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19日,美術學院(陳介祺金石書法學院)2023屆畢業生畢業設計展,在學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2樓美術館開展。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馬茜華,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單振濤參觀了展覽。馬茜華充分肯定了美術學院在教學中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她指出,此次畢業展是對同學們大學時期學習成果的全方位檢驗,也是回饋給母校最好的禮物,體現出同學們的獨立思考、青春氣息、社會關懷與時代使命,展示出了蓬 勃的青春力量。據悉,本次畢業設計展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5月19日至5月24日,展出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生作品;第二階段自5月25日至5月31日,展出美術學(國畫)、美術學(油畫)專業畢業生作品。展覽較為全面地展示了美術學院的辦學理念、教育特色和教學水平,充分發揮了美育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生動展現了青年學子健康向上的藝術價值追求和堅定的文化自信。(文/圖:陳菲菲/胡巖 莊夢琦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9
本網訊 為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學生就業質量,5月18日,學校副校長李英德帶領電氣自動化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專業30名畢業生,赴山東捷遠電氣有限公司實地參觀考察。歌爾科技產業學院院長李健、辦公室及團總支(學工辦)相關同志陪同考察。在山東捷遠電氣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公司概況、主營業務、崗位需求以及用人要求等。雙方就校企產學研合作、實訓基地簽約、聘任產業教授、學生就業等方面進行深入洽談。現場舉行了“濰坊學院就業實習基地”揭牌儀式及“濰坊學院與山東捷遠電氣產學研合作簽約儀式”,隨行學生參觀了企業工作環境和廠區。此次活動是歌爾科技產業學院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的一項重要舉措,學院將發揮人才優勢,不斷深化與企業的交流合作,融合多方資源,綜合提升服務地方能力,推動人才與地方產業、經濟的聯動發展。青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褚興春,青州市開發區工委書記、主任孫洪亮等陪同出席活動。(文/圖:朱琳 趙文杰/趙文杰 編輯:魏霄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9
5月17日,濰坊學院青年宣講團3名成員走進傳媒學院,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青年的視角、青年的語言為廣大青年學生作了一場深刻、生動地宣講,引導青年學子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學校黨委把理論宣講作為深化理論學習的重要載體,積極發揮各級宣講團作用,在廣大黨員干部、青年學生中廣泛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持續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優化宣講主體,打造“多元化”宣講隊伍。學校常年建有理論宣講團、青年宣講團、理想信念宣講團等三支宣講隊伍,成員涵蓋學校黨委班子成員、基層黨組織書記、思政課骨干教師、優秀輔導員和青年學生代表等。主題教育啟動后,制定了《濰坊學院主題教育宣講工作方案》,成立由6名思政課教師、19名二級學院黨總支書記和4名優秀學生組成的“學思踐悟”宣講團,赴各單位(部門)開展全覆蓋巡回宣講。截至目前,已組織各類宣講23場次,受眾人數4500余人。精選宣講內容,打造“訂單式”宣講主題。堅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準確把握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根本任務和目標要求,重點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重點宣講高等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使命擔當和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堅持需求導向,緊密結合學校中心工作,聚焦師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系列宣講活動,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接地氣、聚人心、鼓干勁,實現理論宣講與推動工作同頻共振,同向同行。拓展宣講渠道,打造“零距離”宣講平臺。以全面落實全環境立德樹人為導向,堅持把黨的創新理論、政策法規、育人理念送到課堂、圖書館、實驗室等場所,融入到大學生日常管理、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等方面,讓青年學生接受“潤物細無聲”式教育。統籌用好學校宣傳欄、展板、宣傳橫幅、LED電子顯示屏等載體,扎實開展“無聲”宣講。依托學校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刊載轉載各類理論文章,制作轉發系列思政“短視頻”“微黨課”,讓黨的創新理論主導網絡空間、引領網絡生態。注重宣講實效,打造“接地氣”宣講形式。統籌用好校院兩級理論中心組學習、專家講座、“三會一課”、主題黨團日等學習陣地,推動理論宣講入腦入心。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通過主題黨課、座談交流等方式帶頭宣講;思政課教師通過思政課堂、輔導報告等方式赴各單位(部門)進行巡回宣講;基層黨組織書記扎實做好主題教育“書記第一講”。用好“宣講+文藝”宣講模式,通過組織演講比賽、舉辦詩詞音樂會、錄制微電影、創排展演《正青春》《守望》《覺醒》紅色話劇等文藝活動,將“黨言黨語”轉化為“青言青語”,打通理論宣講的“最后一公里”。(文:趙鵬俊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8
