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萬里闊 奮斗向未來
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朋友們:
新年的第一縷陽光透過明志山,灑落于春潮涌動的弘德湖畔,歷史開始落筆嶄新的一頁。值此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們向全體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向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各位校友、各界朋友致以誠摯的感謝和新年的祝福!
2022年是黨和國家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我們共同回顧新時代十年取得的非凡成就,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前景。2022年對于濰院來說,是省市共建全面實施之年、“十四五”發展規劃落實起勢之年,更是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深化推進之年、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沖刺決勝之年,我們看大勢、謀大事、抓關鍵、重實干,以“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豪氣和擔當,推動各項工作全面創新創優,開創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新局面。
時間是筑夢者披荊斬棘的注腳,是奮斗者櫛風沐雨的見證。揆諸過往,你會看到濰院人于壬寅之年所書寫的每一筆都力透紙背。
這一年,我們高舉旗幟,全力彰顯黨建引領新高度。
全校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當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者、傳播者、踐行者,將會議精神轉化成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強大動能和奮進力量。全面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組織開展首輪校內巡察,深入實施黨建“雙創”,開展黨建品牌“一院一品”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夯實。實施“七四五育人工程”,推動思政工作改革創新,1個團總支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5名教師獲全省思政課類教學比賽獎項。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入選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范校。
這一年,我們乘勢而上,實現省市共建發展新跨越。
省教育廳與濰坊市人民政府簽署省市共建濰坊學院合作備忘錄,開啟了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學校以省市共建為引擎,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己任,聚焦省市共建目標,搶抓發展機遇,創新發展舉措,在一流學科專業建設、高層次科研創新平臺培育創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精準服務地方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一時間,學校辦學發展千峰競秀、節節攀升,我們乘勢而上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這一年,我們休戚與共,協力提高服務師生新溫度。
新冠病毒來襲,學校兩次封閉管理,學校黨委始終堅持師生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守護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黨旗高揚一線,科研全力攻關,教師在線開講,學生志愿服務,醫生白衣執甲,校友捐資捐物……眾志成城、同心抗疫成為了校園里一道堅強有力而又暖人心扉的別樣風景,這注定成為學校發展歷史中值得永遠銘記的時光。濰院人在“大戰、大考、大課”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濰院精神更為彰顯、濰院擔當更有力量。
這一年,我們潛心篤志,人才培養質量實現新提升。
扎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打造“行業+企業+專業”的產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形成“四好一新”方法路徑,學籍學歷管理工作在全國做經驗介紹;小學教育通過國家二級專業認證,3個專業完成教育部師范類專業認證專家組現場考查;獲批2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新增省課程聯盟平臺上線課程19門,獲市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6項、省級以上教學競賽獎勵13項、省級以上教學研究項目9項,建成智能制造工程實訓中心;1個服務隊獲評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1個項目獲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并晉級國賽,11個項目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1名同學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學校招生規模和生源質量逐年提高,各專業投檔線全線飄紅;學校持續“訪企拓崗”,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每一個濰院學子,在這里仰望星空,腳踩大地,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束光。
這一年,我們引培并舉,蓄力積聚師資隊伍新厚度。
不斷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用、服”機制,筑巢引鳳廣納海內外人才,舉辦博士“鳶都行”活動,推進實施青年教師博士化工程,全職引進博士學位教師105人、在職培養博士8人,全校博士達到577人。著力聚焦領軍人才和學科帶頭人攻堅突破,推進人才隊伍共建共享,形成人才“雁陣格局”和聚集優勢。選聘28名博士和大國工匠等高技能人才擔任產業學院專任教師;新增認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13個、“雙師型”教師360名。校企人才共引共用機制的經驗做法,被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典型面向全省推廣。我們欣喜地看到,濰坊學院正在成為“近者悅遠者來、人人盡展其才”的夢想熱土。
這一年,我們強勢破局,科技創新引擎迸發新動力。
學科建設提質增速,打造雁陣式應用型學科梯隊,分層建設3個重點建設學科、4個培育建設學科、5個扶持儲備學科,重點打造服務區域支柱產業的雁陣式應用型學科群。省級科研創新平臺取得新突破,新增2個山東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高校特色實驗室,1個省首批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實驗室。科研“引擎”迸發強勁動力,學校獲批各類縱向科研項目155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56項;獲濰坊市科學技術獎11項,獲濰坊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3項,簽訂橫向科研項目合同數量及縱、橫向到賬科研經費均創歷史新高。
這一年,我們深耕厚植,校城融合發展再譜新篇章。
籌建企業家學院,建設科教產融合創新中心等平臺,開展“高端人才服務企業”、高層次人才掛職鍛煉,幫助解決企業關鍵性技術難題;深耕北海文化、濰水文化研究,成立東亞文化研究院、陳介祺金石書法學院,為濰坊“東亞文化之都”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加強省鄉村振興服務聯盟、濰坊農業農村現代化研究院、濰坊鄉村振興學院建設,助力創新提升“三個模式”。學校與城市互動發展、相得益彰,推動了校地共生共榮。
這一年,我們善作善成,著力提升內涵發展新效度。
學校有序推進“十四五”規劃落地落實,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多層次推進開放辦學,為師生多元發展搭建更廣闊的交流平臺;積極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獲評第一批“山東省綠色學校”;有力推進濱海校區建設,打造國有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資產管理制度體系;為學生公寓安裝4316臺空調,優化會員慰問幫扶流程,傳遞學校對廣大教職工的關心關懷……一些阻礙事業發展的改革難題和師生關心關切的民生問題有效破解,師生精氣神更加振奮。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回望2022,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熱淚盈眶,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奮發向前。我們每一次拼搏,都是奮進新征程的最好姿態。每一份努力,都是奮進新征程的最強動力。讓我們致敬每一位辛勤付出的濰院人!這所有的付出和經歷都將化作滋養我們面向未來、重新出發的強大力量。
時代潮流激蕩澎湃,大勢已至,未來已來。面向2023,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任重道遠,耳畔是催人奮進的號角,眼前是更加寬闊的賽道,縱有狂風拔地起,我們亦乘風破萬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與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強勁脈搏同頻共振,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展現濰院擔當,朝著建設優勢特色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不懈奮斗。
春來征程萬里闊,揚帆奮進正當時。擁抱2023,我們將鉚足干勁,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我們將攏指成拳,以大團結凝聚大力量,以大力量推動大發展;我們將久久為功,咬定目標不放松,高峰之上再登峰。舊歲已展千重錦,新年再進百尺竿。2023年,讓我們以昂揚之姿、奮進之勢,用心用情用力譜寫濰院高質量發展的輝煌篇章!
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祝福全體濰院人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