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0月27日下午,北海國際學院召開教職工大會,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總支書記、院長胡勝軍主持會議并講話,全體教職工參加會議。胡勝軍首先帶領全體教職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他指出,要深刻認識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緊跟核心,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胡勝軍強調,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全體教職工必須筑牢政治忠誠,強化責任擔當,學深悟透、篤信篤行,扎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實,奮力開創北海國際學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會上,教職工代表作了交流發言。大家紛紛表示,重溫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依舊心潮澎湃、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接下來,一定會更加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立足自身崗位,結合工作實際,扎實推進學院教學科研、學生管理、社會服務等工作邁上新臺階,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到學院發展的全過程、落實到工作的各方面。(文:王欣仙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31
本網訊 10月26日,濰坊學院、大華中學共建教學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安丘市大華中學舉行。我校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李曉靜、副院長趙紅衛、教師技能實訓中心主任吉飛、副教授劉海泉,大華中學校長朱紅星、副校長楊金博和教師代表參加掛牌儀式。會議由大華中學副校長韓文寶主持。趙紅衛和韓文寶分別介紹了濰坊學院及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安丘大華中學的基本情況。李曉靜就基地的運行機制及雙方合作的有關內容框架進行了闡述。朱洪星表示,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的原則,愿與濰坊學院協同發展,建立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特別是與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保持協同共進的發展方向。李曉靜和朱紅星共同為基地掛牌。會上,雙方還簽訂了校企共建《濰坊學院 安丘大華中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歷史學專業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合作協議》。此次教學實踐基地的共建,進一步契合了服務地方建設需求,促進了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有機銜接,對于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升師范類專業技能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合作,我校的先進理念、研發團隊、實驗設施等優勢資源將不斷融入大華中學教育教學相關環節。同時,大華中學將在專業技能提升、頂崗實習、畢業生就業等方面為我校提供支持與服務。(文圖:吉飛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31
本網訊 10月27日,傳媒學院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黨總支負責人盧運山作專題宣講,學院班子成員和全院教職工及學生黨員骨干參加。盧運山從“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做到‘兩個結合’、堅持‘六個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矢志不渝推進法治建設,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等幾個方面,對黨的二十大進行了要點宣講和解讀。強調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是黨團結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習近平同志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這是全黨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全院上下一定要把學習宣傳和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要通過學習和把握,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牢記“國之大者”,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盧運山對下一步的學習和落實,提出了要求作出了安排。要求全院師生要在全面學習上下功夫,要通過讀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統、深入地學習,完整、準確、全面領會。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堅持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際和國內相結合,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去深入理解和把握。要在全面落實上下功夫,黨團組織要結合工作實際,擬定計劃方案,扎扎實實推進,迅速在全院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的熱潮。要把學習激發出來的昂揚精神狀態、務實工作作風,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努力在新征程上開創我院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文/圖:王立霞/趙安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8
本網訊 為進一步做好學生干部培養工作,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推動學院學生管理工作更上新臺階,10月26日,北海國際學院召開2022級學生干部交流會。學院副院長王波出席會議,2022級學生輔導員朱珊珊、王世浩,2022級全體學生干部參加會議。會上,王波對新當選的學生干部表示祝賀,對大家入學以來主動作為、積極投身班級工作表示感謝。結合學生管理工作,王波對2022級學生干部提出了要求:一要以身作則,爭當模范,爭當表率;二要積極作為,當好輔導員老師的助手參謀;三要各司其職、協作配合,各項工作爭第一。王波分別從學習、紀律、集體活動等方面指出了當前學院學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進提升方向和具體要求。王波對新當選的2022級全體學生干部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在工作中結交友誼、歷練成長、成就自己。參會學生干部紛紛表示,參加本次交流會收獲頗豐,對下一步明確任務目標、優化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更好開展班級服務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教育指導意義。大家一致表態,一定始終牢記領導老師的教誨與囑托,不辜負全體同學的信任與期待,以身作則、團結同學、積極作為、奮勇爭先,為學院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文:王欣仙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8
本網訊 10月27日下午,我校十佳優秀學子、十佳學風宿舍、十佳學風班級終評答辯會分別在聞韶樓報告廳、政法學院模擬法庭、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三樓多功能廳舉行。經過前期二級學院初評推薦及學校審核,共有31名優秀學生、25個優秀宿舍及21個優秀班級進入校級終評答辯環節。演講答辯限時3分鐘,通過PPT匯報的方式分別展示個人、集體的成績榮譽及風采。參加答辯的同學根據抽簽順序依次上臺演講,主要圍繞基本情況、學習情況、工作情況、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風采展示,精心制作的PPT以及精彩的演講答辯,讓在場的評委老師和同學們贊嘆不已,彰顯了濰院學子拼搏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此次答辯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由評委們對參評對象進行現場評分。答辯結束后學校將公示終評結果,評選出10名十佳優秀學子、10個十佳優秀宿舍和10個十佳學風班級。(文:張玉紅、國佳儀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8
