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24日上午,根據學校主題教育有關工作部署,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王建新帶隊深入學校餐廳、校醫院、能源管理中心、學生生活服務區、快遞收發點、學生購物超市等地,開展廉政風險防控調研。調研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詳細了解校園公共設施、服務質效、飯菜質量、維修維護、節能降耗、餐飲服務、看病就醫、公務接待資源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風險問題短板,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王建新肯定了相關部門著力解決師生的“急難愁盼”做出的努力,并對今后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各相關職能部門要以學校和師生切身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廉政風險排查防控。二是做到“同題共答”。深化運用“一臺賬、兩清單、雙責任、雙問責”機制,加強對重點崗位、關鍵環節廉政風險的監督檢查,共同推動問題解決。三是構建長效機制。能當下改的問題要當下改,不能當下改的要明確責任主體、整改目標、整改時限,做到問題整改與建章立制相結合,堵嚴廉政風險漏洞,提質增效。以高質量的調研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促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黨委(校長)辦公室,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機關,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計劃財務處,審計處,后勤服務處,校園建設與管理處,安全保衛處等部門負責同志一起參加了調研。(文圖:徐安娜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6
本網訊 5月24日,教師教育學院(特殊幼教師范學院)黨總支書記馬繼武等一行5人到安丘市特殊教育學校舉行就業實習基地簽約及授牌儀式。安丘市教育工委副書記劉金平、安丘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張貴霞出席。座談會上,劉金平介紹了安丘教育發展情況。馬繼武介紹了濰坊學院及教師教育學院的情況,并表示就業實習基地的簽約標志著雙方在教科研的全方位合作。張貴霞介紹了安丘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概況,并表示就業實習基地的掛牌是濰坊學院對安丘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認可,對特教學校是一種榮譽,是壓力更是動力,學校將提供最好的實習實踐條件,促進學生培養質量的提升。下一步,教師教育學院將以本次揭牌儀式為契機,堅持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與業務對接,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水平。(文圖:尹訓寶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6
新思想指導新實踐,新思想引領新征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根本原因,青年一代應該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在講好新思想、傳播新理論中發出青年之聲、貢獻青年力量、扛起青春擔當,努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選定好“誰來講” 在堅守理想中講出信仰的“本味”用青年話語講述十年巨變,用青年力量筑夢時代偉業。正值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之際,學校充分發揮團員青年正能量,專門組建青年宣講團,以“80后”青年教師、“90后”專職團干部、“00后”學生黨員、“青馬學員”為主講人,圍繞主題教育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貼近青年的宣講活動,以“青言青語”“團言團語”講好、講透、講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以及蘊含其中的道理學理哲理。目前,學校成立校級青年宣講團,各二級學院也組建了基層特色宣講團(志愿服務隊)50余支,由專職團干部牽頭,學生骨干為中堅力量,計劃開展各種形式的宣講上千場。青年宣講團不僅注重講解新時代十年的偉大成就與偉大變革,還將引入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文化自信”“志愿服務”“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內容,充分引起青年學生、社區群眾的濃厚興趣。近日,青年宣講團走進濰坊市聾啞學校,用手語傳遞溫暖和溫情,以更有溫度和深度的方式,確保黨的聲音“全面覆蓋、不落一人”。梳理好“講什么” 在學深悟透中講出真理的“原味”青年宣講團通過組織化動員、分層分類等方式,圍繞三個主題開展宣講。“學習二十大·偉大領袖篇”——結合《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講述習近平總書記與大學生們交流交心的故事,引領廣大團員青年感悟大國領袖對青年特別是大學生一如既往的關心關愛,從而更加堅定對總書記的政治追隨、實踐追隨、情感追隨;“學習二十大·時代成就篇”——結合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巨大成就為重點,通過生動分享、理論解析和親身感受,引導全校團員青年不斷強化對偉大成就的感性認知、理性認同和現實共鳴;“學習二十大·青春奮斗篇”——重點闡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推動下,黨的青年工作全面加強,黨的青年事業蓬勃發展的現實狀況,并結合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科技創新的親身經歷,使團員青年不忘初心使命,矢志砥礪奮進。宣講緊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引導青年學生從中學立場、學觀點、學方法。組建“青馬夜校”,依托“學習強國”平臺,學習“平‘語’近人”系列節目,進一步提升“青馬學員”的政治素養和黨性修養;舉行新團員集中“入團儀式”,赴“使命·擔當”濰坊黨性教育主題展館開展黨性教育,充分學習王盡美等革命先烈的崇高信仰,引導新團員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重任;展演精品團課,用情景劇“小舞臺”搭建思政“大課堂”;舉辦“中國夢、新時代、新使命”百姓宣講比賽,營造“人人都是黨的理論代言人”的宣講熱潮。目前,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在校園遍地開花,推動全校青年學生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落實好“怎么講” 在守正創新中講出理論的“趣味”不斷創新理論宣講的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積極融入新媒體、新技術等年輕人善于使用、易于接受、樂于傳播的形式,通過走進科學實驗室、種植基地、畫室、排練廳等現場,以小隊伍、小事例、小切口講明大道理、大方向、大成就,讓理論宣講更加通俗、更加生動、更有時代感和吸引力。