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gress id="7fz2u"></progress>

        <menuitem id="7fz2u"></menuitem>
        <samp id="7fz2u"><ins id="7fz2u"><ruby id="7fz2u"></ruby></ins></samp>
        <progress id="7fz2u"></progress>
        <progress id="7fz2u"><bdo id="7fz2u"></bdo></progress>
        <tbody id="7fz2u"></tbody>
      1. menu
        close

        安順校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的日常

        發布時間:2022-03-28

         清晨,六點不到我就起床了。洗漱完畢就往辦公室走去,休息室離辦公室很近,很快就到。遠遠的看見“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辦公室的門開著,燈亮著。我進去一看,“老管”和“小魏”聚在一臺電腦前,聚精會神的忙碌著。“老管”叫管和平,是校區管理辦公室機關黨支部書記,中等身材,常年留著平頭,裝束規矩,走路不急不慢,給人一種穩重踏實的感覺,他是校區管理辦公室的“老黃牛”,安順校區無人不知,甚至主校區也有不少人熟知他。“小魏”叫魏圣杰,是校區管理辦公室最年輕的同志,年齡也是四十有三了,職責是負責網絡工作。我湊過去一看,倆人面前一堆表格,屏幕上是電子版,桌面上是紙質版。“一夜無眠?”我問道。老管頭也不抬,回答道:“昨晚弄到兩點多也沒弄完,今早抓緊弄出來,上面等著要。”我一看倆人連轉頭交流的意思都沒有,知趣地轉身走開。

              根據上級安排和工作需要,成立了“安順校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由管和平、魏圣杰、鄭建業和張慧四名同志組成,各有分工,和疫情防控指揮部一樣,實行24小時值班,輪流吃飯,辦公室睡覺,標準就是“不能空店”。尋了一間空屋作為辦公地點,和我辦公室挨著。一看倆人這樣,我就主動給他倆捎了早飯,伴隨著一句“謝了”,我將飯菜放在桌上就回了辦公室,估計他們吃的時候這本就不太熱乎的飯菜跟辦公桌的溫度差不多了。

        鄭建業是負責核酸檢測現場工作的,場地設置、名單打印、維護秩序等都要操心。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上午的核酸檢測進展順利。利用核酸檢測的機會,我和老管說:“你那里如果忙不過來,把那些我能干的給我分點。”“你那里活也不少,我們盡量自己干吧,實在忙不過來再找你。”老管說過很多次這話,但一直沒找過我。

               中午一點多,我和老管吃完飯回到辦公室,我對他說:“實在不行就去樓上休息一會,哪怕閉上眼躺一會也管用,我幫你盯一會。”因為24小時值班,老管在辦公室住,中午不方便休息。老管點了支煙,揚了揚手,“不用了,我就用它提提神。”聲音不高但很堅決,我只好搖搖頭,留下一句“能少抽就少抽點”離開了。老管今年已經56歲了,平時血壓高,去年上半年開始膝蓋疼痛,走路都困難,家就住在與學校對面的文苑小區,但平時上下班也需要開車。說實在的,我真擔心這么大的工作強度,他能堅持多久?擔心之余,還有心疼。

        晚上12:30(我習慣這種說法),我站起身,舉起雙臂,扭扭腰身,又回想一遍工作,這才關了電腦。電腦最近好像也累了,有時反應遲鈍,關機讓它歇歇。隔壁還是開著燈,我過去一看,大伙都在各自忙著,我問道:“還不行啊?”老管說:“差不多了,剛才有幾名學生去4號公寓居家健康監測了,一會我們去看一眼,然后就準備休息。”我沒有一起去,但我知道,去查看落實情況、核實信息等,沒有一個小時下不來。

        辦公室里燈光明亮,好像是在與黑夜抗爭,亦像是在迎接黎明到來。

        (文:韓自俊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關注我們

        • 微信公眾號

        • 濰院小程序

        阿娇13分钟无删减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