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切實提升我校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9月23日下午,學校邀請市委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和數據技術管理科科長王震現場指導進行網絡輿情實戰演練。 演練根據學校輿情應對處置辦法,制定了輿情演練實施方案,圍繞實際工作中輿情風險點,精心設計典型案例,并根據案例特點,設計演練場景,模擬再現輿情處置的具體步驟和相關注意事項。通過對突發事件場景模擬演練,與會人員掌握了輿情應急處置流程和技巧,為輿情應對積累了經驗,提升了網絡輿情應對能力。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處、后勤服務處、安全保衛處、網絡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輿情信息員、網評員參加了演練。(文/圖:李璐璐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7
本網訊 為順利推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面授工作,打造生涯規劃教育專業師資隊伍,進一步增強就業指導專員對大學生生涯發展指導的專業性、科學性和有效性,9月21日至23日,我校首批就業指導專員近40人在7201智慧教室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培訓。本次培訓特別邀請山東北斗教育研究院生涯發展指導中心特聘專家曲振國、張明德參與授課。培訓班日程緊湊,干貨滿滿,短短3天時間,從生涯教育體系構建到教學設計,從生涯課程教學示范到集體備課,通過專題輔導、示范教學、集體備課,在短時間內全方位提升學員的生涯指導能力與授課水平。張明德老師就《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內容體系作整體介紹,并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節選部分案例給學員進行授課示范的展示。曲振國教授探討生涯發展指導的頂層設計和課程建構,提出實施“精講-獨學-討論-答疑”的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帶領學員共同完善生涯發展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流程。培訓采用“島嶼”特色培訓模式,將學員分成四組培訓學習,涉及課程設計與集體備課。大家頭腦風暴,集思廣益,探討火熱,各組推選發言人展示小組成果,讓生涯規劃課程的培訓效果更佳。學員紛紛表示這種培訓方式打破了傳統單一灌輸的形式,要將這種精彩紛呈的“對分課堂”學習模式應用到授課實踐中去。生涯教育不僅是培養人的教育,更是貫穿一生,面向未來的教育。我校將繼續聚焦生涯,深耕細作,砥礪前行,悉心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賽道”,挖掘學生潛能,將學生培養成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文圖:李靜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7
本網訊 9月23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第五教師黨支部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和《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為主題,在齊賢樓2207會議室開展9月份主題黨日活動。學校黨委書記李東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并作了交流發言。活動中,支部全體黨員集體學習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和《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呂學山教授領學主講,部分教師黨員結合個人教學和科研工作實際、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規律,圍繞如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作了交流發言,進一步認識和把握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發展特征、精神脈絡、思想方法和實踐特色。李東結合前期參加集中學習、個人自學情況,聯系學校發展實際,談了學習體會。他強調,兩部文獻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非凡理論勇氣、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必須把專題學習同維護“兩個確立”結合起來。他要求,一要學深悟透,通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真正靜下心來、拿出時間、付出精力,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學,確保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二要學以致用,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高等教育的普遍指導意義出發,領會我校當前辦學思路與重大發展問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個人修養、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三要鑄魂育人,認清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思政課的特殊地位、特殊作用,用好主渠道、主陣地,認真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工作。主題黨日結束后,支部黨員紛紛表示,將認真做好兩部文獻的研究、闡釋、宣傳工作,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融入工作實踐,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文/圖 周斌/付長睿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6
本網訊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首屆全省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獲獎名單,我校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團隊參賽作品《賡續千秋偉業 共筑文化高樓》、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團隊參賽作品《憶往昔崢嶸歲月,見社會主義五百年歷程》榮獲非專業組三等獎,并被推薦參加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國賽。本次大賽由山東省教育廳主辦,以“青春獻禮二十大,強國有我新征程”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本次大賽面向高校全日制在校學生,分為專業組和非專業組兩個組別。大賽采用錄制視頻、網上填報的方式進行。(文圖:劉靜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6
