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14日是第五個“國際數學日”,數學與統計學院舉辦專題活動,成立“數苑大講堂”,并邀請清華大學張立平教授作首場報告。該院院長李梅霞主持報告會。數學與統計學院全體教師和部分學生參加活動。會上,該院黨委書記郎益偉宣布“數苑大講堂”成立。他說,成立”數苑大講堂“,旨在進一步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整合學院相關學術資源,加強團隊建設、加強學術交流,營造更加濃厚的學術氛圍,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促進學院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張立平教授,為師生們作了題為“四元數的理論及在彩色圖像處理中的最新應用”的學術報告。張教授在講解分析深奧的數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研究實際和社會需求,介紹了優化方法在圖像遮擋區域恢復中的應用,深入淺出地將數學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內容豐富、針對性強,對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強化數學學科的應用性,具有很大的啟示,在場師生受益良多。張教授還針對一些熱點與前沿問題,解答了師生們的提問。清華大學張立平教授的研究方向為最優化理論算法與應用,在求解互補與變分不等式問題、半無限規劃、張量優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SIAM Journal of Matrix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Applied Numerical Mathematics及《中國科學》等期刊發表高質量論文五十余篇,連續獲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等。(文/圖:葛翠萍/宋志鵬 編輯:張丹琳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7本網訊 3月14日下午,生物與海洋學院與教務處、安全保衛處在3號樓聯合舉行消防安全演練。生物與海洋學院班子成員、實驗中心管理人員、從事實驗教學的專任教師及學生代表,教務處、安全保衛處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校衛隊員共50余人參加。在3320實驗室,消防專家圍繞實驗室火災發生后如何逃生、實驗室火災發生時心態調整與撤離方法、實驗室大火發生時緊急應對對策等方面,對實驗室消防安全知識作了詳細講解,現場釋放煙霧彈模擬火災發生場景,并組織教職工與學生有序安全撤離火災現場。在消防器材使用實踐環節,師生們學習了如何快速打開滅火器,如何以最快速度撲滅火情的方法,并做現場使用練習。(文/圖:趙磊 編輯:王慧婷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5本網訊 3月12日,山東舜和酒店集團副總裁白璐、行政人資中心執行總監李林到我校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洽談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相關事宜。文史學院領導班子成員、旅游管理專業負責人、畢業班輔導員參加。會上,白璐簡單介紹了山東舜和酒店集團的發展歷程、主要業務,同時結合與省內高校校企合作的具體實例,重點闡釋了集團緊密結合酒店、餐飲行業發展需求,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建立現代產業學院,實施雙主體育人,探索形成共建實訓基地、共建雙師隊伍、共建課程體系、共同評價管理、共同教學研發、共促招生就業“六個共同”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為雙方合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文史學院黨委書記范克文就學院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等具體事宜進行了介紹,雙方就實習實訓、就業招聘等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下一步,校企雙方將深入探索合作模式,在師資培訓、課程建設、學生就業等多方面加大深度合作力度。(文|圖:付璐/魏濤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5本網訊 近日,濰坊市婦女聯合會下發《關于公布濰坊市三八紅旗手標兵、濰坊市三八紅旗手(集體)等巾幗典型的通知》,學校校文史學院李紅梅教授榮獲“濰坊市巾幗建功標兵”稱號。李紅梅一直秉承“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為師為學,求實求新。多年來,圍繞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她深入開展中西文化比較研究及地方文化傳播研究,主持和參與省部級以上教科研項目6項,出版著作4部,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獲省部級教科研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市廳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并先后成長為山東省精品課程主持人,山東省“一流課程”主持人、山東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主持人、國家級“一流課程”主持人;先后榮獲濰坊市百名理論人才、濰坊市社會科學研究優秀人才、濰坊市中青年社會科學研究十佳拔尖人才、山東省產教融合專業(學科)骨干帶頭人等榮譽稱號。(文:王萍萍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5本網訊 為加強學院學風建設,培養學生良好的晨讀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近日,法學院舉行“書香致遠”晨讀活動啟動儀式暨“生在國旗下,頌于春風里”晨讀活動。首次晨讀由全體學生黨員和部分學生會成員參加。早上6點20分,同學們分別在行政樓前廣場、弘德湖畔、教室集合。晨讀中,同學們聲音洪亮,熱情高漲,朗朗讀書聲給清晨的校園帶來了生機與活力。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王秀慧表示,法學院舉辦晨讀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好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讀書和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實現在讀中學、讀中思、讀中用。日前,法學院學生會面向全體法學學子發出“書香致遠”晨讀倡議書,號召同學們以晨讀為起點,迎接每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用晨讀的力量,點燃智慧的火花,用晨讀的行動,詮釋青春的熱情。