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我校團委在團中央、團省委的統一領導部署下,精心組織安排,以“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共組織1495支實踐團隊14000余名青年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各二級學院深入實施“三下鄉”、“青鳥計劃”實習實踐專題,扎實開展青年志愿者社區志愿服務行動,引導青年學生走進社會基層,積極參與和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強化責任擔當,注重行動實效,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開展自護教育 呵護祖國花朵
體育學院愛心服務隊作為2022年團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務示范團隊,立足自身優勢項目,以線上線下形式開展工作,明確“假期集中服務,用好已有陣地,鼓勵長期結對,支持示范項目,助力脫貧攻堅,扶智扶志結合”的工作思路,重點針對農村留守兒童、隨遷子女等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近日,志愿者們在坊子區高家村幼兒園等地開展活動,隊員們化身“安全小衛士”,通過講解案例、情景模擬等寓教于樂的方式,向孩子們普及安全用電、防溺水、校園霸凌的相關知識,提高孩子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6月28日—7月2日,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晨曦志愿服務隊來到結對社區,在當地兒童服務站開展“不要燙傷我的童年”“水課堂”小知識安全科普、化學趣味小課堂、“七彩希望課堂”等一系列青少年自護教育公益課程,助力鄉村兒童自我保護和健康成長。
感悟發展成就 強化責任意識
生物與海洋學院組建的“向日葵”海洋漁業發展調研團作為省級重點團隊,致力于了解中國當前漁業狀況及缺點,并進一步探索山東渤海地區的海洋漁業資源現狀及發展潛力。
志愿者們通過點面結合的調查方式,規定了三處標準試點單位,開展“以點代面”的調查,通過對各項指標的詳細記錄反應漁業發展的總體情況。同時,還通過走訪部分漁民,進行漁業產業調整統計,呼吁漁民響應政府號召,進一步落實好、貫徹好、執行好新時代海洋漁業轉型發展政策,為山東漁業發展提供了可實施性的意見和建議。
民族團結實踐 攜手共建家園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了解民族團結現狀,當好民族團結的宣傳者、示范者和踐行者,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心連心”聯絡員團隊赴濰坊市臨朐縣五井村開展實踐活動。志愿者們深入少數民族家庭進行聊天訪談,走訪調查民族間和諧相處情況,考察當地民族產業與相關政策,拉近了各族人民的關系,獲得了當地群眾的廣泛認可。
7月3日,北海國際學院暖陽志愿者服務隊作為國家級重點團隊,來到濰坊一中與該校的少數民族學生開展座談和交流活動。通過座談,大學生們了解了民族地區的風土人情和近幾年的發展成就,隨后,服務隊的師生們向15名少數民族學生贈送了圖書、書包等學習用品,鼓勵他們志存高遠,不負青春。
志愿者們躬身入局、知行合一,錘煉出攻堅克難的能力和心系社會的決心,為下一步的學習和成長擘畫出青春藍圖,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交上合格的答卷。
投身疫情防控 詮釋初心使命
6月28日,學校體育學院黨總支組織師生黨員到結對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助力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初心使命。
活動現場,體育學院的黨員志愿者們做好自身防護,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化身為疫情防控的“引導員”,反復在隊伍之間行走,提醒社區居民保持一米安全間距。同時,協助現場醫護人員進行信息登記、掃碼編組以及采樣檢測等工作,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志愿服務中。
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志愿者們以實際行動彰顯了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展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志愿者的先鋒模范作用。




(文:肖凱文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