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中秋不僅寄托了對故鄉的思念,也是兒時美好回憶的承載。在外求學,欲歸不得,如果能嘗到一顆香甜的月餅,那顆思鄉的心便也悄悄的靜下來了。9月10日,安順校區管理辦公室為求學在外的濰院學子準備了一份中秋禮物,在龍鳳閣餐廳舉辦了“五湖四海一家親,美食美味共賞月”購餐送月餅的活動。餐廳工作人員早早將月餅準備好,經過細致的擺放,五仁、椰蓉、棗泥、草莓、哈密瓜……各種口味的月餅在燈光的映射下,煥發出誘人的光澤,伴隨著那香甜的氣息,不禁讓人垂涎三尺。同學們爭先恐后領取月餅,短短幾個小時,1000個月餅和各窗口還根據自身的特色準備的小點心、水果、烤腸、肥牛卷等特色小禮物便領取完畢,餐廳內充滿了節日的歡快氣氛。濰院的月餅,承載了佳節的美好祝愿,飽含了學校對學子滿滿的深情,吃的是月餅,品的是情懷。特殊教育專業孫同學拿到月餅高興地說:“今年中秋與家相隔千里,陪家人一同賞月吃月餅變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心愿,不得不說有點失落。但有濰院相伴,有伙伴作陪,倒也別有一番滋味。”小學教育專業崔同學:“收到月餅很開心,禮到情也到,謝謝濰院,讓離家在外的我感受到這個中秋不一樣的溫暖”“溫暖”“幸福”是同學們表達的共同感受,月餅雖小,卻撫平了那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愁緒,增添了幾分千里共嬋娟的濃濃祝福。這個中秋“邂逅”教師節,感恩與團圓同在。(文圖:孫填均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13
本網訊 9月9日,在第38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政法學院在人合樓8314會議室,召開以“迎接黨的二十大 培根鑄魂育新人”為主題的新進教師座談會。座談會由政法學院黨總支書記曹興波主持。院長苗金春出席,多名資深教師和近年新進教師與會并進行現場交流。會議伊始,學院領導向到場教師致以誠摯的節日祝福。苗金春要求新進教師要盡快適應并融入新角色,做合格教師。殷切叮囑教師們在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實效。同時也要學會做科研,提升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學中發現問題,將研究所得融入日常教學。多名資深教師從多方面向新進教師提供寶貴的成長建議。曲麗濤博士提出對待科研,要找到方向,明確規劃,保持良好狀態。充分利用時間,多看、多問、多練習,明確相關要求,切實提升科研能力。張彩云教授鼓勵年輕教師抓住機會,積累教學經驗。愛崗敬業,從細節處關愛學生,盡心盡力做好教師這份崇高事業。于民教授表示當下只是一個起點,勉勵新進教師要不斷努力取得更多成果。同時分享了自身的科研方法,拓寬了新進教師的科研思路。韓學志副教授結合自身的研究經歷和科研成果,提供了寶貴的科研經驗,幫助新進教師進一步明確科研規劃。劉曉菲、王陽、張麗、趙夢雅、李中源、姜作冰作為政法學院近年新進教師發言,從教學、科研、生活等多個方面交流了自己的感想與收獲,并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將再接再厲、不負教書育人之重任。在交流中,苗金春強調教師們要進一步發揮團隊優勢,凝心聚力,共謀發展。曹興波對本次座談會進行了總結,表示將為每位新進教師選派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做導師,一對一指導,新老教師多多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他殷殷囑托新進教師要在學生成長中做好引路人,在教學工作中開拓創新,在融洽氛圍中團結共進,為學院發展注入新活力,實現個人和學院的新突破。通過此次座談會,新進教師加深了對學院的情感和對教學工作的認識,進一步感受到了學院領導和資深教師對新教師的悉心指導和殷切期望。三尺講臺,勤耕不輟。相信新教師們能夠站在新的起點,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文:姜作冰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13
本網訊 9月8日,計算機工程學院65名省外新生順利完成報到并入住弘德書院。9月9日,正值中秋之際,學院黨總支書記張曉靜、院長王成端帶領學生工作辦公室老師深入公寓走訪慰問新生,了解新生入住情況,為大家送去精心準備的中秋月餅及節日問候和祝福。“同學們,中秋快樂!”張書記、王院長一進宿舍便親切問候同學們,與他們交流。“家是哪里的?”“第一次獨自離開家鄉來到大學學習生活,還適應校園的生活嗎?”“在宿舍設施設備方面,有缺什么嗎?”“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什么規劃和愿望?”一句句親切問候的背后,都體現了學院對同學們的關心關懷。每走訪一間宿舍,張書記、王院長都會詳細了解新生們的學習、住宿、飲食等適應情況,耐心解答同學們的疑慮,叮囑同學們盡快了解和熟悉校園情況,適應新環境,熟悉新同學;遇到困難和問題及時與輔導員溝通;疫情防控期間更要注意宿舍的整潔衛生、通風換氣等問題。同時也叮囑同學們給家里報一聲平安,給自己的父母長輩送去一聲祝福。學院領導的親切關懷,使同學們倍感溫暖,紛紛表示會積極地適應大學生活,在疫情期間嚴格聽從學院安排,不辜負學院對他們的關懷和期望。一直以來,計算機工程學院始終將宿舍作為開展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主陣地,本次深入宿舍慰問新生,充分體現了學院領導、老師對學生的關懷,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對學校、學院的認同感,同時也為該院后續學生教育與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文:陳燕玲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13
