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24日上午,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的學生黨員來到臥龍社區南區網格“黨群微家”,開展“進社區、入網格,強黨性、踐初心”主題黨日活動。活動中,14名大學生黨員清潔宣傳展板,以實際行動強黨性、踐初心,為網格居民營造了一個安全衛生、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網格居民義務“大管家”、網格管理員劉素芬,為大學生黨員們講述了自2006年參加社區活動、志愿服務的經歷,向同學們傳遞奉獻精神;北苑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田林同志親切地與同學們交流,問詢他們的學習與生活,希望同學們常來社區、來網格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社區網格長杜燕為大學生黨員們介紹“黨群微家”及如何開展活動,助力社區建設,打造幸福網格。通過此次黨日活動,增強了該院學生黨員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自身綜合素質和服務奉獻社會的積極性。 (編輯:新聞中心 來源:歷史學院)
發布時間:2018-11-30本網訊 為全面提升黨支部的組織力,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根據學校黨委組織部關于認真組織學習《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條例》)的通知要求,物電學院學生黨支部于11月29日下午,組織全體學生黨員深入學習了《工作條例》。會上,學生黨支部書記對《工作條例》的內容進行了解讀。《工作條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貫徹黨章要求,對黨支部工作做出了全面規范,為新時代建設過硬黨支部提供了基本遵循。《工作條例》的制定和實施,對于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鞏固黨長期執政的組織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物電學院學生黨支部通過黨支部組織集體學、個人學、專題研討、交流心得等多樣化的形式,組織學生黨員認真學、反復學、深入學,真正把《工作條例》內容學懂學深學透,并切實將其貫徹落實在支部的日常工作中。學習結束后,學生黨員代表李新宇帶領全體黨員進行了重溫入黨誓詞活動。(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芳芳)
發布時間:2018-11-30本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扎實推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實施,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范教師履職履責行為,11月29日,美術學院在1501教室召開“加強師德建設 提振師德尊嚴”學習培訓會議,全文學習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學院黨總支書記主持會議,學院全體教職工參加會議。《準則》明確了新時代高校教師的職業規范,針對教師隊伍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十個方面的要求,劃定了基本底線,是對高校教師的警示提醒和嚴管厚愛,是深化師德師風建設,造就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關鍵之舉。《意見》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提供了全面保障。會議要求全體教師要把教書育人和提高自我修養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扎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新時代高校教師道德風尚,提振師德尊嚴,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編輯:新聞中心 文:毛凌云)
發布時間:2018-11-30本網訊 近日,建筑工程學院在致遠樓廣場開展“美麗建工,有吾相伴”課間啦啦操活動,學院同學自覺加入其中,在《快樂崇拜》的音樂律動中盡情舒展身軀,舞出了自信和青春氣息,也舞出了建工學院的風采,吸引了眾多來往同學觀看。此次活動是建筑工程學院增強大學生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的重要方式,也是學院打造“三走”校園文化品牌和“美麗建工”建設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活動將按照十九大報告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要求長期開展,積極吸引教師參與其中,讓師生在學習工作之余強身健體、放松身心。 (編輯:新聞中心 文:江浩浩)
發布時間:2018-11-29本網訊 11月28日上午,體育學院召開報告會,邀請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魏晨明教授做“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爭做新時代好老師”的報告。魏晨明從全國教育大會的背景與特點,充分認識全國教育大會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扎實推進加快教育現代化重點任務,爭做新時代的好老師等五個方面詳細解讀了全國教育大會的精神及意義,最后落實到如何做一位新時代的好老師,新時代好老師的素養要求等做了深入的探討。報告會后,趙健院長要求大家繼續深入學習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多讀幾遍總書記報告原文,深刻理解國家在新時期的教育方針與要求,在提高教師素養方面多下功夫,爭做新時代的好老師。 (編輯:新聞中心 文:代寶剛)
發布時間:2018-11-29本網訊 11月27日下午,學校在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三樓多功能廳舉行2017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結項審核答辯會,31個中期審核合格的2017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負責人及其團隊成員參加此次結項答辯。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姜廉毅、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臺夕市、經濟管理學院周志剛博士、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團總支書記尚志杰、學生工作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中心主任韓桂紅擔任答辯評委。各立項項目負責人分別就項目產品服務的市場定位、商業模式、項目運行狀況及取得的主要成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和匯報。