確保評獎評優、家庭經濟困難等工作公平、公正、公開。要加強交通安全教育,積極開展校內交通志愿服務活動,規范校園內交通秩序,杜絕亂停亂放現象,倡導文明行車、規范停車;要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的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和數據化;要聚焦當前促進就業工作重點難點,精準幫扶,優化指導服務,引導畢業生主動就業,全力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學生工作處、團委和安全保衛處相關負責同志,各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參加會議。(文/圖:徐國鑫、王振國/徐國鑫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11-10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