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月17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帶隊到濰坊AI物聯網產業園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濰坊軟件園主任韓海健、副主任朱彥峰、學校計算機工程學院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在園區負責人陪同下,王成端先后走訪了山東歐齊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科視典(山東)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和利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山東濰水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在園企業,詳細了解企業發展、校企合作和畢業生吸納情況,重點圍繞畢業生就業實習、企業研發團隊合作等方面與企業進行深入交流,并向企業授牌。王成端還與入職企業的濰院學子親切交流,仔細詢問畢業生所學專業和工作崗位等情況,鼓勵大家積極進取,踏實工作,為母校爭光添彩。隨后,王成端一行參觀了濰坊元宇宙科創產業園多功能展廳,認真聽取園區負責人介紹,詳細了解園區在聚力打造濰坊元宇宙未來創新谷等方面的情況,多方尋求學校、園區、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的合作切入點。(文圖:王濤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20
本網訊 2月16日,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專項主管胡小鹿一行來校考察交流。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會見客人并進行座談。李英德對胡小鹿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和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就我校學科建設、科技創新、未來發展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胡小鹿表示,濰坊學院針對濰坊當地特色開展相關研究與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交流結束后,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一行到產學研融合創新中心和相關實驗室進行參觀指導。濰坊學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實驗室負責同志及有關博士參加本次參觀活動。(文/圖:解福祥/魏霄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8
本網訊 2月13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朱猷武,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美術學院相關人員等一行4人,送第23批博士服務團成員孟慶國博士赴青海師范大學掛職工作,并進行調研交流。青海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許存寧對朱猷武一行到校調研交流和孟慶國博士掛職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一職表示熱烈歡迎。座談會上,朱猷武介紹了濰坊市的人文特色、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等情況及濰坊學院的基本情況。雙方在學科建設、科研等方面進行交流,并就“黃河流域高校金石書畫研究與創新發展聯盟”下一步的工作和發展進行了探討。會后,朱猷武一行應邀參觀了化學化工學院的化學實驗室和美術學院的“青海省青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朱猷武指出,此次調研交流,拓寬了我校的交流渠道和領域,為下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開啟了兩校合作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文/圖:李忠玲 辛萬峰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7
本網訊 為全面做好新學期教學工作,開新局、謀新篇,確保教學工作有序推進,2月16日,學校在行政樓六樓東會議室召開新學期教學工作會議,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出席會議并講話,各學院教學院長、教務處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會上,教務處負責同志結合教務處2023年工作計劃,針對重點推進的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培育、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產業學院建設、實踐教學改革、招生工作、日常教學管理等10大類63項具體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和安排,列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促進各學院對教學工作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王成端就做好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要進一步鞏固教學的中心地位。各學院要緊緊圍繞2023年學校黨委提出的“一一六八”工作思路,全力打好實施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行動和教育教學改革突破攻堅戰,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聚力抓提升、求突破、促發展。二是要全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各學院要將課堂教學改革作為人才培養質量的突破口,統籌推動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教學管理和現代教學技術應用等一體化改革。結合學院專業學科實際,認真研究制定“一院一策”“一專業一策”“一課一策”的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采用靈活先進的教學方法,改進學業評價方式,推行全過程學業評價,力爭在本學期所有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及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全部啟動課堂教學改革。三是要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水平。以提升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對照應用型專業建設與評價標準,以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等為突破口,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全面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深入開展實踐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水平。(文/圖:張芳芳/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7