參加此次結項審核答辯會的國創立項項目有:基于AutoCAD基本功能的開發與研究(建工)、同步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研究(化學)、視障人群用戶體驗APP的交互設計研究—基于山東省部分地區的調查(特幼教)、一步法制備硫代焦磷酸酯的新工藝研究(化學)、負載型金基雙金屬Au-M@MOF納米催化劑的制備及催化性能研究(化學)、PM2.5源解析對顆粒污染物治理的意義(化學)、基于隨機森林的SNP關聯性分析系統(計算機)、綠色環保新型隔斷墻研究(建工)、英語專業學生通過志愿翻譯活動提高專業能力的研究——以濰坊高校大學生為例(外國語)、濰縣集中營史實挖機和舊址保護利用研究(外國語)、韓國形象設計理念研究(外國語)、室內自動滅火裝置(物電)、霧霾車用紅外成像及超聲測距預警系統(物電)、三線擺法測量物體轉動慣量實驗儀器的改進(物電)、基于新型控制技術的智能家居掃地機器人(信控)、銅離子近紅外熒光探針的設計、合成及細胞成像研究成(化學)、新型特殊幼兒園--醫院高校聯合辦學(特幼教)、腳踏式助殘鼠標設計(信控)、驕子廚房(計算機)、跨文化交際視域下的楊家埠木版年畫傳播研究——以吉祥木版年畫為例(外國語)、易學教育平臺(物電)、大學生風箏推廣中心(外國語)、家教服務中心(外國語)、關于法語網站francophones的創立(外國語)、農品匯(歷史)、綠牧行動(計算機)、濰坊4255文化有限公司(建工)、不同生育階段水分虧缺對番茄產量品質的影響(生物)、電商花卉產業及苗木工程網絡營銷(教師教育)、電車出租(機電)、淘兼職APP(建工)。為深化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動立項項目取得成效,自2016年起,我校對成功獲批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并順利、及時結項的項目給予資金扶持。(編輯:新聞中心 文:韓桂紅)
發布時間:2018-11-28本網訊 11月24日至25日,教師教育學院黨總支、學校辦公室黨支部以“走革命之路,立政德之心”為主題,共同組織黨員赴棗莊、濟寧兩地開展黨性教育活動。在棗莊臺兒莊大戰紀念館,黨員同志們仔細察看館中陳列的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實物,認真聆聽了工作人員的細致講解,集體觀看了有關影像資料,無不被抗戰將士保家衛國、英勇無畏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所折服,普遍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和洗禮。在曲阜全國廉政教育基地、濟寧干部政德教育基地,黨員同志們跟隨基地講師深入孔廟、孔府、孔林,一路穿越萬仞宮墻、坐聽杏壇心語、駐足孔氏家廟、凝視戒貪照壁……循著歷史的足跡,深刻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儒家思想的精髓要義,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更加堅定了涵養高尚師德、矢志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24日下午,兩個黨組織共同為第四季度入黨的10名同志過政治生日,并贈送學習書籍《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10名同志逐一重讀入黨志愿,集體面向黨旗莊嚴重溫了入黨誓詞。儀式結束后,以支部為單位,組織黨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本次黨性教育活動,對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學習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情況進行了交流討論。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王鋒/苗乃祥)
發布時間:2018-11-28本網訊 11月27日上午,傳媒學院在7103室召開黨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專題學習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會議由黨總支書記盧運山主持,院長尹建民、副書記劉先學、副院長宗緒鋒出席。通過學習,大家明確了《意見》從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師德修養、師德失范受理機制等方面,對高校教師履職履責行為提出了明確要求。對違反教師師德失范行為采取的零容忍態度,實行師德失范行為“一票否決”。這對加強和促進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十項準則》劃出了教師職業行為準則的底線和紅線,這是對廣大教師的警示提醒和嚴管厚愛,是造就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關鍵之舉。《黨支部工作條例》是為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既貫徹黨章要求,又體現基層創造的新做法新經驗,從遵循原則、組織設置、基本任務、工作機制、組織生活、委員會建設和領導保障等方面,對黨支部工作進行了規范,是新時代黨支部建設和工作開展的基本遵循。大家一致表示,要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升立德樹人本領。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提升黨支部的政治功能,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師生員工以昂揚的斗志和扎實的舉措,推進傳媒學院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編輯:新聞中心 文:宋作玲)
發布時間:2018-11-28本網訊 11月18日,美術學院學生黨支部與“七色花”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在濰城區城關街道芙蓉街社區聯合開展了以“新時代文明實踐——老濰縣的街道”為主題的公益墻繪活動。在濰城區城關街道芙蓉街社區街巷的墻體,同學們繪制了12幅以濰縣傳統文化為主要表現內容的墻繪作品。墻繪全長約60米,其中有淡逸勁爽、筆酣墨飽的水墨畫,也有惟妙惟肖、大膽夸張的年畫,每一幅都特色鮮明,富有創意。一繪一精神,一筆一世界,精美的作品隨著畫筆的揮舞躍然墻上,為枯燥單調的石墻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學生黨員陳羽帆在墻繪結束后說:“此次墻繪活動不僅服務了社區群眾,為構建老濰縣文化長廊貢獻了一份力量,而且使我們在實踐中挖掘了創作藝術靈感,做到了歷練品格、提升能力、增長才干。” (編輯:新聞中心 來源:美術學院)
發布時間:2018-11-28本網訊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11月22日下午,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全體學生黨員前往東上虞社區(四季青養老服務中心)舉行“改革開放四十載,接力奮斗新時代”主題黨日活動。學生黨員們共同演唱了歌曲《東方紅》《我們走在大路上》《我的中國心》,養老院的老人們也跟隨一起齊聲合唱,慷慨激昂地演唱抒發了大家的愛國情懷。之后,學生黨員們與老人們一齊觀看紀錄片《榜樣3》,共同學習、體會革命者的豐功偉績。通過觀看電影勾起了老人們對過去的回憶,憶起了他們自己當年的情景,老人們還給學生黨員講述了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發生的變化。學生黨員們將親手疊做的千紙鶴串在一起送給老人們,祝福他們一生平安喜樂、幸福安康。全體學生黨員紛紛表示,要增強黨員意識,不僅在組織上要入黨,行動上更要體現黨員身份,真正做到“一個黨員帶動一個宿舍,一個宿舍帶動一個班級,一個班級帶動一個學生整體”,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編輯:新聞中心 來源:數學院)
