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畢業生就業工作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我校高質量就業工作,3月10日下午,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帶隊,前往濰坊未來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開展訪企拓崗活動。美術學院(陳介祺金石書法學院)班子成員隨同前往。馮濱魯一行在公司負責人的陪同下,參觀了企業環境,詳細了解了企業的發展歷程、經營現狀及發展前景。雙方圍繞教學科研、實踐實習、畢業生就業、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就教學科研、實習就業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馮濱魯表示,2023年是濰坊學院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之年,學校將繼續努力加強與企業密切聯系,不斷調整和優化學校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方案,努力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專業性人才。他希望,企業積極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校企雙方共同努力,加強合作、實現雙贏。雙方舉行了就業實習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共同為濰坊學院就業實習基地揭牌。(文/圖:于國 王若丹/于國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3
本網訊 為探索校地、校企融合發展新模式,做好“青鳥計劃”幫扶大學生就業行動,推進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3月10日,“青鳥計劃·就業服務季——濰坊市青年企業家走進濰坊學院”活動在學校體育館會議室啟動。學校黨委副書記徐梅、共青團濰坊市委書記趙中國出席活動并致辭。學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單振濤,濰坊市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王海燕,濰坊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李少亞出席活動。本次活動由共青團濰坊市委、濰坊市青年企業家協會主辦,我校合作發展處、團委承辦。濰坊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代表、學校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負責人近40人參加活動。徐梅代表學校黨委對團市委、市青年企業家協會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介紹了學校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高層次科研創新平臺、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隊伍、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等情況。她指出,學校堅持“立足濰坊、扎根濰坊、服務濰坊”,大力開展校地融合和產學研合作,通過全局性、系統性、科學性地布局發展,學校科技創新體系支撐有力,應用型科研成果特色凸顯,校企人才共引共用機制日趨成熟,畢業生留濰就業創業熱情空前高漲。她強調,校企雙方要搭建起信息互通、文化互動、資源互補和人才供需對接的常態化平臺,推動更多企業走進校園、更多創新資源流向產業、激勵更多人才圓夢濰坊,為服務濰坊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趙中國指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青年企業家隊伍建設,團市委緊跟上級要求,推動建立起完善的市縣兩級青年企業家組織體系。濰坊學院作為濰坊市唯一一所綜合類本科院校,多年來為全市各行各業輸送了大量優質人才。青年企業家隊伍與濰坊學院雙方聯系緊密,合作潛力巨大。他強調,雙方要以此次活動為開端,大力開展企業家進校園活動,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內涵,拓展服務領域,促進民生就業,刺激經濟發展,帶領全市青年在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學校合作發展處負責同志和李少亞分別代表濰坊學院和濰坊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簽署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結束后,趙中國一行分別到學校智能制造工程實訓中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產教融合中心綠色板塊、產教融合中心、建筑結構實驗室進行了參觀調研,圍繞應用型科技成果轉化、高端機器智能制造、3D打印技術市場開發、科技創新服務地方深度融合等話題,與現場相關負責人開展了深入的溝通交流。現場觀摩結束后,校企雙方就加深產學研合作、密切校企協同育人開展座談交流,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文/圖:韓金伶/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3
本網訊 3月11日,由濰坊高新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濰坊學院學生工作處主辦,建筑工程學院承辦的2023“濰坊高新區春風行動進校園”專場招聘會在學校致遠樓內廣場舉行。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段守華,學校黨委副書記徐梅到現場指導。高新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學校學生工作處、建筑工程學院負責同志陪同參加。本次線下招聘會共有100多家企業到會參加。企業中既有濰柴動力、中糧面業等央企、國企,又有元利化學、國邦藥業等優秀民營企業。同時,前期通過“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對接的日科化學、華豐動力等企業也參加了此次招聘會。招聘會共提供招聘崗位3000余個,涵蓋了機械制造、建筑工程、化工冶煉、生物醫藥、食品衛生、教育培訓、營銷策劃、跨界電商等多個領域。崗位類型覆蓋面廣,較好地滿足了畢業生多元化的求職需求。招聘會現場氣氛熱烈,井然有序,用人單位在現場與求職者展開了充分溝通和交流,為畢業生提供了崗位基本信息和薪資情況。除了2023屆畢業生外,部分非應屆畢業生也紛紛來到現場咨詢,為未來應聘求職積極準備。最后,用人單位與120余位畢業生達成步就業意向。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做好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工程,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省教育廳的指導下,濰坊學院積極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扎實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此次招聘活動采取“請進來”的方式,聯合高新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邀請企業進校交流并開展招聘活動,為畢業生提供精準服務,全力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下一步,學校將進一步落實做好推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工作,堅持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積極為畢業生拓展就業渠道,積極與濰坊高新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深度合作,助力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文/圖:馬俊原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3