本網訊 2月16日,濰坊軍分區大校政治委員于寶東一行三人來校考察交流。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黨委副書記徐梅會見客人并進行座談。馮濱魯對于寶東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學校基本概況和近年來學校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思政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國防教育、服務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重點就深化國防教育改革、完善思政育人體系、加強雙方交流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他表示,濰坊軍分區國防教育資源豐富,目前學校正處于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希望雙方在創新學生思政教育、豐富國防教育形式等方面實現軍校聯動共建,融合提升。于寶東對濰坊學院近年來取得的辦學成績表示由衷祝賀,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健全交流體系,特別是推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育人、強化思政教育和國防教育等方面開展深度交流合作。學校黨委(校長)辦公室、學生工作處(學生工作部、武裝部)、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安興杰/張蒙蒙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6
本網訊 近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及二級專委會成員名單公布,我校黨委書記李東同志當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并兼任學術研究委員會組長,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鵬同志當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據悉,山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是在省教育廳領導下,對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類競賽活動進行研究、咨詢、指導、服務的非營利性專家組織,成立于2022年12月,秘書處設在省教育發展服務中心。委員會下設學術研究委員會、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指導委員會等8個二級專委會。指導委員會及二級專委會委員由省教育廳、各高等學校、行業企業代表組成。(文:韓桂紅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6
本網訊 日前,濰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認定濰坊市工程研究中心名單的通知》,我校依托機械與自動化學院(濰柴產業學院)申報的“高性能智能化制造及檢測濰坊市工程研究中心”位列其中。濰坊市工程研究中心是市發改委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我市創新平臺自主創新能力,經綜合評審認定的。高性能智能化制造及檢測濰坊市工程研究中心面向“中國制造2025”制造強國戰略和國家雙碳目標實施戰略,著眼我市重大戰略、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點產業的實際需求,開展核心技術攻關、重大裝備研制、專業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相關活動,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支撐能力。(文:肖玉芳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6
本網訊 2月15日,學校黨委副書記徐梅帶領駐我校省市政協委員、黨派團體負責人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的調研組,到高新區歌爾集團、航空航天產業園、恩源科技3家企業調研考察并推進訪企拓崗工作。在歌爾集團智能生活館,大家被“一起創造、一起分享、一起成長”的文化口號激勵著,被琳瑯滿目的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耳機、無人機等高科技產品震撼著,被虛擬VR/增強AR現實場景“殲15戰斗機”“海底探險”沖擊著……徐梅與歌爾集團人力資源本部總經理郄光彩就校企深度融合、創新人才聯合培養模式進行了深入交流。高新區三級專員齊亞杰和黨群部負責同志陪同調研。在航空航天產業園二期,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與高新國資運營公司共建就業實習基地簽約揭牌。雙方負責同志致辭并簽約,高新國資運營公司董事長王建利與徐梅共同為基地揭牌。基地的成立,實現了由單一企業主體向產業園區企業集群、傳統行業向航空航天高端行業的突破,將結成心連心、面對面、手拉手的緊密關系,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服務學生就業和企業成長。在恩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經濟管理學院與恩源科技負責同志互致深度合作美好意愿并簽約,公司總經理宮秀華與徐梅一起為就業實習基地揭牌。基地的運行目標,將在身邊的企業與家門口的大學“雙主場”、管理理論研究與企業經營實踐“雙通道”、把握政策導向與緊跟技術潮流“雙增進”上共同努力。徐梅強調,學校工作動員、就業創業以及統戰工作會議召開不久,統戰部第一時間聯合組織這次集體調研和訪企拓崗,是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工作走在前、開新局的必要行動。各黨派團體、統戰部、學工處以及各二級學院要形成合力、協同發力、同向用力,緊扣學校“一一六八”總體部署和目標任務,在履職盡責上發揮一根頭發帶動一把頭發的優勢,在勝任工作上積聚“一粒米煮出一鍋粥”的能量,在基地價值上實現“一眼泉滋潤萬畝田”的擔當。活動由統戰部負責同志主持,高新區黨群部有關同志全程陪同。(文/圖:李琦/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6
本網訊 2月11日,學校召開學生工作部署會。黨委副書記徐梅參加會議并發表講話。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單振濤主持會議。學生工作處、團委相關負責同志就新學期的工作作了部署。徐梅強調,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十四五”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也是我校省首批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決勝之年。質量提升是今年學校工作的主題,學生工作也要全面提質增效,為學校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徐梅指出,要開好局起好步,確保新學期開端良好。一要收心歸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二要抓緊抓實,認真謀劃2023年工作,以“起步即--沖刺、開年即決戰”的奮斗姿態,努力實現新年“開門紅”。三要統籌兼顧,突出抓好疫情防控與校園安全穩定等重點工作。徐梅要求,新學期要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學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大學工”工作理念,積極推進全環境育人工程,努力構建與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相適應的高水平學生工作體系。單振濤強調,要認真學習并及時傳達會議精神,認真謀劃新學期的工作,要敢于擔當作為,狠抓工作落實。他對學工隊伍提出了三點希望:抓底線,要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育人,要有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感;抓工作,要有時不我待你追我趕的緊迫感。學生工作處、團委有關人員和各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參加會議。(文/圖:王振國/莊夢琦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6
