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貫徹落實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政策、提升互聯網+模式下精準就業服務工作質量,學校于11月9日、16日、23日連續舉辦了三期“2020屆畢業生校園招聘會”。招聘會由招生就業處主辦、校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協辦,分為線下現場招聘會和線上網絡招聘會,有效地提高了招聘工作的效率和就業信息化水平。三場招聘會共吸引了省內外1429家企業參加,其中90家企業入校進行了現場招聘,其余1339家企業通過小賢才校園招聘平臺進行了網上招聘。參會企業以省內濟南、青島、濰坊、淄博、煙臺、威海等地為主,涉及制造、教育、信息、建筑、房地產等行業,共提供職位4469個,用人需求總數48895人。據統計,我校畢業生共有2000余人次參加了現場招聘會,17600余人次參加了網上招聘,投遞簡歷4000余份,達成初步就業意向800余人。連續三場校園招聘會的成功舉辦,營造了濃厚的校園就業氛圍,為畢業生搭建了良好的就業平臺;同時也讓大學生們接受了一次效果良好的就業教育,有助于應屆畢業生盡快進入角色。校園招聘會組織有序、后勤保障到位,得到了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一致好評。(編輯:新聞中心 文:陳衡)
發布時間:2019-11-27本網訊 11月22日至24日,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2019高校教育改革經驗交流年會在我校成功舉辦。來自省教育廳高教處、省高等教育學會的領導,省內外50多所高校的領導、專家學者共160多人參加了本次年會。在年會開幕式上,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清明代表學校致辭。他對蒞臨會議的領導、嘉賓、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發展歷程,重點介紹了我校推進一流本科教育、培養一流應用型人才的做法。省教育廳高教處副處長郭念峰、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趙彥修分別講話。年會上,副校長丁子信作了題為《濰坊學院一流本科教育的三個著力點》的學術報告,副校長朱猷武主持了下午的經驗交流會。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范躍進作了題為《認真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扎實推進一流本科建設》的學術報告。來自東南大學的教務處處長孫偉鋒介紹了東南大學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動計劃,河海大學的教務處處長沈楊介紹了河海大學專業建設的舉措與思考,南昌師范學院的副校長劉小強剖析了當前本科教育面臨的三個形勢,學會副會長、中國海洋大學的教務處處長方奇志介紹了中國海洋大學以信息技術助力教學改革的探索實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教務處處長馮其紅介紹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建設一流本科課程、培養一流本科人才的做法,煙臺大學的教務處副處長賀君介紹了煙臺大學的專業建設實踐,濟南大學的教務處處長邱立平介紹了濟南大學一流本科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山東中醫藥大學的教務處處長王琳介紹了教師發展“233”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畢廷延 張東亞/金永輝 )
發布時間:2019-11-25本網訊 11月22日,山東省2019年外國專家講座—信息與控制工程專題在濰坊舉行。此次講座由山東省科學技術廳主辦,濰坊市科學技術局、濰坊學院承辦,是2019年山東省科技廳重點支持的外國專家系列講座之一,也是濰坊學院第一次舉辦的、由外國專家主講的科技講座。國際信息與控制工程領域知名專家澳大利亞Zhihong Man教授受邀作學術前沿報告。濰坊學院副校長趙光強,濰坊市國際人才交流中心曹玲女士出席講座開幕式,講座開幕式由濰坊學院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院長李健教授主持,科研處負責人、省內25家企業的40余名企業負責人和工程師代表、部分兄弟高校專家學者、濰坊學院部分教師以及學生代表200余人參加了本次專題講座。趙光強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對各位領導和專家的到來表示感謝和歡迎,介紹了學校歷史沿革、辦學情況和發展成就,向多年來支持、幫助學校事業發展的企業界朋友表示感謝!期待本次講座開闊科研工作者在信息與控制領域的研究視野和研究能力,誠邀與會專家對信息與控制工程學科的建設與發展給予關心指導,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更好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信息與控制工程專題講座分兩個階段,第一個報告為:The Further Study of Sliding Mode Observers,由唐述宏教授主持;第二個報告為:A Self-organized Pattern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Deep Thinking,由王文成教授主持。報告結束后,與會企業代表、教師和學生與Zhihong Man教授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交流。期間,Zhihong Man教授、部分企業代表以及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教師代表考察參觀了山東新銳機器人有限公司和濰坊龍晟光電有限公司,并與企業專家在機器人的驅動控制和生產制造過程方面進行了的深入交流。Zhihong Man教授和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及其他有關學院博士代表針對目前信息與控制工程領域兩大前沿技術:“機器視覺技術在無人駕駛中的應用、機電系統故障診斷和預測技術”二個方向進行了座談,分別就“機器人伺服電機的建模與控制,智能濾波算法,神經網絡預測控制”等技術進行了探討。據悉,專題講座及座談會內容涉及智能制造所需要的機電系統控制算法、智能設備軟傳感算法、高端設備故障診斷算法等,內容豐富,技術前沿,體現了信息與控制領域學科交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提高科研技術人員的創新能力、促進濰坊市乃至山東省高端裝備及智能制造“十強”產業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臺流臣/徐安娜、王永濤)
