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28日,副校長朱猷武主持召開落實服務地方工作任務部署會。學校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及項目牽頭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上,發展規劃處負責同志對《濰坊學院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濰坊“四個城市”建設專項行動責任分工》進行了解讀。與會人員對任務分工情況進行了討論。朱猷武在講話時指出,學校黨委對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濰坊“四個城市”建設專項行動思想重視、認識統一,態度堅決、落實有力,在廣泛深入調研、多方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專門印發行動方案,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落實。他強調,要提高認識,結合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充分認識到服務地方工作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作用。要明確責任,形成完整的服務地方工作體制機制,做好頂層設計,明確責任分工,分層實施。要狠抓落實,根據任務分工,列出時間表,繪好路線圖,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 趙風雷/金永輝)
發布時間:2018-06-28本網訊 6月21日,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在學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2018屆畢業生考研總結表彰會。副校長趙光強出席會議,并向受表彰的學生頒獎。該學院2018屆本科畢業生251人,報考研究生169人,過線129人,有107名同學被錄取為理想大學的研究生,考研率再次突破全體畢業生的40%。 (編輯:新聞中心 文:馮道俊)
發布時間:2018-06-28本網訊 6月27日,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召開集體學習會,專題研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黨委書記孫文亮主持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校長馮濱魯,黨委副書記王清明,黨委委員丁子信、馬茜華、朱猷武、趙光強、王旭升參加了學習。會上,8位同志結合工作實際,從不同角度交流了學習體會。王清明以高校如何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作用為題、丁子信圍繞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中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分別作了發言;總務處、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音樂學院、圖書館等6個單位的負責同志結合工作實際,談了對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的心得體會。 孫文亮在總結時指出,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學校長期堅持的政治任務,要切實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總要求,深刻領會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和思想體系,下一步,學校要繼續深化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搞好理論武裝,做好本職工作,凝心聚力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各分黨委(各黨總支、直屬黨支部)書記參加了學習。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趙鵬俊/王珍)
發布時間:2018-06-276月26日,我校與奎文區教育局聯合共建項目簽約儀式在奎文區教育局會議室舉行。副校長丁子信、奎文教育局局長吳茵政出席儀式并致辭。教務處和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負責同志及奎文區三十多所中小學校長參加了簽約儀式。儀式上,丁子信重點介紹了我校教師教育改革發展和服務地方基礎教育取得的顯著成績。他表示,奎文區作為濰坊核心區域,具有優質的基礎教育資源,此次校地聯合,共同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政府、高校、中小學“三位一體”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是貫徹落實《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實際行動。雙方要以共建項目啟動為契機,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協同育人,實現校地共贏,走出一條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對接,共同培育基礎教育師資的新路徑。他期待濰坊學院與奎文教育局聯合共建項目開出友誼之花,結出豐碩成果,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最后,丁子信與吳茵政分別代表學校和奎文教育局簽訂了校地合作協議。(編輯:新聞中心 文:邢迎東)
發布時間:2018-06-27本網訊 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2017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獲獎結果揭曉,我校建筑工程學院2014級工程管理專業學生侯召銳、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4級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孫正林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并獲得“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據悉,2017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以“青春自強·勵志華章——不忘初心跟黨走、青春共筑中國夢”為主題。活動于2017年9月啟動,經過為期半年的“校—省—全國”三級甄選和評比,侯召銳、孫正林從校級尋訪中脫穎而出,進入省級評選,其中侯召銳榮獲“齊魯學子出彩獎學金”,被授予“山東省大學生自強之星”,孫正林榮獲“山東省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兩位同學通過省級推薦及專家委員會推選等環節,最終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 (編輯:新聞中心 文:李靜)