本網訊 5月17日,為進一步推動建設工程招標采購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順利開展,學校召開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學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王建新出席會議,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主持會議。 王建新指出,省紀委監委、省教育廳和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專項整治工作,學校開展建設工程招標采購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責任重大、意義重大。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以趕考的清醒和永遠在路上的執著,以“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切實把專項整治工作抓好抓出成效。王建新提出三點要求,一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專項整治對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二是進一步嚴實工作作風,認真落實專項整治工作各項要求;三是進一步壓實落實責任,持續做好專項整治工作的后半篇文章。牽頭部門、責任部門(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實舉措,做到靠前一步、主動作為,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聚焦短板弱項,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努力推進專項整治工作取得扎實成效。王建新強調,自查自糾及整改工作不是終點,專項整治工作要體現在促進學校全面依法依規依程序辦事,實現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要通過發現問題積極整改,全面推進制度建設,完善內部治理體系,改進工作方式方法;要發揮專項整治的最大功效,深挖問題根源,著力推動全校各單位、各部門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李英德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抓好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內容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壓實責任,明確任務,細化措施,統籌推進,力戒形式主義,不走過場,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推動做好專項整治工作。會上,招標與采購管理中心主要負責同志傳達了《濰坊學院建設工程招標采購領域突出問題自查自糾工作方案》;相關負責同志對專項整治工作任務分工、自查內容、提交材料時間節點等進行了詳細講解。建設工程招標采購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專班成員、聯絡員及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文/圖:徐安娜/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8
本網訊 5月16日,我校舉行2023年創業特訓營暨第九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啟動儀式。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出席并講話。學生工作處、教務處、團委、創新創業學院負責同志,各二級學院分管領導,大賽66強項目的指導教師以及項目團隊成員代表共計330余人參加。王成端表示,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已經成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成為覆蓋全國所有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影響最大的高校雙創盛會,圍繞“更中國、更國際、更教育、更全面、更創新”的總體目標,培養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互聯網+”大賽也成為展示新時代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希望各學院把大賽組織、項目培育當作是對教育教學工作成效的檢驗,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持之以恒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持之以恒抓好“互聯網+”大賽組織工作,專創融合、思創融合,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希望特訓營全體學生珍惜機會,主動學習,團結協作,矢志奮斗,勇于創新,在大賽中取得更好成績。第八屆“互聯網+”國賽銅獎獲獎代表、第九屆“互聯網+”大賽參賽學生代表分別交流發言,講述創業故事,分享創新經驗。山東省十大金牌創業導師、山東拓維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濰坊學院創業導師沈福萍作了題為“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背景及評審規則解讀”的開營第一講。據悉,本次創業特訓營將通過實訓演練對參賽項目進行持續升華打磨,以訓代賽,以賽代訓,著力提高項目內涵質量,提升項目團隊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思維。特訓營將于5月底結束,屆時,學校將舉行校級復賽和決賽,并對進入推薦省賽環節的項目進一步精準指導,力爭在今年的省賽、國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文/圖:董林濤/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7
本網訊 5月11日至14日,“云驢通杯”第十三屆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飯店服務)大賽在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落下帷幕。我校由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李貝寧、孫朔、孫騰宇、喬婷4位同學組建的代表隊,最終獲得4個項目一等獎和最佳團體獎第三名的好成績。本次大賽分為本科院校組、高職高專院校組(含高技院校)和中職學校組(含中專、中職、中技學校)三個組別,共有來自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20所旅游院校(系)參賽隊的716名選手參賽。大賽設中餐宴會擺臺、西餐宴會擺臺、中式鋪床及開夜床和雞尾酒調制(規定雞尾酒調制和自創雞尾酒調制)四個賽項,通過綜合知識理論考核、實際操作和英語水平測試三個環節進行比賽。經過三天緊張激烈的角逐,我校4名選手斬獲4個一等獎,我校成為本科院校組獲獎數量最多的學校,取得歷史性突破。孫騰宇同學獲本科院校組中式鋪床及開夜床賽項的一等獎第二名,李貝寧同學獲本科院校組中餐宴會擺臺賽項的一等獎第三名,孫朔和喬婷分別獲本科院校組西餐宴會擺臺賽項和雞尾酒調制賽項的一等獎并列第八名。旅游管理專業代表隊榮獲最佳團體獎。據悉,在接到參賽通知后,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成立了由徐春波、張凌云、郭文康和劉敏老師組成的指導教師團隊,對大賽項目的主題創意設計進行打磨、對相應參賽備品選擇和參賽選手服裝定制等方面反復琢磨,制定了合理的備賽計劃,實施了為期一個月的集中實訓,最終取得最好成績。(文:郭文康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7