發布時間:2019-11-25本網訊 為使我校學生進一步了解艾滋病基本知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11月21日,學校邀請濰坊市中醫院專家為2019級男生作了大學生生殖健康和預防艾滋病專題講座。濰坊市中醫院于志勇主任就大學生生殖健康知識進行了重點介紹。劉穩順醫生通報了目前艾滋病的疫情現狀,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案例、一組組翔實的數據,生動而系統地講解了艾滋病的來源、發病的癥狀、傳播的途徑及如何預防和控制艾滋病。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充分了解了艾滋病相關的基礎知識,掌握了預防艾滋病及避免高危行為的途徑和方法,消除了恐懼心理,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為做好青春健康校園行活動,11月23日和24日學校還邀請濰坊市中醫院醫生來校為學生做了健康義診,發放宣傳資料普及青春健康知識,對我校青春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編輯:新聞中心 文:徐安娜)
發布時間:2019-11-25本網訊 11月22日,學校召開本學期教學督導工作總結會,第九屆教學督導委員會成員、教務處負責同志及有關科室人員參加了會議。會上,督導委員對本學期課堂教學督導的開展情況及發現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反饋。委員們一致認為,本學期各教學單位堅持教學中心地位,嚴格教學規范,積極開展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教學工作整體情況較好,發現了一批課堂教學水平高、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同時,督導委員還針對新入職教師執教能力培養、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學信息技術手段應用、課程建設、教學條件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學校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提升提出了極具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教務處負責同志對本次校級督導的整體情況進行了總結匯報,向督導委員通報了學校近期在期中教學檢查和師范專業認證等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同時對教學督導委員會各位專家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表示感謝,對督導委員反映建議虛心采納,督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將開列問題清單,對表對標,逐項落實整改。據悉,本學期教學督導工作自從第7周至第12周,歷時六周。在全校范圍內隨機抽取102門課程進行了隨堂聽課和現場交流。教學督導工作是我校提升教學質量、開展教學監控的重要手段,歷來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對學校教學發展和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鄭錦娟\郭然)
發布時間:2019-11-25本網訊 近日,第五屆“風箏都文化獎”評選結果揭曉,我校三件作品獲獎。黃永健的歌曲《堅守在一起》、盧園園的歌曲《爹娘》獲文學藝術類優秀文化作品獎,郭玲的理論著作《農產品流通系統綜合評價研究》獲理論類優秀文化作品獎。“風箏都文化獎”(原名“鳶都文化獎”)是2008年5月由中共濰坊市委、濰坊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全市文化建設綜合性獎項。截至目前,我校共獲“風箏都文化獎”25項。(編輯:新聞中心 文:劉書強)
發布時間:2019-11-25本網訊 11月22日至24日,第五屆“中聯重科”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創新大賽在安徽農業大學舉行。我校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參賽項目“基于arduino控制的太陽能農情監測車”獲得全國一等獎,“養殖場智能化自動高效清糞車”獲得全國二等獎,“果園管理機器人”獲得全國優秀獎。本次大賽全國共有來自吉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江蘇大學等60所高校、584件作品、3000余人次報名參賽,有335件作品進入決賽,另外來自美國、德國、日本的3所國外高校也參與了決賽評審,我校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共有3項作品入圍決賽。經過激烈角逐,我校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參賽項目“基于arduino控制的太陽能農情監測車”獲得全國一等獎,“養殖場智能化自動高效清糞車”獲得全國二等獎,“果園管理機器人”獲得全國優秀獎。本大賽自2015年起由江蘇省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創辦,依據大賽章程,每年舉行一屆,第一屆和第二屆大賽由江蘇大學舉辦,第三屆和第四屆分別由西南大學和福建農林大學承辦,賽事發展成為全國農業裝備工程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大學生賽事之一。本屆大賽以“智能農裝、創新未來”為主題,創建高校、院所、企業和行業協同培養學生的綜合平臺,培育一批行業亟需的“專業知識雄厚、動手能力較強、創新創業能力過硬”的現代農業裝備創新創業人才。(編輯:新聞中心 文:尚志杰)
