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3日至7日,我校校長、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馮濱魯博士應邀赴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 “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onlinear and Modern Mathematical Physics”,并作了題為“Expanding integrable models and their some reductions as well as Darboux transformations”的交流學術報告。 本次國際學術會議共有來自8個國家與地區的82名專家學者參加,舉行各類報告46場次。會議期間,馮濱魯與同行專家學者就共同感興趣的學術問題進行了交流。 (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丹琳)
發布時間:2017-05-10本網訊 近日,省教育廳公布2016年度全省本科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評審結果,我校7項教研項目獲得立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5項,立項數量和質量均居省內高校前列。 我校法學院苗金春教授申報的《高校協同、多元、開放的法學實踐教學模式構建與實驗》等2個項目獲省重點項目立項;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尹建民教授申報的《“工作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以傳媒類專業為例》和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王瑞蘭教授申報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等5個項目獲省面上項目立項。 (編輯:新聞中心 文:姜秀英)
發布時間:2017-05-10本網訊 近日,山東省教育基金會、山東省教育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教育工會山東省委員會、山東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共同表彰一批在全省“愛心一日捐”及“三育資助”工程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濰坊學院被評為山東教育慈善獎先進單位。 (編輯:新聞中心 文:劉洪)
發布時間:2017-05-10本網訊 5月9日,我校與青島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簽約暨啟動儀式舉行。青島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韓敬海與副校長丁子信,共同為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深度合作伙伴牌匾揭牌,并與項目負責人分別簽約。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6年組織的項目。我校相關專業申報,英谷教育遴選,報教育部備案后開始實施。2016年度我校與英谷教育開展合作的共有9個項目。 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高新技術上市企業,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合作伙伴,是國內成熟、專業的第三方高等教育產品研發服務機構,也是山東省和青島市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來,英谷教育一直致力于國家產業發展對高等應用型人才需求標準的探索與研究,獨創的“三元制教育”模式,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為導向,攜手高校和企業以終為始、全息服務,專注于普通高校向應用型轉型中,學科與標準專業群體系內涵的實質性建設,推動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全方位改革。 我校自2009年與青島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合作,截至目前已經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外包)等九個專業開展深度合作,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雙方的優勢,實現高等教育為社會、為企業服務的功能,更好地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丁子信在講話中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產業轉型所造成的新型產業人才短缺,已嚴重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步伐。國務院、教育部連續出臺高等教育改革和普通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一系列政策,呼喚“人才供給側改革”。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需要匯聚企業資源,深入開展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建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我校與青島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簽約,既是雙方合作辦學成績的總結,更是雙方深入合作、深度融合的新起點。丁子信要求2016年立項的9個項目的二級學院和負責人,帶領研究團隊,強化合作專業的應用性、實踐性研究,切實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同時與正在進行的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結合起來。他希望,雙方以這次簽約為契機,進一步開展合作,積極探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以及應用型高校標準專業(群)體系內涵建設問題,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行業、企業培養急需的應用型、跨專業復合型人才。 英谷教育科技運營服務中心總經理白鴻濤、教務處、招生就業處負責同志以及項目負責人參加了簽約揭牌儀式。 (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丹琳)
