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29日上午10時許,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山東黨組織的締造者和早期領導者王盡美烈士之孫王軍同志到美術學院,與師生黨員交流互動,共話紅色基因傳承。黨委組織部正處級組織員郭建偉、美術學院黨總支書記于建華、院長周曉光陪同活動。
步入薈萃樓一樓庭院,王軍首先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學院正在展示的《雕塑》與《浮雕》兩門專業課的課程作業,仔細詢問一件件藝術品的制作過程和工藝。他走到1208黨員活動室門前,發現學生黨支部和“盡美文創”團隊正在開展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育建專項活動——觀看紀錄片《王盡美》,便饒有興趣地進入會場,與大家一起座談和交流起來。王軍同志認真地向大家介紹了紀錄片的創作和攝制過程,他態度和藹、語氣親切、感情真摯的神態,一下拉近了與在場所有人的距離。
學院學生黨支部副書記、團總支書記江浩浩匯報了“盡美文創”團隊的基本情況、團隊成立以來的工作進展和富有代表性的作品。王軍和于建華共同為“盡美文創”團隊揭牌。學院書法博士劉兆彬現場創作了兩幅作品,一是王盡美同志的詩:沉浮誰主問蒼茫,古往今來一戰場。濰水泥沙挾入海,錚錚喬有看滄桑及;二是王氏家訓:精忠報國。王軍用激動的聲音向同學們解讀了爺爺詩作的創作背景。當時,王盡美同志即將赴濟南求學,山河破碎滿目瘡痍,中國最底層的人民艱難的生活困境,激發了他救民于水火的憤慨和深深的愛國熱情,這首詩展現了爺爺作為一名熱血青年立志報國的遠大抱負與熾熱情懷。
座談現場,學生黨員馬嘯宇問道: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們這代人確立信仰有什么樣的影響呢?王軍娓娓道來,他談到他的祖父王盡美同志從普通的農村青年成長為黨的創始人之一,他的初心是怎么形成的。他從小就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是非觀念,讀書后不斷深化理解,明確了人生目標不僅僅是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更要“治國”“平天下”,要在中國建立公平、和諧的社會新秩序,而這種理念與馬克思主義有著高度的契合,因此,他才會篤信馬克思主義,踐行馬克思主義,使自己成為信仰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學生黨員趙鑫嘉聽后說道:“王老真摯樸素的回答打動人心,作為革命先輩的后人,他認為他需要做得更好才不會為祖輩丟臉,對我們學生黨員來講,更應該把‘盡善盡美’的精神傳承下去,將自己所學所感所想付諸到行動上,真正做到我們這一代的‘盡善盡美’。”
座談結束,學生黨員翟伯臻、田雅琴滿懷敬意地贈送上自己現場繪制的王軍的速寫畫像,王老欣然接受并向同學們表示感謝。隨后,王軍與大家一起步行來到濰坊學院美術館,觀看了美術學院承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濰坊市青年書法聯展。
中午時分,王軍來到學校餐廳,與同學們一起排隊打飯,圍坐一桌,共進午餐。他與同學們親切交談,詢問大家的生活、家庭和消費情況,回憶自己年輕時參軍入伍,條件非常艱苦,但每當他想到自己的祖父同樣在艱苦的環境下,救國救民,為革命奮斗,自己就充滿無限力量。學生黨員陳澤宇聽了王老的講述后感慨地說:“先烈王盡美同志從小就心懷國家,努力改變國家面貌,不屈不撓,信仰堅定,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我們成長在新時代,要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的使命與責任,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繼承和發揚“盡善盡美”的革命精神,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做新時代優秀青年黨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聚自己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一切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們都要發揚他們的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奮發的力量。”行程萬里,初心依舊;追夢遠方,使命不改。新的長征路上,美術學院將繼續把愛黨愛國、為民服務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征程上奏響弘揚革命精神的主旋律和最強音。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王倩/華德臣)
_Weiyuan news
2024-07-07
2024-07-30
2024-07-30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29
2024-07-29
2024-07-28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