本網訊 為深入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搭建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的交流平臺,實現企業與高校的良性互動,形成實習、就業的緊密鏈接,積極為用人單位輸送應用型人才,10月21日,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舉行線上招聘會。黨總支副書記李曉靜主持,黨總支書記李學軍到會指導,學院部分教師參會,部分畢業生及在校學生參加此次線上招聘會。此次招聘會邀請了上海錦江湯臣洲際大酒店、青島海爾洲際酒店、蘇州市吳江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濰坊金茂國際大酒店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加。參會企業就企業概況、發展前景及招聘崗位等方面進行了宣講,并誠邀同學們應聘工作。同學們就目前自己所關心的事項與企業進行了咨詢交流互動。最后,參會企業表達了與學校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愿望,希望學校能夠提前為企業做好人才儲備。李曉靜代表學院對4家企業長期以來的支持與幫助表示感謝,同時希望今后在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及就業創業等方面有更深度的合作。(文:張凌云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8
本網訊 10月26日上午,美術學院(陳介祺金石書法學院)黨總支在薈萃樓208會議室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學院黨總支書記劉雪梅主持會議并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會議認為,黨的二十大是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號角,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作出了極為重大的歷史貢獻。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作的報告,思想深邃、氣勢恢宏,守正創新、繼往開來,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必將對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產生重大指導作用。與會人員進行交流發言,一致表示完全擁護習近平同志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和大會通過的各項決議,堅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一定能夠率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創造新時代的新輝煌。今后將更加堅定自覺地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通過學習,我深感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初心使命重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責任重大。”黨總支副書記仉新剛表示,“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任務、新要求,我將始終牢記作為共產黨員的光榮職責和初心使命,始終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副院長陳隸靜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高校教師,黨的二十大的召開使我倍感榮幸;黨領導高等教育取得的輝煌成就,讓我倍受鼓舞。我將堅決聽從黨的指揮,在教育教學上守好為黨育人初心、不負為國育才使命,履行好立德樹人職責,做善學習、勤創新、敢攀登的好老師。”輔導員王倩表示,“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倍感驕傲,同時滿懷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貢獻智慧和力量,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努力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榮光。”劉雪梅在總結講話中要求,各黨支部要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切實把師生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會精神上來。扎實抓好自身學習,精心制定學習方案,綜合運用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培訓、交流座談、主題團日活動、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確保學習教育全覆蓋。同時,認真對照年初確定的工作任務,逐項核查工作進度,加大落實力度,全力以赴推動全年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進一步鞏固推動學院各項工作良性發展。(文圖:陳菲菲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7
本網訊 10月26日,學校召開共青團專題會議,學習傳達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學習傳達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團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擴大)會議和學校黨委(擴大)專題學習會議的相關要求,部署學習貫徹落實工作。團委書記徐加金主持,團委全體人員、各學院團總支負責人約30人參加會議。會議認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對凝聚和激勵包括廣大青少年在內的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團結奮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戰略意義、實踐意義。全校共青團堅決擁護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以及大會作出的各項決議決定,衷心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會議強調,黨的二十大賦予了青年成長新期望新要求,對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校共青團要按照團中央、團省委和學校黨委的部署要求,抓住機遇、主動擔當,充分用好黨賦予的資源和渠道,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引領青年胸懷“國之大者”,幫助青年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促進青年擁有更優越的發展環境、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動員青年爭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見證者、參與者、建設者。會議要求,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必須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在吃透二十大精神上先學一步、學深一步,做好二十大精神的政策化解讀、青年化闡釋和科學化表達,用青年團員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和具體、直觀、生動的方式講解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全校共青團要持續突出組織化優勢,通過團干部帶頭學、團干部人人講、團組織專題學等方式,以主題團日、專題組織生活會、宣講報告、學習座談、征文演講、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在全校團員青年中迅速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為優勢特色突出的應用型大學建設貢獻青春力量。會議就籌備共青團濰坊學院第四次代表大會暨濰坊學院第六次學生代表大會作了安排部署。(文:韓金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7
