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不忘初心者進 惟改革創新者強 斗轉星移,光陰荏苒。2018年的腳步漸漸遠去,2019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在這一元復始、充滿希望的美好時刻,我們謹代表濰坊學院黨委和行政,向全校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和廣大海內外校友,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友人,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和新年最美好的祝福!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學校決勝2020年基本建成省內同類高校一流、優勢特色突出的綜合類應用型大學的重要一年。一年來,學校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學校三次黨代會精神,寫好砥礪奮進之筆,堅定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大力推動改革創新,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過去的一年,我們召開了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統一全校師生員工思想,明確了學校“1248”戰略目標,對“十三五”規劃進行中期檢查修訂。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加強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不斷營造學校風正氣順、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扎實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活動,從嚴從實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監督管理和發展黨員工作,努力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美術學院學生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組織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加強對內對外宣傳,成立了新媒體聯盟,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向“師德模范”姜述鳳學習活動,著力打造學子敬仰、同行稱道、社會贊譽的濰院教師群體形象。過去的一年,我們按照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的戰略目標,積極推進八大工程,成績顯著。一是實施人才培養卓育工程,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強化內涵建設,突出特色發展,努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瞄準“一流本科”建設標準,突出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強化督導檢查,一絲不茍抓好教風學風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18年,我校教師獲省教學競賽五個一等獎,陳思雨代表山東省參加第四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文科組決賽獲得二等獎。二是實施學科筑峰工程,著力提高科研創新水平和服務地方能力。我們召開了第五次科研大會,堅持重點突破、有序推進,重點支持優勢特色學科發展,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優化學科布局,不斷提升學科競爭實力和建設水平。加大經費投入,培引領軍人物,打造創新團隊,統籌推進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單位建設。科研平臺建設實現新突破。2018年,依托我校建設的山東省光纖傳感與光電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我校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建設的濰坊學院工業設計中心被認定為第五批省級工業設計中心;依托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建設的現代蔬菜種業協同創新中心被認定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對接產業類協同創新中心;“民俗文化學”獲批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承擔科技部創新改革政策研究課題等一批課題,主辦承辦了一批高層次學術會議。我們部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濰坊“四個城市”建設工作,主動對接企業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做好第十、第十一批掛職干部工作,選派“第一書記”幫扶地方,我校一批教授、博士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實驗室。濰院有人才,人才有舞臺。一批優秀人才在濰院這片土地上迅速成長、脫穎而出、勇挑大梁。三是實施高端人才匯聚工程,著力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師資隊伍。我們深入推進“人才強校”,堅持引培結合、立足培養,強化學者培引。堅持高端引領、重點突破,不拘一格、招賢納才,不斷加大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團隊引進力度,不斷提高引進博士質量,完善立體化人才培養體系,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師資隊伍。我們召開2018年人才工作大會,舉辦高端人才論壇,舉辦鳶都博士論壇,舉辦“雙青”論壇,遴選“濰院學者”,強化“杰青”“優青”人員管理,推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四是實施創新創業育人工程,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推進德育綜合改革,進一步完善育人工作體系,構建形成大育人格局,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升大學生教育管理服務水平,努力培養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作為、有品質、有修養的時代新人。我們召開各個層面的座談會,聚焦學風建設,開展“博學的青春最閃亮”主題教育活動,在全校營造尚學篤學的輿論氛圍。鼓勵各學院根據學科專業特點,開展學風建設特色活動。