本網訊 9月6日,學校召開專職團干部專題培訓會,學習傳達團中央、教育部黨組《關于改革創新高校共青團工作 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引領實效的若干措施》和省委組織部、團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集體學習《論黨的青年工作》部分篇章。團委書記徐加金主持,團委全體人員、各學院團總支負責人約30人參加會議。會議指出,共青團工作是我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落實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將共青團工作與青年學生工作、與全校工作大局融會貫通,扎實形成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新格局、新機制、新成效。會議要求,全校團干部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共青團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著力改革創新,切實增強引領實效;要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在學校黨委領導下,不斷落實黨建帶團建具體機制,加強對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領,以黨的建設帶動提升共青團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團結組織動員全校團員青年為“走在前、開新局”貢獻青春力量,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徐加金結合學習體會和學校共青團實際,就扎實做好相關工作,和全體與會團干部作了分享交流。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履行好共青團為黨育人政治職責;二是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思想政治引領的能力水平;三是要結合文件不斷加強業務學習,為黨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切實將共青團工作全面融入學校“三全育人”格局和“大思政”體系制度機制,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會上還對2022年迎新志愿服務工作、憲法衛士等重點專項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文:吳楷文 韓金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13
本網訊 近日,濰坊市財政局致信我校,感謝我校圓滿完成2022 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初、中級資格無紙化考試工作。根據省市教育、財政部門安排,2022年度會計專業技術初、中級資格考試分別于8月1日—3日和9月3日—4日在我校進行。為保障考試工作順利開展,確保廣大考生、考務人員與全校師生的安全與身體健康,根據考試和疫情防控要求,學校成立考務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統籌兼顧各項工作。各單位各部門分工明確,協調配合,全力以赴開展工作。考前,考務工作組積極與濰坊市財政局溝通對接,按照《山東省2022年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疫情防控考生須知》《濰坊市2022年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疫情防控方案》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濰坊學院2022年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工作方案》《濰坊學院2022年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疫情防控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做好考試前工作和防疫準備,落實考試期間防疫各環節消殺防控工作,加強考試期間考務、監考人員防控措施檢查力度。考試過程中,全體考務人員和監考教師嚴明紀律、嚴格要求、履職盡責、熱情服務。在相關單位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考試安全平穩順利進行,秩序井然。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工作的圓滿完成,充分展示了學校較高的組織管理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濰坊市財政局對學校高質量完成本次考試的組織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學校在嚴峻疫情困難面前周密籌劃、精心組織、通力合作的工作作風給予了高度評價。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校地合作、提升服務地方的能力,暢通溝通渠道,不斷開拓創新,為學校碩士點建設和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文:蔣玉珩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09
本網訊 為配合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曁省校園日宣傳活動,9月8日下午,網絡信息中心在行政樓320會議室,舉辦網絡安全第一期培訓班。網絡安全培訓班是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暨山東省網絡安全宣傳校園日系列活動之一,培訓班活動將一直持續到2022年底。培訓班面向中層干部、系統管理員、網絡網站管理員、學生干部、專業教師、基層管理人員等群體,分期分批舉辦。第一期培訓班的主要參加人員為8個二級學院的學生干部,培訓內容為:講授校園卡使用指南;信息門戶使用指南;網絡反詐騙等。培訓結束后,學生們就全校范圍學生群體關心、關注的問題與網絡信息中心工作人員進行了探討交流。(文:李曉利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09
本網訊 9月7日,鹽堿地綜合利用國際大會在山東濰坊開幕。本次大會以“鹽堿地綜合利用與糧食安全”為主題,由農業農村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來自美國、荷蘭、孟加拉國等國家的駐華使館,相關國際組織代表,土壤學界知名專家以及有關省農業部門代表等180多人現場參會,圍繞“大食物觀”下的鹽堿地綜合利用和鹽堿地資源評價、改良實踐、生態建設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十四屆市政協常委魏建平、市政協委員武曉燕和黨外知識分子教師代表高明剛參加會議。魏建平教授作為入會嘉賓代表接受了濰坊電視臺專訪。他表示,今后將更加積極參加國際交流,分享鹽堿地綜合利用的經驗、做法,發揮高校教師學術優勢和政協委員自身優勢,在進一步助力世界糧食安全上作出自己的努力。 這是學校統戰部立足濰坊鹽堿地生態改良,聚焦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錨定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和協助學校廣大代表委員、黨派團體和無黨派人士教師積極落實《濰坊學院服務黃河國家戰略行動計劃(2022—2025年)》的有益探索。(文:李琦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09
