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了更好地落實《濰坊學院2024年大學文化涵養潤心工程實施方案》,豐富校園文化載體,提升濰院品牌形象,打造精品綠化、特色景觀,學校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新建多處景觀地帶。目前,我校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已經進入綠化及景觀提升階段。根據校園實際情況,學校基建處通過多方努力,與高新區住建局、設計單位多次溝通爭取后,相關部門最終同意增加投資,并確定在學校致遠樓前和弘德湖東岸,分別建造一個面積180平方米和110平方米的牡丹園。這兩處牡丹園的牡丹選用我國傳統品種魯荷紅和烏龍捧盛,并搭配一定數量的芍藥。此類品種花態直上、生長勢強,花期較長,適合校園栽培。基于門球場東側現有的多株丁香樹,基建處與設計單位多次現場勘測并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后確定,將原駕訓場地作為一個整體改造建設,將整個區域擴建為一個面積約2600平方米的包含大型體驗式雨水花園的丁香花園。種植叢生紫丁香101株和佛甲草、礬根等多種地被植物,并配有景石。基建處負責同志表示,牡丹花絢麗雅致、獨具風姿,素有國色天香的美譽,紫丁香樹形優美,花朵素雅純凈,牡丹園、丁香園建成后,必將成為校園新的打卡地。 (文:宗淙 編輯:張丹琳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8本網訊 4月16日,“山東大學濰坊日”系列活動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學校教務處處長侯金奎、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黨委書記任秀潔一行四人赴山東大學軟件學院開展對口學習交流。山東大學軟件學院黨委書記姜炳剛、院長崔立真、副院長周元峰和學工辦主任何萌參加了座談交流。座談會上,姜炳剛對我校一行表示歡迎,介紹了山東大學和濰坊市的戰略合作情況,并表示兩個學院應以此為契機,瞄準濰坊優勢產業,在大型工業軟件開發和服務數字經濟等方面開展合作。崔立真、周元峰和何萌分別從軟件學院辦學優勢特色、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研究生就業等幾個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侯金奎和任秀潔分別介紹了濰坊學院和計算機工程學院的基本情況,均表示山東大學軟件學院作為國家首批特色軟件學院,在國內優勢特色明顯,希望雙方能夠加強交流和合作。通過此次交流,雙方在企業項目合作研發、高水平人才引進、師資培訓以及計算思維課程聯合開發等方面初步達成共識,接下來將進一步做實做細,互惠共贏,為山東大學—濰坊校城深度合作添磚加瓦。(文/圖:張永會 編輯:魏霄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8本網訊 4月14日,生物與海洋學院農業精準栽培及數字化種植技術團隊聯合先正達集團、安丘市官莊鎮人民政府、雅冉國際、安丘盛大生姜市場及安丘市長生源生態家庭農場在安丘舉辦產業研討會。研討會針對現有生姜產業種植痛點及面臨的挑戰,探討生態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路徑及合作模式。團隊負責人趙月玲教授介紹了“生姜組培脫毒技術”在生產當中的應用情況,相關企業負責人展望了組培脫毒苗的產業前景,肯定了團隊助力生姜產業發展的頭部作用。下一步,團隊將繼續圍繞生姜脫毒苗、大姜生態種植技術等方面開展應用研究,讓科技成果更好轉化為生姜產業的“新質生產力”。(文/圖:姜雪連/孔祥坤 編輯:王慧婷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8本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扎實推進學院2024屆畢業生就業工作,4月16日,北海國際學院黨委書記任懷坤,黨委副書記、院長王波帶隊赴山東瀚海照明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訪企拓崗活動。山東瀚海照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韓軍海參加活動。座談會上,王波介紹學校基本情況、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和發展舉措以及北海國際學院的基本情況與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希望與山東瀚海照明集團有限公司在畢業生就業、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韓軍海介紹企業發展情況、業務板塊以及人才需求狀況,希望未來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校企雙方簽署了就業實習基地建設及相關教科研合作協議,并進行“濰坊學院就業實習基地”授牌。學院學工辦負責同志,就業指導專員、畢業班輔導員參加活動。(文:王世浩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8本網訊 4月15日,美術學院(陳介祺金石書法學院)召開年度重點任務推進工作會議。學院黨委書記仉新剛、院長王勇、副書記邊洪燕、副院長陳隸靜和各教研室主任、畢業班輔導員參加。會議由仉新剛主持。與會人員詳細梳理了學院本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結合各科室專業特點、人員結構,對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碩士點建設、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社會服務橫向課題研究、學科競賽、創收等重點攻堅工作理清了工作思路,完善了工作舉措,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統一了思想、奠定了基礎。王勇要求,各教研室要抓住學校發展的機遇,提高和加強職責意識,突出重點,進一步抓好科研任務的落實,壓實指導教師就業關鍵目標任務責任,充分調動全體老師的積極性,在教學、科研獲獎方面有新突破,確實把本年度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仉新剛在總結時說,各教研室要進一步壓實責任,調動全體教師參與完成年度重點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工作合力。要堅持有解思維,以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精神和2024年“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為統領,與貫徹落實學校“改革創新突破年”“管理質效提升年”“能力作風建設年”三大行動結合起來,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重點工作任務。要堅持底線思維,各項工作要守牢底線、不碰紅線,為學院發展奠定安全基礎。