本網訊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落地落實,3月10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來到美術學院(陳介祺金石書法學院),作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宣講,為師生講授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馮濱魯以《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題,圍繞黨的二十大召開的重大意義、報告的精神內涵、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落實等方面,對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進行了全面闡釋和系統講解。馮濱魯強調,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認認真真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真正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做到學習上入腦入心、落實上見行見效。馮濱魯勉勵同學們,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社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努力做理想遠大、一專多能、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昂揚向上、響應號召、爭做模范,展現濰院學子的良好精神面貌。宣講現場氣氛熱烈,不時響起陣陣掌聲。與會師生表示,宣講生動深刻、實事求是,既講清了報告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又闡明了報告內容中蘊含的學理哲理,聽后很受啟發。學校黨委宣傳部、計劃財務處、國際交流合作處、審計處、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等部門負責同志,美術學院班子成員、教師和學生黨員、學生干部骨干和團員代表參加了宣講會。(文/圖:陳菲菲/張蒙蒙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3
2月13日,學校召開2023年工作動員大會。會議繪就了“一一六八”學校發展“路線圖”,即堅持“一個根本指引”,堅定“一個發展目標”,實施“六個質量提升行動”,實現“八個創新突破”,聚力抓提升、求突破、促發展。會后,全校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對照目標找差距,突出重點抓落實。本網開設“質量提升大家談”欄目,邀請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及教師代表,圍繞“質量提升”這一年度工作的主題,談2023年工作“干什么,怎么干”,進一步明確目標計劃和落實好工作任務的各項舉措,推動學校工作高質量發展。今天推出的是教務處處長侯金奎談2023年教育教學工作——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賦能高質量發展。“2023年,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學校‘一一六八’工作思路,推動實施教學改革攻堅‘一號工程’,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管理創新三項創新,進行應用型專業體系建設、應用型課程體系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應用型課堂革命、實踐教學改革、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等6項改革,形成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倍增效應’,以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教務處處長侯金奎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侯金奎說,2023年要全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緊緊抓住課堂教學主戰場,將課堂教學改革作為人才培養質量的突破口,統籌推動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教學管理和現代教學技術應用等一體化改革。采用靈活先進的教學方法,進行啟發式講授、互動式交流、探究式討論,真正實現教學相長。改進學業評價方式,推行全過程學業評價。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和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強化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日常監督。本學期,所有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及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全部啟動課堂教學改革。侯金奎表示,2023年要全面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對照應用型專業建設與評價標準,全面推動專業向應用型轉型發展。進一步做好專業“減停并轉”,加大力度推進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專業建設。對接行業產業需求,申報新上2~3個新興本科專業。全面推進專業認證工作,做好已完成認證專業的整改工作,迎接已受理的特殊教育等5個師范專業進校評估,遴選2~4個師范類專業申請第二級認證,啟動師范類專業第三級認證申報工作;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取得實質性進展,兩個專業提交認證申請。全面加強1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工作推進,根據教育部的建設標準和要求全面提升專業建設水平,確保建設期滿通過認定。積極申請開設職業技術師范本科專業。侯金奎說,2023年要全面深化產教融合,大力推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進一步規范校企合作辦學,創新“產、學、研、用”協同育人機制,有效建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所有本科專業100%實現校企校地共建。推進多主體之間開放合作,共建基于產業發展和創新需求的高端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示范區)、高層次實踐教學與實習實訓平臺。凝練打造產業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創建品牌特色。加強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合作對接,積極推進元科技產業學院和鼎利智能產業學院建設,新建2~3個多主體參與的校級現代產業學院。