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省科技廳下達了山東省2018年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立項通知,我校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于海瑞博士團隊申報的“銀鮭的營養需求及其環境友好飼料的研發”獲批立項,立項經費300萬元,實現了我校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立項的新突破。這是于海瑞博士團隊繼獲2015年度山東省海上糧倉支撐體系建設及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山東省萊州灣海洋動物健康養殖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首屆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崗位建設、山東省2017年度農業重大應用技術創新項目“人工智能條件下的凡納濱對蝦工廠化高效生態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示范”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項目。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是省科技廳按照《山東省“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確定的重點領域科技創新項目,主要面向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及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科技需求,推動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新突破,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科技創新支撐。我校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緊緊圍繞國家“海洋強國建設”和我省“海洋強省建設”的戰略部署和規劃要求,打造科研創新團隊,充分發揮“產、學、研”方面的特色優勢,瞄準水產養殖業綠色產業鏈主要環節安全無公害生產的重大關鍵技術,開展了系統的應用研究,部分成果已實現產業化推廣。該項目充分利用我省冷水和海水資源優勢,研究不同生長階段銀鮭對主要營養素需求量和飼料原料生物利用率,降低N、P的水中排放量,設計能有效提升銀鮭肌肉品質的營養策略,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銀鮭用系列環境友好型高效配合飼料。項目實施后,將在國內建立起銀鮭高效無公害養殖和環境友好型飼料生產線示范基地,并實現產業化推廣,以期帶動國內銀鮭高效無公害養殖水平達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冷水魚產業向精準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漁業方向發展提供依據,也為養成水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掃除貿易上的技術壁壘。(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百雷)
發布時間:2018-05-17本網訊 5月15日,學校2018年紀檢干部培訓班舉行了開班儀式并進行了第一次集中學習。參加培訓的人員有學校紀委委員、各分黨委及所屬黨支部、黨總支(直屬黨支部)紀檢委員和紀委機關(監察處)全體工作人員。學校黨委書記孫文亮出席了開班式并發表講話。孫文亮在講話中緊密結合這幾年全省高校和學校發生的腐敗案件,圍繞反腐倡廉形勢任務、認真履職擔當、抓好自身建設等三個方面,對紀檢干部提出了明確要求,一要把握新形勢、認清新任務,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二要深化“三轉”、聚焦主責主業,不斷增強監督執紀問責能力和水平;三要履職盡責,勇于擔當,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向深入。學校紀委書記馬茜華主持了會議。馬茜華就學習孫書記講話、辦好培訓班,提出了要求。第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第二,突出重點,明確目標,確保學習培訓收到實效。第三,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扎實推進當前工作。學校紀委副書記楊愛華同志領學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等文件。本次培訓班目的在于提高全校紀檢干部的業務素質和履職能力,培訓時間一個月,主要采取個人自學、集中學習、專家輔導報告、警示教育、分組討論、發言交流等形式開展。(編輯:新聞中心 作者:張培義)
發布時間:2018-05-16本網訊 5月14日,我校與奎文區廣播電視站合作啟動暨濰坊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奎文區廣播電視站舉行。會議由奎文區政府副區長趙同祥主持,副校長丁子信、區委書記李輝共同為“濰坊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揭牌,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相關領導、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師生們出席了儀式。 儀式上,副校長丁子信介紹了我校開展校外實踐教學的有益經驗和豐碩成果,從傳媒人才培養與實踐、傳媒產業融合與發展等方面,對推動站院合作作了介紹。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光明介紹了奎文區廣播電視站在推動媒體融合、服務民生發展等方面的做法,對促進站院強強聯合,提高電視節目質量,更好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揭牌儀式后,與會領導共同參觀了奎文電視臺。 (編輯:新聞中心 作者:李璐璐)
發布時間:2018-05-16本網訊 5月11日,濰坊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曹麗華、孫山,學會部部長田守樂一行3人來校,就《濰坊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評選實施細則》等事宜進行調研。副校長趙光強會見了客人。科研處負責同志參加了調研座談會。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馬俊玉/張丹琳)
發布時間:2018-05-14本網訊 5月11日,校長馮濱魯、副校長趙光強在辦公室、人事處、科研處、機電學院負責同志的陪同下,到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調研校企合作事宜。在天瑞重工,馮濱魯一行聽取了該公司董事長李永勝企業基本情況介紹,特別對企業產品所需技術作了詳細了解。雙方圍繞人才資源共享、聯合研發攻關、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并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丹琳)