本網訊 2月14日,學校召開人才工作會議。黨委書記李東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作人才工作報告。黨委副書記徐梅主持會議,黨委領導班子成員馬茜華、王建新、王成端、李連成、單振濤出席會議。李東指出,本次人才工作會議是在全校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進辦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科教興國戰略的部署安排,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有關人才工作要求,總結、表彰、交流、部署學校人才工作,加快構建完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更好賦能支撐學校高質量發展。李東強調,學校在貫徹落實上級精神,深入推進“人才強校”建設,全面實施質量提升,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上,要重點落實好以下四個方面的意見:一是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理念,深刻認識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高校是育人“主陣地”、人才“聚集地”和創新“策源地”,更要有強烈的責任擔當,務必在建設人才強國、人才強省、人才強市中找到位置、作出貢獻。全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人才工作重要思想和黨的二十大關于科教興國戰略部署安排,進一步樹牢人才引領發展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在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扎實推進人才工作理念、思路、制度、措施創新,不斷優化人才工作格局,推動學校人才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二是強化關鍵環節,落實重點舉措,著力提升人才工作質量和水平。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學校人才工作要緊緊圍繞完成學校“十四五”發展目標任務,繼續推進“人才強校”戰略,突出服務學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需求,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在人才團隊建設、平臺打造、發展環境優化上下功夫,推動學校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和強大智力支持。三是健全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持續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強化政策有效供給,加強平臺載體建設,改革人才評價辦法,穩步推進準聘長聘制改革,優化人才服務體系。四是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全面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健全人才管理體制機制,嚴格落實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做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大力營造尊才愛才濃厚氛圍。李東強調,全校上下和各級各類人才,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實做好新時代學校人才工作,推進“人才強校”不斷取得新突破,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馮濱魯在人才工作報告中指出,近年來,我校人才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規模和質量持續提升,人才成長培育體系更加完善,人才引領發展成效更加明顯,人才專項經費投入持續加大。下一步,學校人才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突出抓好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著力做好引才引智工作,有效推進人才自主培養工作,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環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擴大人才總量,提高人才質量,盤活人才存量,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不斷開創學校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嶄新局面,推動我校人才工作再上新臺階。徐梅要求,各單位和全校廣大人才,要按照會議部署要求,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切實增強行動自覺,更加重視人才工作,用足用活人才政策,積極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積極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會議期間,學校對人才獲獎團隊和優秀個人代表進行了隆重的表彰獎勵。機械與自動化學院(濰柴產業學院)、傳媒學院、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負責同志分享人才工作經驗。2021年“鳶都學者”、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曹連振教授,種子與設施農業工程學院高銘雪博士,新進學科帶頭人代表、建筑工程學院曹寶珠教授分別匯報工作。全體處級干部,正高職稱人員代表,市級及以上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負責人,市級及以上人才稱號人員,省人才團隊成員代表,學校人才計劃支持人選代表,優秀博士代表等參加會議。(文/圖:張付功/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4
本網訊 2月14日,學校召開2023年就業創業工作大會。黨委書記李東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徐梅總結并部署就業創業工作,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宣讀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表彰決定。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主持會議,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李連成、單振濤出席會議。李東指出,解決好高校畢業生這一重點群體的就業問題,是我們必須回答好的重大政治課題,全校上下特別是各學院要把畢業生就業作為學校最大的民生工程,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和境界擔當,強化“有解思維”,扛穩抓牢政治責任,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確保年度就業創業工作目標高質量完成。李東強調,畢業生就業質量是學校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反映,必須把提升質量作為年度就業創業工作的主題主線,要在廣泛開拓市場化就業崗位上下更大功夫,充分挖掘就業崗位資源;在加強就業指導幫扶上下更大功夫,對困難畢業生群體開展“一對一”幫扶指導;在深化“招培就”聯動上下更大功夫,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李東要求,要將就業創業當作一項系統工程,統籌謀劃、整體推進,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要完善機制體制,全面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要用好用足專項經費,支持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要強化制度供給,加強人力保障;要健全完善就業考核評價辦法,突出結果導向和過程考核,確保就業創業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徐梅代表學校對2022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進行總結,充分肯定了就業創業工作取得的成績,并分析當前就業形勢和存在問題,從實現“三個目標”、做到“五個強化”、把握“五項重點任務”等三個方面對2023年就業創業重點工作作了安排部署。馮濱魯強調,要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深入落實就業創業工作“一把手工程”,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加強謀劃推進,加強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教育,進一步增強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推動2023屆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生物與海洋學院、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美術學院負責同志作交流發言。大學生就業工作指導委員會、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各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2022屆、2023屆畢業班輔導員及就業指導專員參加會議。(文/圖:張玉紅/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4