組織編排、打磨演繹“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舞臺劇,精心排演了中國最早的青年團組織的首任書記俞秀松,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任書記施存統兩人的革命歷程和偉大友誼的《正青春》;深刻講述了一名平凡又偉大的中國紅軍,48年來對黨的承諾初心未改的感人故事的《守望》……這些話劇緊扣“堅定不移跟黨走”的紅色主題,引領青年學生重溫那段波瀾壯闊、開天辟地的偉大歷史時刻,重溫馬克思主義思想同中國青年運動實際相結合的探索歷程。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黨的“好聲音”,通過“文藝舞臺”“社團活動”“座談會”“運動場”等形式與學生生活“親密接觸”。舉辦第22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重要契機,與學校內涵建設、課程建設、專業建設深度結合,進一步夯實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路徑和實踐手段;舉辦“古韻今聲 琴瑟和鳴”詩詞音樂會,將音樂藝術同中國古典詩詞藝術相融合,進一步提高廣大青年學子的文化認知、形成文化認同、培育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開展“禮敬中華茶文化 共創和雅新校園”茶文化傳播交流會,將茶文化氛圍營造與全環境育人相結合,切實引導廣大青年學子以敬畏之心弘揚傳統、傳承文化,以勤勉之姿創新實干、逐夢奔跑……貫徹好“怎么干” 在躬行實踐中講出人文的“情味”結合青年學生實際和社會需要,學校搭建了一系列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義務支教、理論宣講等社會實踐的平臺,鼓勵青年學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自覺做好中國精神的信仰者、傳播者和踐行者。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號召廣大青年志愿者積極參與。“志愿匯”平臺累計審核發布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226條,參加志愿者達9515人次,累計志愿服務時長27769.85小時;積極推進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目前開展系列活動78場次,累計參與人數2200人次,先后對接46個社區,簽約12個實踐基地;助力第40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在濱海國際風箏放飛場開幕;圓滿完成中國-東盟數字農業論壇、2023首屆智慧農業博覽會、第二屆濰坊國際食品農產品博覽會志愿服務工作;做好2023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啟動儀式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活動引導,持續推進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長效化、品牌化發展。廣大青年學子堅定信念、真誠奉獻、埋頭苦干,在基層一線的火熱實踐中積極回應時代之任、擔當青年之責。學校將繼續堅持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扎實做好主題教育理論宣講,引導全校團員青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積極主動地了解學習、傳播踐行黨的創新理論,努力在青春賽道上奮力奔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文:韓金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6
本網訊 根據山東省教育廳工作安排,5月22日至5月24日,由我校牽頭成立的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調研督導第三小組,組織開展了濰坊、濱州、淄博、東營區域內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調研督導工作。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會見了調研督導組的全體成員。調研督導組由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帶隊,濰坊學院、濰坊醫學院、濱州學院、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濰坊科技學院、齊魯醫藥學院、濰坊理工學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全程參加調研督導,省教育廳高教處、濟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等相關負責人參加部分調研督導活動。 5月22日、23日調研督導組對濱州學院、齊魯醫藥學院、濰坊科技學院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5月24日上午,調研督導組開展了對我校、濰坊醫學院、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濰坊理工學院4所高校的會議調研,并實地考察了學校智能制造實訓中心和科教產融合創新中心。王成端對這次調研督導作了工作總結,并對實地調研結束后續工作做出安排,強調要嚴格落實落細省教育廳工作部署和要求,高質量圓滿完成本次調研督導工作任務。(圖/文:劉爽/劉爽 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6
本網訊 5月25日上午,學校召開人才政策落實、招標采購事項、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專項內部審計工作部署會。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主持會議,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參加會議。馮濱魯就做好專項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站位,高度重視。內部審計是學校經濟決策科學化、內部管理規范化、風險防控常態化有力抓手,是強化內部管理,防范風險隱患、提質增效的內在需要,是促進各項工作規范化、正規化的重要舉措,各單位要從政治高度,立足學校改革發展全局,統一思想,高度重視,統籌協調好各方面工作,確保這次專項審計順利進行。二是正確對待、全力配合。正確對待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要發現問題,糾正問題,把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糾正過來,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審計工作的要求上來,增強支持審計、配合審計、接受審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互配合、統籌推進,按時高質量完成審計工作任務。三是積極溝通、做細工作。