發布時間:2018-11-27本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黨員黨性修養,豐富黨內組織生活,11月23日,學生工作處黨總支組織黨員干部赴諸城王盡美故居、王盡美烈士紀念館、名人館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學生工作處一行懷著對革命先烈崇敬的心情,先后參觀了參觀了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故居和王盡美烈士紀念館等,通過講解員的講解,觀看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塵封的展品,詳細了解了老一輩共產黨人和革命先輩們前赴后繼的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使大家受到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本次活動使大家既提高了認識,增強了黨性,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心靈洗禮,一致表示要向王盡美革命先烈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勤奮工作,以更加積極的工作狀態,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學校和國家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編輯:新聞中心 文:華德臣)
發布時間:2018-11-27本網訊 11月24日下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理事、中國盲人協會主席李慶忠一行來我院調研指導工作。院長梁紀恒、副院長王波陪同調研。梁紀恒介紹了學院基本情況,重點匯報了我院特殊教育的辦學歷史,近年來在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和服務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績新進展以及近期的思路打算。李慶忠對我院特殊教育辦學取得的成績和工作思路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和專業建設等方面給予了悉心指導。李慶忠希望學院抓住當前機遇,緊密結合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切實加強與基層特殊教育學校及康復機構的溝通與聯系,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特殊教育應用型人才,為殘疾人教育與康復做出更大的貢獻。李慶忠一行還實地考察了學院多感官互動室、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評估室、運動功能與康復訓練室等實驗實訓場所。考察過程中,李慶忠認真聽取有關同志對實訓場所建設和設備使用等情況介紹,要求進一步加強社會服務工作,深化與特教學校及康復機構資源共享,實現優質資源效益的最大化。省內部分盲校負責人參加了調研活動。(編輯:新聞中心 文:楊青山)
發布時間:2018-11-26本網訊 11月24日,我校2018-2019學年“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第二場專家報告會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本次報告會特邀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博士單國杰作專題報告。學校團委書記張曉靜主持會議。學校各學院參訓學員共478人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上,單國杰作了題為《學生團干部如何做好團的工作》的專題報告。報告從“大視野、大本事、大格局、大作為”四個方面展開論述,單院長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從畢業之初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勵志故事。隨后,就當代大學生如何培養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這一問題,向廣大學生團干部提出倡導。一要有了解歷史和未來的視野,工作要有厚度,做事要有眼界;二要樹立服務意識,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活動,注重團結發揮集體的力量;三要善于發現人才,并把人才放到合適的位置,有格局容納自己的錯誤;四要把小事做精致,通過做事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勇于嘗試沒有做過的事。張曉靜在總結時對參訓學員提出兩點希望。一是,希望廣大的團員青年要開闊視野、練就本領、提升格局、務實擔當。二是,希望參訓學員能夠真正從單院長的精彩報告中獲得前行的動力,當好一名團干部,走好一段青春路。(編輯:新聞中心 文:王亞菲 徐超)
發布時間:2018-11-26本網訊 11月22日,我校2018-2019學年“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開班暨首場報告會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本次活動特邀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勇擔任主講嘉賓。活動由團委書記張曉靜主持。報告會上,劉院長結合他多年來的教學科研工作經驗為大家作了題為《做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 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的主題報告。報告以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講話和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切入主題,從五千年華夏文明、百年中國近現代史和五百年世界社會主義史3個歷史維度娓娓道來,接著又從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正確政治方向和牢固樹立專業思想兩個層面展開論述,引導并激勵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成才報國。報告視野宏闊、內涵豐富,對剛入校的大一學生如何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走好青春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開班儀式上,張曉靜簡要介紹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基本情況。本期青馬培訓參訓學員均為2018級優秀團員,共計478人,他們都是經過各學院團總支層層遴選推薦、學校團委審核后確定的培養對象。本期培訓歷時兩周,將集中開展理論學習、專家講座、愛國主義教育、微團課、實踐體驗、團支部活力提升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學習。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自2007年實施以來,一直是共青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在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列為了十大項目的第一個。長期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將其列為我校立德樹人、引領青年的重要工作。團委根據校黨委的要求,每學年定期舉辦“青馬工程”培訓班。近三年來,校級層面累計培訓2500余人次。(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王辰羽\郭然)
發布時間:2018-11-23Copyright ? 2005-2022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