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加強對困難畢業生的兜底幫扶,強化家校協同,促進困難畢業生更好地就業,暑假期間,學生工作處特組織各二級學院認真開展“暖心家訪,精準幫扶”困難畢業生就業家訪活動。本次帶崗家訪主要針對低收入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畢業生以及就業困難的少數民族畢業生,給予他們特殊關愛,向每人推送不少于3個有效就業崗位。對于其他未就業的畢業生,也要通過帶崗家訪將其他途徑獲取的崗位資源送到學生手中。截至目前,機械與自動化學院(濰柴產業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體育學院、文史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美術學院等多所學院已經奔赴省內外多地開展困難畢業生帶崗家訪活動,走訪慰問了四十多名家庭經濟困難的畢業生,把學校對學生的關心關愛送到學生及其家人心中。家訪過程中,老師們與學生、家長親切交談,全面了解學生生活情況、就業意向以及就業中存在的困難,積極解答家長對學生就業存在的困惑,共同分析規劃學生發展。通過詳細介紹國家和學校的相關就業政策,現場推薦就業崗位,結合學生的個人情況給予了針對性的就業指導,鼓勵學生發揚自強自立的奮斗精神,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受訪畢業生和家長對領導老師的來訪深表感謝,并表示牢記老師囑托,努力克服困難,積極優化簡歷,抓緊就業,積極工作,不負學校和老師的期望,以實際行動回報家庭、學校和社會。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中的特殊群體,提出了“333幫扶機制”,按照“一人一檔”“一生一策”精準開展就業指導和咨詢服務,在我校暖心護航,精準化“就業幫扶”計劃的推動下,各學院在詳細掌握學生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分類臺賬,實時掌握畢業生的就業意愿、就業困難和就業現狀,并分類施策,有效地推動了我校就業工作行穩向好。(文:李靜 /于振山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22
本網訊 近日,2022-2023全國高校影視作品展映活動評選結果揭曉。我校選送的6部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涵蓋紀錄片類、學校形象宣傳片類、新聞類、短視頻類。此次活動由中國教育電視協會高校電視專業委員會主辦,共有124所高校報送的2063部影視作品參選。我校選送的《青春的模樣》獲評短視頻類一等獎,《星光不負 綻放新生》獲評學校形象宣傳片類二等獎,《濰坊學院田徑運動會專訪》獲評新聞類三等獎,《過關》獲評紀錄片類三等獎,《我眼中的濰院》《用畫裝飾濰院五彩繽紛的春天》獲評短視頻類三等獎。近年來,學校持續推動校園媒體融合發展,加強內容為王,不斷培育、創作校園優秀影視作品,講好濰院故事,傳播濰院好聲音。(文圖:王慧婷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20
本網訊 近日,我校2023年招生錄取工作順利結束,共錄取新生7012人,其中夏季本科錄取5065人,春季本科錄取400人,“3+4”對口貫通轉段本科錄取115人,專升本錄取577人,“3+2”對口貫通轉段本科錄取149人,專科錄取700人;第二學士學位本科錄取6人。2023年,學校生源質量穩中有升,山東省普通類提前批錄取最高分為584分,超出一段線141分;錄取最低分為541分,超出一段線98分,錄取最低位次較去年提升6萬余名。普通類常規批錄取最低分為485分,超過一段線42分,普通類常規批(校企合作類)錄取最低分為482分,超過一段線39分;省內本科錄取最低位次較去年提升5814名。普通類專科錄取最低分為453分,超過一段線10分。省外大部分省份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計劃,其中黑龍江理科、吉林文科、遼寧歷史類錄取最低分在當地錄取控制線100分以上,河南文理科、安徽文科、江西文理科等28個錄取類別最低分在當地錄取控制線50分以上,河北歷史類、福建物理類、天津綜合改革類等15個錄取類別最低分在當地錄取控制線30分以上。學校高度重視招生錄取工作,嚴格執行國家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政策以及學校招生章程,認真遵守“十公開”“三十個不得”等規定,制定了《濰坊學院2023年招生錄取工作手冊》,強化紀律要求,規范錄取工作程序和流程,圓滿完成了招生錄取任務。錄取期間,學校黨委書記李東,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省監委駐學校監察專員王建新,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先后前往招生錄取現場檢查指導工作、慰問一線工作人員。下一步,學校將做好2023年招生數據分析,為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和人才培養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并啟動部署2024年招生結構布局、招生宣傳等相關工作。(文:翟立波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8
本網訊 8月16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王成端到我校合作園區濰坊綜合保稅區調研,交流產教融合情況。王成端先后來到園區企業服務中心、“濰坊進口商品購”展銷中心、(歌爾)虛擬現實全球智能制造產業園、(歌爾)虛擬現實全球智能制造基地、濰坊跨境電商國際快件綜合運營中心、濰坊跨境電商產業園現場調研,詳細了解服務企業、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和產業園建設等具體情況。隨后,王成端與濰坊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王龍堂進行座談,介紹雙方合作現狀,就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推動學校發展和園區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教務處、經濟管理學院負責同志參加調研。(文:劉偉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8