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舉辦輔導員實用技能培訓班,提升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組織開展課外學術科技創新活動。2018年,莘莘學子頻頻在省級、國家級各類比賽中獲獎,我校榮獲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獎,畢業生考研率、就業率穩中有升。五是實施人才培養國際化工程,著力提升國際交流與合作水平。我們堅持開放發展戰略,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拓展合作領域、完善合作體系,不斷提高國際化合作水平,逐步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國際化合作辦學新格局。2018年,不斷擴大對外交流,努力搭建國際交流平臺,進一步優化了外籍教師遴選機制,外籍教師學歷和職稱結構更加合理,碩博比例明顯提高,高級職稱專家人數不斷增多,覆蓋更多專業領域,招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141名,實現了留學生招生規模和辦學層次的新突破。六是實施辦學治校能力提升工程,著力推進內部治理體系現代化。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頂層設計,深化綜合改革,特別是在改革學術管理機制、改革崗位聘用管理制度、改革校內收入分配激勵制度、健全合作培養機制、深化財務審計制度改革、優化后勤保障機制等方面成效較大,進一步破解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激發辦學活力。以學校章程為遵循,進一步強化規章制度體系建設。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多校區運行機制,完善校院兩級學術委員會工作機制,發揮學校理事會作用。支持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團組織和民主黨派發展建設,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七是實施校園文化精品建設工程,著力打造濰院文化品牌。我們深入實施“文化塑校”戰略任務,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努力建設具有濰院特質、體現時代特征和具有強大凝聚力引領力的濰院文化,使廣大師生有共同的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和歸屬感。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弘揚濰院精神大學文化建設相結合。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深入開展“孔子學堂”建設,文明單位建設成果得以鞏固。2018年,“傳承中華詩詞打造詩香校園”獲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建設計劃重點項目立項。八是實施普惠民生工程,著力增強綜合保障服務效能。我們堅持保障先行,不斷完善校園基礎設施,積極推進大數據中心建設工作,加強經費使用管理,內控制度建設逐步完善,加強校園綜合治理,做好后勤服務外包工作,不斷提高師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2018年,學校在全國城市節水工作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同志們、同學們、校友們,當前,高校面臨的形勢復雜嚴峻,高校之間競爭卡位和搶位現象突出。過去的2018年,我們和自己比較,進步很大;和先進兄弟高校比較,差距也很大。面對“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競爭態勢,濰院向什么要競爭力?新的2019年,要突出問題導向,聚焦重點,補齊短板,任重道遠,還需全體師生員工上下一致,勠力同心,發揚“和衷共濟、艱苦奮斗、追求卓越”的濰院精神,向著三次黨代會既定目標,擼起袖子加油干。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作為、新氣象;新時代,屬于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屬于每一個為了夢想而打拼的濰院人。新年的曙光即將躍出地平線,2019年的時間之門即將打開。長河悠遠,天地常新,惟不忘初心者進,惟改革創新者強。2018,濰院砥礪行;2019,我們再出發!(編輯: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8-12-29本網訊 12月13日,湖南師范大學夏新華教授應邀來到我校法學院,為師生作了題為《新中國憲制發展中的移植與創新》的學術報告。報告會前,副校長趙光強向夏新華教授頒發了特聘教授聘書,并進行了座談。報告會上,夏新華教授詳細梳理了新中國憲法的發展脈絡,分析不同時期憲法的時代背景和特點,通過反思新中國憲制發展道路,強調要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制創新,培育中國特色憲法文化。夏新華是湖南師范大學法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和成果鑒定優秀專家、教育部和司法部項目以及全國博士后基金項目等評審專家,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目前擔任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法官檢察官懲戒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會長、湖南省法學教育研究會研究生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任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理事、中國亞非學會理事和中國非洲史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外法律史、非洲法、比較憲法和憲法文化,率先在國內開拓了非洲法研究新領域,其研究成果處于領先地位。(編輯:新聞中心 文:李雅婷)
