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學校召開2023年工作動員大會。會議繪就了“一一六八”學校發展“路線圖”,即堅持“一個根本指引”,堅定“一個發展目標”,實施“六個質量提升行動”,實現“八個創新突破”,聚力抓提升、求突破、促發展。會后,全校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對照目標找差距,突出重點抓落實。從即日起,本網將開設“質量提升大家談”欄目,邀請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及教師代表,圍繞“質量提升”這一年度工作的主題,談2023年工作“干什么,怎么干”,進一步明確目標計劃和落實好工作任務的各項舉措,推動學校工作高質量發展。今天推出的是人事處處長王忠山談2023年人事人才工作——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積極建設高素質人才師資隊伍。
“2023年,學校人事人才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和學校黨委人才工作會議要求,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全面推進新時代“人才強校”戰略實施意見,緊扣學校“一一六八”工作目標要求,聚力抓提升、求突破、促發展,積極建設高素質人才師資隊伍,為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王忠山在接受采訪時說。
王忠山說,2023年,學校人才工作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中央、省委和學校黨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進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識,奮力爭先,真正走在前,開新局。全校各部門、各單位將繼續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地位,始終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完善黨管人才體制機制,實行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切實履行人才工作主體責任,樹立強烈聚才意識,明確人才工作目標,提高人才服務保障質量,著力夯實人才發展基礎,推動人才工作再上新臺階。
王忠山表示,2023年將持續做好高層次人才引培工作。學校將充分調動發揮各學院主體作用,構建更加靈活開放引才育才用才機制,大力支持各學院依托“濰院學者”人才工程項目、“準聘制”實施辦法等政策措施,開展領軍人才引育行動,實施人才團隊引育工程,積極引進學科專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力爭全年引培優秀博士100人,引培學科帶頭人或高水平人才團隊2-3個。學校將積極構建人才發展服務保障體系。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深化人才分類評價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建立以激發活力為核心、以信任為基礎、以目標任務為導向的人才工作機制。深入實施“濰院學者”人才工程、“青創團隊”支持計劃、科研創新團隊培育計劃,完善教師準聘、長聘、短聘、項目聘相結合的聘用辦法,落實好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人才制度、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制度等各項人才服務保障措施,持續提高服務人才工作質量水平,全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積極建設“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
王忠山說,2023年,學校將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適應應用型大學建設需要,著力提升廣大教師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學校將充分利用“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積極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強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理念,在服務企業、服務社會中鍛造實踐育人本領。學校將推進落實《濰坊學院現代產業學院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方案(試行)》,鼓勵現代產業學院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大膽探索、先試先行。學校將結合師范專業認證和工程專業認證工作需要,著力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構建結構合理的高水平應用型師資隊伍,為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王忠山表示,為進一步調動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積極推進專業技術隊伍高質量發展,學校將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要求,積極開展調研,結合學校實際,修訂完善職稱評審崗位聘任實施辦法,科學設置崗位類別,構建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的崗位分類評價體系。學校還將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教師評價制度改革要求,積極協調教務、科研等有關部門,統籌推進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改革,優化績效工資管理分配辦法,發揮好崗位績效分配的調控作用,努力構建重實績、重貢獻的工作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廣大教職工的工作活力。
以堅定的信心凝聚奮進力量,以實干的行動積蓄澎湃動能。王忠山表示,2023年,人事處(人才工作辦公室)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更加嚴實的工作作風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為迅速提升學校辦學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作出應有貢獻。
(文:張付功 張丹琳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