學校將積極參與市級、省部級、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遴選,力爭2023年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取得新突破。侯金奎表示,2023年全面加強教學研究和教學成果培育工作。進一步修訂完善《教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和《教學獎勵辦法》,用制度和政策激勵教師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教學成果培育,用教學研究帶動教學改革,以教學改革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廣開思路深度謀劃,拓寬項目申報渠道,強化國家、省、校三級教研項目的申報和結題管理工作,強化教學研究成果的應用和推廣。提前遴選校級教學研究成果進行重點培育,為下一輪申報省級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做好儲備。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國家級和省部級規劃教材立項,編寫出版高水平教材;精準培育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思政課教學比賽等高層次教師教學比賽“種子”選手,規范組織各類教學比賽,力爭高層次教學比賽獲獎再上新臺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在全校營造潛心研究教學、尊師重教的良好輿論氛圍。侯金奎強調,要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以信息化、數字化賦能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推進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為切入點推動“課堂革命”,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加快對教室、實驗室等場所進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完成智慧教學項目建設一期工程,改善教育教學設施配置,匯聚數字化教學資源,加大力度改造建設智慧教室,構建形成校園“泛在學習環境”。“當前,學校正處于爬坡過坎、攻堅克難,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全力打贏申碩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教育教學工作更要錨定學校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以本為本,以人為本,創新服務理念,以一流的態度、一流的管理工作水平,賦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發展,不斷開創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侯金奎說。(文:張芳芳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3
本網訊 3月10日,學校黨委副書記徐梅到安丘市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安丘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曉麗,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景寶,安丘14家相關企業負責人,我校學生工作處、經濟管理學院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在安丘,徐梅一行到山東圣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隨后,與濰坊鼎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山東七維新材料有限公司、山東圣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進行簽約。在簽約儀式上,王曉麗對徐梅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安丘的基本情況和引才政策,表達了與學校進一步推進校地合作的愿望。徐梅介紹了學校發展的基本情況,重點介紹了經濟管理學院人才培養和畢業生就業工作情況,她表示經濟管理學院專業設置與安丘產業結構非常契合,雙方有很好的合作基礎,希望校地合作以協議簽署為標志,結出更多碩果。徐梅為與學校簽訂了就業實習基地建設及相關教科研合作協議的14家企業授牌。(文/圖:焦祥嘉/魏霄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3
本網訊 3月9日,學校召開高水平學科建設論證會,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主持會議并講話。有關學院行政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處負責同志介紹了學校前期高水平學科培育建設方面的相關工作及下一步工作安排,與會人員就強化高水平學科培育建設實施意見進行了交流論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李英德全面總結了相關專家的意見建議,并針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做好頂層設計,扎實開展高水平學科培育建設工作。“質量提升”是年度工作的主題,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對標山東省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標準,緊密對接區域優勢特色產業,切實擔負起培育建設職責,不斷凝練學科研究方向和優勢特色,充分發揮高水平學科的“頭雁效應”,引領帶動學校整體學科建設水平的提升。二是立足辦學定位,促進產學研融合反哺學科建設。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一定要密切行業企業合作,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的重大需求,凸顯應用型、地方性、行業性特色。依托地方和企業優質資源,建設高水平的交流和實驗平臺,有利于加強學科團隊建設和高水平成果培育,生成有特色的新興學科,鞏固優勢學科的地位。三是強化績效評估,動態調整支持學科和支持力度。學科建設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強化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突出建設的質量效益、社會貢獻度和影響力,根據建設評估結果,實行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模式,動態調整支持學科和支持力度,增強高水平學科建設的有效性,提高學科資源的投入產出比。(文/圖:肖玉芳/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3