本網訊 根據共青團山東省委印發《黨建帶團建改革創新項目試點工作方案》(魯青辦〔2023〕3號)安排,經團省委評審研究,確定我校依托團校構建“四個課堂”協同發展創新路徑項目(濰坊學院)為2023年全省黨建帶團建改革創新項目試點。一直以來,學校堅持黨建帶團建,深入推進創新改革舉措,不斷提高共青團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力。共青團積極探索團校構建“四個課堂”協同發展創新路徑,以五大主要任務為目標,繪好共青團團校建設工作同心圓,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突出政治引領,建設“青馬課堂”強化黨性目前我校“青馬工程”培訓班已逐步完善了校院兩級培養層次,以全校學生團干部、校院兩級優秀學生骨干、社團骨干為培養對象。開設“青馬夜校”專題學習,不斷增強全體學員的政治素養和黨性修養。突出創新鍛煉,建設“實踐課堂”促進發展以“返家鄉”“三下鄉”等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為主要內容,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在基層的“大熔爐”中長本領、增才干、作貢獻。組建22支青年突擊隊服務疫情防控,2萬余人次累計服務10萬余小時;“七色花鄉”項目獲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1人獲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8人獲省級青春貢獻獎;舉辦“99公益日”、義賣義購等,募捐籌款近15萬元,兩次獲團省委通報表揚;開展志愿服務社區行動,累計參與社區實踐計劃2萬余人次。組建服務隊5526支,國家級重點團隊8支、專項團隊17支,省級重點團隊12支,8萬余人次投身社會實踐,萬名志愿者返家鄉,800余名團員青年助力家鄉疫情防控,100余封感謝信致敬責任擔當。突出全面發展,建設“文化課堂”助力成長以校園文化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為基礎,“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為切入點,依托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孔子學堂、社團文化節、社團嘉年華等平臺,加強“一院一品”項目建設,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目前,學校共開展第二課堂活動8153項,激活學生人數13052人,新增部落650個,活動參與人次915744人次。突出專業訓練,建設“業務課堂”提升能力以春秋兩季團學組織學生骨干培訓班為主體,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業務培訓,建設高質量團學骨干隊伍,幫助他們豐富實踐經驗、增長工作才干、提升履職能力。下一步,校團委將以全省黨建帶團建改革創新項目試點為契機,創新打造濰坊學院團校培養體系,科學建立團校課程體系,以“四個課堂”為抓手,強化團校育人功能,推動團校建設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為推動濰坊學院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文:王曉穎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8
本網訊 8月15日,學校召開主題教育總結評估座談交流會。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李連成主持會議,學校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和師生代表參加座談。會上,各位代表圍繞理論學習是否入腦入心見行動、調查研究是否實事求是出實效、推動發展是否立足學校實際有突破有提升、檢視整改是否抓準問題癥結整改到位、組織領導是否有力有效五個方面,發表實際感受,提出意見建議。李連成要求,一要做好總結。要慎終如始持續抓好主題教育,對完成情況、存在問題認真開展“回頭看”,抓緊查漏補缺、抓實收尾工作,總結凝練經驗。尤其要注重做好調研成果轉化和專項整改整治,按照學校推進會要求,穩步推進;二要加強宣傳。對學校層面及各單位、各部門主題教育進展成效、典型經驗和創新做法,要及時進行宣傳推廣,全面展示主題教育取得的成果成效;三要抓好落實。要及時將好的經驗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從體制機制上破解經常提、經常改又反復出現的問題,確保主題教育形成的長效機制立得住、落得實。要從嚴從實開好領導干部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各基層黨組織組織生活會,切實謀劃好主題教育“后半篇文章”。(文:徐秀華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6
本網訊 8月14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英德到安丘長生源生態農場,調研我校農業數字化科研團隊產學研項目落地情況。調研時,李英德向團隊負責人趙月玲教授詳細了解了項目前期的推進情況并提出指導性意見。李英德還與安丘市委副書記、官莊鎮黨委書記(兼)譚明,就聯合共建生姜組培實驗室進行了深入交流。我校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處、生物與海洋學院負責人,安丘市農產品安全管理服務中心、農業農村局、科技局負責人和相關企業家參加調研。(文/圖:于恬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6
