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6日,濰坊學院將迎來建校60周年。自校慶活動籌備以來,得到了各級領導、海內外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熱切關注和鼎力支持,在此謹致以崇高的敬意! 現就有關慶典活動日程公告如下: 1、慶祝濰坊學院建校60周年大會于2011年10月16日10時在濰坊學院體育場舉行。 2、慶祝濰坊學院建校60周年文藝晚會于2011年10月16日19時在濰坊學院體育場舉行。 3、2011年10月8日—15日為濰坊學院校慶活動周,期間將舉行一系列學術報告、校友聯誼、合作簽約等活動。 60周年校慶是濰坊學院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誠摯邀請并熱忱歡迎各級領導、海內外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相約風箏都,聚首濰院,共襄盛典,同譜華章。 特此公告,敬請周知。 濰坊學院60周年校慶辦公室 2011年9月26日
發布時間:2011-09-26
本站訊:9月24日,濰坊學院五蓮校友會成立大會在五蓮舉行。副院長王清明與校友工作辦公室有關人員一行5人代表學校參加了成立大會。會議由五蓮縣政協副主席、鄔云海校友主持。 在成立大會上,五蓮縣人大副主任、李樹湘校友做了五蓮校友會籌備工作報告。大會審議通過了《濰坊學院五蓮校友會章程》和《濰坊學院五蓮校友會會費繳納及管理使用辦法》,并推選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和第一屆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王清明為當選的各位校友頒發了聘書。 首任理事會會長、五蓮縣政協副主席朱偉在講話中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他表示將團結和依靠五蓮校友,努力將校友會建設成真正的“校友之家”。他呼吁各位校友既要為母校增光添彩,也要為母校增磚添瓦,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促進母校建設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五蓮縣文化市場執法局局長劉加新校友代表全體校友表達了對母校的思念,對校友會成立的期盼,并莊重承諾,全力支持、積極參與校友會的各項工作,全力為母校和五蓮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王清明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和全體師生員工對五蓮校友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說,校友是學校的寶貴資源,是學校與社會溝通、交流的橋梁,更是學校發展與進步最熱忱的支持者。他希望五蓮校友加強交流,積極溝通,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希望通過校友會這個平臺,加強校友與母校之間、校友與校友之間的聯系,廣泛團結廣大校友,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母校的建設和發展。最后,他誠摯邀請五蓮校友們今秋十月返校參加60周年校慶慶祝活動。 (編輯:新聞中心 作者:孫創業) 新聞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歡迎投稿!
發布時間:2011-09-26
本站訊:9月23日,學校第四批參加掛職鍛煉的干部接受了任前培訓。黨委副書記牛鐘順主持培訓會并對掛職干部提出要求。黨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參加了培訓會。 牛鐘順在講話時指出,選派中青年管理干部和高層次人才到地方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是我校干部培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黨委、行政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和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精神,實施《濰坊學院服務濰坊行動計劃》的具體舉措,對于我校干部隊伍能力素質的全面提高,對于促進學校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牛鐘順說,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市委組織部的指導幫助和各掛職單位的大力配合,從2010年3月起,我校已先后選派了三批共55名同志參加掛職鍛煉。總的看來,他們經受了實踐的鍛煉和考驗,能力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在推動校地校企合作、促進掛職單位工作等方面也作出了積極貢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根據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和學校發展的需要,經學校黨委研究,并報濰坊市委、市政府同意,我校將于近日派出第四批23名掛職干部。由于我們長期在高校工作,業務單純,接觸面較窄,工作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特別是對黨政機關和企業的工作性質等不甚熟悉。為此,進行這次任前培訓,就是為了使大家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他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培訓內容,多與前三批掛職干部交流和溝通,多渠道了解和熟悉掛職單位的情況,以便更好、更快地融入新的工作之中。 培訓會上,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呂學山教授為大家講授了“濰坊‘三區’建設與開發”,經濟管理學院李慎恒教授講授了“領導科學與藝術”,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孫金玲副教授講授了 “政務禮儀”,第三批掛職干部代表美術學院副院長周曉光向大家介紹了經驗。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金永輝) 新聞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歡迎投稿!
