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校園靜悄悄,至善樓的實驗室里卻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的老師們堅守在科研工作一線,線上線下共同研討,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享受著充實而忙碌的假期“黃金時間”。科研工作、學術成果、研習活動……成為了這個冬天里最美的風景。
實驗工作“不打烊”
對于老師們而言,寒假只是無數個科研日子中的一段平常時光。假期成為他們集中精力做科研的好時間,也是易出成果的時間段。正如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臺夕市教授所言,“假期是搞科研、出成果的黃金時期,能靜下心來做點事兒,老師們都很珍惜這段時間,整個假期很多老師都跟平時上班的工作狀態一樣,甚至比平時的工作量還要大”。實驗室里老師們忙于科研實驗,辦公室里老師們奔忙于一年一度的“科研大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老師們利用寒假時間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報準備工作,包括撰寫申報書、將課題申報書的初稿發給校外專家進行書面評審、由校外專家提出修改意見、邀請校外專家到學校對申報書進行現場診斷等工作。
安全督導“不放假”
按照學校工作部署,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實驗室認真做好隱患排查、使用管理等工作。匯總整理實驗室安全重點風險領域注意事項、管理要求,制作溫馨提示并及時發布在實驗室安全工作群,對安全工作進行再提醒、再落實;實驗實訓中心管理的相關實驗室原則上不對外開放,有條件的實驗室采取關閉水源、電源、氣源、鎖好門窗等措施。同時,嚴格按照學校要求,加強進出實驗室人員的管控,落實個人防護及其他防護措施,安排好值班工作;對于寒假期間確需使用實驗室的師生,由相關實驗室責任老師提出報備申請,并填寫濰坊學院假期實驗室使用情況統計表,經同意、批準后方可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實驗室安全督導工作正常開展,攜手做好假期實驗室安全工作。
一幕幕緊張工作的畫面,只不過是一天中的一個瞬間,而三百六十五天的忙碌才是實驗室老師的真實寫照。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正是這一批批科研人滿腔熱情的堅持與對科研的堅守,為學院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圖:田志丹 編輯:王慧婷 編審:張增森)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