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10日,學校法學院“廉潤初心?清風鳶起”實踐服務隊在濰坊市開展廉潔文化宣傳專項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學、訪、講、演”四維聯動模式,通過參觀學習、調研訪談、文化宣講、情景劇表演等多元形式,將廉潔文化融入基層治理,既為基層注入廉潔活力,也讓隊員在實踐中深化對廉潔文化的理解,以青春力量助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溯源廉脈守初心 歷史場館中筑牢思想根基
為追溯廉潔文化的歷史脈絡與時代內涵,服務隊先后走進鄭板橋紀念館、鄭板橋政德教育館與山東會計博物館,在實地探訪中夯實廉潔思想根基。
鄭板橋紀念館內,“持廉守正”“為民情懷”等展區的史料文獻與實物陳列,生動再現了鄭板橋在濰縣任職時 “清廉自守、勤政愛民”的事跡,隊員們駐足凝視,對“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的為民初心有了更直觀的體悟。鄭板橋政德教育館里,“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枝一葉總關情”“七載春風在濰縣”“宦海歸來兩袖空”“新竹高于舊竹枝”等主題展覽,進一步解鎖古代先賢“修身齊家、治國理政”的廉潔智慧。而山東會計博物館的“以史為鑒·警鐘長鳴”專題展區,則清晰展現了財務制度與廉潔監管的緊密關聯,讓隊員深刻認識到“規范透明”是廉潔建設的重要基石。
從歷史人物的為政之道到制度發展的演進軌跡,隊員們在沉浸式參觀中汲取廉潔力量,為后續實踐活動積累了豐厚的文化素材與思想養分。
扎根基層聽民聲 調研訪談錨定廉潔建設靶心
為精準把握不同群體對廉潔文化的認知與需求,服務隊開展了調研訪談。在濰坊市怡心社區、鳶都社區等社區,隊員們通過發放問卷、隨機走訪,收集社區群眾對新時代廉潔文化的認同感及“社區廉潔建設” 的意見建議,內容涵蓋“廉潔家風”“基層政務公開”等維度。團隊與社區工作人員、居民代表召開座談會,圍繞“廉潔文化在化解鄰里矛盾、提升社區信任度中的作用”深入交流,分享“廉潔議事廳”等社區治理實踐案例。
同時,隊員們在十笏園、濰坊市博物館、濰坊市人民廣場、多家公司企業等場所,聚焦“廉潔教育現狀”“實踐中的難點”等話題,對市民、游客、場館工作人員、企業員工展開調研訪談。此次活動共回收有效問卷300余份,整理建議與案例100 余條,為廉潔文化推廣筑牢現實依據。
創新傳廉入人心 宣講展演浸潤基層一線
結合前期學習與調研成果,服務隊還在社區內推出廉潔文化互動活動,讓廉潔理念以更鮮活的姿態走進居民生活。
宣講環節,隊長鄭淇以“廉潔家風”為主題,結合社區真實案例,闡釋 “廉潔家風” 對家庭幸福、“廉潔鄰里” 對社區和諧的重要性。現場設置的“廉潔知識小測試”互動環節點燃參與熱情,答對者獲贈團隊設計的廉潔書簽與宣傳畫報,書簽上“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等經典語句、畫報中“清廉守正”主題畫面,讓廉潔文化以輕量化形式融入日常。隨后,團隊成員演繹的“070”法治情景劇引發共鳴。劇目以“許曉楠”的經歷為線索,通過兒童與居民喜聞樂見的情節,展現校園霸凌的危害及抵制霸凌的重要性,巧妙傳遞“堅守原則、拒絕縱容”的廉潔內核。“既看懂了故事,也悟到了道理”成為現場居民的共同感受。
書香潤心傳廉韻 讀書分享播撒廉潔種子
活動期間,團隊還舉辦了別開生面的讀書分享會,讓廉潔文化的種子在少年兒童心中生根發芽。
服務隊隊員精心挑選了適合小朋友閱讀的廉潔小故事,這些故事語言生動、情節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廉潔道理。在分享會上,隊員們聲情并茂地為小朋友講述故事,時而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語氣,時而提問引導小朋友思考,大家聽得津津有味,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專注。
故事分享結束后,隊員們鼓勵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收獲。有的小朋友說:“故事里的叔叔很正直,不拿別人的東西,我也要向他學習。” 還有的小朋友表示,“以后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不撒謊,這也是廉潔吧。” 孩子們稚嫩的話語中,展現出對廉潔品質的初步理解。讀書分享會以少年兒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傳播了廉潔理念,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廉潔文化的熏陶,為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打下了良好基礎。
此次專項實踐通過“學廉史、訪民情、講廉理、演廉事”的有機融合,既推動廉潔文化在基層落地生根,也為隊員搭建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成長平臺。服務隊將系統梳理調研成果,優化宣講與表演形式,推動廉潔文化走進更多村居、校園等基層場景。以青春之力持續澆灌廉潔之花,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注入持久動能。
(文:劉雪乾 編輯:莊夢琦 審核:王秀慧)
_Weiyuan news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