本網訊 3月9日,學校黨委副書記徐梅帶領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法學院教師和統戰干部組成的調研組,赴青州調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工作。調研組參觀了“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街道”“山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云門山街道,并在海岱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座談交流。濰坊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劉世海全程陪同并主持座談會,青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辛沖出席。徐梅強調,本次調研活動的目的,既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各級民族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的實際行動,又是學習青州的先進經驗,并尋求深度合作的具體舉措。徐梅指出,推進濰坊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和民族宗教普法宣傳教育基地建設,要盡快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盡快實現基地由“轉起來”向“干上去”的轉變。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升巖指明了“為我市民族工作理論研究搭建一個新平臺,為民族宗教普法工作建設一個新陣地”的建設方向,學校黨委要求把“兩個基地”建設成為統一戰線和民族宗教工作的人才中心、創新中心,打造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理論高地、思想高地,建設成為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平臺、實踐平臺。二是盡快實現研究由“走進來”向“跟上去”的轉變。要建立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研究體系、宣傳教育體系、政策法規體系,調整完善民族工作政策法規,在理論研究、頂層設計、推動落實和隊伍建設等方面深入推進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三是盡快實現作用由“請進來”向“沖上去”的轉變。我們要把青州民族宗教領域的專家請進學校,為師生作專題輔導報告,指導教師進行課題研究、課程開發,結成對子,形成有目標導向、組織協同和成果轉化的發展共同體,多出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成果,推動學校民族宗教工作再上新臺階。(文圖:李琦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1
本網訊 3月10日,學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王建新帶領學生工作處、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相關負責同志和教師代表到昌樂縣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昌樂縣副縣長郭雪梅、昌樂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秦光興、昌樂縣就業人才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傳軍以及山東英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濰坊佳成數碼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昌樂本地企業參加活動。郭雪梅對王建新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對濰坊學院長期以來助力昌樂縣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的“濰院力量”表示感謝,同時簡要介紹了昌樂縣特有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產業基礎、充足的要素保障、豐富的資源條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生態環境,表達了在現有合作基礎之上,與濰坊學院進一步深入推進校地合作的強烈愿望。王建新介紹了濰坊學院的基本情況,并詳細介紹了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人才培養和畢業生就業工作情況。王建新表示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專業設置與昌樂縣產業結構非常契合,雙方有很好的合作基礎,希望校地合作以協議簽署為標志,結出更多碩果。會上,雙方就學校服務社會和學生就業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達成相關合作意向。簽約儀式上,王建新為簽訂就業實習基地建設合作協議的10家企業授牌。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負責同志代表學校與昌樂縣簽訂了畢業生就業工作合作協議,與參會的10家企業代表依次簽訂了就業實習基地建設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后,王建新一行到山東英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濰坊佳成數碼材料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走訪。(文:高祥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1
本網訊 3月10日,學校召開2023年中層單位目標任務述評會,管理部門、教輔單位圍繞學校2023年工作要點和重點推進工作,一一進行了本單位年度目標任務現場闡述。黨委書記李東,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黨委副書記徐梅,黨委委員馬茜華、朱猷武、王建新、王成端、單振濤出席述評會,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李連成主持會議。各中層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馮濱魯進行點評總結,并提出具體要求。他指出,大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清晰的“路線圖”“施工圖”,目標方向明確,工作舉措有力,為做好年度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述評會達到了預期目的。希望各單位、各部門緊扣落實學校“一一六八”工作思路,進一步改進完善年度重點工作計劃,齊心協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他強調,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也是學校省首批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決勝之年。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做好全年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多措并舉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見效;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咬定目標狠抓落實,進一步健全推進落實機制,進一步增強發展本領,進一步強化作風保障,進一步守牢“一排底線”;要統籌銜接各類考核,強化激勵約束作用,切實突出實效導向,不斷優化考核評價,著力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全校上下要以本次述評會為新的起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扎實推進全年各項工作,奮力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學校高質量快速發展作出新貢獻。(文/圖:張付功/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1