發布時間:2017-05-09本網訊 5月6日至9日,由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和山東省旅游發展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巽震杯”第九屆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飯店服務)大賽在青島舉行。大賽由青島酒店管理技術職業學院承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所本專科院校和中等職業院校的800名選手、2500名指導教師和領隊參加或觀摩比賽。經過激烈角逐,我校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代表隊最終獲得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和團體一等獎的歷屆最好成績。 本次大賽主要分為本科院校組、高職高專院校組、中職院校組三個組別,設有包括中餐擺臺、西餐擺臺、中式鋪床、雞尾酒調制等賽項,同時還組織了開放賽事、舉辦主題論壇等活動。我校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代表隊由實訓中心主任于國老師帶隊,指導老師王丹紅、袁冬梅全程參與,學生高紅、榮煬、杜壯、程前分別參加了本科組雞尾酒調制、西餐擺臺、中式鋪床、中餐擺臺共四個賽項。 據悉,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大賽自2009年開賽以來,已成功舉辦了九屆,成為我國旅游教育界規模最大、層次最高、賽項最全的競賽品牌,為旅游教育改革積累了豐富的范例,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編輯:新聞中心 文字:任懷國)
發布時間:2017-05-09本網訊 5月8日,學校召開省第三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申報工作協調會,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副校長趙光強在會上強調,要高度重視社科研究與獎項申報工作,認真組織好今年的社科評獎與社科規劃項目征集工作,并且盡快啟動省新型智庫建設的準備工作。協調會由科研處負責同志主持。文科類學院分管科研工作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協調會上,科研處有關負責同志對本次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申報范圍、程序、指標分配和注意事項等作了說明,對早作準備積極參與和申報第三屆省文化創新獎、2017年度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選題、省新型智庫建設等事宜作了說明。科研處負責同志對申報工作的重要性、應注意的問題、近期科研工作重點等作了強調。 各文科類學院分管科研工作的負責同志依次在會上發言,匯報了各自的前期準備、組織發動和申報情況。 趙光強在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后,對近期科研工作作了部署,對相關工作提出三點要求。第一,高度重視社科研究與獎項申報工作。社科研究(立項)與評獎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科研水平提升、碩士點申報等工作,要高度重視,積極做好日常的積累工作。第二,認真組織好今年的社科評獎與社科規劃項目征集工作。要積極組織發動,保證申報數量,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有關部門和人員要為此項工作服好務。第三,盡快啟動省新型智庫建設的相關準備工作。要結合濰坊的地域特色積極思考凝練方向,力爭以特色取勝。要加強各學院和學校層面的協調和部署,爭取在今年的評獎和和項目申報中取得新突破。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金永輝)
發布時間:2017-05-09本網訊 5月6日,由曲阜師范大學和濰坊學院聯合主辦、濰坊市書法家協會協辦的“鳶都行”——曲阜師范大學書法家協會作品展在我校開幕。黨委書記孫文亮出席開幕式。曲阜師范大學副校長夏云杰、我校副校長趙光強、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濰坊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譚曉昌在開幕式上致辭。 這次展覽共匯集了曲阜師范大學10多位書法家的百余幅書法精品力作。通過作品展,進一步架起了兩校交流合作的橋梁,表達了兩校之間美好的祝福和共同的心愿。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馬楠)
發布時間:2017-05-08本網訊 5月4日至5日,山東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濟南召開。我校副校長丁子信出席會議,并當選學會副會長。 本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山東省教師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工作報告,選舉并產生了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監事會以及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曲阜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戚萬學教授當選會長,我校副校長丁子信教授及山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魯東大學、齊魯師范學院的領導當選副會長。教師教育學院院長耿建民教授當選理事。 會上,3位國內著名教授作了專題學術報告,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相關負責同志作了工作報告。 (編輯:新聞中心 文:耿建民)