(文/圖:楚方民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8本網訊 4月16日,生物與海洋學院組織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專業2023級全體學生赴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開展實踐學習活動。本次見習由學院黨委副書記黃本玉帶隊,共計77名師生參與。同學們參觀了明波集團展廳,了解了明波新建水產基地和寧波飼料基地的運營情況。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了國內外海洋漁業產業的現狀和前景。據了解,明波水產公司現為國家級水產原種場、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范場。公司先后在國內首家成功研發出半滑舌鰨、斑石鯛、云龍石斑魚等20余個海水魚良種,并實現產業化推廣,年產優質海水魚苗種2000萬尾,商品魚1000噸。公司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苗種和商品魚暢銷全國。 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實踐學習活動,對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有了切身的了解和體驗,對未來的學習方向,對保護海洋、投身海洋強國的建設充滿信心和憧憬。(文/圖: 馬雯軒/ 戴玉鐲 編輯:王慧婷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8本網訊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湯修映教授(大北農教學名師)應邀來校作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機械與自動化學院院長解福祥教授主持,相關專業教師與學生參加本次學術交流活動。湯修映教授介紹了智能檢測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前景,并闡明儀器開發在智能檢測中的重要性。圍繞“智能檢測技術”的原理和分類,湯修映教授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智能檢測儀器開發流程,詳細說明了系統設計、傳感器布置、數據采集、模型訓練和集成測試五個開發流程中的關鍵技術,并重點強調了傳感器技術、數據處理、機器學習算法等關鍵技術。湯修映教授還結合團隊研發成果向師生介紹了基于光譜技術的食品品質檢測儀、多用途揮發性氣味檢測設備等前沿技術,讓師生深切理解了智能檢測技術未來發展前景和應用領域的拓展。講座后,湯修映教授就師生關于講座內容的思考進行了答疑、溝通討論。通過本次學術交流活動,師生擴展了專業視野,了解了該領域最新的研究前沿與熱點,認識了智能檢測技術與儀器開發的重要性和潛力。今后學院將繼續加強與中國農業大學的聯系與合作,學習先進經驗技術,提升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水平。(文/圖:王景華 編輯:魏霄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8本網訊 4月16日,機械與自動化學院黨委副書記溫效朔,副院長魏文慶等一行5人到山東科華電爐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交流。座談會上,溫效朔介紹了學院的基本情況及下一步工作的思路理念。他表示,學校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支持,希望今后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更好的助力企業發展,并就2024年畢業生就業工作等相關事項同企業負責同志展開交流。魏文慶介紹了學校的學科特色、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情況,他表示學院將緊密結合企業發展需求,進一步合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山東科華電爐有限公司的股東劉興科對溫效朔、魏文慶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對公司概況、主營業務、崗位需求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希望進一步加強學校與企業的緊密合作。會后,溫效朔一行還參觀了生產車間和研發中心。此次訪企拓崗活動為學院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企業的機會,雙方將拓展合作領域,共同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和新途徑,把合作共贏推向新高度,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文/圖:鄒昆晏 編輯:魏霄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8本網訊 為進一步推進我校與澳門旅游大學的深入合作,4月16日下午,澳門旅游大學在我校舉辦“讀研之旅”宣講會。澳門旅游大學副教授楊惠君博士作為主講人,介紹該課程的內容和優勢。楊惠君博士詳細地解釋了“讀研之旅”課程的課程設置、教學模式以及未來就業發展前景。她強調了該課程的實用性和國際化特色,特別是針對旅游管理領域的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術資源和實踐機會。此次宣講會不僅豐富了我校學生的學術知識,為他們的未來學習和發展提供了參考,也讓同學們對研究生課程的培養特色及就業前景有了充分了解。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100余名在校生參加活動。(文/圖:魏濤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8本網訊 近日,為進一步加強校地合作,學校法學院分別與寒亭區技工學校、高新區鳳凰學校、濰坊市育才學校簽訂人才聯合培養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教學實踐基地與就業實習基地建設。 法學院領導班子成員陸續走訪各學校,深入了解各校校園建設、特色課程、教學理念、人才構成,并與校方領導、優秀校友代表座談,就加強院校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等各方面進行交流探討。學院黨委書記劉德才在座談中希望雙方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打造服務“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優質平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院院長杜立聰表示,將在實習實訓、理論研究、業務培訓等方面與各校開展廣泛合作,為雙方師生搭建學習交流平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多贏,共同培育時代新人。