本網訊 近日,山東省職工教育協會、山東省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公布了2022年山東省產教融合示范單位(基地)等項目的評審結果。學校獲評“山東省職業與職工教育先進單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產教融合示范基地獲評“山東省產教融合示范基地”、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獲評“山東省產教融合示范性品牌專業”、邵鵬老師獲評“山東省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先鋒”、韓殿元老師獲評“山東省產教融合專業(學科)骨干帶頭人”等5項榮譽。在2022 年山東省職工與職業教育重點課題研究獲獎名單中,學校崔玲玲老師《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徑》獲一等獎,其他研究課題分別獲得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近年來,學校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深化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決策部署,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提升協同育人質量。下一步,學校將以此作為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新起點,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以建設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為抓手,錨定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不放松,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文/圖:秦世波/閆雪原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1
本網訊 3月9日,建筑工程學院在聞韶樓報告廳舉辦“師生有約”輔導員風采展示活動。學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單振濤,學生工作處負責人,建筑工程學院班子以及該院全體專兼職輔導員老師、學生代表,共計80余人參加。本次輔導員風采展示分為談心談話和主題班會兩個環節。在談心談話環節,5位專兼職輔導員圍繞輔導員九大職責,結合輔導員日常工作,采用貼合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案例,從學生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還原學生學習、成長中遇到的問題。面對一個個難題,演職人員傾情演出,演繹角色到位;輔導員們沉著應對,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過硬的心理素質以及充足的知識儲備,找到問題本質,并結合工作實踐經驗,還原真實談話過程,給出合理的解決方式和建議,開出一劑又一劑“良方”。在主題班會展示環節中,5位專兼職輔導員結合學生日常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巧妙構思,精心策劃,分別從專業課程、學風建設、網絡安全、校園貸、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內容進行精彩的班會展示。充分利用短視頻、互動問答等形式,呈現了一堂堂主題鮮明、寓意深刻、精彩紛呈的主題班會。該院黨總支負責同志表示,本次輔導員風采展示活動,為建筑工程學院輔導員隊伍搭建了展示鍛煉和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同時也檢驗了該院輔導員隊伍的工作水平,彰顯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成效。下一步,建筑工程學院將繼續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持續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進一步強化輔導員隊伍科學化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水平輔導員隊伍。(文:楊睿 李欣冉 張夢瑤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0
本網訊 3月9日,學校召開濰坊RCEP研究中心建設工作協調會。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主持會議并講話。會上,經濟管理學院負責同志介紹了濰坊RCEP研究中心情況,RCEP研究中心負責人匯報了中心前期研究成果和下一步工作打算,與會人員就相關研究進行了充分交流。李英德在總結講話時指出,與會人員的交流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是學校交叉學科創新團隊培育建設的一個良好開端,有關學院要成立RCEP研究小分隊,定期到RCEP研究中心研討交流。下一步,學校將加大交叉學科創新團隊培育建設力度,論證出臺管理辦法,促進新興學科、交叉學科領域多出高層次、有原創性的科研成果。學校將加大高水平學科培育建設力度,加大經費支持,打破學院之間的壁壘,跨學院整合學科隊伍,精準培育高水平學科。學校將加強有組織科研,形成強大合力,培育大平臺,承擔大項目,凝聚大團隊,取得大成果。會后,與會人員參觀了濰坊RCEP研究中心。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處、文史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政法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行政負責人和有關教師參加會議。(文/圖:肖玉芳/魏霄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0
本網訊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學校黨委統一安排部署,3月9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朱猷武為政法學院全體學生黨員作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 朱猷武以目的論、地位論、道路論、融合論、制度論、主體論、合作論“七論”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人才支撐”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論述進行了系統梳理和深入闡釋解讀。 朱猷武寄語廣大學生黨員,要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信真學,要把自己的主責主業干好,有真才實學,要有潛心做學問的心態和終身學習的習慣,做到潛心愛學。 通過本次宣講,政法學院學生黨員進一步增強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大家一致表示將繼續全面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埋頭苦干,努力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文/圖:李小杰/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3-10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