發布時間:2018-06-27本網訊 當六月的驪歌在濰院再次唱響,又一屆濰院學子即將裝點行囊,重新遠航。6月22日,學校體育館內氣氛莊嚴而熱烈,2018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2018屆7029名畢業生圓滿完成了大學生活的答卷,即將開啟人生新征程。黨委書記孫文亮以“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為題,寄語畢業生,要守住本心,牢記習得真學問需要一生的不懈努力,懂得立身守正才能行穩致遠的樸實道理,明白鐵肩擔道義才是成功的真正意義。 校長馮濱魯為畢業生代表授予學位證書。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宣布關于表彰2018屆優秀畢業生的通報,副校長趙光強宣讀頒發畢業證書、授予學士學位的決定。畢業典禮由副校長丁子信主持。學校領導馬茜華、王旭升出席典禮。各單位、各部門行政主要負責人,2018屆全體畢業生及相關人員參加了畢業典禮。 “你們習慣了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習慣了六個人開一把鎖的集體生活,也習慣了被拉去聽各種聽不懂的講座,習慣了一邊吐槽濰院的種種不如意,一邊眷戀這里的點點滴滴。對于濰院,你們是濰院存在的意義,每一個人都無可比擬;在你們眼里,別人家的風景再美,濰院也不可代替。”孫文亮的深情回顧引發畢業生們的強烈共鳴。 孫文亮說,“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明天,你們即將揮手作別朝夕相伴的老師和同學,向著心中的理想再次揚帆遠航。從今天起,你們的身份由濰院學子變為濰院校友。每一年的畢業典禮,既是一屆學子的人生成人禮,也是一所學府的精神成長禮。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臨別之際,講些什么可以作為我們臨別的思想交流?前年,我分享的主題是“忘記?銘記”,講的是如何為人;去年,我分享的主題是“習得真學問”,講的是如何治學;今年,我想以“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為題,與大家聊聊如何做事。 孫文亮寄語畢業生,要守住本心,要堅守做人底線,厚生正德律己,立業先要成人。他希望畢業生們牢記習得真學問需要一生的不懈努力。他說,人生的境遇里,路要自己走出來。你們要少一些嬌氣,多接接地氣,因為勵志書籍看得再多,那都是別人的人生;你們要少一些坐而論道,多一些起而行之、腳踏實地,因為工作和生活絕不是簡單的“練功打怪升級”。他希望畢業生們懂得立身守正才能行穩致遠的樸實道理,在這浮躁功利的社會環境里,始終堅信顯規則必將戰勝潛規則,懂得自律才能有真正的自由,堅持追求人性的崇高而不是物性的享受,執著尋找和守護心中的“瓦爾登湖”,堅守內心的一份寧靜、一份理性、一份大氣。他希望畢業生們明白鐵肩擔道義才是成功的真正意義。他說,在輿論的喧囂中,你們要持守理性、堅守正義,而不是做無德操無原則的“鍵盤俠”,在浮華的潮流中,你們要能當好“小角色”、甘坐“冷板凳”,從平凡的崗位做起,從一件件小事做起,當一名教書育人的好老師、精益求精的技術員、愛崗敬業的銷售員……請相信,只要心中有大義、胸中有乾坤,平凡的“小角色”也終會寫出不凡的“大文章”。你們代表著未來,也終將創造未來,要記得:你是怎樣,你的時代就是怎樣,你的國家就是怎樣。典禮上,學校領導為優秀畢業生代表、西部計劃志愿者進行了頒獎。畢業生代表向教師代表獻花,以表達全體畢業生對老師們的敬意和感謝。教師代表、優秀校友代表、畢業生代表、在校生代表感情真摯的發言,也贏得了全場一次次的熱烈的掌聲。(編輯:新聞中心 文:張丹琳)
發布時間:2018-06-22本網訊 6月22日上午,第三屆山東省大中學生社團節—傳統文化類社團優秀成果競賽獲獎作品展在圖書館一樓中廳舉辦。學校黨委書記孫文亮、副書記王清明、副校長丁子信、趙光強蒞臨參觀。此次參展的作品當中,如風乎舉、鷙鳥乍飛的書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剪紙石刻,破畫欲來、腕底生風的水墨丹青,還有余音繞梁的樂器演奏和風姿綽約的漢服表演,共同組成一場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視聽盛宴。充分展現出文明古國的雍容氣派。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一等獎獲獎作品—由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墨緣書法社選送的剪紙作品《一卷江山》。該作品將剪紙藝術剪紙藝術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融合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體現了當代大學生以總書記為核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堅定不移跟黨走的拳拳之心。前來參觀的領導對本次展出的作品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紛紛夸贊當代大學生多才多藝,也鼓勵同學們堅定文化自信,繼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為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奮斗。據悉,參展作品均來自第三屆山東省大中學生社團節—傳統文化類社團優秀成果競賽獲獎作品。本次競賽由我校團委承辦,法學院團總支協辦。大賽以“傳統文化·青春夢想+”為主題,歷時一個月,面向全省各大中專院校的傳統文化類學生社團展開。自開賽以來,共收到來自全省70余所高校的150余件作品,包括實物類和視頻類兩個大類,涵蓋書畫、工藝美術、文學創作和研究、武術、服飾禮儀、曲藝、音樂舞蹈等多個領域的優秀成果。經過初賽和決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作品20件,二等獎作品30件,三等獎作品50件。(編輯:新聞中心 文:周兆振)
發布時間:2018-06-22本網訊 6月21日,濰坊學院第十八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閉幕式暨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啟動儀式在學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出席儀式。活動共分為兩環節。第一環節為表彰和頒獎環節。分別對第十四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大藝節優秀組織單位、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成果獎進行了頒獎。第十四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獲獎教師代表蘇倫高娃,優秀學生代表許凱分別作了發言。第二環節為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王清明為社會實踐服務隊授旗。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志愿者們進行了宣誓。王清明在總結時指出,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是我校影響力大、參與同學多的一項重要校園文化活動,是廣大青年學生素質拓展的有效載體,是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效融合。作為共青團另一品牌工作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更是為大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搭建了實踐平臺,是同學們在實踐中探尋真知、在艱辛中砥礪品格的重要載體。