本網訊 2月13日,學校召開2023年工作動員大會,總結寒假工作,部署年度主要工作任務。學校黨委書記李東作動員講話,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部署2023年工作,副校長馬茜華傳達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來魯調研時指示要求和2023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黨委副書記徐梅主持會議,黨委領導班子成員王旭升、王建新、王成端、單振濤出席會議。李東強調,2023年學校要堅持“一一六八”工作思路,聚力抓提升、求突破、促發展。要堅持“一個根本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要繼續堅定“一個發展目標”, 扎實做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單位期末審核準備工作,加力抓好市委市政府支持意見落地落實,積極推進技術師范教育,全面強化內涵建設,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要以“質量提升”為年度工作主題,實施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科建設與科技創新質量提升、人才與師資隊伍建設質量提升、服務社會質量提升、治理能力與管理服務質量提升、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等“六個質量提升行動”,大力推進質量強校建設,聚力實現全環境立德樹人、教育教學改革、高水平學科建設、高層次教學科研成果、高端領軍人才引培、數字校園建設、校城融合發展、辦學支撐條件等“八個創新突破”,引領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李東指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學校事業發展仍處于充滿機遇的重要窗口期,要把握形勢、搶抓機遇,堅定事業發展信心決心,推動學校事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實現高質量快速發展。李東強調,今年發展的“路線圖”已經繪就,學校各級黨組織、全體師生員工特別是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責任擔當,發揮好黨組織、干部、人才作用,強化考核評價、激勵保障,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擼起袖子加油干,奮力譜寫學校事業發展新篇章。馮濱魯對2023年寒假期間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從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加快推進學科建設與科研創新,努力打造高素質人才和師資隊伍,深化內部治理與綜合改革,全面加大開放辦學力度,深入推進校城融合發展,全面提升綜合服務保障水平,堅決守牢“一排底線”、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等十個方面對2023年工作作了部署。徐梅要求,各單位各部門要迅速學習傳達會議精神,凝聚發展合力;統籌推進,狠抓落實,確保高標準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力保障新學期各項工作開好頭、起好步。全體處級干部,市級及以上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負責人,管理部門、教輔單位正科級干部,教學單位綜合辦主任、團總支(學工辦)書記(主任),教師代表參加會議。(文圖: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3
本網訊 2月13日,新學期開學第一天。為確保開學各項工作正常運行,切實保障教學秩序,規范教學管理,學校組織進行全校教學秩序開學大檢查。學校黨委書記李東、校長馮濱魯等校領導帶領10個檢查組,分別在主校區和安順校區,對新學期教師報到及教學準備、教學秩序、教師上課等情況,學生出勤、學生精神面貌、學習態度等狀況,教材到位情況,教室、實驗室教學設備設施等準備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對亟需解決的問題現場辦公、現場協調,確保新學期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根據各檢查組反饋的情況,本學期開學第一天教學總體情況良好,教師按時到位,備課充分;學生精神飽滿,教學秩序井然;教學設施設備運行正常,為新學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據悉,開學教學檢查已成為學校的一項常規工作,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各部門、各學院通力合作,為新學期開學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有力保障了教學秩序的正常化和教學管理的規范化。(文/圖:張芳芳/郭然 張蒙蒙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3
白貝邇,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后。求學工作十余載,白貝邇博士始終不忘育人初心,牢記教師使命,堅守教學和科研陣地,取得了累累碩果。教學方面,她承擔了本科生《學校教育學基礎》《教育名著選讀與寫作》《中外教育簡史》及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等課程,憑借豐富的理論知識、教學經驗和授課技巧,教授課程獲得同事和學生一致好評;科研方面,她主要從事教育政策研究及民族教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1項,完成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及省級教科研項目多項,出版專著1部,在《民族教育研究》《青海民族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當代教師教育》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論文10余篇。但是在白貝邇心中,家鄉的召喚勝過一切大城市中光鮮的工作。“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成了她最真實的寫照。每次回濰探親,雖然父母未曾開口,但她能感覺到年歲漸長的父母越來越需要陪伴。《論語·里仁》中曰:“父母在,不遠游”,作為女兒,她毅然選擇放棄遠方,返回家鄉。2021年,白貝邇博士參加了濰坊學院的高層次人才招聘,以杰青人才支持計劃引進,同年3月入職教師教育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年底競聘至教授崗位。回顧結緣濰院,白貝邇博士印象最深刻的是學校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校領導對人才的熱切期盼,以及學校各部門對人才政策的切實執行。她回憶道:入職過程非常緊湊,讓我切實感受到了學校人事部門的工作效率與“為教師服務”的宗旨。入職后,濰坊市的生活補貼及購房補貼按時足額發放,學校協議中的安家費也發放及時,各項承諾都很快得到兌現。教師教育學院也非常重視新入職教師,給予諸多關注,為大家能夠順利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轉眼間,白貝邇博士回到家鄉入職濰院已有兩年。兩年來,學校始終持續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在重視人才引進同時,緊抓青年教師培養,促進人才隊伍建設。她深切的感受到學校切實貫徹“人才強校”戰略,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心,每一位教師都將獲得成才機會。她表示:自己有幸成為濰院一員,感受到她的活力與朝氣,見證了她的努力與進步,希望更多的青年學者能一起參與濰院的成長,愿未來的濰院更美好。 (文:劉作榮 莊夢琦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2-12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