本網訊 8月15日,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就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會前有關內容進行集體學習。學校黨委書記李東主持會議并講話,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參加學習。與會人員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文章,關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關于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等重要論述,關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章程》《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若干規定》等黨內法規,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以扎實的理論學習為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打牢思想基礎。大家一致表示,將堅決扛牢政治責任,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深刻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按照上級要求高標準高質量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統籌推進主題教育各項工作同推動學校發展的中心工作相結合,不斷開創學校事業發展新局面。李東在講話中要求,要堅持深學細悟,全面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聚魂,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理論學習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要深入領悟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主線貫穿主題教育始終,進一步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李東強調,要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建設,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深刻領悟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堅持嚴的基調,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持續深化糾治“四風”。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更加自覺地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堅決把黨章中的各項新要求落實到行動中,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李東要求,要進一步扛牢政治責任,善始善終推進主題教育,繼續堅持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聚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更加突出學用結合、學以致用。要持續探索鞏固深化主題教育的長效機制,凝心聚力抓好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在檢視剖析、建章立制上見行見效。要以此次主題教育為契機,真正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會貫通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緊密結合學校年度重點任務和日常工作,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李東強調,要高標準高質量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學校黨委和全體班子成員要充分認識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重要意義,扎實做好會前工作,把談心談話、查擺問題、撰寫對照檢查材料等會前準備工作有效銜接起來。要嚴肅認真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真正做到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要認真抓好問題整改,做好主題教育“后半篇文章”。將會前梳理問題和談心談話提出問題、會上相互批評意見,與整改整治尚未完成的任務貫通起來,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及時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規定,將整改落實成效鞏固下來、堅持下去,確保主題教育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在工作中形成常態、實現長效。(文/圖:陳海霞/王慧婷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5
本網訊 8月2日至5日,第十七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華北賽區決賽在內蒙古工業大學舉辦,學校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腈腈業業”代表隊榮獲一等獎。華北賽區初賽階段,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內蒙古五省(市、自治區)73所高校的324支隊伍成功提交作品。經專家組會評,共有77支隊伍的作品入圍賽區決賽。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腈腈業業”代表隊歷時5個多月,不斷提升作品質量,成功入圍賽區決賽,經過設計文檔、現代設計方法、工程圖紙、一致性等專項評審和現場答辯環節的角逐,最終榮獲一等獎的好成績。據悉,本次賽事有力地促進了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化工及相關專業師生的溝通交流,在學生科學研究、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通過組織參加該項學科競賽,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綠色、安全、環保的工藝設計理念,同時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文圖:吳倩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5