本網訊 9月8日下午,美術學院舉辦慶祝“迎接黨的二十大,培根鑄魂育新人”為主題的第三十八個教師節暨2022年新入職教師座談會,學院黨總支書記劉雪梅出席,院長王勇主持,美術學院領導班子及各教研室代表教師和新入職教師參加座談。美術學院領導班子與新入職教師代表進行了親切座談,并向他們致以節日的問候,現場氣氛輕松熱烈,大家歡聚一堂,暢談教育理想、共敘育人情懷、共慶歡樂佳節。新入職教師侯佩岑和劉雪琳分別作了交流發言,她們表示:作為美院的一份子,將不辜負學校領導的關懷和期望,也定將在工作中更好地發揮才干,回饋學校、回饋學生、回饋社會。各位教師代表也紛紛發言,圍繞加強教師職業素養、教研室發展、思政深入課堂和美院基礎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劉雪梅和王勇對各位教師關心和支持美院的發展表示衷心地感謝,對座談會上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非常重視,對老師們提出的問題會積極盡快地解決,并對各位教師送上教師節到來的祝福。(文圖:毛凌云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09
本網訊 9月7日下午,計算機工程學院在黨員活動室召開教師節座談交流會。學院新老教師歡聚一堂,座談交流,共同慶祝第38個教師節的到來。會上,院長王成端介紹了學院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和學科專業建設等方面的努力探索,強調了當前學院重點推進工作,歡迎各位青年教師的加入,希望大家加快角色轉變,加強業務學習,勝任教師崗位,學院將積極創造條件幫助青年教師成長成才。學院老中青教師代表分別從教學、科研、學生管理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從教為師的感悟,希望新入職的教師們熱愛教育事業,潛心教書育人,關心關愛學生。座談會上,新入職的8名教師踴躍發言、暢談自己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和認識、對今后工作的規劃和設想。老師們紛紛表示,將牢記立德樹人根本宗旨,勇擔育人職責使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黨總支書記張曉靜在總結時強調,學院非常重視青年教師的成長和培養,希望新入職的老師們把牢政治方向,嚴守師德師風,錘煉業務能力,在向下扎根的同時努力向上成長,為學院發展盡心盡力,為學校建設增光添彩。(文圖:姜全輝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09
本網訊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加強學院統戰工作,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于9月6日在人合樓8211召開統戰工作會議,學院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參加,會議由黨總支書記王元森主持。會上,王元森帶領大家共同學習了7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并通報了學院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代表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在抗擊疫情、立足本職建功立業、建言獻策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特別指出民主同盟成員吳倩老師牽頭負責的濰坊學院與山東日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實驗室項目獲簽學校首個1000萬元橫向項目,實現橫向科研新的突破;黨外知識分子李忠玲的《關于有效提升濰坊國際和平城市建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力爭東亞文化之都落地落實的建議》被濰坊市政協采用,濰坊市市長親自作出批示并給予了充分肯定。王元森高度評價了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為學院發展貢獻的智慧和力量,希望各位老師能繼續立足崗位深學細悟踐行,用實際行動譜寫學院事業發展的新篇章。王元森表示,高校統戰工作是黨的統戰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學院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做好學院下一階段統戰工作,一是要定期開展學習,大力加強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二是要牢牢把握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歷史方位和重要使命,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學院的重點工作凝心聚力,更好地發揮學院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的優勢,為學院的未來發展添磚加瓦。(文/圖 劉媛媛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09