發布時間:2018-05-11本網訊 5月10日,我校舉行2018年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P)立項答辯會。答辯會分理工類、文史類兩組進行。在205個申請項目中,經過學院推薦、專家書面評審,文史類有52個項目、理工類有50個項目進入答辯環節,現場邀請了校學術委員會委員魏曉笛、臺夕市等12名專家教授擔任評委,答辯會由項目陳述和評委提問兩部分組成。項目負責人多從研究背景、研究計劃、研究價值、發展前景等方面展開陳述和論證,評委老師通過分析研究,為每個項目提出了專業性的指導意見和修改建議。參加答辯的同學們紛紛表示,答辯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通過交流學習和專家指導,自己思路更清晰,目標更明確,為自己項目下一步修改完善有狠大的幫助。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觀看了答辯會并提出三點要求。一要加強重視,更有效地發揮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的孵化作用;二要更好地調動專任教師,發揮他們的指導和引領作用;三要讓同學們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各項目指導教師、相關學院團總支書記(副書記),各項目組成員觀看了答辯會。據悉,我校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實施9年來,共支持了452個研究項目,支持經費近60萬元,形成《成果匯編》7冊;全校學生獲得國家專利授權130項,發表論文80多篇,落實各項成果獎勵18余萬元。同時,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已經成為我校學生參加諸多高層次科技創新賽事(如專業學科競賽、國創計劃、“挑戰杯”等)的孵化平臺。(編輯:新聞中心 文:周凱麗)
發布時間:2018-05-11本網訊 5月9日下午,副校長丁子信帶領教務處有關負責同志,對我校擬參加首批師范類專業認證的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和小學教育三個專業的認證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調研。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負責同志和各專業負責人分別匯報了認證工作組織準備、認證標準學習研討等情況,并對照認證標準,分析了各專業的辦學優勢與不足和亟需解決的短板問題,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教務處負責同志就相關課程與學分設置、兼職教師聘用管理、師范生教師資格考試和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流程與重點環節的把握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并要求各學院不等不靠,積極做好各項認證準備工作。丁子信對三個學院前期的準備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高度重視,認真準備,打好我校師范專業認證工作第一仗;二是加強有關認證政策、認證標準的學習和研究;三是對照標準,結合我們三個專業實際情況找出迎接認證的差距和短板,從校、院兩個層面克服差距,補齊短板,達到認證要求;四是明確分工,各司其職,落實責任,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強的目標。(編輯:新聞中心 文:邢迎東)
發布時間:2018-05-11本網訊 5月10日,黨委書記孫文亮帶隊赴魯東大學進行“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學習交流。魯東大學校長王慶、校黨委副書記丁瑞忠等與我校調研成員進行了會談。孫文亮介紹了我校歷史沿革、辦學特色及近年建設發展相關情況。他指出,面對新時代發展背景,要在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大學文化建設、校內新媒體運營管理及對外宣傳工作等方面,與省內高校對標,制定有效措施,乘勢而上,推動學校快速發展。王慶對我校一行表示歡迎,并介紹了兩校合作交流的良好淵源,表達了希望通過交流互訪,傳遞寶貴經驗,共同促進兩校發展的愿望。丁瑞忠介紹了魯東大學的基本情況,并指出,魯東大學切實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創設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機制,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建設優良學風校風,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為推動學校改革發展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魯東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譚國臣介紹了魯東大學宣傳機構設置、開展教育思想觀念大討論、講好魯大故事、大學文化建設、新媒體建設及網絡輿情監控、對外宣傳等相關工作情況,組織部副部長劉華交流了黨建相關工作情況。孫文亮一行還考察了魯東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相關場所。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的負責同志參加了調研交流。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于恬/韓玉坤)
發布時間:2018-05-11本網訊 5月10日上午,我校與濰坊電視臺在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會議室舉行教學實踐基地簽約揭牌儀式。副校長丁子信、濰坊電視臺臺長范勛成出席儀式并致辭。我校廣播電視學專業部分老師參加了簽約揭牌儀式。丁子信在講話中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并重點介紹了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近幾年取得的豐碩成果。他表示,濰坊電視臺是濰坊市的“耳目喉舌”,對于濰坊市的對外宣傳起到了主導作用。他希望雙方以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為契機,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丁子信與范勛成簽署了合作協議書并一起揭牌。(編輯:新聞中心 文:李璐璐)
發布時間:2018-05-11本網訊 5月9日,由學生處牽頭組織的一線教師座談會在辦公樓505會議室舉行。來自22個院系的一線教師代表分別發言,再次聚焦學風建設相關問題。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主持會議并講話,學生處相關同志參加了會議。座談會上,一線教師代表結合自身上課實際感受和各院系實際情況,分別從教師授課質量、學生上課狀態和出勤、各類項目和競賽參與程度、學生論文指導、考研公共課輔導、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等多個角度,圍繞人才卓育、學風建設,暢談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王清明在會上積極詢問了解各學院在育人方面遇到的問題。記者從學生處了解到,本次座談會是在省委和學校部署的“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座談會,目的是全面調研學校的學風建設問題。前期已經分別針對學生、輔導員召開了座談會,后期還會從其他角度繼續進行調研。(編輯:新聞中心 文:尹海燕)