發布時間:2018-12-29本網訊 12月28日,副校長丁子信在教務處和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負責同志陪同下,到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調研。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班子成員、教研室主任和實訓中心主任、部分教師代表參加活動。丁子信聽取了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負責同志匯報后,對該學院本年度教學、科研、學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就有關問題同與會同志進行了深入交談和探討,還對有關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丁子信要求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繼續發揚成績,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實將申碩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集聚資源,全力以赴,為成功申辦碩士點鋪平道路;進一步搞好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組織管理工作;加強實驗室特別是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堅持正確引導,強化德育工作,圍繞專業學習開展好學生管理工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創造性、開拓性開展工作,為機電工程學院和學校的改革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編輯:新聞中心 文:姜乃春)
發布時間:2018-12-29本網訊 12月27日晚,“啟航新時代 共筑濰院夢”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新年文藝晚會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學校領導孫文亮、丁子信、馬茜華、朱猷武、趙光強與師生一起觀看了晚會。伴隨著一陣鐘聲,一曲民樂合奏《北京喜訊傳邊寨》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奏響了晚會的序曲。《水墨舞韻》以水袖舞開場,丹青水墨蘊含自由靈動、游刃有余的中國傳統審美精神,展示出現代人對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揮灑自如的向往;《信念》用生動的舞臺劇展現了雞毛信的故事,在那段光榮的歲月中,在那個特殊的戰場上,無數的革命英雄用堅定的信念創造著勝利的奇跡,用堅定的信仰譜寫了歷史的傳奇;《老師,我想你》采用對白與歌唱的表現手法,以姜述鳳老師為原型詮釋了人民教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精神內涵;《春天的故事》《打起手鼓唱起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江山》《我和我的祖國》用歌曲聯唱的形式感悟了改革開放四十年激情的歲月;《新繡荷包》用少數民族的歌聲與風情,熱情地展示著中華民族自信的力量以及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精彩的演出給現場觀眾奉獻了一場又美又燃的視聽盛宴。晚會在大合唱《祖國頌》《歌唱祖國》中落下帷幕。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張會彩/馬騏)
發布時間:2018-12-28本網訊 12月27日上午,我校2018年輔導員實用技能培訓班在行政樓一樓報告廳開班,中南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唐海波作專題報告。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出席報告會。各二級學院主管學生工作負責人、全體專兼職輔導員,學生工作處、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全體工作人員,保衛處、教務處、校醫院相關人員以及學校法律顧問近170人參加報告會。唐海波教授報告會的主題為“精神衛生法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面臨的困惑與應對策略”。唐教授以精神衛生法的相關法條規定為線索,通過大量的現實案例向與會人員詳細闡述了針對精神障礙學生開展危機干預的方式方法,尤其重點分析在危機干預過程中輔導員的工作邊界與責任范圍。在互動交流環節,相關輔導員就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典型案例與唐教授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報告會內容詳實系統、案例豐富典型、方法具體實用,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涉及到的各方面人員都有很好的啟發指導作用。此次報告會是學生工作處開展的2018年輔導員實用技能培訓班的第一場,后續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喜亭副教授的“大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評估”報告會、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專場沙龍、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專題報告等活動。本期培訓班,旨在提升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機干預等實用技能,持續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唐海波教授,中南大學碩士生導師,中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咨詢專家,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執業醫師,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注冊心理督導師。原中南大學學工部副部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原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從事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30年,具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經驗。(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韓桂紅\郭然)
發布時間:2018-12-28本網訊 12月24日至26日,第四屆全國應用型人才綜合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河北邢臺學院舉行。我校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七項作品進入決賽,通過現場匯報預答辯、實操、專家評審等環節的激烈競爭,2016級學生李冠祖、張希望、鄭旭萌、呂嘉欣、王小紅、張瑞欣和高璐瑤的七項作品獲得全國二等獎,王程龍等9名同學的作品獲得全國三等獎。全國應用型人才綜合技能大賽由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主辦,大賽倡導“社會參與教育,教育服務社會”,以大賽為契機,建立校企合作的互動交流平臺,并通過不斷努力幫助高校進行教學改革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引導企業與高校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本次大賽共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1200余所高校,15324支隊伍報名參賽,最終有960支隊伍脫穎而出進入決賽。 (編輯:新聞中心 文:田惠瑩)