下一步,法學院計劃將晨讀活動常態化、長效化,并結合學風宿舍評比、優秀學子表彰等多種舉措,用晨讀小切口做好學風建設的大文章。(文/圖:李小杰/張翰文 編輯:莊夢琦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5本網訊 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錨定學校第四次黨代會和“十四五”目標任務,落實“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認真貫徹落實學校2024年就業創業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動學院2024屆畢業生充分就業和高質量就業。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開展就業大巴進企業活動,100余名畢業生參加。3月13日,學院黨委書記徐加金帶領應用化學專業畢業生搭乘“就業大巴”走進山東德浩化學有限公司;學院黨委副書記張騫、副院長宋明君帶領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畢業生走進山東博苑醫藥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就業體驗活動。3月12日,學院教師帶領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畢業生前往山東博苑醫藥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參觀學習。活動中,企業負責人對到訪人員表示熱烈歡迎,與學院就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學生實習、畢業生就業等方面展開了深入座談,面向學生進行了招聘宣講,播放了企業宣傳片,介紹了公司概況、公司文化與理念、崗位需求、招聘政策、薪資待遇等。師生共同在企業參觀學習,了解企業生產組織、技術管理和安全生產等情況。通過本次活動,學生們了解了企業用人需求,對未來求職就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院將繼續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青鳥計劃促就業”活動,深化校企供需對接合作,為2024屆畢業生開拓更多就業崗位,助力2024屆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文:韓靖雯 馬永生 編輯:王慧婷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5本網訊 為進一步對接企業需求,開源拓崗,促進供需有效對接,搭建畢業生就業交流平臺,促進高校與企業的良性互動,3月11日下午,文史學院召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專場招聘宣講會。會上,濰坊新東方培訓學校人力資源經理邵彥澎重點介紹了新東方培訓學校的發展歷程、工作內容、業務體系、薪資福利、教師培訓體系與濰坊學院的現存業務,讓同學們充分了解到新東方培訓學校的發展狀況。他表示,接下來新東方將不斷完善與濰坊學院的合作模式,繼續深化對于畢業生的專項服務。新東方培訓學校教師王璇,結合自己在新東方的工作經歷和工作體驗,詳細介紹了新東方日常工作與福利待遇等學生關切問題,與現場學子進行互動交流,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答疑,幫助畢業生積極了解企業、行業最新發展動態與企業戰略發展方向。下一步,文史學院將準確把握畢業生就業的新形勢,不斷提升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水平,精準就業幫扶,完善就業反饋,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共同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目標,不斷探索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就業品牌項目。(文:劉珂含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4本網訊 近日,我校收到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和濰坊市廣播電視臺發來的感謝信,信中感謝學校對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和2024年濰坊市元宵節晚會的大力支持。接到演出任務后,我校音樂與舞蹈學院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師生參與排練。此次活動,共有91名師生參演了《歡樂幸福年》《水上花》《雨澗春行》《紅玫瑰》《張燈結彩》《春風十萬里》6個舞蹈節目。同學們冒著嚴寒,克服各種困難,以最高標準和最佳狀態出色完成了兩場晚會的節目排練與演出,充分展示了濰院學子的精神風貌和責任擔當,更好引導了濰院學子自覺做濰坊城市的建設者、濰坊發展的推動者和濰坊文化的傳承者。近年來,音樂與舞蹈學院不斷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專業資源優勢,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優秀作品不斷走出校門,逐漸形成具有濰院特色的品牌節目,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文:王曉穎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4本網訊 為貫徹落實學校年度工作動員會精神,充分發揮學校科技創新和人才智力優勢,全面推進產學研合作,更好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3月8日,我校科研處處長李慶軍一行3人,到濰坊高新區科技統計局洽談交流。濰坊高新區科技統計局局長聶紹俊會見我校一行,副局長陳立安主持交流會。李慶軍對濰坊高新區科技統計局一直以來給予學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介紹了學校第四次黨代會以來,在加快推進應用型大學建設、全面推動科教融匯和校企合作、全力提升科技創新服務地方發展能力等方面的舉措和成果。陳立安對學校近年來發展成就表示贊賞,他介紹了濰坊高新區科技統計局近年來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在項目成果申報、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合作、高層次人才引進等方面推出的一系列激勵政策和創新舉措。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科、發展規劃與科技合作科、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科負責人介紹了各自工作職能和相關政策。雙方就有關工作事項進行了交流討論。