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美術學院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全院師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扎實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著力構建長效機制。認真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探索實施“一四一三”主題教育模式。健全完善黨政聯席會議、黨總支會議、理論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等30余項制度。高質量完成黨總支、支部換屆,選優配強黨總支和支部領導班子,努力建設高素質黨建工作隊伍。制定《教職工理論學習制度》,以理論中心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教工例會為基本形式,將師生理論武裝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
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班子自身建設,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以全國樣板支部育建為抓手,全體提升學院黨建水平。理論中心組學習60余次,主題黨日140余次,黨員干部講黨課200余次,發展黨員170余名,90余人轉正。成功申報國家、省、校級黨建和思政建設項目。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扎實開展各項主題教育,特色做法被樹為全校典型,工作案例被推薦上報省委、市委教育工委,代表基層黨組織接受省巡回指導組檢查督導。
積極推進學院“思政+黨建+專業”的育人模式,開展多項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特別是“炫彩非遺進高校”活動對于學校美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工作
扎實做好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不斷完善教學治理體系建設,結合專業特點,創新開展教學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繼續發揮“教、賽、踐”一體化教學體系。學生參加省級比賽獲獎共100余項,居省內藝術高校前列,大力推廣課題式教學,通過方案征集、大賽、展覽等形式,將社會需求的實踐課題和項目引進課堂教學,為相關行業完成實踐課題50余項,提高了學生實踐水平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注重信息化教學普及提升。上線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6門,在建課程19門,居校內各學院前列。
產教融合機制趨于完善。學院簽訂校外實踐基地協議共40個,平均每個專業10個。美術學專業80%的畢業論文選題為教育實習選題,其中,環境設計專業100%為行業一線和社會實踐選題。
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
加大新上書法專業建設力度。借助濰坊地域歷史、文化特色與書畫藝術積淀優勢盡力建設成為特色專業,由濰坊學院發起,美術學院牽頭負責與西北師范大學等8家高校聯合成立“黃河流域高校金石書畫研究與創新發展聯盟”,同時,陳介祺金石書法學院揭牌成立,為黃河戰略在高校推進做出了實際貢獻。
科研成果和科研經費情況。通過打造優秀教學科研團隊,激發和帶動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積極性和實際能力,爭取高層次科研項目和成果。共出版專著10部;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AHCI檢索1篇、發表A類核心期刊20篇、SCI4區收錄論文1篇、B類論文1篇、C類期刊23篇);科研立項4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15項);簽約橫向科研項目20余項,到賬經費總數為1900余萬元;努力提升學術交流層次,舉辦“全國藝術博士系列講座”“書法名家系列講座”等10余場高水平學術活動,參加多種形式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系列培訓活動。
師資隊伍建設
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始終把人才建設和師德建設作為學科專業建設、提升教學與科研質量的關鍵所在。堅持培引結合的工作理念,截至目前,共引進博士7人,教師在職攻讀博士畢業5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2位,擔任陳介祺金石書法學院名譽副院長;持續推動教師到企業、公司掛職,博士服務相關行業,雙師型教師占比每年增長12%左右;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學術交流研討,參加國內學術會議20余人次。
學生工作
實施一把手工程,高質量推進就業工作。成立工作專班,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領導班子每年帶頭超額完成訪企拓崗任務,專任教師、輔導員積極聯系對接用人單位,構建了全員育人、全員抓就業的“五包靠”工作格局。截止目前,2023屆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率56.8%,總體就業率超87%。
營造濃厚專業學習氛圍,學科競賽成績優異。在校級以上評比中,5個班級獲省先進班集體,3人獲省優秀學生干部,8人獲省優秀學生;5人獲得國家獎學金,6人獲省政府獎學金;2個班級獲校“十佳學風班級”;2人獲“曬福·未來之星”全額獎學金。近兩年,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和“互聯網+”等賽事不斷有新的突破。繼續加大考研倡導和鼓勵機制,學院召開考研座談宣講、邀請專業教師與考研學生結對指導等多種方式,營造考研氛圍,提升考研成績,共有70余名同學考取碩士研究生,考研率逐年提升,對考研榜樣通過學院宣傳欄和美院公眾號及時進行宣傳。
圍繞時代主題,開展志愿服務。學院團總支多次獲評省五四紅旗團總支,“七色花”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入選省教育廳“致敬品牌·獻禮二十大”項目,獲評國家級重點服務隊和全國鐵路春運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省大學生“三下鄉·千村行動”共青團助力扶貧專項行動優秀服務團隊、寒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示范單位、優秀實踐服務團隊等稱號。
(文:于國 編輯:莊夢琦 編審:張增森)
_Related news
2023-10-30
2023-10-30
2023-10-30
2023-10-29
2023-10-28
2023-10-28
2023-10-28
2023-10-28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2022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