本網訊 5月13日至14日,2023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初、高級資格無紙化考試工作開考。我校作為濰坊考區考點,承擔了初級資格考試工作,共設置20個考場,3500余人參加考試。考前,考務工作組與濰坊市財政局溝通對接,按照《山東省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工作指引》和《濰坊市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預案》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濰坊學院2023年全國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工作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做好考前設備配置、模擬演練、技術人員和監考人員培訓等各項準備工作。考試期間,山東省財政廳二級調研員竺劍原帶隊到濰坊考區巡考,濰坊市財政局領導王獻之、王增堂和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陪同巡考。巡考組對學校考務管理、考場監考、考生應試、視頻監控、設備保障等進行了現場督導,詳細了解電力保障、網絡環境、考生服務保障、應急處理預案等情況,聽取了相關負責人的匯報,對學校考務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考試過程中,全體考務人員和監考人員嚴明紀律、嚴格要求、履職盡責、熱情服務。在相關單位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考試安全平穩順利進行,秩序井然。(文:蔣玉珩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7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濰坊學院黨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持將調查研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出臺《濰坊學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實施方案》,突出“三個緊扣”,強化“三個導向”,堅持“三個結合”,在全校范圍內大力開展調查研究,以高質量調研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突出“三個緊扣”,確保調查研究選題準、方向明。一是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按照學校黨委“一一六八”工作思路,圍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人才與師資隊伍建設、對外開放辦學、發展與安全、黨的建設等事關學校改革發展的大事要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二是緊扣師生員工急難愁盼問題,圍繞辦學層次提升、辦學條件改善、學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等事關廣大師生切身利益的重點問題,不斷提升內部治理效能和綜合服務水平,切實增強師生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三是緊扣服務和融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等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圍繞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目標,依托人才、科技等資源優勢,用好省市共建、校城融合發展等利好政策,積極尋找切入點,不斷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學校調研方案共明確出11個方面、44項重點調研問題。強化“三個導向”,確保調查研究出實招、辦實事。一是強化問題導向。黨委班子成員發揮“頭雁”作用,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帶頭進行調研選題,組建調研工作組,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定實,確保問題得到真正解決。二是強化目標導向。黨委班子成員及學校主題教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細化調研工作方案,建立《濰坊學院主題教育調研清單及調研情況調度表》,明確調研完成時間表、路線圖。在前期調研工作基礎上,深入查找出主題教育期間第一批6個需要大力解決的突出問題,制定問題清單,切實提升調查研究的針對性、精準性。三是強化結果導向。始終把問題是否得到徹底解決、師生員工滿不滿意作為工作落腳點,建立《調研反映發現問題落實清單及成果轉化清單》,積極把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戰勝困難的實際成效,不斷推動調研工作走深走實、取得實效。堅持“三個結合”,確保調查研究下真功、見實績。一是堅持與問題整改相結合。將調查研究與巡視巡察、審計等發現問題整改有機結合,一體推進,徹底扎牢“籠子”,堵塞漏洞。二是堅持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結合。把調查研究作為了解情況、聯系群眾、為民辦事的常態抓手,推動調查研究成效轉化為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的實際行動。三是堅持與建章立制相結合。構建調研常態化制度化機制,將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為有效的制度安排,既解決當下問題,更著眼長遠發展,推動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出臺或計劃出臺相關規章制度11項。(文:安興杰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7
本網訊 5月15日上午,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圍繞“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講專題黨課。黨委委員馬茜華、王旭升、王建新、王成端、李英德、李連成、單振濤出席。馮濱魯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 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治校向縱深發展”為題,結合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自身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情況,認真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深入分析黨的自我革命光榮傳統和歷史經驗,圍繞推動學校全面從嚴治黨治校和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提出了高校領導干部遵規守紀、廉潔從政的具體要求,為與會人員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他強調,反腐敗是黨一貫堅持的立場,是必須長抓不懈的重大政治任務。學校近年來深入構建紀律約束、制度建設、廉潔教育并重的廉政環境,各項事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黨的自我革命理論的內容形成、精神要義、光輝實踐等,不斷將黨的自我革命精神發揚光大;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清醒認識廉政風險隱患,做到遵規守紀,廉潔從政,自覺樹立清正廉潔的事業觀;要堅決守好廉潔自律底線紅線,奮發有為擔當,努力創造無愧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本次專題黨課根據學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安排開展,全體處級干部參加學習。(文/圖:王鵬/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6
