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2月15日,新聞中心黨支部特邀學校宣講團成員楚愛麗教授作十九大宣講報告。報告會由黨支部書記韓永忠主持。 楚愛麗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當前國際、臺海形勢,分享了自己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的體會。隨后,與會黨員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年輕時的工作作風、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話題,與楚愛麗教授展開了互動交流,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普遍反映受益匪淺。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 金永輝/張蒙蒙)
發布時間:2017-12-19本網訊 12月14日上午,傳媒學院黨總支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專題學習省委書記劉家義12月1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新時代合格共產黨員》。會議由黨總支書記盧運山主持,黨總支委員和學院正科級干部參加了學習。 會議強調,十九大召開之后,全黨從上到下迅速掀起了學習落實十九大精神的熱潮。傳媒學院黨總支按校黨委的部署要求,扎實組織了收聽、收看,貫徹會議精神,制定了學習方案,班子成員帶頭宣講,各黨支部、黨小組認真組織,全院上下學習落實十九大精神的氛圍良好。最近,省委書記劉家義在人民日報發表了理論文章,對我省下一步將要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作了鋪墊。劉家義書記從“努力做堅定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合格共產黨員、努力做堅定維護習近平同志核心地位、領袖權威的合格共產黨員、努力做堅定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合格共產黨員、努力做堅定落實習近平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合格共產黨員”四個方面,對怎樣做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進行了解讀,提出了要求。 通過學習,大家進一步明確了做新時代合格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增強了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權威的自覺性。與會同志一致表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努力在思想上忠誠核心,在政治上維護核心,在行動上緊跟核心,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風貌,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為學院建設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新聞中心 文:劉先學)
發布時間:2017-12-18本網訊 12月11日,建筑工程學院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辦“十佳學習標兵”暨“榜樣·建工”頒獎晚會。建筑工程學院相關領導參加活動并為獲獎者頒獎,山東華太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華等觀看了晚會。 震撼舞獅、勁爆街舞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氣氛,拉開了晚會的序幕。歌舞串燒環節,演員們絕佳的唱功和精湛的舞技贏得陣陣喝彩,他們唱出了建工風采,舞動了青春旋律;樂器情景劇《友若琴弦》講述了一個化敵為友的故事,相逢是緣、靜默以候,愿每個相遇、每份友情都被珍惜;女老師們帶來的旗袍秀《夢里水鄉》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展現了她們走下講臺的另一面,婀娜多姿,美如一幅畫卷;小品《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兄弟》則以搞笑的表演呼吁大家抵制傳銷,共建和諧社會。晚會最后以學生會部長級的絢麗走秀和舞蹈壓軸,帥氣漂亮的面孔加之輕快的舞步展現了青春的朝氣,也為晚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本次頒獎晚會的成功舉辦,為建工師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舞臺,發揮了榜樣示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相信建工學子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共創建筑工程學院燦爛的明天。 (編輯:新聞中心 文:呂春曉 康萱萱)
發布時間:2017-12-18本網訊 12月13日,特教幼教師范學院召開《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背景下特殊教育專業建設方案實施總結會。特教幼教師范學院院長梁紀恒以及部分特殊教育骨干教師參加了總結會。 學院的特殊教育專業建設方案是采用馮濱魯教授的教學成果,《〈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背景下地方本科特殊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構建的。本方案突出了特殊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形成了以實踐為導向、以能力為主線的聯合培養、強化實踐、突出技能、教康結合、學科融合、教學研訓一體化的、全過程實踐的特殊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建構了特殊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建立起了聯合培養、合作育人的機制。梁紀恒在對本方案實施情況總結時表示,本方案實施以來,學院特殊教育專業建設成績突出,2017年特殊教育專業被確定為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特殊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建設也碩果累累,專任教師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 篇,出版學術專著10部,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15項,科研經費達110多萬元;特殊教育專業學生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首屆(2017屆)本科畢業生考研率達37%,就業率達98%,且畢業生實踐能力強,專業理論扎實,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有多所兄弟院校的特殊教育專業前來交流學習,借鑒本方案進行專業建設。 (編輯:新聞中心 文:王淑榮)