本網訊 9月5日,政法學院召開2022年秋季學期學生工作會議,部署新學期工作。會議由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劉偉主持,全體輔導員參加,黨總支書記曹興波提出工作要求。會上,曹興波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要理清職責,明確重點,提前謀劃,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遵照學校本學年工作要點,立足班情、專業實際,以學生為中心,完善學團工作安排,發揮學生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真心關愛學生,做好日常管理教育服務,為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二是抓好學風建設這條主線,幫助指導學生樹立學業規劃、行為養成、職業導向等一盤棋思維。發揮班導師作用,注重開展體現“三全育人”內涵的高質效學生活動,增強理論與實踐的融合,齊心協力,全面使力,保證效果。三是樹立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深入學生,踏實作風,關注學情,順勢而為,爭先樹優。結合政法學院專業設置特色,圍繞學生成長成才發展目標,整合育人資源,商定適合學生發展的育人路徑,在活動中融入思政元素,有效激勵、規范約束,扶“躺平者”起身,助“擺爛者”立志。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力促每一個學生通情達理,立新時代格局,樹奮進者擔當。會上,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通報了本院學生開學報到情況以及針對疫情防控采取的多維度管理措施,就輔導員責任分工做了說明。同時,對2022級新生報到流程進行闡釋。大家紛紛表示,新學期、新起點,此次會議強化了責任,明確了目標,有信心共同努力做好工作。(文圖:李小杰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09
本網訊 9月6日,山東深遠海綠色養殖有限公司、濰坊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與我校生物與海洋學院對接交流會議在我校8號樓8407會議室舉行。濰坊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徐瑩,黨組成員、副局長朱永紅,山東深遠海綠色養殖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吳濟紅,副總經理郝林,我校合作發展處(服務地方辦公室)處處長張華、生物與海洋學院黨總支書記于恬參加。交流會上,徐瑩就三方如何開展務實合作提出了具體指導建議;生物與海洋學院于海瑞教授就三方共同關心的問題,包括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科研創新團隊與平臺共享,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研實訓基地,科研成果轉化,三文魚國內外養殖現狀和市場前景等與來訪客人進行了充分交流溝通。山東深遠海綠色養殖有限公司建設的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位于黃海冷水團區域,是農業農村部批復的全國首個國家級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該項目已經納入了國家“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山東省“十四五”規劃和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未來5年,山東深遠海綠色養殖有限公司將在黃海冷水團區域建成標準化漁場,大力發展三文魚深遠海養殖項目。(文/圖:徐從梅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07
本網訊 9月2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黨總支書記吳明主持學習并分享學習體會,理論中心組全體成員參加。本次集體學習根據計劃安排,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領學。教研室主任溫洪玉從改革創新主渠道教學、善用社會大課堂、搭建大資源平臺、構建大師資體系和拓展工作格局等五個方面解讀了工作方案的亮點,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了學習的重點和努力的方向。吳明強調,通過學習要找準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角色定位,積極協調全社會的力量和資源,積極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高質量發展。針對如何落實工作方案,吳明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學深悟透工作方案。方案明確提出,思政課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戰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學院的任務更艱巨、責任更重大、使命更光榮。學好工作方案,既是政治學習,又是業務學習;二是用好用活工作方案。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對照方案找準能做的事、做好應做的事;三是對標落實工作方案。要積極發揮學院的協調作用,對內提升,對外整合,發揮好部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平臺優勢,促進構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濰坊模式”;四是大小結合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要認真分解學院年度考核目標,將“大思政”與小課堂融為一體,將大方向與“小目標”協調推進,以實際行動推動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文:付長睿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07
本網訊 為建設高質量應用型大學特色專業,加強與地方企事業單位的教學實踐聯系,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實踐學習平臺,9月2日,美術學院與濰坊市民俗博物館簽訂了教學實踐基地協議并舉行了掛牌儀式。雙方本著互相支持、互惠互利的原則,在諸多方面達成了一致意見,濰坊市民俗博物館將為美術學院提供進修、培訓的機會,為專業課程提供實際案例課題,為學生提供實習、社會實踐的崗位。濰坊學院也將從博物館的形象設計、場館布局、活動策劃等方面給予專業技術支持。美術學院副院長陳隸靜,專業教師郭梁(目前在濰坊市民俗博物館掛職),濰坊市民俗博物館館長考魯明和相關工作人員出席簽約儀式和掛牌儀式。本次活動,為校企雙方形成良好聯動,整合優質資源,共同譜寫人才培養新篇章打下了基礎。(文圖:郭梁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09-05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