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持續深入
10月16日—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學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師生員工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學習機制、加強宣講闡釋、抓好宣傳引導、堅持學以致用”上精準發力,持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學校落地生根。學校黨委扛牢主體責任,多次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部署全校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工作。學校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暨宣講動員部署會,印發《中共濰坊學院委員會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對全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出具體安排,提出明確要求。學校黨委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帶頭學習宣講。學校制定印發《濰坊學院黨務工作者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當先鋒、作表率”主題實踐活動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引導廣大師生員工學思踐悟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校召集舉辦委員活動日、黨外人士座談會等,推動學校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學習貫徹工作走深走實。各基層黨組織紛紛開展了升國旗主題教育、實踐教學、寫生展等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學習教育活動。學校組建由黨委書記任團長、各學院黨總支書記和思政課教師為成員的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完成27個黨總支(黨委)的全覆蓋集中宣講。學校還分別成立了理想信念宣講團和青年宣講團,以宣講小分隊形式,面向大學生進行集中巡講。馬克思主義學院召開集體備課會,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學校上線“濰坊學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網站”,并在官網、校報開設專欄,深入報道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
2. 省市共建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5月17日,山東省教育廳與濰坊市人民政府共建濰坊學院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在濰坊舉行。這標志著濰坊學院邁入省市共建新時期,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正廳級)馮繼康,濰坊市委書記田慶盈出席儀式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運主持儀式。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白皓,濰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端梅代表雙方簽署共建濰坊學院合作備忘錄。學校黨委書記李東出席并致辭,校長馮濱魯以及省教育廳、濰坊市委、市政府和濰坊學院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儀式。根據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政策、資金、項目等支持,統籌規劃、整合資源,以服務山東和濰坊產業需求為導向,完善各類優勢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支持濰坊學院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引培高層次人才,創建高水平科研平臺,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助力濰坊學院加快建設優勢特色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3.“十四五”規劃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5月3日,我校召開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推進工作暨“十四五”規劃落實動員大會,梳理和總結“十四五”規劃的落實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推進情況,部署下一步建設工作。自“十四五”規劃發布實施以來,學校多次召開落實推進會,對“十四五”總體規劃預期目標任務進行了任務分解,建立了“十四五”規劃年度任務工作臺帳,提出了明確工作要求。督促指導相關部門制定專項規劃實施方案,存檔備查。學校持續強化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分解任務,建立臺賬,落實落細各職能部門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年度建設目標任務,學校總結2021年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工作成就,落實整改工作要求,整理匯編會議材料并發至全校各單位,在全校形成濃厚的應用型大學建設工作氛圍。為加快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進程,著力發揮二級學院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學校還組織二級學院制定了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實施方案。
4. 高層次優秀人才引培力度不斷加大
1月22日至23日,2022年濰坊市“才聚鳶都——博士濰坊行”暨濰坊學院第五屆博士“鳶都行”活動舉辦。來自海內外242所高校的370余名優秀博士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活動,線上直播互動人數超過18萬人次。學校積極推進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不斷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用、服”機制,著力聚焦領軍人才和學科帶頭人攻堅突破,不斷加大高層次優秀人才引培力度,努力形成人才“雁陣格局”和聚集優勢,精心打造濰坊教育科技人才聚集新高地。學校進一步完善校地校企人才共享共用機制建設,推進實施高層次人才“雙落戶”制度。首批選聘濰柴集團28名博士和大國工匠等高技能人才擔任產業學院專任教師。關于校企人才共引共用機制的有關經驗做法,被山東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列為全省4個典型經驗做法之一,面向全省推廣。2022年,新增認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13個、“雙師型”教師360名,“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不斷提高。
5. 產業學院建設打造產教融合高地