本網訊 10月26日,建筑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組織全體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發展對象、黨員代表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主題活動,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馬俊原主持本次活動。會上,馬俊原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通過一組組關鍵詞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帶領大家深刻學習領悟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精髓要義。馬俊原表示:“新時代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生活中,希望大家繼續深化理想抱負,強化使命擔當,走好新征程,共赴新時代之約。”參會同學結合實際,紛紛表示此次學習活動令人深感振奮,倍受鼓舞,作為一名青年學生,要勇擔時代重任,不負祖國、不負人民。本次主題活動,讓全體參會同學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力求學深悟透、入腦入心,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文:戴敏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7
本網訊 為積極響應學校疫情防控等工作要求,充分發揮美術學院學生黨支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輻射和影響帶動作用,美術學院學生黨支部于10月20日至25日期間,主動積極開展了疫情防控文明志愿服務系列活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風雨球場,在一餐二餐,在弘德社區……黨員同學積極帶頭,團員同學積極響應,2022級新生踴躍參加,疫情防控志愿者們同心協力,努力維護現場秩序,確保廣大師生安全有序進行核酸檢測。同時,志愿者們還積極開展了勸導學生騎電動車不帶人戴頭盔、學生公寓檢查、教室消殺等工作。他們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決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志愿精神的內涵,為疫情防控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是繼走進高新區新城街道錦城社區開展藝術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之后,學生黨支部開展的又一次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下一步,學生黨支部將緊緊圍繞“‘藝’心跟黨走,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這一主題,組織好“三”個專業志愿服務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服務隊、新時代文明藝術實踐服務隊和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持續深入開展學生黨支部“一三一一”黨員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努力強化學生黨員的責任擔當,擦亮“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底色,激發廣大青年學子的愛黨愛國熱情,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濰院好青年。(文/圖:于國、胡婕/秦曉莉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7
本網訊 10月24日,機械與自動化學院(濰柴產業學院)黨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就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進行集體學習。黨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參加學習。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系統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吹響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時代號角,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會議強調,學院黨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要做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先行者和宣傳員,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引導廣大師生,用實學、實干、實績全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見效。會議要求,要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要義,準確把握黨中央的新要求新部署;要積極引導廣大師生從黨的思想、理論和政治建設上,領會好、把握準“在新征程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目標繼續前進”這四個根本問題,結合學校中心工作和學院實際工作深入思考,切實做好與工作實踐、解決問題、服務師生的結合文章;要主動面對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響應黨的召喚,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用實際行動為學校實現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文:王辰羽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6
本網訊 根據黨委意見,10月21日,統戰部召開統戰聯絡員工作會議。會上,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負責同志通報了前階段統戰工作情況,調度了宗教信仰、聯誼交友和年終考核工作。參會人員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細化實化黨員領導干部與黨外代表人士聯誼交友活動方案落實。會議要求,要善于對標對表,把握考核工作規律,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統戰工作常規考核和專項評優工作。(文:李琦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6
本網訊 日前,由計算機工程學院建設的微專業課程群課程在“學習強國”平臺正式上線,上線課程分別是徐翠霞主持的《Java Web程序設計》,崔玲玲主持的《Java編程基礎》、徐英娟主持的《Web前端開發》和韓立軍主持的《Android程序設計》。“學習強國”平臺是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要內容,建立面向全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學習網絡,對作品的遴選標準嚴格,質量要求高。計算機工程學院上線的這4門在線開放課程,均為建設基礎好、教師團隊強、教學質量高的優質課程,所屬課程群曾獲全省高校課程聯盟優秀共享課程省級一等獎、優秀教學案例省級一等獎等多項殊榮。通過在“學習強國”平臺的共享,突破傳統教育的時空界限和校園教學圍墻,靈活、高效、便捷地為高校學生和廣大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對于激發受眾的學習熱情,促進教學理念更新和教學模式改革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文:崔玲玲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6
本網訊 10月22日,濰坊市教育局產教融合研究院院長田元訓、計算機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任秀潔、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劉國生及教師、學生代表赴濰坊有機生姜融合創新產業園參觀學習,就智慧農業、鄉村振興等課題研究方面展開交流探討。在產業園工作人員的陪同下 ,田元訓、任秀潔一行先后參觀了有機姜文化展廳和產品展廳,了解產業園的發展歷程和有機姜產業發展模式及衍生產品。隨后到脫毒姜種育苗室和生產大棚進行現場參觀。育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開展“脫毒”實驗,他們用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把姜塊里的病毒、病原菌去掉,培育出“脫毒”姜苗,然后通過網格化種植、精細化管理,培育出“脫毒”姜種,最后在專用種植土壤中種植生產。此時,正值生姜收獲時節,產業園有機姜種植大棚內,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地收獲新姜,享受豐收的喜悅。本次參觀學習,為我校師生在智慧農業、鄉村振興研究等方面打開了新思路,開闊了新視野,為雙方今后持續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文圖:陳燕玲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2-10-25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