溝通是做好審計工作的前提,從審計立項開始,到審前調查了解、審計調查取證,直至審計整改全面結束,都需要積極做好溝通協調工作,既要做好內部協調,更要做好外部溝通,加強協同配合,落實落細各項工作要求,規范審計流程,找準問題,積極整改,全面提高審計質量。李英德主持會議時強調: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深刻理解審計工作對推動學校財務治理任務落地落實,防范化解財務風險,為學校事業發展保駕護航的重要意義。二要明確目標任務,壓緊壓實責任,抓好工作落實。各單位要協同配合,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及時、完整、準確地提供審計資料。審計組要發揚“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按時高質量完成審計任務。三是提高審計整改質量,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建立整改臺賬,總結整改經驗,形成制度成果,以此次審計為契機,持續補短板、強弱項、抓提升,促進學校治理能力和辦學水平全面提升。審計處負責同志傳達了省教育廳《關于組織開展高等學校2023年專項內部審計工作的通知》精神,相關負責同志對專項內部審計工作作出了安排。第三方機構有關人員參加會議。(文/圖:姜繼茂/張蒙蒙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6
本網訊 根據學校黨委主題教育調查研究工作方案部署,圍繞“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5月24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到建筑工程學院開展主題教育調研。座談會上,建筑工程學院領導班子匯報了學院總體工作和對照高質量發展找差距等方面情況,參會教師代表暢談了科教產融合發展的有效度、學科專業的貢獻度、師資隊伍的適應度、體制機制的保障度等方面的工作體會。馮濱魯肯定了建筑工程學院在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建設、產教融合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他要求,建筑工程學院要進一步提升學科專業建設水平,以高水平學科建設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要進一步認真梳理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加以推廣,發現問題,找出不足,制定實施有效改進措施;要進一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整合資源,振奮精神,激發干勁,扎實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學校前列。學校黨委(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負責同志參加調研。(文/圖:趙風雷/莊夢琦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5
本網訊 近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馬茜華到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為聯系黨支部講授黨課。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黨總支負責同志與教師第二黨支部全體同志參加活動。馬茜華以“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為題,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從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中國共產黨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程、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意義、高等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使命擔當等五個方面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和世界意義。她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充分體現了自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為解決人類問題、探索更好社會制度、創造文明新形態貢獻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馬茜華表示,學校會持續圍繞省市重大發展戰略,通過自主創新、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聚力實現整體工作質量提升和重點工作創新突破,努力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支部黨員紛紛表示,通過黨課學習對中國式現代化內涵、歷程、意義、本質要求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要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擔當勤勉工作,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積極貢獻力量。隨后,馬茜華與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教師第二黨支部全體同志進行了深入座談,與會黨員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積極發言,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馬茜華聽取了同志們的發言后,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作了一一解答,并對一些共性的問題進行了指導,她勉勵大家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學校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馬茜華要求學院黨總支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貫徹好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把主題教育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鍛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文圖:王延青 馬永生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5