11月,濰坊市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工作專班辦公室公布了首批20家市級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名單,我校歌爾科技產業學院名列其中。這是繼濰柴產業學院2021年獲批省級產業學院之后,我校產業學院建設的又一項重要成果。濰柴產業學院和歌爾科技產業學院已在夏季高考中連續2年招生,產業學院現有在校生500余人。同時每年從全校高年級學生中選拔50人左右進入產業學院進行系統學習和崗位體驗,通過實施“2+1+1”的人才培養模式,已有40余人進入濰柴、歌爾實習和就業,探索并實現了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產教融合新范式。學校瞄準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探索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的有效銜接機制,不斷深化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新形態;依托濰柴產業學院、歌爾產業學院、天瑞重工產業學院3個產業學院,建成智能制造工程實訓中心,打造產業學院特色品牌,推動產業學院內部科教融合,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
6. 科研創新平臺取得新突破
11月23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公布山東省高等學校實驗室體系建設名單的通知》,我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院)申報的光量子信息與調控特色實驗室、種子與設施農業工程學院(現代園藝研究院)申報的園藝作物精準栽培與種質創新特色實驗室、機械與自動化學院(濰柴產業學院)申報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特色實驗室獲批省高校特色實驗室。除3個省高校特色實驗室外,2022年,學校還新增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磁懸浮高速電機設計制造及其控制2個山東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產業大數據與智能應用實驗室1個省首批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實驗室。2022年,我校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的濰坊市統計建模與數據分析重點實驗室,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院)的濰坊市新型能源轉化材料及器件研發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等7個重點實驗室,獲批濰坊市重點實驗室,學校市級科研創新平臺達28個。
7. “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6月22日至23日,學校黨委書記李東、校長馮濱魯分別到相關企業,持續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2022年,學校積極構建“領導主抓、院系為主、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領導體制,出臺《濰坊學院關于深入落實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的通知》《濰坊學院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方案》,調動校院兩級力量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截止到12月底,學校校院兩級領導共走訪企業416家,建立就業實習基地200余家,為畢業生拓展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學校還開展畢業生跟蹤調研和用人單位滿意度回訪工作,建立了450多家用人單位信息庫,進一步了解市場需求和畢業生工作狀況,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利依托。學校利用新建立的就業信息平臺共推送招聘公告500余個,發布宣講會信息100余條,提供就業指導與政策解讀信息數十篇,發布職位數4000余個,需求人數上萬人,真正實現了就業動態隨時發布,招聘公告靶向推送、就業指導及時高效。
8. 專業認證工作再上新臺階
7月14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通過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專業名單及通過中期審核專業名單的通知》,經高校申請、教育部評估中心和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分別組織專家考查、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審定,我校小學教育專業通過第二級專業認證,認證有效期6年。截至目前,我校共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和小學教育2個專業通過這一認證。11月20日至23日,受教育部委托,由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的師范類專業認證聯合專家組,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對我校物理學、漢語言文學、化學等3個師范類專業進行認證考查。目前,生物科學、歷史學、美術學、體育教育、特殊教育等5個專業認證申請獲得受理,提交了自評報告。自教育部啟動師范類專業認證以來,學校加大投入保障,切實將專業認證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等理念落實到人才培養體系中,深化課程改革,完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改進。
9. 第一輪校內巡察工作啟動
經省委巡視辦批準,學校黨委啟動第一輪巡察工作。10月18日,學校召開巡察工作會議,對第一輪校內巡視工作作出部署。會議要求,做好校內巡察工作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要求,頂格式落實、高質量推進。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巡察工作的重要意義,理解好“為什么巡”。全校上下要把思想、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學校黨委具體安排上來,推動“兩個責任”落到實處,促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高。要堅守巡察政治定位,準確把握巡察的監督重點,弄明白“巡什么”。要緊緊圍繞“六個落實”,分類梳理細化觀測點,查找被巡察黨組織及其黨員領導干部在政治上的偏差,進行精準“解剖”、把脈問診,真正發現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要依規依紀依法,高標準推進巡察工作,把握好“怎么巡”。巡察組長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嚴格按照授權開展工作,管好組員、抓好工作,帶好隊伍、作出成績,把依規依紀依法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始終。
10. 疫情防控筑牢校園安全“防護墻”
按照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廳的疫情防控要求,全校師生識大體、顧大局,齊心協力,不松懈不厭戰,共筑防疫之堤,共擔抗疫之艱。面對3月和11月的疫情防控嚴峻形勢,學校周密研判,果斷施策,采取嚴格疫情防控措施。在這特殊時期,各級領導干部全面扛起領導責任,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沖在一線、履職盡責;廣大教師認真開展線上教學及其他教學、科研工作,課程開出率、學生到課率較高,教學效果良好;廣大在校生思想穩定,自覺服從學校管理,自覺做好自我防護,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愛校如家、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廣大輔導員、學生骨干、志愿者、醫護人員沖在前沿、干在一線,不怕吃苦、甘于奉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廣大安保人員、第三方服務人員,不講條件、盡職盡責,提供了良好的服務保障;許多校友企業心系母校,捐贈抗疫物資,助力疫情防控。各方共同努力、攜手抗疫,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確保了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