發布時間:2017-05-08本網訊 為落實學校服務濰坊行動計劃,促進政府、高校、企業間的多邊交流與技術合作,5月6日,由濰坊市科協主辦,我校承辦的鳶都科技論壇“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發展”研討會在我校舉行。副校長趙光強、濰坊市科協副主席任學軍、企業界代表(中海油)山東海化集團副總經理遲慶峰先后在論壇開幕式上講話。開幕式由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負責同志主持。 福州大學閩江學者、博士生導師洪若瑜教授,濰坊市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田守樂部長參加了本期論壇。(中海油)山東海化集團、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山東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國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企業的代表,我校科研處負責同志,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的部分師生共140余人參加了活動。 趙光強在致辭時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他在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后指出,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主動對接“藍黃”國家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依托雄厚的師資隊伍,圍繞解決化學化工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組建了環境工程研究團隊,在固體廢物的資源化處理和處置、工業異味光催化治理、工業有機廢水處理、土壤修復等領域開展了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積極與濰坊愛普環保、恒安集團等企業開展技術合作、聯合攻關,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和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本期論壇由我校承辦,既體現了市科協對我校科研實力的肯定,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交流機會。我們一定虛心向各位專家和企業家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科研創新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 任學軍在講話時簡要介紹了“鳶都科技論壇”的宗旨和舉辦情況。他充分肯定了我校在環境污染治理研究和為社會服務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他希望本期論壇促進政府、高校和企業間的多邊交流與技術合作,為推動濰坊市環境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貢獻。 遲慶峰在發言時感謝組委會給該企業這次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表達了希望通過加強多邊交流與合作、幫助企業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愿望。 本期論壇分大會主題報告和多邊技術交流兩個環節,主要圍繞溫室氣體資源化利用與減排、環境保護創新發展與措施、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發展等議題進行。在大會主題報告環節,洪若瑜以《溫室氣體的資源化利用與減排》為題、我校耿啟金博士以《大氣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研究新進展》為題,作了專題報告。 (編輯:新聞中心 文字:金永輝 楊金美)
發布時間:2017-05-07本網訊 5月4日,濰坊學院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5周年暨五四表彰大會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學校黨委書記孫文亮出席大會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強調,學團工作要圍繞給予學生更好的成長體驗和成才保障這個核心理念,著力在精細化治理、人性化服務、科學化機制上下功夫、見成效。副校長王清明主持大會。 在過去的一年里,學校共青團在思想引領、組織建設、科技創新、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方面成績斐然。大會對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了隆重表彰。團委書記張曉靜宣讀表彰決定。馬愛群、王梓宇分別代表獲獎集體和個人作典型發言。 孫文亮在會上發表題為“聲音的力量”的主旨講話,聲情并茂,文采飛揚,接地氣,極具感染力。他指出,這一年,我們聽到了高昂的聲音,各項工作佳音頻傳。這一年,我們聽到了感動的聲音,各類大賽競相奪冠。新一年,我們聽到了振奮的聲音,學校正部署推動全方位綜合配套改革,變革箭在弦上,突破已在路上。我們要聽得到時代改革的強音。改革是時代的主旋律,是當代社會最鮮明的特征。高等教育已朝“四個改革”再出發。如何在改革大勢中生存、壯大,在轉型大潮中升級、進位,向改革要紅利,以改革促發展,已時不我待,克不容緩。我們要聽得到同行賽跑的足音,邁開步子、甩開膀子、喊出號子,努力實現彎道超越。我們要聽得到學生求索的心音,要多放到學生位置換位思考、多從自身成長經歷同位體驗,把工作做到學生最需要的時候、最需要的地方。聽得到改革的強音,我們將增添不斷奮進的活力;聽得到賽跑的足音,我們將增加追求卓越的壓力;聽得到求索的心音,我們將增加立德樹人的動力。我們還要辨得清“逆耳之言”,不為所擾;拋得開“悅耳之語”,不為所惑。 孫文亮指出,作為教育者,我們不僅要善于聽聲,更要善于發聲。第一,我們發聲要有感化力。學生工作的價值,包括思想的引領、智慧的收獲、精神的熔煉、人性的升華等等,感化人引領人培育人則是其核心價值。如何感化?首先要帶著真心真情,其次要堅持實事實干。第二,我們發聲要響亮和堅定。當前,國際思想輿論競爭日趨激烈,意識形態斗爭形勢異常復雜。“沉默就是工作失職”。我們要正色厲聲、錚錚有聲,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自信。第三,我們發聲要有底氣。底氣既包括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包括胸有成竹干事業的能力。底氣何來?向專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成為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人才。第四,我們發聲要協調。首先要注意話語風格,與受眾、環境協調;其次要注意協調發聲。協同發力、聯動用力,才能奏出最美和聲。 孫文亮希望學團干部特別是去年剛走上學團領導崗位的年輕同志,盡快提高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眼界境界,扎實工作,勇于擔當,努力創造新的業績,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師生的期望。他寄語學團干部“腳下路,前方路,踏開才有路;變革聲,強校聲,器大聲必閎”。孫文亮用以下這段鏗鏘有力的話語為“聲音的力量”作了最后的詮釋:“春筍拔節,聲猶在耳。讓我們以新的成績為起點,立德樹人,改革創新,以一馬當先、奮蹄御風之勢,奏出萬馬奔騰的金聲!” 