(文/圖:倪志娟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7本網訊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團員青年的國家安全意識,學校各級團組織開展“國家安全 青春挺膺”主題團日活動。活動中,團員青年們通過主題團課學習、主題宣講、專題研討、宣傳簽名、紅色觀影、主題實踐體驗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論述,紛紛表示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提升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以青春偉力共筑國家安全防線。下一步,學校各級團組織將以主題團日為基本載體,持續深化國家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切實增強團員青年維護國家安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貢獻青春力量。(文:肖凱文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7本網訊 4月8日至15日,北海國際學院組織開展“青春向黨,國安有我”國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包括主題團日活動、觀看國家安全教育專題片及知識答題活動三個部分。全院950名學生參加活動。活動期間,學院組織24個團支部開展“國家安全,青春挺膺”主題團日活動。各團支部書記帶領團員青年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論述,重點學習國家安全教育警示案例,帶領同學們認清復雜形勢、提升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全面、系統、辯證的國家安全思維。4月14日下午,學院組織各年級學生以宿舍為單位線上觀看“千萬高校學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國家安全教育專題片,讓同學們深入了解“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含義,深刻踐行“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使命擔當。觀看結束后,大家通過“中國大學生在線”微信公眾號積極參與全國大學生國家安全知識答題,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國家安全知識,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共同筑牢國家安全鋼鐵長城。國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全院師生充分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豐富內涵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意義。下一步,學院將持續鞏固此次教育活動成果,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進一步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為維護國家安全匯聚青春力量。(文/圖:李亞婷/于群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7本網訊 近日,機械與自動化學院黨委書記張建偉、院長解福祥帶領智能制造教研室相關專業教師到壽光市調研干部掛職工作。壽光市政府副市長張昭,壽光市政協副主席、科技局局長付翠敏,壽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丁平會見了調研組一行。該院掛職干部、壽光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滕悅江陪同調研。張昭對調研組表示歡迎。他介紹了壽光市的發展情況,充分肯定了我校選派干部到地方掛職的成功做法。他說,1月30日,濰坊學院與壽光市人民政府簽署了校地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這次選派干部到壽光掛職是落實協議的具體舉措。他希望掛職干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壽光市的發展建言獻策,為校地、校企合作牽線搭橋。張建偉對壽光市給予掛職干部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介紹了機械與自動化學院的基本情況。他說,機械與自動化學院的相關專業與壽光市的相關產業發展有較高的契合度,他希望校地雙方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通過干部掛職,搭建好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橋梁與紐帶,把高校的資源優勢轉化為促進區域發展和企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實現合作共贏。(文:滕悅江 編輯:魏霄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7本網訊 4月12日上午,濰坊市中小學和平教育現場會在濰坊廣文中學舉行。學校和平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成,濰坊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濰坊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杜全平,學校外國語學院院長、和平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張學祥,濰坊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慶華,奎文區、高新區教體局分管負責同志,和平學研究院教師代表,部分中小學校長代表等參加會議。座談會上,劉成教授圍繞“新時代和平教育如何通過教育走向和平”等進行和平教育介紹。張學祥對我校和平學發展歷程進行介紹,暢談了為和平教育貢獻濰院力量的愿望及打算。杜全平在總結時指出,和平教育不僅僅是一門課程或者一個活動,更是學校課程觀、人才觀和文化觀的體現,新時代和平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和中小學課堂中培養孩子的和平意識。座談結束后,劉成教授為與會領導和師生作題為《新時代的和平教育》學術報告。他提到,濰坊是“國際和平城市”,創建和平是對歷史創傷最好的記憶和修復,共情、同理與非暴力是通往和平的必經之路。本次活動拉開了濰坊開展和平教育的序幕。以此為契機,學校將以和平學研究院為依托,整合相關人力資源,統籌謀劃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穩步推進和平研究,助力濰坊國際和平城市內涵式發展。(文圖:高萍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4-16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