本網訊 5月18日至22日,第十八屆“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長清校區舉行。我校斬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實現獲獎數量新突破!在本次“挑戰杯”競賽中,我校共推選出8項優秀作品參加省賽,其中7項作品獲獎,1項作品入圍終審決賽。一直以來,我校高度重視“挑戰杯”賽事工作,積極調動校內外資源力量,確保比賽順利進行。備賽期間,校團委積極組織專家輔導進行作品打磨,不斷提升項目質量。據悉,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校賽自2022年11月啟動,在學校黨委的關心支持下,校團委精心組織,各學院廣泛動員,共收到853件參賽作品,近5000余名師生參加競賽。科創報國,青春啟航。成績的取得充分展現了我校創新創業的育人成果和青年學生砥礪攀登的青春風采,學校團委將以省賽為契機,繼續發揮“挑戰杯”等賽事育人功能,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科技創新的浪潮里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為科技強國建設迸發更多的青春能量,綻放青春最絢麗的色彩。(文:張亞萍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5
本網訊 5月24日下午,泰山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于鴻遠一行5人來校考察交流,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黨委副書記徐梅會見客人并座談。座談會上,徐梅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雙方圍繞機構設置、單位目標責任考核、人才引進培育、績效分配制度、輔導員隊伍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等工作進行了廣泛交流探討。會后,于鴻遠一行參觀了學校校史館、名人館和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黨委(校長)辦公室、學生工作處、人事處、團委、創新創業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郭然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5
本網訊 5月19日,第九屆全國高校BIM畢業設計創新大賽,全國網絡競賽階段落下帷幕。我校建筑工程學院參賽10個模塊賽道,派出20支代表隊,累計斬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5項,優秀獎3項;其中邢棟老師指導的2021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專業陶欣、趙碩、閆穎、謝銀迪四名同學組成的代表隊,獲得一等獎,入圍全國總決賽,將角逐全國特等獎。全國高校BIM畢業設計創新大賽,作為全國規模最大、涵蓋專業最多的高校建筑專業賽事之一,已連續三年入選《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成為全國大學生建筑類專業比賽BIM方向唯一入選賽事。大賽自2022年10月啟動以來,共計報名580余家院校,5600余支團隊,參與師生30000余人,共計提交作品4000余份。又訊 “山農設計院杯”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分區賽暨第十五屆山東省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于5月21日落下帷幕。經過緊張的模型制作和加載競賽,我校兩支代表隊均表現出了扎實的專業水準,分別獲得了一等獎和二等獎,我校同時獲得優秀組織單位獎,指導教師均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來自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等省內34所高校的69支隊伍參加了本次比賽。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是由國家教育部、財政部首次聯合批準發文的全國性9大學科競賽資助項目之一。該競賽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環境與土木水利學部共同主辦,各高校輪流承辦和社會企業資助協辦。該賽事始終遵循“3C”比賽宗旨(Creativity、Cooperation、Construction)和“公正、公平、公開”的競賽原則,賽事參與度高,行業內影響力大,被譽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文:馮有良 白志強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5
本網訊 5月24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帶隊赴山東宇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李英德一行調研了企業人才需求情況,與企業相關負責人就校企合作發展新模式、科研項目申報、畢業生實習就業和碩士生培養等方面工作進行了座談交流;公司負責人施長亮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發展現狀,表示將與學校增進聯系互動,拓寬合作領域,推動各方面協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座談后,李英德一行到企業車間進行了參觀交流。科研處、機械與自動化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文:李新寧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5
本網訊 5月24日,學校黨委副書記徐梅到政法學院開展主題教育調研,政法學院班子成員,部分教研室主任,輔導員、學生代表參加座談。會上,政法學院黨總支負責人圍繞學院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開展情況、思政隊伍建設情況、學生社團育人功能發揮、畢業生就業等方面進行匯報。其他參加座談的同志結合自身工作情況作交流發言。徐梅對政法學院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她要求,政法學院要突出特色亮點,補齊短板弱項,提升學院整體辦學水平,加強法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服務法治實踐,加強法治校園建設,在提升濰院師生法治意識上發揮專業特長;要加強隊伍建設,強化學生為中心理念,推動全環境立德樹人落地落實,抓好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兩支隊伍,發揮育人合力,將“七四五”全環境育人工程落深落實落細;要深化主題教育,做好結合文章,學院層面要將主題教育覆蓋到全體黨員,做到全員參與,開展學院發展思想大討論,結合專業特色,總結提煉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創新性做法。學校宣傳部、學生工作處、團委等部門負責同志陪同。(文:李小杰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5