發布時間:2017-12-17本網訊 12月7日,學校宣講團成員高海杰老師給機關黨總支各支部書記、副書記作十九大宣講報告。 高海杰圍繞十九大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展開,重點從戰略定位、戰略抓手、戰略舉措三個角度分析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總要求,報告生動詳實,深刻全面。機關黨總支書記徐樹芝表示,學習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重要政治任務,各支部下一步要結合高老師的講解,認真組織好本支部的黨員學習,把十九大精神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 (編輯:新聞中心 文:劉偉)
發布時間:2017-12-13本網訊 12月7日下午,信控學院黨總支書記李緒年在致遠樓6213教室作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該院班子成員、全體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了報告會。 報告會上,李緒年首先以“三觀”看世界為題,闡述了對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三觀”的比較,以及對沂蒙紅嫂精神的講解,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情懷。他還用“三觀”理解核心為題,深入闡述了對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的理解以及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三觀”為題,對新時代的時代特征作了講解。 最后,李緒年以信控學院人的時代使命為題,對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信控人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應承擔的責任和使命進行了闡述,要求全體師生要用十九大精神武裝自己,做到政治立場鮮明、思想覺悟先進、作風態度端正、業務功底扎實,在建設新時代的征程中大顯身手。 (編輯:新聞中心 文:王永濤)
發布時間:2017-12-12本網訊 12月7日,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外國語學院邀請學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張子林作宣講報告。外國語學院黨總支書記王健主持報告會,外院全體教師聆聽了宣講。 張子林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學懂 學實 弄通》為主題,以五個“新”為切入點,即新時代、新思想、新使命、新矛盾、新目標,對十九大精神作了宣講。張老師緊緊圍繞五個“新”,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邏輯清晰、深入淺出地對十九大報告進行了系統的闡釋與深刻的解讀。 王健說,今后一個時期全體教師要集中精力學懂、學實、弄通十九大精神,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真正將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教師們深受鼓舞,紛紛表示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干好本職工作,求實奮進,積極迎接新時代的新挑戰、人人迎難而上,為把我校建設成為省內同類高校一流,優勢特色突出的綜合性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編輯:新聞中心 文:劉希美)
發布時間:2017-12-11本網訊 11月30日下午,信控學院邀請學校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鄒麗萍老師在致遠樓6213教室作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會。學院班子成員、全體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黨總支副書記仉新剛主持。 鄒老師的宣講報告以《十九大報告的思想主線及新思想新理念》為題,將十九大報告分為“三大板塊”進行分類講解,并對十九大報告的精神主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解讀。鄒老師從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新時代的概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論斷、“四個偉大”命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新征程六個方面,對十九大報告的新思想新理念進行了闡述。鄒老師的報告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引經據典、廣征博引,對學院師生更好的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仉新剛在總結時希望各位老師、同學結合宣講報告,按照學院制定的學習計劃,繼續深入研讀十九大報告原文,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動十九大精神的學習貫徹往深里走、往實里做,用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凝聚力量。全院師生要按照信控學院“兩個點建設、四個面向、一套體系”的工作思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促進信控學院科學發展、促進教師健康成長、促進學生立志成才,使十九大精神在信控學院落地生根,成為全體師生的共同意志和行動自覺。 (編輯:新聞中心 文:仉新剛)
發布時間:2017-12-08本網訊 12月7日,由校團委、校學生會聯合舉辦的“銘記一二·九”共筑中國夢大學生拔河比賽在行政樓后廣場舉行。本次活動共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團委副書記徐加金、團委各部門負責同志觀摩比賽并為獲獎團隊頒獎。 比賽實行三局兩勝制,每一輪結束后進行場地交換。比賽實行淘汰賽直至決出冠、亞、季軍,其場地選擇由擲比賽幣決定。來自全校各學院的21支參賽隊整裝待發,隨著裁判的一聲令下,在拉拉隊員們的歡呼聲、吶喊聲中,參賽隊員們使出渾身解數,用盡全力拔著麻繩,參賽隊員們被冷風吹紅的臉龐在一次次對陣中變得蒼白,刺骨的寒風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士氣。 經過緊張而激烈的角逐,最終北海國際學院(歌爾科技學院)榮獲一等獎,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榮獲二等獎,建筑工程學院、美術學院、法學院榮獲三等獎。 在比賽現場隨即采訪了來自經濟管理學院參賽隊的一名隊員:“一場場比賽下來雖然很累,但是和隊友們一起參加活動很開心,學校組織的這次拔河比賽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團隊的溫暖,領悟到了“團結就是力量”這一真理!” 據悉,本次活動響應團中央“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的號召,豐富大學生校園生活,增強體育鍛煉的意識,用團結協作、奮勇拼搏的高昂斗志,抒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懷,紀念“一二·九”運動。 (編輯:新聞中心 文:康紫娟)