下一步,雙方將加強工作聯系和交流互動,共同推動學校和濰坊高新區校地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相關工作落實落細,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文/圖:王祥輝 編輯:魏霄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4本網訊 為傳承教育家精神,踐行為黨育人、服務社會的使命,3月7日,美術學院(陳介祺金石書法學院)組織教師赴峽山景區文創中心開展實踐活動。學院一行參觀考察了峽山陽光曼波雨林生態科普館,與峽山文旅局舉行就業實習基地簽約儀式,并簽訂《濰坊學院就業實習基地建設及教科研合作協議》。儀式結束后,一行人前往壩南公園考察簪花、博物館及周邊產業。在峽山景區文創中心,學院專業教師與工作人員進行了專業方面的交流,針對文創設計的相關具體形式和內容提升優化提出了專業的建議和意見。峽山區向”新”而行,爭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峽山文創中心是推動“生態峽山”景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地。通過此次活動,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要踐行教育家精神,做新時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在傳承偉大教育家精神,努力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文/圖:王銳/毛凌云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4“2024年是實現學校‘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落實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按照2024年度工作動員會議部署,經濟管理學院將錨定學校第四次黨代會和‘十四五’目標任務,堅持‘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不動搖,提振精神,昂揚斗志,抬高工作標尺,狠抓工作落實,以盡銳出戰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新年度工作中去。”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聚焦黨建工作,強化黨建引領。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創新學習形式和載體,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動力和能力。按照學校放權賦能高質量發展工作安排,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不斷增強領導班子工作能力,更好地調動廣大教職工積極性。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重視課程思政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增強輔導員思政能力,充分利用學生干部隊伍,加大學生自我管理力度。加強黨支部建設,發揮教師第二黨支部全國樣板支部的帶動輻射作用,進一步找準黨建與業務的結合點、著力點、著重點,注重黨建與業務的更好結合,為學院發展提供政治保障。聚焦申碩目標,打造優勢學科。2023年,經過專家論證確定了國際商務專業作為碩士點申報的重點方向,下一步將圍繞該專業建設條件要求進行論證繼續查找差距,凝練專業方向,制定行動方案,盡快達到申報條件。進一步做好科研團隊建設,提升老師們的素質和能力,通過有組織科研,推動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將學科建設好發展好,確保進入學校雁陣式學科建設梯隊中,不斷推進學科建設做強做優。聚焦國際經貿方向,打造學院特色。RCEP研究中心是以國際經貿為研究重點的省外辦智庫平臺,正在申報教育部平臺,與濰坊綜合保稅區建設的跨境電商產業學院也是側重于國際經貿,與碩士點國際商務專業建設方向一致,計劃把碩士點建設、研究平臺建設、產業學院建設三個重點任務協同推進,融合建設,研究成果共同支撐,將國際經貿打造為學院特色,突出產教融合、產學研協同發展,并圍繞該特色進一步推動國際交流和國際合作辦學、服務地方等方面的工作。聚焦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提升教學質量。以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為抓手,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深入開展自評自建,進一步提升本科教學質量。明確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的標準和要求,將其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七四五”全環境育人工程。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持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落實青年教師導師制,通過聽課、督導、集體備課、個別督導等多種形式,提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強化教學監管工作,做好教學檢查督導工作,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運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聚焦高質量,做好2024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健全責任體系,全員參與,嚴格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根據學校就業工作部署和安排,結合學院工作實際,制定適合本學院特色的就業工作年度實施方案,實現畢業生更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積極拓展就業市場,加強就業指導教育,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開展不同規模的招聘會和各項專題活動,積極開展訪企拓崗、就業大巴、就業家訪等舉措和就業活動,確保畢業生高質量就業。聚焦發展新理念,確保發展目標落地。強化五大發展理念,組建專門工作小組,討論并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包括具體的行動步驟、時間表和責任人,將各項工作協同推進,定期調度計劃落實進度。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并向學科方向傾斜,需要定機制、傾資源,定機制就是按照學校放權賦能高質量發展工作安排,改革優化績效工資分配、基本工作量和考核等制度體系進行引導和約束,健全激勵機制考核機制。傾資源就是將包括資金預算、師資、辦公用房等方面人財物資源向重點方向進行傾斜,合理分配資源,優化資源利用效率。