他要求大家要堅定信念,不懈奮斗,積極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學習,探求真知,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深入實踐,知行合一,不斷擴大工作覆蓋和教育實效。據了解,第十八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以“踐行新思想·擁抱新時代”為主題,開展了讀書朗誦比賽、“國學達人”知識競賽、合唱比賽、“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等30項系列活動,還大力依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到夢空間系統,用互聯網+思維創新活動形式。在第四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中我校2個項目奪得省賽大獎,獲得獎金1.6萬元;在第十五屆山東省“挑戰杯”競賽中我校榮獲省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2017年我校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成果碩果累累,其中學生發表論文24篇,獲得專利33項。今年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以“青春大學習,奮斗新時代”為主題。截至目前,全校暑期社會實踐申報項目累計已達111項,直接參與人數1500余人。同時學校團委還將積極組織申報全國專項行動和重點團隊。(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周凱麗/楊懿)
發布時間:2018-06-21本網訊 6月20日,由學生處和離退休工作處牽頭組織的學風建設座談會在辦公樓505會議室召開。退休老領導、老教授和教學督導組督導委員代表分別就自己認識和了解到的學風問題發表看法和見解。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出席座談會并講話。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分別圍繞教育方針與素質教育的理解、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正面教育、“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教風和學風的關系以及學生學習狀態等方面展開討論,提出了新時代自己對學生的學風問題的意見和建議。王清明認真聆聽了與會代表的發言,并對代表們發揮余熱、心系學校發展的奉獻精神表示感謝。(編輯:新聞中心 文:尹海燕)
發布時間:2018-06-21本網訊 6月20日,紀檢干部培訓班進行交流總結。紀委書記馬茜華在總結會上講話。紀檢干部培訓班全體學員參加了總結會。 2018年度紀檢干部培訓班,歷時一個多月。在總結會上,有10名同志結合各自工作,從不同側面和角度談了本次培訓的收獲和體會以及將來的工作思路。 馬茜華說,對于本次培訓,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形式靈活多樣,內容專業豐富,培訓效果明顯。培訓期間,參加培訓的同志把學習培訓作為提高自身素質、開拓視野、提高業務水平的一次難得機會,正確處理工學矛盾,做到兩不誤、兩促進。通過培訓,同志們對紀檢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進一步學習了黨內法規條例和紀檢業務知識,掌握了紀檢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強了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信心和勇氣,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和改進措施。馬茜華指出,紀檢委員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處于重要地位,作用不可替代。她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重點在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自身學習、加強黨紀黨規宣傳教育、敢于擔當責任、做好表率,當好“三員”上下功夫。將這次培訓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努力掌握和運用紀檢工作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履職能力,努力成為政治嚴明、業務過硬、作風優良的紀檢干部,為深入推進我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做出新的貢獻。 (編輯:新聞中心 文:王云)
發布時間:2018-06-21本網訊 6月20日,學校召開人才工作推進會,就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和學校“杰青”、“優青”人才考核及選拔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校長馮濱魯出席會議并講話,副校長趙光強主持會議。會上,人事處負責同志對《濰坊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暫行辦法》進行了解讀。分別介紹了出臺本辦法的指導思想、工作依據、前期工作和主要變化。關于“杰青”“優青”的考核選拔工作,從雙青梯隊建設情況、首批“杰青”屆滿考核情況、新一批“雙青”人選選拔工作安排三個方面作了詳細說明。馮濱魯在講話時對人才工作提出要求:第一,要高度重視人才在學校發展中的極端重要性。人才是第一資源,當前各領域發展越來越凸顯人才的重要性。相關單位要解放思想,加大力度,調整政策,明確引進方式和引進類別,積極推動人才培養與引進工作。第二,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一定要與學科建設和碩士點申報相結合。各單位要強化碩士點填表意識,加強人才的梯隊建設。第三,人才工作的主體在各二級學院。各二級學院要加強宣傳,選準苗子,提供平臺,采用多種方式引進好人才,用好人才。趙光強在總結時要求各單位要提高認識,狠抓責任落實。自覺把人才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要統籌規劃,狠抓任務落實。各單位要立足本單位實際,精準發力,抓好人才團隊建設和人才引進計劃;要強化服務,狠抓政策落實。各相關單位要為人才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平臺和保障措施,優化人才成長環境。(編輯:新聞中心 文:尹海燕)
發布時間:2018-06-21本網訊 6月19日,美國東北州立大學校長助理羅杰·科利爾等一行4人對我校進行友好訪問,校長馮濱魯會見了客人。馮濱魯對代表團的到訪表示歡迎,希望兩校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礎上能夠在更廣泛領域開展交流合作。科利爾先生介紹了東北州立大學的碩士橋梁項目,希望通過該項目的合作,能夠為我校碩士點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北海國際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負責人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見。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梁偉濤/張丹琳)