發布時間:2018-05-11本網訊 5月10日,山東省科技廳基礎研究處處長陳成剛、濰坊市科技局副研究員丁映等一行6人來校,就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進行調研。校長馮濱魯、副校長趙光強會見了陳成剛一行。陳成剛一行在參觀了我校多光子糾纏與操縱省級重點實驗室后,與有關人員進行了座談。馮濱魯在會見時介紹了學校近年來改革發展的情況,重點介紹了學校在多光子糾纏與操縱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方面的做法和下步打算。陳成剛高度評價了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的成效。雙方圍繞相關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陳成剛一行在趙光強的陪同下,參觀了多光子糾纏與操縱省級重點實驗室及相關的實驗室。在隨后舉行的座談會上,多光子糾纏與操縱實驗室負責人、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負責人分別匯報了近幾年該實驗室的建設情況。陳成剛邊聽邊記,贊揚我校人才培養質量高,師生創新和科研能力強。他在講話時指出,省級重點實驗室是吸納人才到濰坊學院發展的平臺,學校成立的量子信息研究院,體現了學校在體制機制方面的改革和創新,也體現了學校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的信心和決心。山東省科技廳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學校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希望學校今后更加注重突出特色,從政策、環境和人才引進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建設小特區運行機制,激發青年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繼續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增加PI數,以此來帶動團隊建設、學科建設和學校建設。他還對下一步的相關工作作了部署。趙光強代表學校對省科技廳多年來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說,學校高度重視多光子糾纏與操縱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工作,下一步將重新梳理研究方向和管理模式,充實科研力量,與本領域的高端人才和團隊保持密切聯系,勇于沖擊科研高峰。辦公室、科研處、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負責同志和有關人員參加了活動。(編輯:新聞中心 文字:肖玉芳 金永輝)
發布時間:2018-05-11本網訊 5月9日上午,濰坊學院濰坊文化研究交流基地掛牌啟動儀式,在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故鄉諸城市枳溝鎮大北杏村舉行。出席啟動儀式的有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濰坊市政協常委、科教文衛體委副主任張崇高,諸城市政協副主席張海軼,枳溝鎮黨委、政府負責人,學校老教授、老專家代表等。 啟動儀式上,王清明、張海鐵、枳溝鎮黨委副書記周春平分別致辭,校離退休工作處負責同志與枳溝鎮黨委負責同志,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強紅色文化研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王盡美故居,王清明與枳溝鎮黨委負責同志共同為濰坊學院濰坊文化研究交流基地揭牌。揭牌儀式結束后,王清明與老教授、老專家代表等懷著對革命先烈崇敬的心情,參觀了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的故居,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心靈洗禮,大家一致表示要向王盡美革命先烈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為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基因獻計出力。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戴建民/張克云)
發布時間:2018-05-10本網訊 5月8日下午,我校與山東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在行政樓702會議室舉行。副校長丁子信與山東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凱簽訂合作協議并共同揭牌。教務處、實驗設備處和建筑工程學院有關人員參加了活動。丁子信在講話中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特別是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情況,重點介紹了建筑工程學院近幾年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成績。他希望雙方以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簽約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人才、師資和實驗室資源共享,服務企業成長和學校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山東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凱介紹了企業的情況,并希望能與濰坊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深度合作,產出更多成果。山東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科技教育創新綜合產業平臺,專注于VR/AR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的探索與研究,服務于高等院校的教育變革與發展。簽約之后,雙方進行了友好洽談,并參觀了建筑工程學院實驗室。(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江浩浩\郭然)
發布時間:2018-05-09本網訊 5月4日至6日,第十五屆“臨工杯”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在德州學院舉行。我校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選派19件作品參賽,經過激烈角逐,“花生地膜打孔機器人”“時尚個人電單車”“OMOM測溫奶瓶”3項作品獲得一等獎,并且“花生地膜打孔機器人”作品獲得瑞康獎學金資助;“垂直循環式停車裝置”等6項作品獲得二等獎;“農業監測智能車”等10項作品獲得三等獎。濰坊學院獲得“優秀組織單位”稱號,李峻峰、梁梅、吳炳帥、魏文慶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的目的在于引導高等學校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設計意識、綜合設計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工程實踐的訓練,提高學生針對實際需求,通過創新思維,進行機械設計和工藝制作等實際工作能力;吸引、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本次大賽再獲佳績充分彰顯了我校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能力和制作水平,更是我校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具體體現,為未來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等奠定了堅實基礎。 (編輯:新聞中心 文:魏文慶 王長春)
發布時間:2018-05-09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