本網訊 綠植領養,踐行低碳生活;美麗中國,應需青年行動。近日,由共青團中央社會聯絡部與新浪微博聯合發起的第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綠植領養活動圓滿結束。在此次參加活動的全國一千多所高校中,我校獲得“2022綠植領養項目-優秀高校”稱號,校團委李靜老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團中央關于動員青少年投身生態文明實踐的工作部署,深化“美麗中國·青春行動”品牌效應,2022年5月起,我校設立活動專區,舉辦“美麗中國·青春行動”第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綠植領養”公益品牌落地活動。濰坊學院微博協會、團委青年通訊社聯合舉辦綠植領養系列活動,號召全校青年學生參與植綠護綠,提高生態文明意識,踐行生態文明理念,使公益事業逐漸在同學們心中扎根。(文圖:唐梓瑩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6
本網訊 9月22日下午,種子與設施農業工程學院黨總支理論中心組在8501室組織學習,由黨總支書記楊文亭領學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及《歷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回顧》等民族團結進步知識的學習。學習中,楊文亭通過新中國發展歷程,闡釋了文章中的“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的深刻內涵。班子成員紛紛表示,要努力當好學習和踐行的表率,要帶頭學、帶頭思、帶頭做,達到理論學習與實踐工作的有機結合,積極發揮“關鍵少數”作用。繼而,教師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分別學習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和《第十二章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相關內容。(文圖:溫學洪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6
本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實驗室管理水平,切實做好實驗室信息統計工作,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報送2021-2022學年高等學校實驗室統計數據的通知》要求,9月22日,學校在7306會議室組織各學院實驗實訓中心負責人參加了省實驗室管理與信息統計培訓班。培訓班上,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李霞為培訓班致辭,東南大學熊宏齊、山東師范大學曲慧嫻、山東省教育廳科學技術處曾憲文、北京化工大學陸敏峰、天津基理科技張天一等專家分別以《實驗教學體系化標準化構建及示范中心持續建設》《山東省2022年實驗室信息統計工作部署》《高校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部署》《2022年實驗室信息統計報表內容及系統使用方法講解》《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一站式解決方案》為主題,結合當前高校實驗室工作實際,圍繞實驗教學體系化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實驗室安全管理、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及信息統計等領域進行了專題培訓。據悉,培訓班采用線上直播方式,由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科學技術處指導,山東省本科高校實驗室數據統計與分析服務中心和山東師范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主辦。參訓人員表示,培訓既有實驗室安全事故的預防、安全體系的構建及安全管理的創新舉措,又有實驗室信息統計工作的全流程分析方法,有效保障了學校實驗室管理與信息統計工作的順利進行,進一步提升了我校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水平。各學院實驗室管理相關老師也通過嗶哩嗶哩app同步直播參加了培訓。(文/圖:張娜娜/王宏宇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2
本網訊 9月20日,濰坊科技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院長孫寶國等一行4人,來我校繼續教育學院進行工作交流。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王長春、有關負責同志和部分科室負責人參加座談會。王長春向客人介紹了目前濰坊學院繼續教育各項工作的運行情況,著重對繼續教育學院內部崗位改革、人員設置、業務拓展、獎勵機制的具體做法作了介紹。孫寶國簡要介紹了濰坊科技學院成人教育的相關情況。雙方圍繞當前繼續教育形勢、高質量發展、管理規范、業務拓展、服務地方等事宜開展了交流,期望加大合作力度,為促進濰坊成人教育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文/圖:吳靖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2
本網訊 9月19日下午,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專題學習黨風廉政建設相關制度規定,統籌分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總支委員及相關科室主任參加會議。學院黨總支書記王元森主持會議并對《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及《中共濰坊學院委員會構建完善廉政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工作方案》進行了傳達和解讀,明確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崗位職責、管黨治黨工作任務。院長臺夕市就黨風廉政建設反映出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分析解讀,強調大家要不斷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和責任。王元森在總結時指出,大家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強化教師風險意識教育、廉政法規教育、廉政談話教育,緊緊圍繞學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抓好貫徹落實。就做好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王元森提出三點要求:一要加強政治建設,提高政治站位;二要落實責任,積極營造氛圍,增強廉潔自律意識;三要統籌推進,及時自查自糾,加大對重點崗位監督力度,注重長效,始終堅持把黨內紀律和規矩擺在突出的位置。(文/圖:王開麗 馬永生/王開麗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2
