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gress id="7fz2u"></progress>

        <menuitem id="7fz2u"></menuitem>
        <samp id="7fz2u"><ins id="7fz2u"><ruby id="7fz2u"></ruby></ins></samp>
        <progress id="7fz2u"></progress>
        <progress id="7fz2u"><bdo id="7fz2u"></bdo></progress>
        <tbody id="7fz2u"></tbody>
      1. menu
        close

        學在濰院 教在濰院——濰院教師2023年寒假備賽研修側記

        發布時間:2023-01-16

        1月14日,農歷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傳統的小年,正趕上了2023年第一場雪。窗外雪花飛舞,家家戶戶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準備,但在濰坊學院7號教學樓的智慧教室里,還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們正是積極備戰“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和“教師創新比賽”的濰院教師。

        放假不放“學”  備賽“練功”忙

        “平時課比較多,各種事情也比較多,假期能夠讓自己靜下心來,一心一意地備戰比賽。”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辛春玲說。辛春玲老師克服陽康后的身體不適,在家人的支持下,堅持每天備賽。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語言運用、儀容儀表教態、板書規范等多方面,不斷推敲琢磨、反復強化練習,將課程教學上升到辯證的高度,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將專業教學和思政教育融為一體,將理論指導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力爭盡善盡美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節段的講授。辛老師介紹說:“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個環節,準備的內容覆蓋面廣、要求高,備賽的過程確實很辛苦,但每一次講臺下的修改、提煉、反思,講臺上的磨課,都讓自己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教學內容更加嚴謹,是將理論學習和鍛煉提升深度融合的過程,是青年教師難得的自我提升機會。加上全省比賽更是高手過招,所以自己不敢有半點懈怠,盡最大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盡善盡美,讓自己的思想、情感通過教學得以正確表達。”

        張文君是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2021年新引進的博士教師,講臺經驗略顯不足,作為抽取選手參加比賽壓力較大,物電學院及時成立了備賽團隊,建立了“物電學院2023省青教賽線上指導”釘釘群,從PPT制作指導、優化課件到教學內容的提煉總結,再到課堂教學的設計和講授等等,對張文君進行全面的指導、點評和優化。物電學院副院長張魯筠和高娟娟博士,更是將自己獲得省青教賽一等獎的實戰經驗,毫無保留地從備戰心理、教態教姿、語言表達、形象設計及多種教學技術手段的綜合運用等多方面傳授經驗,并不斷為文君加油鼓勁。張文君說道:“寒假備賽是辛苦的,但同時也是快樂的,不是我一個人在作戰,是一個團隊在作戰。學院領導、同事、姐妹們,不僅親自指導、傳授經驗,還為我加油助威,作為青年教師,能有這樣的機會快速成長,感到無比地高興和自豪,也希望自己不辜負領導、老師們的期望,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目的。”

        陳明明是建筑工程學院的青年博士,她參賽的課程是《建筑結構選型》。說起備賽,陳明明說:“備賽的壓力和責任還是不小的,我們建筑工程學院有3名教師獲得過省一等獎,1名教師獲得省二等獎,給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和個人成長的典范,提供了豐富的備戰經驗,但同時也給我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因此,陳明明老師努力挖掘講授課程的課程思政點,從頂層設計、實施路徑等方面搭建教學體系、把著名地標性建筑以及對教學活動有重大影響的社會問題納入教學內容,將專業知識串聯成育人“價值鏈”,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樹立文化自信,發揚大國工匠精神。為了確保課程達成度,陳老師反復錘煉每個比賽環節,對著鏡頭錄課、觀看錄課視頻、征詢專家同行對講課的評價與建議、修改完善……,這樣的過程不斷循環往復。目的就是讓自己能夠嫻熟地駕馭課程知識和教學技巧。

        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唐魁是我校首位獲得省青教賽一等獎的教師,在學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上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這個寒假,她在忙碌學院教學相關工作的同時,還積極備戰教師創新比賽。她說:“盡管自己有青教賽一等獎的實戰經驗,但教師創新比賽和青教賽的側重點差別較大,創新比賽強調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和‘四新’建設,更加注重教學設計的創新和創新成果報告的創新,需要有一定的課程建設基礎。盡管相比青教賽,教師創新比賽的準備材料要少一些,但難度卻不亞于青教賽。”唐魁副院長在自己備戰的同時,還時常為陳明明老師傳授經驗、交流思想、互相鼓勁加油,成為備賽路上的“戰友”。

        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何建朋、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的周婷婷,也是備戰今年青教賽的教師,他們同樣犧牲寒假,在教學節段演練,課堂設計、教學環節及節奏的控制、重難點的把握以及教學思想的滲透,聘請專家教師指導、點評、修改完善等各個環節精益求精,這只是濰院教師的部分代表。據悉,每個學院至少推出5支團隊參加教師創新比賽,百余支團隊在積極備戰,各個教學樓里都留下他們奔波的足跡,這就是濰院教師充實而有意義的寒假。

        研修不斷線    寒假“充電”忙

        除了備賽的教師,還有一部分教師,假期也積極研修學習,他們珍惜教育部、省教育廳提供的寒假研修機會,充分利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優質資源,在家里、在線上照樣可以“充電”,讓自己的寒假充實起來。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寒假研修內容既有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又有黃大年團隊建設引領教師發展,還有師德典型引領專題,內容豐富,覆蓋面廣、針對性強,是難得的學習資源和充電機會。”文史學院郭文康老師說道。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寒假教師研修的通知》和山東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 2023年寒假教師研修的通知》的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推進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服務教師教書育人工作和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教務處、人事處聯合動員部署,21個學院廣泛宣傳和動員,充分激發教師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鼓勵引導廣大教師參與寒假教師研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學校已有上千名教師在平臺注冊學習。老師們帶著問題學、吃透弄懂課程理念和國家相關教育教學政策,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要求,順應教育改革需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夯實教學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結合一線教育教學實際,圍繞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充分發揮教師在研修中的自主創新意識,切實解決教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研修活動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教務處負責同志表示,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以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深化推進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建設,不斷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參賽和研修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關鍵環節和手段,2022年,開展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論壇、“濰坊學院教學改革創新經驗分享”“智慧教學宣傳推廣月”等活動,參與教師達5000余人次,對教師尤其是新進教師和青年教師盡快闖過教學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

        2022年底,全校15名獲得省青教賽一等獎的教師均評聘為副教授,大家在自己獲得實績的同時,更為學校的教育教學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下一步,教務處將堅持問題導向,統籌謀劃教育教學改革攻堅實施方案,以制度作保障,采取多樣化的激勵措施和政策導向,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和考核評價方式,進一步把學校資源和教師精力聚焦到教學上,精心打造“知識有廣度、學問有深度、思維有高度、德育有溫度”的好課,引導教師以扎實的學識吸引學生,以優質的課程抓牢學生,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引領學生,進一步鞏固教學中心地位,不斷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真正實現既要打造金杯銀杯又要學生口碑的實實在在的效應。


        (文/圖:張芳芳 臧日霞/王軍華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關注我們

        • 微信公眾號

        • 濰院小程序

        阿娇13分钟无删减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