發布時間:2018-06-20本網訊 6月19日,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鄧云鋒一行來我校調研指導工作。濰坊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林紅玉,學校黨委書記孫文亮、校長馮濱魯陪同調研。孫文亮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重點匯報了學校近年來在黨的建設、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教師教育和服務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績新進展,以及今后的目標任務和思路打算。鄧云鋒一行實地考察了學校多光子糾纏與操縱實驗室、量子弱測量實驗室,聽取了實驗室負責同志關于實驗室建設情況、研究方向、發展前景、科研進展的介紹。鄧云鋒對實驗室建設和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學校抓住當前機遇,加快成果轉化,促進量子信息技術在山東的推廣和應用。鄧云鋒一行還現場考察了校園環境,考察過程中,鄧云鋒不時與學校領導交流,了解學校辦學情況,詢問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表示將為學校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省教育廳、濰坊市教育局、濰坊市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王珍/張丹琳)
發布時間:2018-06-20本網訊 6月15日,學校在聞韶樓報告廳召開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濰坊“四個城市”建設工作部署暨專題報告會。黨委書記孫文亮主持會議,他強調,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對我們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決策部署,勇于攀登新舊動能轉換的高峰。校長馮濱魯就落實學校有關行動方案進行工作部署。濰坊市產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陳強作了專題報告。學校領導王清明、丁子信、馬茜華、朱猷武、趙光強出席會議。全體處級干部、管理和教輔部門正科級干部、教學單位綜合辦主任參加了會議。馮濱魯在講話時,對如何落實《濰坊學院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濰坊“四個城市”建設專項行動方案》,講了三點的意見。第一,客觀認識學校面臨形勢和發展基礎。一是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二是服務目標進一步明確。三是碩士點建設工作不斷加強。四是服務地方能力不斷提升。挑戰與機遇并存,我校依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是對接十強產業,學科專業結構有待優化。二是服務十強產業,人才分類培養亟待加強。三是實施協同創新,助推產業發展有待加強。四是校城融合發展,服務“四個城市”建設水平有待提高。第二,總體目標與主要任務。學校《行動方案》的總體目標是:聚焦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濰坊市“一三四七”目標任務,緊緊圍繞濰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產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回報、以開放促發展,把學校建設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和促進人才匯聚、協同創新、成果轉化、教育服務的重要基地,推動一批學科達到省內一流水平,匯聚一支有全國影響力的學術隊伍,建設一批高端創新平臺,產生一批標志性成果,顯著增強對濰坊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學校的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成為濰坊靚麗的城市名片。學校《行動方案》主要包括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提供人才支撐, 實現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助推產業升級等7個方面32項內容。第三,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學校成立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各二級學院、相關部門成立相應組織協調機構,形成上下貫通、橫向統籌的組織領導體系。二是落實責任分工。各牽頭單位和責任部門要根據任務分工,細化分解方案,明確目標任務。三是健全體制機制。陳強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解讀》為題,從“什么是新舊動能轉換”、“為什么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新舊動能轉換主要目標和任務是什么”等五個方面,深入解讀了山東開展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和意義,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對我市的要求和定位,以及在我市開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任務。孫文亮在總結時就此項工作講了四點意見。一是瞄準高校對接新舊動能轉換焦點。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通知,要求各高校把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作為踐行“四個意識”的實際行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為我省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智力與人才支撐。這就為我們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指引。二是跑出屬于我們自己的“加速度”。我們要在抓住機遇中找到發展方向,實現服務和發展雙贏。要開闊視野,跳出教育看教育,從服務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高度、從服務濰坊“四個城市建設”的高度來謀劃學校發展、學科建設和人才引進等工作。要搞好精準對接,找準結合點,跑出我們自己的“加速度”。三是把握好學校動能轉換的目標。要在釋放創新活力,調動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上做文章;要在協調聚集學校各方面資源,發揮優勢、形成合力上做文章;要在加強與政府、企業的協同,加強教學與科研的協同,加強與兄弟院校之間的協同上做文章;要在提高效率上做文章,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更好地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四是要下真功夫抓落實。要堅持高點定位、頂層設計。全面提升發展理念、境界標準和工作水平,推動政產學研深度融合,主動對接服務山東十強產業和濰坊“十百千萬”工程。要堅持發揮優勢、重點突破。要堅持機制保障、合力推進。(編輯:新聞中心 文字:金永輝)
發布時間:2018-06-19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