發布時間:2011-09-26
辛丕宏在第三批掛職干部工作總結暨第四批掛職干部對接會上要求掛職干部 明確任務 深入實際 推動合作 嚴格自律 本站訊:9月24日,我校第三批掛職干部工作總結暨第四批掛職干部對接會在體育館會議室舉行。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傅大軍,省領導干部考試題庫管理中心副主任、市委組織部干部一科科長權文松,濰坊市人民政府顧問、校黨委書記辛丕宏,院長王守倫,黨委副書記牛鐘順,濰坊市有關縣市區委組織部、開發區黨工委和有關市直單位的負責同志出席會議。辛丕宏在會上要求第四批掛職鍛煉干部明確任務,深入實際,推動合作,嚴格自律。學校第三批和即將赴任的23名第四批掛職鍛煉干部參加了會議。對接會由院長王守倫主持。 對接會上,權文松首先宣讀了我校第四批掛職干部任職通知。之后,傅大軍發表講話。他對我校第三批掛職干部的表現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有關縣市區和市直部門、單位一定要充分認識選派高校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工作的重要意義,認真負責、積極主動地完成好這項工作任務;各接收單位要為高校掛職干部開展工作提供良好條件。他要求掛職干部珍惜機會,在基層的生動實踐中鍛煉成長,樹立高校干部的良好形象。 掛職干部接收單位負責同志代表,我校第三批掛職鍛煉干部代表周曉光,第四批掛職鍛煉干部代表楊文亭在會上分別發言。 辛丕宏在講話中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重點介紹了學校的四大戰略、正在穩步推進的教育教學改革和《濰坊學院服務濰坊行動計劃(2011—2015年)》。他指出,學校的干部掛職鍛煉工作辦法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辛丕宏代表學校黨委對掛職干部提出了四點要求。第一,明確任務。對掛職干部來說,第一位的是學習、鍛煉、聯系、服務。學習,是向實踐學習,向基層學習,向一線的人學習,通過學習提高辦學治校的能力;鍛煉,是走出象牙塔,發揮自己的專長在在實踐中鍛煉增長才干,特別是增長實際工作能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的學生需要高素質應用型的干部和教師;聯系,是要發揮掛職干部的作用,加強學校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服務,是要為掛職單位辦點實事,找好服務的項目。第二,深入實際。掛職干部一定要鋪下身子深入第一線,深入生產生活的實際,不要浮在面上。要把跑了多少企業、農村,與多少人談了話作為考核掛職干部的一項硬指標。要在一年的掛職鍛煉中擬好每個季度的計劃。第三,推動合作。市委張新起書記在批示我校第四批掛職干部任職文件時指出,產學研政的結合要常態化。我們要認真研究好這個課題。掛職干部要努力推動校地、校企、校際的合作,積極尋找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結合點。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找合作項目,不要貪多,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實踐中落實《濰坊學院服務濰坊行動計劃》。各個團隊要發揚團隊合作精神,力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第四,嚴格自律。掛職干部走出去代表的是濰坊學院的形象,要廉潔自律,自尊自愛,嚴格遵守上級有關的制度規定,樹立濰坊學院干部的良好形象。 王守倫在總結時希望掛職干部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辛書記和傅部長的講話精神,虛心學習,勤奮工作,不辜負組織的培養和信任。特別是即將赴任的第四批掛職干部,要通過今后一年的掛職鍛煉,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掛職單位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我校與地方的合作交流架起友誼的橋梁。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金永輝) 新聞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歡迎投稿!
