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被大樹遮擋住的平房在公寓樓式的校園內難以找尋,剛入門,轟隆隆的聲音就灌入耳間,板式換熱器、循環泵、補水泵、水箱、計量表……有序排列的機器冰冷地矗立在那里,卻也不斷地為人們提供熱能和生計。這是學校換熱站,也是程秀起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地方。


程秀起是學校后勤服務處動管中心換熱站水暖維修員,山東青州人,為了謀生,1985年來到當時的昌濰師專,如今已經是在崗的第37年,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毫不懈怠。“因為我的工作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冷暖問題,我一定得保障好,讓學生們在寒冷的天氣下也有個得以溫暖蝸居的地方。”程秀起說道。
學校封閉管理期間,程秀起的母親突然去世了。為了讓師生們的供暖得到保障,他選擇繼續留守在學校,未能送母親最后一程。“這是我的一個遺憾,但我相信母親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等疫情結束,我一定回家給她道歉。”程秀起有些許哽咽。
他依舊每天雷打不動地背著工具箱在噪音極強的換熱站內不斷對設備進行檢修和維護,工作遵循24小時一班的輪班制原則,常常日夜顛倒。除了水暖維修工作,由于校內第三方工作人員不足,程秀起也常參與到電工維修,或者扛起工具箱奔波于水井維修當中,不斷與水、泥打交道。在學校封閉管理期間,他還主動幫助接待中心為居家健康監測人員搬床、桌子等生活用具。
對于程秀起的熱情好助,動力運管維修中心副主任仲偉路評價道:“他是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資深老員工,這么多年很不容易,做的貢獻我們也都看在了眼里,有他在,我們放心。”


年輕時的程秀起選擇從青州來到濰坊落腳扎根,由于工作繁忙,只能逢年過節或校內停暖的時候才能夠回家看看,常常缺失對父母的陪伴。在談及到家庭時,程秀起說:“我很感謝兄弟姊妹對家庭的照顧,他們是我背后的支柱,讓我安心在外工作,也少了份牽掛,等到退休,我就落葉歸根。”
在親情與大局面前,他選擇了守護住師生的溫暖。“不止是我,很多人都在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大家都在努力,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然后回家多陪陪家人,珍惜在一起的時光。”程秀起說道。
疫情特殊時期,正是因為這些平凡人在工作崗位上的默默付出,構筑起最溫暖最堅固的屏障,我們才能乘風破浪,望見曙光。
(文:燕鑫玲 張丹琳 編輯:張丹琳 編審:張增森)
_Weiyuan news
2024-07-07
2024-07-30
2024-07-30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29
2024-07-29
2024-07-28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