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凌晨三點多,一束燈光沿著濰坊學院的道路疾駛而去。當大家還在熟睡時,發展規劃處的常志隆老師仍堅守在黑夜,將發熱學生緊急送往校外就醫。
在疫情突發的這段時間里,常志隆主動請纓,丟下面臨高考的孩子和需要照顧的老人,舍小家為“大家”,勇奔戰“疫”前線,進駐校醫院,擔負著點對點接送發熱學生到濰坊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的轉運任務。由于校醫院車輛緊張,他還將自己的車經過全面消殺之后,開上“戰場”。
全校兩萬多學生,每天都會傷風感冒、發熱學生需要接送,而且學生發熱時間不固定,有時晚上10點多脫了衣服剛準備休息,就會接到抗疫任務;有時半夜十一二點,有時凌晨三四點都會有學生發熱需要送醫院,送去之后等待核酸檢測和檢查結果大約需要4小時,然后再接回來。這種作息不規律的生活狀態,導致他休息不好,隨之使他緊張性頭疼老毛病復發。為了克服頭疼,他盡量在發熱學生少的早上去操場跑步鍛煉,然后上辦公室處理一些其教學督導方面的本職工作,通過這些工作適當放松調整后,再及時返回校醫院待命。
在接送發熱學生過程中他還兼當心理輔導師。他發現生病的學生一般心理都比較脆弱,擔心、焦慮情緒明顯,很想得到來自老師、同學的關愛。鑒于此,在接送學生路上,他與學生拉家常、聊學習,用輕松話題及時給學生以心理疏導,讓他們及時獲得來自學校的關愛,放松心情,勇敢直面疾病、直面疫情。
由于常志隆負責的是發熱學生,要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程穿好防護服,做好自身防護和車輛消殺工作,做好出入登記,而且每項工作嚴格按照程序都落實落細,而那幾天又適逢濰坊春季的短暫高溫天氣,接送發熱學生時一穿上防護服,不透氣,汗水即刻就浸透全身,防護鏡很快被霧氣籠罩,視線模糊,身體也感覺非常笨重,那一刻他深深體會到了身穿“大白”的不容易,并驕傲地說“這是與學生‘共熱’”。
在學校封閉管理期間與學生“共熱”的日子里,承擔“擺渡者”使命的同時,常志隆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一名校疫情防控教師黨員先鋒隊隊員。“耐心細致做好發熱學生接送、照料工作,筑牢學校疫情防控線,保障學校工作正常運轉,是我作為濰院人應盡的力量,這也是一份光榮的使命。”常志隆這種無私奉獻的先鋒模范精神,是發展規劃處當之無愧的黨員榜樣,值得我們敬仰、學習。



(文:劉欣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_Weiyuan news
2024-07-07
2024-07-30
2024-07-30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29
2024-07-29
2024-07-28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