本網訊 9月13日至18日,省委統戰部、省歐美同學會在省社會主義學院舉辦全省歸國留學人員代表人士研修班。本次研修班采取專題講座、現場教學、交流研討等方式進行,我校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于洋博士參加學習。于洋表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以及校歐美同學會的一員,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結合留學歸國人員身份特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論述,把課堂學習的知識化為提升工作效能的動力。在學習與工作中遵循國家統戰工作新的指導思想,做到敢于斗爭、甘于奉獻,更加堅定不忘留學初心、牢記報國使命的信念,繼續為促進海內外學子以及歸國人員的團結一心,充分發揮自己專長,在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工作中盡一份力量。(文:李琦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2
本網訊 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我校省級文明校園的示范帶動作用,展示我校教職工文明形象,從9月20日起,我校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學校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隊員走上街頭,積極參與斑馬線上的文明實踐,向行人傳播文明安全交通知識,引導過往車輛、行人各行其道,遵守交通法規,讓文明出行、禮讓斑馬線成為全體教職工的行動自覺,助力文明城市創建,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志愿者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志愿服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主要活動方式。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對志愿服務的組織引導,建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長效機制,不斷深化文明校園建設,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美譽度提升。(文圖:張曉麗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1
本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廉潔文化建設,貫徹落實《濰坊學院“青廉課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廉潔教育,9月17日,學校2022年新進教師專題培訓班開班,全校172名新進教師參加培訓。本次培訓按照《方案》“六個一”系列活動要求,圍繞“開展一次廉潔從教活動、組織一次師德師風主題教育、觀看一部警示教育片”三個“一”進行集中培訓,內容主要涉及師德師風、黨風廉政、法律法規等。開班式上,學校黨委委員、組織部長李連成在講話中對年輕教師廉潔從教提出要求,要涵養高尚師德,精進治學本領,善于規劃成長,甘于擔當奉獻;要安心從教,廉潔從教,嚴守底線,持續發力,始終專注個人能力的長足發展。教師教育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院長魏晨明作了師德師風專題報告,結合傳統文化中的“師德觀”和現實中師德失范案例,對新時代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出新要求。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機關綜合處處長孫緒才通報了年輕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新進教師共同觀看了2部警示教育片。組織大家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濰坊學院章程》和師德師風建設等相關文件。通過專家現場報告、模范教師輔導、部門政策解讀、典型案例通報、自主學習、大會交流和現場參觀等環節,采用反面警示和正面引導相結合的方式,為青年教師扣好廉潔從教的第一粒扣子。“青廉課堂”增強新進教師遵規守紀的自覺性、提高其學習黨紀法規的積極性、激發其參與黨風廉政建設的主動性。依托“青廉課堂”平臺引導新進教師助力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形成聚集清廉能量的“強磁場”,加深他們對“從嚴治黨、紀律在前”的認識,不斷提高廉政意識,幫助守好“廉潔關”。學校紀委、組織部、宣傳部(教師工作部)、人事處等部門積極參與,共同組織完成活動。(文/圖:徐安娜 張增國/ 徐安娜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1
本網訊 9月15日,合作發展處組織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部分教師走進濰坊市文化藝術服務中心,與濰坊市文化藝術服務中心負責同志及劇院、展廳運營管理人員進行了深入對接交流,在實習基地建設、人才培養、文化藝術活動組織等方面初步達成校地共建意向。雙方就濰坊市文化藝術發展情況進行了探討,就如何進一步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從而更好地服務濰坊市民,將教學與實踐、講臺和舞臺形成良好聯動展開了討論,在學生課程設計、實習與社會實踐、文化藝術類活動策劃、志愿服務、師資培訓及青少年研修研學課程等方面交換了意見。(文圖:臧威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1
本網訊 9月16日,我校合作發展處相關工作人員到濰城區參加濰坊學院與濰城區校城融合溝通會,濰城區委書記劉金國、濰城區工業與信息化局局長李海燕出席本次考察交流活動。在交流過程中,雙方就校城融合、校企對接與合作、校地人才共享、中小微企業發展、新生代企業家培育等方面進行了探討,進一步就雙方如何整合校城優勢資源,從而更好地服務濰城,實現產業振興,賦能中小微企業展開了討論,并對雙方下一步合作進行溝通交流。劉金國真誠表示,“濰坊學院領導的思路非常好,希望盡快簽訂合作協議,讓學院的高端人才與我區實現無縫對接,賦能見實效,幫扶出成果。”(文:臧威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20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