發布時間:2018-12-28本網訊 12月26日,我校與濰坊市博物館、科技館共建“濰坊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協議簽訂暨揭牌儀式,先后在市博物館、科技館舉行。副校長丁子信,市文物局局長劉允泉、市博物館館長吉樹春;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王志亮,市科技館館長許軍分別出席儀式并講話。丁子信在致辭中表示,濰坊學院是濰坊人自己身邊的大學,希望能為濰坊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也希望濰坊人關心濰坊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他在介紹我校教學、科研取得的成績和實習實訓情況后指出,作為一所地方高校,地域文化對學生的滋養和辦學特色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是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一個具體體現。要充分利用本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強高校思政工作的實效性。當日下午,我校與濰坊中學共建“濰坊學院教育見習基地”合作協議簽訂及揭牌儀式在濰坊中學舉行。丁子信與濰坊中學校長王偉共同為基地揭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和教育見習基地的建立,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有益嘗試,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實踐平臺,更加深了我校與地方交流與合作,提升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學校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活動。(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子林)
發布時間:2018-12-28本網訊 12月26日,學校召開會議,對即將召開的第二屆博士論壇事宜進行調度和落實。副校長趙光強主持會議。各學院分管人才工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上,人事處負責同志介紹了召開論壇的前期準備工作和論壇的具體流程,并就論壇的具體事宜進行了說明。趙光強在會上對本屆博士論壇的舉辦提了四點要求。第一,要高度重視。各學院要盡快召開班子會議,細化工作方案,主動出擊,廣泛聯系。第二,措施要得力。各學院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好學術線、師生線、老鄉線促成符合條件的博士參會,同時,要加大對本學院學術平臺、學術團隊等方面的宣傳力度。第三,要加強協調。各學院、各相關職能部門要統籌協調,利用“博士論壇”,作為學校擴大宣傳、加強聯系、吸引人才的重要舉措。第四,要加強責任落實。各學院要將工作落實落細。據悉,我校第二屆“鳶都行”博士論壇將在2019年1月11日-13日舉行。目前,我校已建立微信工作群,制作了論壇宣傳材料、邀請函,并制作了人才政策解讀的宣傳視頻,其他各項準備工作也正在有序籌備。(編輯:新聞中心 文:尹海燕)
發布時間:2018-12-27本網訊 12月25日,學校召開專門會議,總結學校2018年高教研究工作,部署明年工作。副校長朱猷武主持會議。高教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及發展規劃處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會上,高教研究所負責同志從十個方面總結了學校高教研究一年來的工作開展情況,并對明年的工作打算作了說明。高教研究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國內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形勢。對于高教研究工作,朱猷武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堅持政治性。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四個意識,四個自信”。二是把握教育性。要遵循教育規律,特別是高等教育規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發展規律。三是突出學術性。兼職研究員們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進行高教研究。四是緊扣實用性。朱猷武希望各位研究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好學校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各項任務,運用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努力把高等教育研究推上新臺階。(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 高術軍/金永輝)
發布時間:2018-12-27本網訊 近日,2018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各級各類評選活動紛紛揭曉,我校獲得多項全國大獎。建筑工程學院“小魯班鄉村行”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在2018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評選中榮獲“全國優秀團隊”; 在由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開展的,“2018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中,美術學院“七色花”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建筑工程學院“小魯班鄉村行”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經過高校推薦、團隊自薦、實踐展示、網絡投票、技術篩查、專家評審等環節,榮獲“優秀實踐團隊”; 在2018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成果遴選活動中,馬克思主義學院鄉村文化之旅調研隊“村委會調研知基礎,老支書回答明黨建”,榮獲“百佳創意短視頻”;外國語學院白鴿志愿者推普脫貧實踐服務隊,在由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聯合共青團中央學校部,開展的“推普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中,表現突出獲表彰。