本網訊 隨著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逐步深入開展,在我校與壽光市結對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周年之際,由山東省教育廳主辦、我校承辦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壽光專場演出暨文明實踐結對共建壽光市美德健康生活演出季啟動儀式,于5月23日在壽光建橋學校舉行。我校黨委副書記徐梅,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單振濤出席活動,壽光市委宣傳部、壽光市教體局,我校音樂學院、黨委宣傳部相關同志參加活動,建橋學校師生近500人觀看了演出活動。活動開始前,壽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義林與徐梅一行進行了座談,雙方總結交流了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年來取得的工作成效,對下一步共建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壽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壽光建橋學校分別向濰坊學院贈送錦旗,對濰坊學院與壽光結對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全體師生表示衷心感謝。徐梅對壽光市委宣傳部、壽光市教體局、壽光建橋學校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希望通過本次活動,促進建橋學子走近高雅藝術、感受經典文化,進一步加強濰坊學院和壽光市校地交流與合作。她表示,濰坊學院將以高雅藝術進校園為載體,助力基層文明實踐賦能遠航,深化結對幫扶,攜手共育文明。雙方領導還親切看望了正在進行演出準備的演職人員。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演出在《綻放》的舞姿中拉開帷幕,分《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百舸爭流》《暢未來,盛世華章》三個篇章進行。女聲三重唱《紅梅贊》《映山紅》《英雄贊歌》、舞蹈《我心中的那片紅》《黃河》表達了青年一代對革命歷史的紀念和英雄先輩們的景仰;戲歌《粉墨春秋》、群舞《我的祖國》、器樂合奏《象王行》、大鼓四重奏《牛歡虎躍》演奏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波瀾壯闊,展現了對傳統藝術的創新、繼承和發展;男聲三重唱《追尋》獨唱《又見西柏坡》合唱《領航》等深情謳歌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我們的青春》跨時代的對白、男女聲二重唱《如愿》、歌曲《花開中國》、群舞《奮斗吧!青春》表達了青年一代致敬先輩,祝愿祖國繁榮富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中賡續紅色血脈,勇擔時代大任的青春誓言。整場節目以紅色主旋律節目為主線,把育人導向和價值引領作為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第一要務,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運用藝術語言展現當代青年對革命理想與民族精神的傳承,增強文化自信,以旋律書寫大美,唱響經典,樂潤心田,讓藝術呵護精神,讓美德滋潤心靈。據悉,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美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山東省教育廳于2022年11月啟動遴選部分高校優秀藝術團深入基層中小學校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我校音樂學院藝術團積極申報并成功入選,2023年還將有3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濰坊縣市區中小學校進行專場演出。我校實施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項目以來,堅持育人導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心理特點,對提高學生審美素養和精神境界、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活動將藝術展演與學生藝術社團、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形成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工作合力,有力推動了美育協同創新發展。(文/圖:王雷 張曉麗/鐘華龍 王慧婷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4
本網訊 5月23日,校黨委書記李東主持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學校體育工作。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黨委副書記徐梅,黨委委員馬茜華、王旭升、王建新、李英德、李連成、單振濤出席會議。有關單位、部門負責同志列席會議。會議集體學習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聽取學校體育工作情況匯報,審議通過大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會議充分肯定了2022年學校體育工作。會議認為,2022年,學校堅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統籌疫情防控和事業發展,扎實推進體育各項工作,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體育訓練競賽扎實推進,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更加濃厚、活動蓬勃開展。會議指出,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全校上下要把體育工作擺在更加重要位置,以更加有力措施推動年度體育工作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取得實效。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體育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為指導,認真貫徹上級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全面推進落實學校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一意見三方案”;二要積極推進體育工作改革創新,以全面促進體質健康和心理健康為目標,豐富教學內容形式,強化體育競賽組織,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著力打造學校體育工作特色品牌;三要聚焦大學生體質健康提升重要課題,深入推進實施體質健康提升工程,進一步提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成績,推動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明顯提升;四要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持續健全完善組織實施體制機制,體委成員單位、相關部門和各學院密切協作、形成合力,不斷推動學校體育工作向更高水平邁進。(文:孫玉敏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5-24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