發布時間:2019-11-25本網訊 11月22日,學校在圖書館報告廳召開師德師風教育報告會,我校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魏晨明教授作了題為《傳統文化中的‘師德觀’及其時代價值與創新發展》的報告。副校長趙光強主持報告會。魏晨明圍繞報告主題,從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師德觀”、傳統“師德觀”的時代價值、新時期“師德觀”的創新發展等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刻闡釋。整個報告內容豐富、深入淺出、深刻透徹,具有很高的思想性、理論性、指導性,對于更好地做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學校把師德師風建設專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集中攻堅,就進一步做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趙光強要求:一是要充分認識抓好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教育事業的成敗和民族的未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對于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二是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確保師德師風建設取得扎實成效。各單位、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落實學校出臺的有關師德師風建設的規章制度,確保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在主題教育開展期間取得扎實效果,建立起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三是要積極宣傳,營造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校報、廣播、電視、網站、“兩微一端”、宣傳欄等宣傳載體,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形成正面宣傳強勢。繼續做好“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濰院好人榜”等評選工作,通過樹立師德師風典型,引導廣大教師向先進學習、向榜樣看齊,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學生愛戴、社會尊重的教師隊伍。各單位、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學校部分教職工參加了報告會。(編輯:新聞中心 文:王珍)
發布時間:2019-11-22本網訊 11月18日至20日,全國首屆高校體育教師校園足球教學與指導技能大賽于在南京大學舉行。我校體育學院王福祥老師代表山東省參加了本次比賽,并榮獲三等獎。本次比賽共有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及新疆建設兵團的173所高校參加,比賽分網絡評審與現場測試兩環節,其中網絡評審項目為教學(指導)設計與教學(指導)實踐,現場測試項目為體能與專項技能。我校體育學院王福祥老師代表山東省參加了本次比賽,并榮獲三等獎。(編輯:新聞中心 文:鄭耀盛)
發布時間:2019-11-22本網訊 11月17至20日,以安徽師范大學祝東進教授為組長的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師范類專業認證專家組一行7人,對我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認證進行現場考查。18日上午,專家組現場考查見面會在體育館會議室舉行。專家組組長祝東進教授對進校考查的目的、任務、方式和要求作了說明。祝東進指出,師范類專業認證是落實黨中央對師范教育要求,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推進師范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師范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本次師范類專業認證堅持 “三理念”即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三任務”即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強;“三提高”即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質量保障力度。認證將緊緊抓住師范類人才培養質量的短板,使認證理念、認證標準貫穿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全過程,對照認證標準、發現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并為專業改進教學工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共同促進師范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黨委書記孫文亮代表學校對專家組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并簡要介紹了我校師范教育的辦學歷史、建設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基本情況,以及師范專業認證工作的實施推進情況,希望專家組通過此次認證幫助學校深入查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負責人、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院長籍法俊對自評報告作了介紹和說明,就專業辦學歷史、專業特色及取得的成績作了匯報。認證專家組成員就有關問題進行了提問詢證。18日至19日,專家組按照教育部相關要求,針對培養目標達成度、社會需求適應度、教學資源支撐度、質量保障有效度、用人單位滿意度等,通過考查教學設施、專業實驗實訓室、查閱資料、聽課看課、深度訪談、師生座談會、用人單位和校友座談會、實地考查實踐基地等方式,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進行了全面考查。20日上午,意見反饋會在體育館會議室舉行。祝東進教授反饋了專家組意見。他指出,濰坊學院學校領導、各職能部門、數學學院都十分重視專業認證工作,對認證重要性、“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認證理念的認識和對認證標準的知曉度不斷提高。濰坊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辦學基礎扎實、培養目標定位準確、人才培養模式特色鮮明,圍繞認證標準,祝東進對專業現存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剖析,提出了整改建議。專家組成員圍繞認證標準,逐條反饋發現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建設性建議。籍法俊針對專家的意見作了表態發言。