在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未來網開展的“青春大學習 奮斗新時代”2018第三屆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公益傳播力展示活動中,我校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包攬多個獎項:王振國老師獲得優秀實踐教師獎、三等助學金,“圓夢教育”社會實踐服務隊(五井鎮)獲得優秀實踐團隊,《青春筑夢之行》獲得優秀實踐傳播獎,王業飛同學獲優秀實踐個人獎,孫路沖同學被評為優秀實踐觀察員。2018年暑期,按照團中央、團省委、省學聯的統一部署,以“青春大學習?奮斗新時代”為主題,我校團委動員組織全校大學生志愿者廣泛深入地開展了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全校共組建117支服務團隊,其中,2支全國“三下鄉”重點團隊;2支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專項團隊;4支省級“三下鄉”重點團隊;9支“三下鄉?千村行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團隊;4支市級“三下鄉”優質服務項目團隊。(編輯:新聞中心 文:李靜)
發布時間:2018-12-27本網訊 12月26日,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舉行集體學習會。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主持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王清明,黨委委員馬茜華、朱猷武出席會議。會上,與會人員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馮濱魯在講話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件,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動員令”,是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宣言書”。在重要的時間節點上,總書記的這個重要講話,將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號角,催人奮進。馮濱魯還結合自身經歷談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的四點體會。馮濱魯就我校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出明確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從整體上把握講話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二是要結合各單位、各部門乃至每個人在學校改革發展進程中肩負的使命、面臨的問題,以實際行動、工作實效學習貫徹好講話精神。三是要在學習和工作中明確責任,要把自己擺進去,認清我們肩負的使命責任,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堅決落實綜合改革的各項任務,高質量推進學校改革發展,加快建設優勢特色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黨委理論中心組成員,各黨總支(黨委、直屬黨支部)書記參加了學習。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趙鵬俊/王珍)
發布時間:2018-12-26本網訊 12月24日,學校再次召開2019年度國家基金項目申報工作會,對2019年國家基金項目申報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會議由副校長趙光強主持。各學院分管科研工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各二級學院匯報了本單位國家基金項目宣傳動員、部署落實情況,科研處負責同志對假期科研工作進行了安排。趙光強對各單位前期部署落實情況進行了總結,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落實馮校長講話精神,進一步抓好項目申報工作,對老師進行再動員再發動,切實提高申報質量。二是科研處、二級學院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為申報老師提供方便,盡可能少安排其它工作,讓老師有足夠精力做好項目申報工作。三是密切關注國家基金委、規劃辦有關申報通知和申報指南,有新精神要及時傳達,組織學習。 (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百雷)
發布時間:2018-12-25本網訊 12月25日上午,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在離退休工作處負責同志陪同下,到陽光融合醫院看望慰問生病的老黨員王慶山。王清明詳細了解了王慶山的治療情況、身體狀況以及孩子的學業情況等,代表學校送上慰問金,也送去學校黨委、行政對王慶山一家的關心與新年祝福。(編輯:新聞中心 文:宗青)
發布時間:2018-12-25本網訊 12月20日下午,濰坊學院教職工太極拳展演在學校體育場舉行。學校黨委書記孫文亮、副書記王清明出席展演,濰坊市體育局黨組成員、體育總會主席劉樹宏,濰坊市老年體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竇義文蒞臨現場,體育局及體育學院的有關同志擔任評委,各分會負責同志在主席臺就坐。為貫徹落實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重樹山東武術之鄉的高大形象,同時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營造健康校園文化氛圍,增強教職工身體素質,工會從今年三月份開始,在全校教職工中開展了“學太極、強身體、健康快樂”為主題的學習和推廣太極拳活動。經過兩個階段的培訓,歷經半年多,太極拳運動在我校的推廣活動已初見成效。此次展演全校共24個工會小組分六大組進行,經過參加人數、現場表現等綜合考量,最后決出體育學院等八個小組獲得一等獎,繼續教育學院、弘德書院等八個小組獲得二等獎,檔案館等八個小組獲得三等獎,檔案館、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等十個小組獲得優秀組織獎。展演還邀請到了老年體協太極拳表演隊為大家進行了表演,贏得一片掌聲。王清明在最后的講話中說,希望通過此次展演,各分會能繼續將此項運動在廣大教職工中推廣普及,讓廣大教職工感受到太極拳健身靜氣、修身養性的獨特魅力,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各項工作及生活中去。(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郭然)
發布時間:2018-12-24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