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確保戰略目標和計劃得到全員理解和支持,及時傳達信息,解決問題和障礙。劉偉表示,經濟管理學院將嚴格按照學校黨委行政的各項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學科專業特色,以龍騰虎躍的干勁和闖勁,合力開創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共同書寫濰院新篇章。(文:張丹琳 編輯:張丹琳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3本網訊 近日,團省委發布《2023年度“百萬大學生進社區”社會實踐活動表揚通報名單》,我校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團總支、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2021級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1班團支部、法學院2022級法學3班團支部、數學與統計學院2022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1班團支部、土木與交通學院2022級建筑學專業1班團支部獲評“先進集體”;法學院團總支書記宋薇、生物與海洋學院董龍鑫、機械與自動化學院(天瑞磁懸浮產業學院、濰柴產業學院)王浩宇、計算機工程學院孫吉濤、教師教育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王振宇、傳媒學院周振宇、體育學院石喬、北海國際學院崔乃雯榮獲“先進個人”;體育學院“社區護齒,健康在線”志愿服務項目獲評“示范項目”。自團省委“百萬大學生進社區”社會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學校各級團組織積極響應號召,充分發揮共青團引領和帶動作用,精心組織、廣泛動員,注重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和社區需求,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形成了服務前有準備、服務中有行動、服務后有成效的良好局面,在推動社區治理、環境保護、文化宣傳等方面取得了切實成效。下一步,團委將進一步深化共青團實踐育人工作,積極推進“百萬大學生進社區”社會實踐落地落實,加強校地對接聯絡,打造常態專業項目,做好實踐服務保障,推動社區服務常態化、長效化和品牌化發展,引領廣大團員青年在社區實踐中凝聚青春共識,在服務基層中增強青春本領,在校地共建中展現青春作為。(文:胡瑞雨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2本網訊 為進一步提高師范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扎實推進實習支教各項工作順利開展,3月7日上午,音樂與舞蹈學院組織2021級音樂學專業學生召開實習支教動員大會。音樂與舞蹈學院黨委書記劉希美、黨委副書記劉江虹、2021級輔導員李廣鑫參加大會。劉希美從實習支教工作的重要性出發,圍繞學生在實習支教期間的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要以扎實的作風,全身心投入到實習支教工作當中,始終保持對教師職業的熱愛,不斷學習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成熟度,充分展現音樂與舞蹈學院學子的優秀素質和師范生應有的師德修養。 劉江虹從生活和教學兩個方面對音樂學專業學生實習支教的情況進行講解。他希望同學們抓住此次機會,以鍛煉自我為目的,提升專業技能,為成為優秀音樂教師奠定良好基礎。李廣鑫叮囑同學們在實習支教過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遵守相關規章制度,同時希望同學們在實習支教期間能夠做好個人規劃,明確自身發展方向,為將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會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明確了實習過程中應遵守的紀律及注意事項,充分認識了實習支教的意義。大會的召開提升了學生參與實習支教的積極性,為教育實習等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文:王煜婷 編輯:郭然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2本網訊 為搭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溝通橋梁,扎實推進2024屆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日前,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于人合樓8222開展萬華化學專場招聘活動,學院黨委書記徐加金,黨委副書記張騫,團總支書記、就業指導專員馬永生,畢業班輔導員,百余名2020級、2021級學生參加活動。宣講會上,萬華化學宣講負責人從公司發展情況出發,介紹了企業的背景和招聘崗位,詳細講解了行業形勢及未來發展方向,立足企業實際提出人才需求,為畢業生上了一堂生動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踴躍發言,就萬華化學集團的用人需求、發展平臺與機會、個人生涯規劃等問題與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現場畢業生紛紛投遞簡歷,表達了到企業實習就業的意愿。宣講會結束后,公司負責人對有意向的畢業生進行現場面試。為進一步加強企業對學院情況的深入了解,共同探討加強深度合作,校企雙方召開深度合作座談會。徐加金從歷史發展脈絡、辦學水平、人才培養特色和質量等方面介紹了學院相關情況,希望校企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招聘宣講為契機,在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動就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開創校企合作新局面。公司負責人從企業文化、發展歷程、薪酬福利、晉升培訓體系等方面介紹了企業相關情況,表達了與學院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意愿,希望與學院在畢業生招聘等方面建立長期合作,實現點對點的人才輸送對接,實現合作共贏的目標。本次招聘活動的舉辦,充分發揮了校園招聘的主渠道作用,幫助學院學生進一步了解到行業發展趨勢,明確職業規劃,增進了學院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下一步,學院將繼續開拓更多優質企業資源,切實推進2024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提質增效。(文/圖:田志丹 編輯:王慧婷 編審:王珍)
發布時間:2024-03-12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