本網訊 近日,我校天瑞磁懸浮產業學院宋廣景教授在計算數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Numerische Mathematik(德國數值數學)上發表了題為Nonnegative low rank tensor approximations with multidimensional image applications的研究論文,宋廣景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論文提出了一種求解非負張量的低Tucker秩逼近的新算法,并構造性的證明了算法收斂性,利用該算法可以實現高光譜圖像等多維數據的低秩逼近和聚類分析。實驗證明新算法在逼近效果、運算時間等方面都優于現有非負張量分解算法。 Numerische Mathematik期刊創建于1959年,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國際知名的數值計算領域期刊,旨在發表數值分析及其應用領域的研究論文,是中國數學會推薦的T1類期刊。近年來,宋廣景教授一直從事張量計算及其應用研究,研究成果主要發表在Numerische Mathematik、SIAM Journal On Matrix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Harmonic Analysis、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Numerical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等國際權威期刊。(文:蔡月梅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5
本網訊 為加快綠色低碳先進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助力我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推動我省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聯合面向全省征集《2023年山東省綠色低碳技術成果目錄》。其中,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嚴希海教授的污水應急處置全量化工藝成功入選。該項技術適用于城鄉污水溢流、中小企業生產廢水直排、河湖和景觀黑臭水體、以及突發事故廢水外溢等不同類型的分散式污水治理。設備可通過模塊化組合實現不同類型廢水的處理需求,單機可達到200-20000t/d的污水處理能力,出水水質部分優于地表水III類標準。該技術成果應用后,污水中SS去除率≥90%,部分COD去除率 ≥97%,透明度提升明顯,感官效果好。據悉,該成果于2019年開始在濰坊市昌邑市、寒亭區、壽光市、高密市、經濟開發區等多個縣市區內大面積推廣應用,共完成污水處理項目30個,實現產值7400萬余元,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該技術建設速度快,占地面積小、受時間、空間、季節性約束少,產能可進行模塊化組合,實現所有環節產生的污染物閉環全量處置的優勢,市場前景廣闊。(文圖:辛春玲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5
本網訊 近日,教師教育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黨總支書記馬繼武一行5人赴德州市齊河縣、東營市廣饒縣對2023屆畢業就業困難學生進行家訪并與實習基地簽約。家訪中,馬繼武對畢業學生就業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針對學生的就業方向進行了指導,鼓勵她們端正就業思想,積極就業。在德州,馬繼武一行還走訪了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并簽約就業實習基地,標志著雙方在人才培養、教科研等方面全方位合作的不斷深化。德州特殊教育學校表示,將積極投身“校校聯合”的特殊教育人才培養工作,強化雙方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實踐育人的工作質量。(文:劉紅秀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4
本網訊 8月12日,棗莊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李文喜一行5人來我校調研交流。學校黨委書記李東會見客人并座談,黨委委員、副校長馬茜華、李英德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李東對李文喜一行表示熱烈歡迎,簡要介紹了學校辦學歷程、辦學特色與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學科建設、科研創新及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情況。他表示,兩校都是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高校,希望雙方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促進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李文喜介紹了棗莊學院近年來各方面發展情況,希望兩校積極加強交流,共同推動兩校高質量發展。雙方還圍繞學科建設、科研工作、成果轉化等方面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李文喜一行還考察了我校科教產融合創新中心、光量子信息與調控實驗室,參觀了濰坊文化名人館。學校組織部、科研處、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處、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文/圖:趙加強/王珍 編輯:王珍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2
本網訊 8月8日,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第八次代表大會閉幕。大會選舉產生了山東省美協新一屆領導機構。我校美術學院院長、農工黨濰坊學院支部主委王勇當選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文:李琦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發布時間:2023-08-12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