王清明在總結講話時指出,昨天,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當今中國最鮮明的時代主題,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要立志做大事,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不斷培養高潔的操行和淳樸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為高尚的人。要勵志勤學、刻苦磨煉,在激情奮斗中綻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長進步。今天,我們隆重集會表彰先進。孫文亮書記又對我們學團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各級團組織和廣大青年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努力做中國夢的忠誠實踐者,努力做偉大祖國的合格建設者,努力做創業創新的奮力開拓者,努力做社會新風的踐行引領者。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孫書記的講話,胸懷理想、腳踏實地、刻苦學習,積極進取,發揚“和衷共濟、艱苦奮斗、追求卓越”的濰院精神,為學校的建設發展、為自身的成長成才譜寫壯麗的青春樂章! 各學院、書院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各團總支書記、副書記,團員代表,獲獎集體和個人代表參加了大會。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尹海燕/馬楠)
發布時間:2017-05-06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本網訊 5月5日,黨委書記孫文亮主持召開學校黨委會議,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市委相關會議精神和貫徹意見。 黨委成員王清明、馬茜華、朱猷武、趙光強出席會議,辦公室、黨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會上,黨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傳達了全省、全市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座談會精神。 孫文亮在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劉家義在全省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孫文亮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他要求,一是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中央、省委、市委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進的重大戰略部署;二是要抓好學校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后續工作,抓緊時間出臺實施方案。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馬楠)
發布時間:2017-05-05本網訊 經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對我校2016年度科協工作的評估,我校科協工作成績突出,榮獲2016年度山東省企事業科協先進單位,馬俊玉同志榮獲2016年度山東省企事業科協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我校科學技術協會自成立以來,按照省市科協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認真履行科協工作職責,積極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多次榮獲濰坊市科協學會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編輯:新聞中心 文:馬俊玉)
發布時間:2017-05-05本網訊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舞蹈學院主辦的“2017全國普通高校舞蹈專業教學研討會”于日前在山東濟南召開。我校音樂學院原創山東民間舞作品《掃晴娘》受邀參加了本次活動的閉幕式暨山東民間舞教學成果展演。我校是6所受邀參加展演高校中唯一的一所地方院校。 本次研討會圍繞普通高校舞蹈專業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特點與教學現狀展開研討,為全國范圍內同類高校的舞蹈教育者搭建溝通交流平臺,為普通高校在舞蹈專業教學方面所面臨的問題提供實踐經驗。《掃晴娘》曾獲得山東省高校音樂舞蹈基本功大賽創作一等獎,節目從選材到創意以及舞蹈演員的表演都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充分展示了我校在教學與創作上取得的成果,進一步提升了我校在全國高校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于濤)
發布時間:2017-05-05本網訊 記者從 5月3日學校召開的座談會上了解到,在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中廣泛開展的“一學一做”教育實踐亮點紛呈,效果初顯。副校長王清明出席會議并要求青年學生真學、真信、真懂、真用,將教育實踐引向深入。 為響應共青團中央、共青團山東省委開展“學習總書記講話,做合格共青團員”教育實踐的號召,3月14日,學校召開了“一學一做”教育實踐動員部署會。為保證本次教育實踐扎實有序推進,學校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團委制定出臺“一學一做”教育實踐實施方案,制作教育實踐配檔表和工作臺賬。全校基層團支部和全體團員積極投身教育實踐,學習熱情高漲,學習形式多樣。據悉,教育實踐主要內容包括學習教育、組織生活和實踐活動三部分。歷時7個月,分5個階段實施。目前第一階段已基本結束。 在團委組織召開的本次座談會上,22名來自二級學院、書院的教師和學生代表暢所欲言,介紹工作推進情況,分享學習體會心得。記者獲悉,教育實踐啟動以來,各學院、書院結合各自實際,廣泛宣傳發動,采用集體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學習團章、團史和相關文件,撰寫心得體會,創建創新新媒體教育實踐平臺,迅速掀起了學習熱潮,多維度扎實推進“一學一做”教育實踐,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王清明作了總結性講話。他分析了“一學一做”理論學習的背景和必要性,強調在教育實踐中,要避免理論學習和實際行動“兩張皮”現象。廣大青年學生要真學、真信、真懂、真用,從實際做起,從自身做起,將“一學一做”落到實處,切實讓教育實踐發揮作用。 (編輯:新聞中心 文:尹海燕)
發布時間:2017-05-04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