發布時間:2011-09-26
本站訊:9月20日,建行“e路通”杯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兩岸總決賽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經過激勵角逐,我校與臺灣明道大學、臺灣實踐大學聯合組隊的“e緣兩岸”團隊獲得季軍。冠軍由西安郵電學院“隨風E起沖”團隊摘得,來自臺灣真理大學的真理行銷團隊則獲得亞軍。來自兩岸23所高校共23支隊伍獲獎,其中4支臺灣高校隊伍的成績名列前茅。 院長王守倫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大賽頒獎典禮并致辭。他介紹了我校正在籌備的六十周年校慶情況,肯定了“e緣兩岸”團隊在加強兩岸文化推廣方面做出的努力。會后王守倫代表學校與臺灣亞洲大學及中華國際經貿研究學會簽署了合作意向書。 國臺辦主任助理龍明彪希望這項大賽能夠對促進兩岸青年交流、提升大學生職業能力、促進大學生創新實踐與就業起到積極作用。 首屆海峽兩岸大賽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得到了政府、學校和企業等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共吸引了兩岸2800多所高校、20多萬名師生的積極參與。其中,大陸賽區的參賽者遍布320多個省市。在7月舉行的大陸賽區總決賽中,共有151所高校233支團隊經過層層選拔進入大陸賽區決賽。 本次賽事由連續成功舉辦了三屆的建行“e路通”杯大陸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延續而來,由中國互聯網協會和中國臺灣網共同主辦。 (編輯:新聞中心 作者:陳匯才 焦云秋) 新聞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歡迎投稿!
發布時間:2011-09-23
宋文通:迎難而上擔大當 張克剛 張華 王聿秀 畢業生檔案:宋文通,男,2002年畢業于濰坊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現任山東雅迪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 山東雅迪建陶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位于淄博市淄川區,占地130畝,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現有高檔內墻磚生產線三條,總資產1.1億元,其中固定資產8000多萬元,年產各種大規格內墻磚系列產品1000多萬平方米,年產值2.6億元,利稅5000多萬元。 2010年10月26日,人民網—人民電視一次關于山東雅迪建陶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文通的專訪,引起母校老師對他的關注。 讀大學:建議父母資產抵債 宋文通出生在陶瓷之鄉———淄博,父母做陶瓷銷售,宋文通的童年就是在陶瓷中度過的。也正因如此,宋文通與陶瓷結下了不解之緣。高中時代,當地銀行出現了危機,而家里的大部分資金都存在銀行,銀行承諾危機過后補給虧欠。當地政府為了幫銀行度過難關,提出可以利用破產的陶瓷生產廠抵押。宋文通父母不知如何抉擇,等待銀行出現轉機,勢必影響到當前的銷售;盤下破產的生產廠,讓這些破產的廠子起死回生風險也很大。 這個問題的出現,讓家里的氣氛明顯沉悶。宋文通見父母愁得一連幾天吃不下飯,就想著如何替父母分憂解難。接受了大學教育的他,眼界逐漸開闊,思想日趨成熟,再加上他想法獨特,思想縝密,在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仔細計劃下,他決定讓父母盤下幾個破產的生產廠。起初父母說什么也不肯同意。然而宋文通卻把其中的利弊分析的頭頭是道:盤下幾個破產的生產廠,表面上是擁有了幾個無用的廠子,但是如果我們改變生產戰略,完全有可能起死回生并創下好的利益。就算不成功我們也是擁有這些廠子的所有權。與其等著銀行回轉還不如自己放手一試。聽了他的分析,父母經過再三考慮終于答應下來。宋文通說,后來家里就利用銀行的欠款包下三個生產廠。學校的教育和自己的能力促使家族企業由銷售轉向生產,開辟一片新的天地。 富子弟:大學畢業當學徒工 2002年宋文通從濰坊學院畢業,在當時,出國深造是很多人夢想的,家里人鼓勵他出國深造。但當時宋文通一直執著于自己的想法———生產陶瓷。下定決心搞生產,但他深知自己必須先搞清陶瓷的生產過程。于是他不顧父母和朋友的反對,進入當地一家陶瓷生產工廠當學徒。這個“富家子弟”進入工廠當學徒,一時間工廠上下議論紛紛。宋文通忍受著同事的冷嘲熱諷,每天早去晚回,認真學習。冬天下班后當所有的工人都回到溫暖的家,宋文通獨自留下來在零下十幾度的生產車間做實驗,冰冷的泥漿濺滿全身,隆隆的機器聲響徹在空曠的車間。