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仲夏張火傘,芳草亦未歇。酷暑當頭,我們看到有這么一群默默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濰院人,他們用汗水表達擔當,以奉獻詮釋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之則易,不為則難”的科研精神。他們有的奮斗在實驗室里,有的活躍在田間地頭,用智慧與汗水譜寫了一首屬于濰院人的夏日贊歌。
科研不掉線,學習不停歇
炎熱的暑假里,機械與自動化學院新型結構與功能陶瓷復合材料團隊師生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堅守科研工作一線,定期開展課題組組會,與會期間導師對同學們提出的疑問做到及時討論和解答,鼓勵大家分享進度,交流思想。督促學生在各自領域積極探索,做出理想成果。

課題組組會現場
放假不收兵,科研不停步。暑假里,劉炳強副教授帶領研究生潛心研究陶瓷材料制備技術,耐心指導研究生如何分析和處理數據,探索高品質高產量原位合成陶瓷晶須的產業化制備工藝及其在陶瓷復合刀具增韌方面的應用實踐。團隊負責人魏文慶副教授指導新入學研究生進行制備新材料的高溫拉伸實驗及其結果分析,引導新生閱讀相關文獻,做好論文綜述整理和實驗數據對比及其對實驗設計的指導工作。葉超超老師指導學生進行紐扣式鋰離子電池研究,交流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最新科研進展,共同商討研究生即將開展的科研計劃。導師學生共同進步,師兄師弟互相幫助,課題組里的學習和研究氛圍既濃厚又愉悅。

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開展實驗
研精覃思 蓄力前行
曹玉鵬老師與近海岸工程技術研究創新團隊成員閆志明、宗統、李珊珊、陳明明、李龍起、王宏宇等在暑期放假不離崗,堅守科研一線,圍繞海洋強省、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戰略,立足團隊建設目標和工作計劃,穩步推進團隊建設工作。在建工學院領導的支持下,曹玉鵬老師及團隊成員協調實驗用房,優化實驗資源,開始組建近海岸工程實驗室,搭建科研平臺,并帶領聯合培養研究生,細化實驗方案,開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的研究。
暑期伊始,曹玉鵬老師及團隊成員已經制定出工作綱要,修煉內功與外功。內在方面,將成果凝練成學術論文,撰寫成發明專利, 研究特色,面向產業需求,挖掘選題方向,有針對性地進行文本撰寫,做好科研項目申報準備;外在方面,加強與企業交流,繼續開展高端人才服務企業活動,開展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及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參加各自相關領域的學術活動,提高個人學術聲譽,并根據研究方向進一步拓寬研究生聯合培養渠道,致力打造一支優秀的學術團隊。

破除瓶頸 推進應用
夏日的濰院,樹影斑駁,日影婆娑,往日繁忙的校園歸于靜謐。然而在寧靜的濰院中,有一個實驗室、一個團隊仍然有很多忙碌的身影。他們不畏酷暑,不懼悶熱,堅守崗位奮斗,不斷聚焦智能化農業裝備與精確農業技術相關熱點研究方向,為學校的建設發展孜孜不倦。他們就是來自機械與自動化學院智能農業裝備團隊的教師和研究生。
該團隊在宋健教授和解福祥副院長的帶領下,每日早出暮歸,圍繞“低損、高效大白菜收獲裝備研發與試驗”“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機器人果園定位”“蔬菜智能嫁接技術與裝備研發”等課題內容開展試驗臺設計搭建、試驗研究、數據處理、樣機的設計安裝。多次到昌邑蔬菜種植基地進行田間試驗,到壽光蔬菜育苗基地進行數據采集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團隊成員經常頂著炎炎烈日,進行科學試驗,以期加緊農業裝備的研發,因地制宜研發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新型農業裝備產品,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團隊還堅持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多方調研相關智能制造企業與農業裝備等企業,積極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以濰坊市及各區縣科技局、農業農村局為紐帶,加強校企平臺對接,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假期期間分別到濰坊匯金海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山東悍沃農業裝備有限公司、恒康華銀食品有限公司、合力牧業、德誠農牧集團、高密南洋食品等10余家企業開展調研并進行深入的交流,與企業聯合申報國家、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山東省鄉村振興項目4項。

大艾姜山 大愛無疆
無懼暑期熱浪,科研腳步不停歇。對于種子與設施農業工程學院的教師們來說,假期奮戰在科研一線是常態。“雖然放暑假了,但是我院的大部分老師基本都在實驗室、田間地頭、合作企業開展各項科研工作。其實,放假比不放假還忙,假期老師們正好有整段的時間,更利于開展項目研究。”種子學院李媛媛副院長介紹說。
“姜科植物高值化利用聯合研發中心”是種子學院與山東大艾姜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新近成立的校企合作研發中心。該中心的核心成員王瑞、張保仁、李明等博士自放暑假以來,一直忙碌在企業基地和學校實驗室。針對企業技術難題,組建專班,不分晝夜,不畏酷暑,潛心研究。目前已成功解決了從大量廢棄小塊碎姜中高效提取精油和姜辣素的技術難題,后續將陸續開展放大試驗。同時,團隊還通過實驗室分析,發現在企業現有精油生產工藝中,溫度過高導致附加值較高的姜辣素損失了近40%。后期,團隊也將針對該問題進行技術攻關,力爭使姜辣素的損失降低到10%以下。“我們時常會勉勵學生,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同樣對于老師來說,奮斗的老師最可愛!暑假的時間,我們可舍不得浪費,那正好是做科研的最好時間!”王瑞博士說。

(文:蔡月梅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