他表示,專家提出的意見為今后的專業整改工作和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后續將認真按照整改意見,逐條梳理,制定詳細整改方案,持續對標改進,做到條條落實、件件整改,切實達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強”的建設目標。校長馮濱魯在講話中對專家組的辛勤工作和悉心指導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全面接受并認真研究落實專家組的反饋意見。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高質量做好認證后的整改提升工作。二是以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為示范,以認證理念推動師范類專業教學改革,引導師范類專業聚焦畢業生核心能力素質培養。三是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強,不斷強化學校教師教育辦學特色,進一步提高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出席見面會和反饋會。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數學院班子成員、專業負責人及教師代表,其他師范類專業學院院長、副院長參加見面會和反饋會。(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郭然、劉美迎\郭然、張丹琳)
發布時間:2019-11-22本網訊 11月20日,學校召開《濰坊學院采購與招標管理辦法》解讀會。副校長朱猷武主持會議并對采購與招標工作提出了“三剛一特需”的工作要求。各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和有關人員參加了會議。會上,朱猷武對采購與招標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剛性的預算。采購與招標要嚴格按照學校批準的預算執行,未列入學校預算的項目不予采購招標。二是剛性的程序。嚴格按照文件規定的采購招標審批程序、招標流程執行。三是剛性的審計。所有采購招標項目都要從項目資金預算、評審專家選定、代理公司遴選、項目施工過程、項目驗收等各方面進行全過程覆蓋。四是特殊的需求。如遇事關學校穩定和民生等方面的緊急特殊事項,可以根據特殊工作需要,按學校有關規定經集體研究后執行。會上,國有資產管理處有關負責同志解讀了新的《采購與招標管理辦法》。(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單既新/金永輝)
發布時間:2019-11-21本網訊 由山東省計劃生育協會開展的在校大學生青春健康歌曲作品征集評選中,我校校醫院和音樂學院合作的學生參賽歌唱作品《海闊天空》獲得一等獎,《我相信》、《夜空中最亮的星》獲得二等獎。據悉,此次評選中省計生協共收到參賽作品80個,評出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5個,下一步獲獎作品將被推薦參加2019年全國青春健康歌唱大賽。(編輯:新聞中心 文:徐安娜)
發布時間:2019-11-20本網訊 11月19日,學校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三次集中交流研討會。黨委書記孫文亮主持會議,省委主題教育第十二巡回指導組成員楊大勝到會指導,校黨委領導班子成員馮濱魯、王清明、丁子信、朱猷武、王旭升、王建新,主題教育領導小組正、副主任參加會議。會上,副校長王旭升、紀委書記王建新緊緊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并結合工作職責和工作實際依次作了交流發言。王旭升在發言中圍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性修養”“廉潔自律”三個方面,內容從充分認識重要意義和全面把握基本要求出發,并結合工作實際,充分闡述在堅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黨性修養和廉潔自律的必要性和實踐要求方面的深刻體會。王建新以“黨員領導干部要做清正廉潔的表率”為題,結合著自身紀委工作,從“黨員干部為什么要做表率”“如何在主題教育中當好清正廉潔的表率”“如何按照黨規黨章加強自身黨性修養”“如何做到廉潔自律”等方面作了詳細闡述。孫文亮對兩位領導班子成員的發言表示肯定。他強調,堅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根源還在于黨性修養,道德修為。“清正廉潔作表率”是此次主題教育的提出的五個具體目標之一,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時刻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黨紀法規,防微杜漸,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習總書記要求每個黨員干部要“慎獨慎微”,要時刻牢記黨的根本宗旨,恪守廉潔從政的準則,廉潔自律從自身做起,以優秀共產黨員為標桿,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踐行“忠誠、干凈、擔當”要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編輯:新聞中心 文:郭然)
發布時間:2019-11-20本網訊 11月18日,學校召開會議,專項調度章程修改與校訓校徽規范使用工作。副校長朱猷武主持會議并提出工作要求。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調度會。會上,發展規劃處有關負責同志匯報了《濰坊學院章程》新一輪修改工作進展和落實情況,簡要分析了章程落實和校訓校徽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朱猷武在講話時對此項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要提高認識。《濰坊學院章程》是學校治理的根本大法,校訓和校徽是學校文化的重要體現,全校要充分認識到校訓和校徽的規范使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二要落實責任。各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在部門制度文件上體現章程精神,在部門文化建設中規范校訓和校徽使用。三要開展專項整治。在全校范圍內,針對建筑標識、辦公用品和制度文件中的校訓校徽使用情況,開展為期十天的專項整治活動,全面規范學校的校訓校徽使用。(編輯:新聞中心 文/圖:張東亞/金永輝)
發布時間:2019-11-18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