就這樣在孤獨中、在寒冷中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重來,終于茫茫霧靄中透出一絲光亮,他成功了。 實驗成功后,宋文通離開工廠,和家人一起著手建廠。建廠初期,各方面都比較困難,但宋文通和家人硬是咬著牙挺過來了。工廠建成后,就要開始著手運作。“第一天運作,我意外地發現半成品做得不成功,當時感覺特別恐怖。一時間我壓力很大,三天三夜沒合眼,仔細檢查每一道工序。終于在第三天發現了問題,更正程序,終于成功生產出了半成品。”宋文通臉上浮現出磨難過后的笑容。目前,雅迪的大規格內墻磚,規格齊全,而新品研發的工作,一直由宋文通負責。 生活中的種種苦澀也曾使他受挫,漫漫歲月里的辛苦掙扎也曾使他疲憊。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氣餒過,不斷忍耐不斷奮斗不斷地向上望,因為他始終記得,學習受挫時老師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生活受挫時老師說:要像高爾基筆下的海燕,在暴風雨中愈挫愈勇。堅韌的生命終于超越所以的磨難和憂患,在天空劃出最美的弧線。 董事長:迎難而上擔任大當 隨著事業的發展,宋文通逐步走上了企業的前臺,擔任了企業的董事長。 2003年雅迪陶瓷的發展步入了正軌,從那時起,雅迪就沒有停止產品規格的更新。從一開始只能生產透水的200*300小規格瓷片,到2005年,經過不斷地探索和更新投入生產的300*600mm陶瓷,短短三年時間,雅迪從一個破產的舊廠做到了享譽中國北方的“皇冠陶瓷”的先進大廠。然而生產出如此先進的陶瓷,宋文通并沒有驕傲,反而更加努力地研究新產品,2006年300*900mm的陶瓷投入了生產。這一產品又屬中國陶瓷業首例。同年又實現了透水磚向不透水磚的轉型,雅迪陶瓷的發展進入了巔峰時期。 宋文通還告訴記者,淄博雅迪建陶有限公司非常注重企業的各項建設。包括狠抓企業內部的管理、品牌的策劃和運作、質量的管理和控制,企業的挖潛和改造、環境的保護以及員工隊伍和企業文化的建設等等。公司的各項管理堅持“從細微處著手,向大目標發展”的原則。注重產品的技術革新改造,加大技術開發的投入。堅持發展不能破壞環境的發展原則。 陶瓷廠的生產進入了巔峰期,宋文通對于銷售也不滿足于國內市場了。2007年,雅迪陶瓷正式打開了國際市場,電腦開始應用于銷售領域。當記者問及為什么會想著不斷更新產品的規格,就不怕生產出的產品賣不出去嗎?又是什么使你想著去打開國外的市場?宋文通笑了笑,說:“這還要歸結到我所接受的知識中去,當年我在學校讀的是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本身就是一個能給人靈感,開發人智力的機器。雖然我在大學的時間有限,學到的知識有限,但是我學到的創新思維是無限的,也就是這些創新思維在陶瓷生產中不斷地帶給我靈感。由于在陶瓷生產中,我公司的產品規格更新過快,很多國內的客戶都接受不了。國外的技術往往很領先,于是我想開拓國外市場更容易些。就借助網絡開始了國際銷售。說到最后,我還是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正確的專業,又受到了恩師的正確引導,才能有雅迪的今天啊。” 經采訪得知,宋文通還是個“空想家”。宋文通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在辦公室里打印東西,忽然想既然可以在紙上打印出不同的花紋和顏色,為什么不能在瓷磚上打印呢?于是他就開始著手研究起來,并與國外的客戶聯系,認真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他得知國外在2006年已經開始研究這項技術,2008年研發出來,而且已經很純熟。宋文通認識到中國陶瓷與國外發展還有一定的差距,還需要加大創新力度,他會一直創新下去。2010年10月16日,宋文通作為北方陶瓷業代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談到企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我們準備在山東省建立一個省級研發中心,與全國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合作,結合我廠的一些技術經驗,研發一些全新的產品,節能、低碳而且環保的產品。 自2003年成立至今,雅迪陶瓷總是領先山東及江北產區企業一步,著眼國內、外相結合,國外做高端,國內做品牌,開始“布局中國,走向世界。”雅迪公司未雨綢繆打開了國際市場,經過不懈努力,如今產品現已成功銷往南美、北美、澳大利亞、西班牙、意大利、中東等地區和國家,出口比例近30%。 (編輯:新聞中心) 新聞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歡迎投稿!
發布時間:2011-09-23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