本網訊 日前,由中國化工教育協會主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化工過程數字創新競賽決賽在南京工業大學舉行,我校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本科生藺志騰、張孝磊、楊洪瑋、王駿暉、劉偉凡組成的代表隊獲二等獎。據悉,大賽以真實生產場景中遇到的問題為背景,將自動化,數字化、大數據融入到化工過程中,以跨學科融合為特點,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大賽吸引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與,共有來自全國高校的60支隊伍進入最后決賽階段,其中本科生隊伍47支。我校學子充分展現了扎實的理論知識、過硬的專業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有力詮釋了跨學科融合能力。(文/圖:曹淑華 辛春玲/曹淑華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6
本網訊 近日,第40屆濰坊國際風箏會風箏放飛比賽結果出爐,我校代表隊榮獲團體一等獎的好成績。本次風箏大賽共有106支隊伍參加了角逐,我校風箏協會組織10余名骨干成員,代表學校參加了創新、巨型、龍串、板類、立體五個類別的比賽。代表隊將學校元素融入風箏創意,創新風箏以學校校徽作為主圖案、添加祝福語,巨型風箏以國旗作為主圖案、飄帶印刷學校校名,龍頭風箏每節分別以學校風光建筑圖片組成,通過學校元素和放飛夢想的融合進一步凝練特色、打造亮點,贏得了廣大市民和海內外友人的一致稱贊。比賽期間,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看望了放飛隊成員。(文圖:張馨月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5
本網訊 5月11日至12日,學校保密委員會辦公室與黨校聯合組織全校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及重點涉密人員參加全市保密教育輪訓。輪訓分4個組次開展。本次保密教育輪訓是貫徹落實省、市兩級保密委員會及國家保密局關于保密宣傳教育培訓相關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保密知識水平,增強領導干部保密意識,提升領導干部保密履職能力。本次輪訓是2023年保密宣傳教育月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悉,學校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舉辦了保密宣傳教育月活動,組織開展了警示教育、專題黨課、集中培訓、公益宣傳、理論學習、線上答題等“六個一”系列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文:王子嵩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5
本網訊 5月8日至12日,由山東省教育工會委員會主辦、山東農業大學承辦的“團結奮斗開新局 喜迎工會十八大”2023年“校長杯”全省高校教職工羽毛球比賽在山東農業大學體育館舉行。我校派出代表隊參加了本次賽事。經過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隊獲得團體比賽第九名、40+男子雙打比賽第六名的好成績,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此次比賽共有75支代表隊、646名運動員參賽,比賽人數、比賽隊伍、比賽規模、比賽影響力均創歷屆之最。我校參賽隊員在比賽中發揚勇爭第一、敢于拼搏的精神,在比賽中團結協作、不驕不餒,嚴守比賽規程,勇于超越自我,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充分展現了我校教職工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校長杯”全省教職工羽毛球比賽是全省高校領導、教職工之間切磋球技、溝通交流的一項重要賽事。通過比賽,增強了各高校之間的交流,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促進了高校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今后,學校工會將進一步加強教職工文化陣地建設,豐富教職工文體活動,不斷增強教職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激發廣大教職工干事創業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文圖:劉洪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5
本網訊 5月14日,中華職業教育社黨組成員、副總干事付強,省職教社專職秘書長、省委統戰部研究室主任楊洪余,市政協副主席、市職教社主任劉秀平,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職教社副主任田世華等一行6人來校調研。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等參加活動。馮濱魯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特別是學校錨定地方性、應用型大學建設目標,全面融入國家戰略和區域高質量發展,構建校企協同和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服務區域產業轉型、服務鄉村全面振興、服務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應用型師資隊伍、科技創新與社會服務、內部治理水平,深入實施“一融入、兩協同、三服務、四提升”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和長期規劃。王成端、李英德陪同考察了學校智能制造工程實訓中心、科教產融合創新中心等。市委統戰部、市職教社相關負責人,學校黨委(校長)辦公室、統戰部、教務處、科研處、合作發展處等部門負責人一同參加活動。(文/圖:張培義/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15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