發布時間:2017-12-08本網訊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12月7日,在7234教室,計算機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王忠山以《把握新時代 奮戰新征程》為題,為全院教工黨員講授專題黨課,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 王忠山緊扣黨的十九大報告原文,結合自己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體會與感悟,立足學院工作實際,從深刻認識黨的十九大的歷史貢獻和重大意義、全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基本方略、認真貫徹十九大精神積極奮戰事業發展新征程等三個方面,對十九大精神進行了解讀,對今后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要高舉偉大旗幟,堅決維護核心;二是要提高師德修養,爭做“四有”老師;三是要強化使命擔當,奉獻事業發展;四是要做好結合文章,確保落地見效。并希望全體教師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編輯:新聞中心 文:王仁林)
發布時間:2017-12-08本網訊 根據學生公寓“安全月”活動的工作安排,12月6日下午,學校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辦了學生公寓消防安全報告會,會上邀請到了濰坊市消防支隊高級工程師李志強同志前來作報告。學生工作處負責人主持了會議。 報告會上,李志強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和研究成果,圍繞如何關注消防、了解消防、預防火災和掌握安全逃生技巧等問題,給與會者作了精彩生動的報告。報告緊密聯系日常生活實際,對消防安全知識進行了細致全面的講解,案例突出鮮明,道理和忠告發人深省,使與會者深受警示和教育。與會者紛紛表示要牢固樹立個人安全與公共安全意識,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 各二級學院、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全體輔導員、部分學生干部、宿舍舍長和學生處公寓管理服務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參加了報告會。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郭然)
發布時間:2017-12-08本網訊 10月18日,濰坊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委員會公布了市第二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結果,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3項,在單次社科獲獎數量方面創歷史新高,取得了歷年以來的最佳成績。 本次社科評獎集中展現了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科研特色和科研實力。學科領域分布廣,涵蓋面涉及社會問題研究到具體的語言文學研究;本次獲獎人員博士比例高;老教師風采不減,這一方面體現了文學院科研力量的積蓄和爆發,另一方面體現了優秀青年教師尤其是博士教師科研力量的雄厚。 近幾年來,文學院教師積極參與教學和科學研究活動,在著作出版、論文發表與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等各項科研項目的申報和立項中成效顯著,取得了一系列優異成績。在未來的科研工作中,文學院將緊密結合“十三五”規劃和學院發展實際,堅持“以特色創優勢,以實踐促創新”,進一步研究優化學科發展規劃、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等各項事關學院科研發展的關鍵工作,凝聚全院師生共識,樹立創新和競爭意識,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踏實認真的工作作風,推動文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科研事業全面發展。 (編輯:新聞中心 文:李紅梅 王翀)
發布時間:2017-12-07本網訊 12月1日,學校邀請山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山東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楊蕙馨教授來校作了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申報專題輔導報告。 楊蕙馨從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的類別、評審程序、前期準備、項目選題、注意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報告深入淺出,內涵豐富、分析透徹,既有對多年項目申報工作的經驗總結和深刻感悟,也有對項目申報政策解讀上的理性思考和實踐中的升華提煉,對我校201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項目申報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學校文科學院科研負責同志、項目申請人和部分青年博士教師參加了報告會。 (編輯:新聞中心 文:翟立波)
發布時間:2017-12-06本網訊 11月26日至28日,中國高校校報協會2017年年會暨第二屆中國高校傳媒發展高端論壇在成都召開,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454所高校的743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總結部署了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年度工作,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研討交流了新時代中國高校宣傳工作,深入探討高校校報發展與媒體融合。會上還公布了2016年度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評選結果,我校校報4件作品獲獎,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會上,教育部社科司出版處處長田敬誠傳達了教育部關于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對2016年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作品進行了頒獎和講評;與會人員交流了辦報經驗。第二屆中國高校傳媒發展高端論壇以“從好新聞看高校校報的內容堅守”為主題,匯聚學術專家、報界總編和高校新聞宣傳工作者,共同探討新時期校園媒體融合與校報的發展轉型,成為本次年會的一大亮點。 (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丹琳)
發布時間:2017-12-06Copyright ? 2005-2022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